一說到「山寨」兩個字,可能很多人都會率先想到中國。中國市場被稱作是「世界工廠」,從這個稱號中就能知曉,只有你想不到,絕對沒有在中國市場買不到的商品。在「山寨遍地」的中國市場中,假冒的鞋子被稱作是「莆田貨」,假冒的衣服等商品被稱作是「廣東產」等。久而久之,很多人已經開始習慣和接受「山寨商品」的存在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中國山寨產品雖然多了些,但是論起「山寨鼻祖國家」的話,我國還「差了遠」!你能想像嗎?如今被「誇上天」的日本製造,曾經就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一度被美國人嘲笑。而日本的山寨產品,也被人驚呼「是真的敢!」。
說起來,在如今不少人的心目中,日本製造都是品質的代名詞。小到面膜、一支筆,再到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只要聽到是日本製造,很多人都會放寬心,認為質量絕對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很多人會跑去日本搶購商品,可見人們對日本製造多麼信任。
但是,現在高高在上的日本製造,其實曾經卻是歐美人口中的笑柄,「垃圾貨」的代名詞。而日本的「抄襲黑歷史」,也絕對讓你意想不到。
據悉,曾經日本供應給美國的聖誕燈條的質量,甚至達到了可笑的程度。用手一摸,油彩就會掉色,每一串上也總有幾個燈泡是不亮的。而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富士膠捲,更是一摔就會裂成兩半,洗照片的時候不得不把相機一起送過去。
在美國電影《回到未來3》中,有一個場景就對日本製造的質量進行了吐槽。
製造質量的低劣是一回事,日本製造的「抄襲史」,更是無節操、不擇手段。在我們的認知中,山寨就是抄襲,是一個貶義詞。但是,日本人卻覺得這是善於學習。
其實,日本有著很多文化都是「學習」中國的,例如和服、櫻花、茶道等。但是,現在這些東西早就已經成為了日本的象徵。後來,日本又將目光瞄向了歐美。早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就「山寨成風」。當時的日本戰機,完全就是模仿歐美的飛機。
20世紀初,歐美發明了一批非常先進的家用電器,而剛剛起步的東芝遠去美國考察的時候,回來就毫不客氣地模仿起了歐美的產品,商品的外觀、標誌可謂都是一模一樣。
相信大家對日本的糖果品牌「不二家」的小女孩形象非常熟悉吧?不過,不二家的卡通形象是模仿美國品牌Brids Eye,從衣服款式到顏色,完全和原版沒什麼兩樣。
吸塵器、冰箱等產品,抄襲美國的通用電氣;相機,抄襲德國的徠卡;摩託車,抄襲德國的寶馬,甚至連商標都從「BMW」改成了「DMW」,抄襲的真是淋漓盡致……
商品抄襲到這種程度,已經讓人咋舌了。後來,日本更是連電影都開始抄襲!現在,很多電影被翻拍,都是要買下版權的。但是,那時沒什麼版權可言。當時,美國拍了一部電影名叫《人猿星球》,在得到了不錯的反響之後,日本竟然也山寨了一部出來。
說一個更離譜的,日本有一個城市名叫「宇佐市」,恰好日文拼音就是「USA」(美國的意思)。所以,日本廠商乾脆利用了這一點,在不少山寨產品上印上了「Made in USA」。
乍一看,以為是美國製造呢!但是,其實就是日本宇佐市生產出來的。模仿商品、模仿電影就算了,連美國的名號都敢利用,日本的「山寨史」真的是驚為天人!
在不斷地模仿之後,日本後來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創新,但是以往的「山寨史」依舊還是磨滅不了的。現在,在中國製造的崛起下,日本還會嘲諷我國抄襲,但其實,每個國家都是靠抄襲起家的。日本抄襲歐美、德國抄襲英國……風水輪流轉,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