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穿梭的自行車成了長沙一道流動的風景。資料圖)
(近幾年來,長沙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的自行車賽事,參賽人員每年有增無減。)
(在賽道上競技的運動健將們。)
編者按:
微。
可以是微小——我們並不需要「世界化大都市」那麼宏大。
可以是見微知著——我們從細節窺見這城市的靈魂。
可以是精微——微言大義,寫給我們依戀的這座城池。
可以是隱約不明——想像一下,在晨色微茫中,微服行於這城市,查探她千年聲色綺麗的隱秘。
可以是卑微——這城市的一切,麻辣火爆,恣肆張揚,這是一個草根蓬勃的城市,市民身份雖低微卻不輕賤。
可以是姓氏,可以是國名,可以是時間單位……
當然,也可以是長沙這座城市「騎」樂無窮。
微斯人,吾誰與歸?
微斯城,君往何處?
PS:紅網「微城記」系列,將逐步覆蓋湖南十四市州,敬請期待。
專題:【微長沙】
長沙創建文明城市
【微長沙徵集】發現身邊不一樣的長沙,那微小的長沙
【《微長沙》城市快拍】——紅網「微城記」系列徵集
紅網見習記者 劉容 長沙報導
上個月,家住湖南長沙紅星市場的馬先生作了一項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把自己的「愛駕」——寶馬車換了。
馬先生在長沙開了一家文化公司,寶馬車已隨他多年,風裡來,雨裡去的。可上個月,他的確把這輛有功之臣果斷地「裁」掉了。
當馬先生第二天推著一輛結構簡單、性能一般的自行車回家時,妻子被他的「糊塗」行為氣得差點哭起來。
可馬先生卻一臉坦然地說:「以後我就騎它了,這東西好使,而且沒有汙染。」
在長沙,說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已經退「汽」還「單」。
可有一點能確定,隨著城市空氣汙染、交通擁堵等問題加劇,出沒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車越來越多,人們愈加享受自行車帶來的樂趣。
用賽事推動自行車運動
近兩年來,長沙的自行車運動規模不斷壯大,「騎」文化逐漸變得豐富起來。
說到「騎」文化,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陳劍岷,他憑藉自己的努力用一種新穎而又切合實際的方法使長沙的自行車運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2004年8月,陳劍岷為組織湖南運動員參加在江西舉行的全國農民運動會,組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環湘自行車賽。這一賽事旨在推動湖南省的自行車運動。
2004年元旦,經湖南省體育局批准,陳劍岷組建了湖南省自行車運動俱樂部。隨後,湖南省體育局委託陳劍岷全權代辦自行車運動員選材及訓練,但要自籌資金。
陳劍岷立即接受任務,2月份即開始組隊,可在沒有任何影響力的情況下,這個項目根本無法打動企業,故參賽經費無從落實。
情急之下,陳劍岷想出了一個以賽帶練的方案:組織運動員轟轟烈烈地舉行一次環湘賽,既能滿足高強度訓練的需要,又能為自行車運動造勢。
2004年8月31日,環湘自行車賽火熱起程。為了使比賽上檔次,陳劍岷自掏腰包製作了150塊銅質獎牌和一疊燙金證書。這次比賽途經湖南省14個地(州)市,行程3000多公裡,300餘人參加。
激情加上努力並沒有使這項賽事順利發展,2005年由於資金受困,環湘賽沒有如期舉行。
直到2009年,陳劍岷舉辦環湘賽的決心得到了湖南省體育局的重視。賽事正式定名為2009「溈山杯」湖南省第二屆環湘自行車賽。
屆時,騎自行車運動在長沙乃至湖南掀起一股熱潮,並延續至今。2011年8月,第四屆環湘賽火熱啟動,共吸引了上千餘名騎手報名參加,成為我國目前參與人數最多的環省業餘自行車賽事。
陳劍岷說:「舉辦環湘賽的最終目的是要讓更多的人參與自行車運動,由此給我們更加健康的生活,城市的汙染也會大大降低。」
除了環湘賽之外,從2010年開始,長沙每年還舉行環湘江自行車比賽。環湘江自行車比賽是一次完全在長沙市範圍內舉行的賽事,這使得「自行車精神」宣傳更加徹底,騎自行車登嶽麓山、上班,成為許多白領的新時尚。
「騎」樂無窮的城市
「在街的那邊道的那邊,有一群奇怪的人,他們聰明又靈活,他們健壯又帥氣,他們自由自在穿梭在那擁堵的街道裡……」每天早上,韶山路上有一群頭頂盔帽,身穿緊身運動服的騎手呼嘯而過。
他們或是在享受勁風鋪面、自由暢行的快感,或是在履行低碳出行的承諾……
網友「百事」是長沙某汽車收費站的員工,每天早上都騎自行車上班。
「百事說」,在長沙騎自行車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尤其是在上下班時期,交通擁堵的時候,自行車就派上用場。「它可以到處穿梭,隨時更改路線,不會出現堵車的情況。」
沒買自行車之前,「百事」坐公交車從家裡出發去公司要用近一個小時,現在有了自行車,不到30分鐘,就可以到達公司。
與「百事」一樣,家住林科大附近的唐先生也是一名自行車「發燒友」,除了每天上班堅持騎自行車以外,每次外出買菜、送小孩上學、走親戚也都是用「騎」的而不用「坐」的。
唐先生說,騎車出行不僅方便,更重要的是環保低碳,不燒油、不汙染空氣,還能改善交通擁堵問題。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講環保,講低碳出行,唐先生表示自己也要為環保低碳出一份力。
讓唐先生高興的是,他環保理念影響到了同事,現在,騎自行車上班的同事越來越多,還組成了一個自行車車隊,經常會組織騎車出行。
「自行車,綠色行,利環保,空氣新,節能源,促兩型。」唐先生說,在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裡,綠色通行愈加引起重視,每個人都應自覺為之出一份力,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
據湖南省賽車運動協會負責人介紹,隨著長沙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加,城市擁堵、環境汙染困擾著城裡人,因此,「重拾自行車」成為不少城市解決交通困境的「共識」。推廣自行車運動,不僅將促進這項綠色時尚運動的更好發展,更是一座城市改善交通環境,減少汙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劉容]
[編輯: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