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準備帶給大家的是一所百年名校——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始創於1905年的復旦公學,於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併(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目前,學校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是國家的985、211以及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和北京大學比較相似,復旦大學的優勢學科集中在文理醫方面,工科相對來說處於弱勢地位。在第四次學科評估中,復旦大學共有38個學科參評, 獲批A類(A+、A、A-)學科23個,佔參評學科數60.5%。
其中A+學科5個,包括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中國史、數學;
A學科8個,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物理學、化學、工商管理、臨床醫學、基礎醫學;
A-學科10個,包括: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藥學、中西醫結合。
由此可見,復旦大學的A類學科都集中在文理醫方面,這也是復旦大學的傳統學科。在學科評估方面,這三個學科基本上都處於全國高校的前5強之列,其實力強大可見一斑。
在國家各種獎項之中,復旦大學也有不俗的表現,在國家三大獎方面,儘管復旦大學的優勢學科——人文社科內沒有參與其中,但是也在全國高校的國家三大獎比拼中,也獲得了第11的好成績,下圖是整理後的2000-2019這段時間內我國內地高校的國家三大獎情況。
在人文社科類獎項方面,復旦大學更是表現搶眼,整體實力僅次於北京大學和中國人大,下圖是校友會整理的2016-2019年這個學科評估周期內的社科類獎項排行榜前20。
在人才培養方面,復旦大學更是培養出了諸如竺可楨、童第周、陳寅恪以及徐悲鴻等各類科學家以及大師,同時從復旦大學走出來的兩院院士數量也位居我國內地高校前列。下圖是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後我國新增兩院院士本科畢業的院校統計,從中也可以看出一所高校培養人才的部分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為大家分享的有關復旦大學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同時希望大家多多點讚關注,祝各位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