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擔當全面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專訪中國建設銀行行長...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6月18日電(記者姚玉潔 桑彤)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由篳路藍縷到國際標杆,上海走出了一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化改革、全面開放之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如何深度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如何推動上海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際一流金融中心?落實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國有大行如何擔當作為?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期間,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

  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

  問:去年以來,建設銀行積極支持上海「三大任務、一大平臺」的實施,深度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請談談主要在哪些方面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劉桂平:當前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速衝刺的重要關頭,更是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我國對外開放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機會窗口。長期以來,建設銀行積極參與上海城市發展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擔使命、精誠合作、互相支持、共謀發展。2019年建行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籤署《關於落實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精準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參與者、服務者、推動者。

  一是聚合集團資源,形成全方位全牌照金融服務格局。隨著建信金融科技公司、上海建銀長三角戰略新興科創基金、建設銀行國際金融創新上海中心等相繼落戶,建設銀行在上海的一級部門、分支機構和子公司達到26個,形成統籌全行金融市場交易、信用卡、大數據、金融科技、國際單證處理等業務發展的戰略布局,打造覆蓋銀行、保險、期貨、租賃、基金、信託、投行的全牌照金融體系,全方位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二是聚焦科技創新,境內外聯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2019年,建設銀行首家獲批成立臨港新片區分行,服務高水平開放、資金收付便利、開放型產業體系和現代化新城建設;為寶武、中海等企業提供相關融資70億元,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充分發揮連通兩個市場優勢,為企業引入境外低成本資金,全年跨境融資超過80億元;全年資本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約4500億元,參與跨境銀團16個,籤約金額100多億元人民幣。今年1至5月跨境融資額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達到90多億元。

  三是聚力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要素市場做大做強。2019年,與上海清算所、盧森堡交易所籤署三方合作備忘錄,促進中歐金融基礎設施跨境合作,成為「滬倫通」首家業務託管行及「滬港通」結算銀行。攜手跨境清算公司、巴黎歐洲金融市場協會共同舉辦「跨境人民幣新前沿—中國金融市場開放」論壇,助力CIPS系統國際化戰略布局,不斷提升我國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品牌形象。

  四是聚集傳統業務優勢和新興業務特色,支持上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高水平實施。2019年,建設銀行成立金融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委員會,在滬設立辦公室,大力支持區域一體化發展。重點圍繞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自貿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G60科創走廊「三區一帶」聯動發展,不斷強化支持力度,建立長三角區域重點項目庫,提供全流程服務。截至今年3月末,長三角區域內建設發展項目授信973億元,貸款餘額734億元,佔全部對公貸款餘額的4.1%。建設銀行用新金融力量幫助紓解社會痛點難點,累計為上海27塊租賃用地項目承諾150億元融資;與申通集團、陸家嘴集團、西部集團等合作推進「存房」業務,批量盤活社會閒置房源,幫助上海證交所、進口博覽局、中國商飛、東方航空、羅氏製藥等解決員工租房難問題。

  建設銀行將持續全方位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全面支持上海「三大任務、一大平臺」戰略推進,進一步深化金融開放創新,持續激發金融科技發展活力,打造開放共享的銀行平臺,提升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質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問:建設銀行如何落實「六穩」「六保」,深耕普惠金融,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劉桂平:為戰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建設銀行相繼推出普惠金融「四專八舉措」「復工助企十八條」等,以數位化、線上化、智能化服務,精準對接小微企業金融需求。

  一是保障信貸資源供給,推出「雲義貸」線上抗疫專屬金融服務,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規模,提高中長期貸款佔比。截至5月末,已累計投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8000多億元,同比增加3000多億元。

  二是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對普惠型小微企業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對疫情防控相關行業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調0.4個百分點,並針對抵押類貸款,主動為小微企業代付部分第三方機構收費。

  三是提供延期還款和到期無還本續貸服務,為6.7萬戶小微企業、360億元貸款延長還款期限,對普惠型小微企業客戶到期貸款提供續貸服務,實行無還本自動續貸。

  四是全力支持「穩外貿穩外資」,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擴大內銷,依託智能撮合平臺提供產供銷全流程服務,促進內貿與外貿融合發展。持續創新「跨境快貸」系列產品,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全流程、全線上、純信用的貿易融資服務。

  今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加速衝刺的關鍵時期,雖然疊加了疫情影響,但建設銀行將確保政策不脫節、支持不鬆懈、力度不減弱。

  今年1至5月,建設銀行在上海地區向包括人民銀行重點企業名單在內的防疫相關企業共發放貸款106億元,其中專項再貸款平均利率2.36%,對1926戶中小微企業2514筆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延期本金13.36億元;辦理無還本續貸79戶87筆,續貸金額1.2億元;與上海市商委、文旅局、工商聯、科創辦等機構攜手,推出助力復工復產綜合金融服務舉措,安排800億元專項信貸資金,1至5月累計為174家企業提供94.01億元貸款支持;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1至5月已為上海10多個行業、100多家核心企業搭建平臺,服務鏈上企業2200多戶,融資總額160多億元;滿足外貿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合作,通過保單融資服務,為企業解決跨境融資燃眉之急;深入摸排小微企業,尤其是在滬外貿小微企業的復工需求和經營困難,通過建行大學直播課程,解讀普惠金融和外貿業務專項服務舉措、為企業主答疑解惑。

  建設銀行將加速推進數位化經營布局,充分運用數位化力量,下沉作業方式,建立服務普羅大眾的普惠金融長效機制,切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今年確保普惠金融貸款增速達到40%以上。

  問:強化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協同聯動,推動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可持續的全球競爭力,是上海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建設銀行如何推進金融科技戰略,助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劉桂平: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金融科技成為全球金融創新的熱土和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金融科技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刻改變金融生態的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金融科技,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是新時代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方向,也是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建設銀行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要求,全面推行金融科技戰略,積極探索數位化經營模式,加大產品服務創新力度,有力支持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一是數位技術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建設銀行參與上海銀行業「銀稅互動服務平臺」建設和迭代升級,通過「雲稅貸」產品使客戶獲貸時間由幾天縮減至3分鐘,惠及在滬所有誠信納稅小微企業,累計投放銀稅合作貸款逾300億元。

  二是金融科技賦能營商環境改善。建設銀行推行智慧政務戰略,把智慧政務平臺打造成社會治理平臺,為上海提供優政、惠民、興企服務,助力改善營商環境。目前已將上海360家營業網點打造成「智慧政務大廳」,實現政務事項銀行辦,企業和市民可通過上海任意一家建行網點自助辦理居住證積分查詢、醫療醫藥機構查詢、婚姻登記檔案查詢及列印、金融社保卡申領、公積金查詢、維修基金繳交等39項高頻便民服務。

  三是加大金融科技資源投入。建設銀行藉助上海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金融科技發展前景,在滬設立了建信金融科技公司,成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首家金融科技公司。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建設銀行上海虹橋會展支行以建行在滬首家「5G+智能銀行」形象亮相,向全球客戶展示前沿金融科技創新成果,並為進博會提供了更高效、更專業、更現代的金融服務。

  通過金融科技,建設銀行也助力上海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勝利。一是多舉措支持在滬企業復工復產。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建行推出「線上工具箱」,集成「建門戶、找客戶、管經營、發薪酬、雲服務、快融資、管園區」七類線上服務功能,為在滬企業提供線上預約開戶、企業手機銀行、在線普惠貸款、企業ERP雲平臺、商戶在線經營等服務。

  二是創新推出「全球撮合家」企業智能跨境撮合平臺,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為穩定外貿增長、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輸送「及時雨」。截至今年5月末,「全球撮合家」平臺已收集境外抗疫物資需求約10億件,成功撮合重症呼吸機、防護口罩、額溫儀、手術服等各類醫療防疫物資出口近6000萬件,交易金額累計近10億元人民幣。

  問:防範金融風險、確保金融安全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國有大行和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如何在防控金融風險的基礎上擴大金融開放?

  劉桂平:築牢風險底線,保障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穩致遠。建設銀行始終堅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築牢自身風險底板,助力保障上海金融體系安全穩定運行。

  建設銀行堅持以風險管控能力為邊界開展經營管理,妥善處理支持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集團風控、合規與創新三者的關係,通過構建全面主動智能風險管理體系,提升合規和反洗錢管理水平,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強化危機預防機制,完善突發性金融風險應急處置機制。

  一方面,建行在滬設有大數據智慧銀行中心和國內首家風險計量中心,致力於建設安全共享的數據生態,以金融科技全方位提升風控數位化智能化水平;並依託建信金融科技公司在滬設立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打造人工智慧平臺。

  另一方面,建行適應數位化時代的風控要求,探索制定智能風控體系建設方案,優化監測預警方式,持續提升預警質量和監測效率,推動資產質量管控方式升級換代,優化新型風險管控方式,持續推動零售及非零售反欺詐平臺、投資交易「藍芯」項目、企業級模型風險管控平臺等重點項目建設,助力上海金融風險防控水平提升。

  此外,建設銀行長期與上海清算所等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開展密切深入合作,助力金融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開放運行,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充分發揮國有大行市場「穩定器」和風險「減壓閥」作用。

    

相關焦點

  • 建行行長劉桂平:以國有大行的擔當全面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以國有大行的擔當全面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專訪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6月18日電(記者姚玉潔 桑彤)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由篳路藍縷到國際標杆,上海走出了一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深化改革、全面開放之路。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包括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紐約大學艾倫·格林斯潘經濟學教授、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原行長Mervyn King,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印度央行原行長Raghuram Rajan,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高金執行理事、國際金融家論壇名譽主席屠光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兼學術委員會主席、高金兼職教授李揚,橡樹資本創始人、聯席董事長Howard
  • 國泰君安:打造國際一流投資銀行 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同時,國泰君安已經連續十一年獲得證監會授予的A類AA級監管評級,並獲得標普和穆迪對國內券商的最高國際信用評級。  提升跨境服務能力 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無論是支持、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是打造自身的綜合服務能力,證券公司在提升跨境服務能力、打造國際化服務品牌方面都有著迫切的需求。
  • 中國建設銀行在上海舉辦國際金融機構合作論壇
    5月22日,中國建設銀行在上海舉辦了以「擁抱金融開放 建設共贏未來」為主題的國際金融機構合作論壇,邀請了來自全球近百家金融機構客戶的代表參加,共同探討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帶來的機遇和人民幣投融資領域的實踐和創新。
  • ...易會滿: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國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與境外金融監管機構和國際金融組織的廣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共同建立打擊跨境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共同解決加強全球上市公司審計監管合作的路徑問題,共同維護各國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這些也是在新起點上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要求、新內涵。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最後衝刺
    科創板開板、「滬倫通」開啟、和歐洲金融市場協會籤訂合作備忘錄......在被稱為上海金融市場名片的陸家嘴論壇上,一系列新的金融中心建設舉措密集推進。站在新起點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按照既定目標,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將從打造更加開放的金融市場、塑造更具競爭力的金融功能、營造更有活力的金融生態三方面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在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推進高質量發展。
  • 灣流國際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
    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品質租房新時代1月23日,灣流國際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籤訂銀企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關係,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為灣流國際提供住房租賃全產業鏈的金融服務,雙方攜手智造全球品質租房生活服務平臺,共建品質租房生態圈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艾倫·格林斯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最新」上海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請來這些「高參」!
    為進一步凝聚各方智慧、汲取國際經驗、服務國家戰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今天(6月13日)正式成立。市委書記李強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召集人、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出席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頒發聘書。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梁長玉報導 7月6日上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簡稱「建行上海分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他表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定位於「高水平、國際化、特色鮮明的應用研究型大學」,是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財經類大學。希望建行上海分行的金融服務能助力上經貿大的騰飛。此次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兩家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建行上海分行將為學校在做精做強WTO亞太培訓中心、重點課題研究、幹部培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供全力支持和最優質的服務。汪榮明介紹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歷史與現狀。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簡稱「建行上海分行」)日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行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順輝表示,此次協議的籤訂,標誌著兩家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建行上海分行將為學校在做精做強WTO亞太培訓中心、重點課題研究、幹部培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供全力支持和最優質的服務。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汪榮明表示,建行上海分行和上經貿大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
  • 瞿秋平任上海銀行行長 上海金融高管換防落定
    本輪換防以上海國際集團與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進行資產重組為伊始,涉及上海國際集團、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國投、愛建股份、中國銀聯等金融機構,以及上海市金融辦、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銀監會等職能部門。  其中,原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吉曉輝出任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浦發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原中國銀聯黨委書記、總裁萬建華出任上海國際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原上海銀行董事長傅建華出任浦發銀行副董事長、行長、黨委副書記;原上海銀行行長陳辛出任上海國際集團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浦發銀行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
  • 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與建設銀行上海分行籤署全面合作協議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迫切問題,助力民營企業渡過難關、實現高質量發展,3月31日上午,在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總部,上海市工商聯與建行上海分行基於長期友好合作基礎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並聯合發布
  • 院士與浦東|柴洪峰院士: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金融信息工程管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先後任職於國家外匯管理局信息中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銀聯。現任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主任,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移動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並參與研製建成了中國外匯交易系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系統、國債交易和結算系統、銀行卡信息交換系統等國家級金融改革重大信息工程,創建了我國銀行卡產業平臺運營、風險防範、標準規範及檢測認證現代服務體系。
  • 市政府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滬舉行籤約揭牌儀式
    李強對中國建設銀行長期以來積極支持參與上海城市發展建設表示感謝。他說,當前,我們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加快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圍繞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我們在確保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集聚、加快開放、加快創新。
  • 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信也科技的嘗試與努力
    (原標題: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信也科技的嘗試與努力)
  • 「中國太保倫敦上市」 入編《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12月2日下午,長篇紀實報告《奮鬥與夢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敘事(1978-2020)》新書專家座談會在上海中心召開,中國太保作為書籍編撰支持單位應邀參會。2020年是上海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節點之年,《奮鬥與夢想》一書以70萬字的篇幅,成為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見證和記錄。人民日報社上海分社新聞採訪二部主任、高級記者謝衛群歷時三年多,通過對大量參與、推動、見證上海金融業重大變革和發展的人物進行採訪,挖掘了眾多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全景式記錄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42年間波瀾壯闊的崛起之路。
  • 為何這9位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外方「高參」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6月13日正式成立。市委書記李強出席成立儀式並致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召集人、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出席並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頒發聘書。李強在致辭時說,金融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重要基因。上世紀90年代,黨中央作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大戰略決策。經過多年努力,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上海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創新的先行區,金融市場體系完備、中外金融機構集聚,是金融發展環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
  • 明確行業風險點 強化行業道德規範建設 中國建設銀行煙臺分行行長...
    本期欄目,中國建設銀行煙臺分行行長王謙明做客演播室。王謙明指出,明確行業風險點,強化行業道德規範建設是銀行業提升服務、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障。  「行業道德規範是約定俗成的、多年積澱的產物,其與該行業對社會承擔的特殊責任相聯繫,與本行業從業人員的利益是一致的。」
  • 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等一行來訪復旦
    10月23日上午,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劉桂平一行來訪復旦,雙方就進一步加深合作進行座談交流。一是深化銀校合作,在金融決策諮詢和技術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學校將進一步整合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資源,為中國建設銀行提供高起點、高質量的金融決策諮詢服務,為建行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打造國際金融合作平臺,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金融模式貢獻復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