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產品結構件加工現狀及發展

2020-12-13 騰訊網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發布的第12271篇文章

編者按

面對引進先進設備、使用高效刀具和採集關鍵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的行業趨勢,針對工程機械產品結構件機械加工的特點,介紹設備、刀具及工藝等方面的現狀及發展。

近年來,隨著國家基礎建設的增速穩步回升及國內工程機械租賃行業的投資規模日益擴大,從2016年開始,工程機械行業形勢明顯好轉,2018年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甚至達到了歷史銷量的最高點,挖掘機全年銷量達到18.4萬臺。另外,從2019年7月份開始,國家陸續推行「國六」排放標準的工程機械車輛。針對上述行業形勢,引進先進的設備擴大產能,使用高效的刀具提升加工效率,依靠設備聯網和關鍵數據採集、大數據分析等手段來保證產品質量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

1. 設備方面

為了便於產品裝配,工程機械產品常採用鉸接形式,結構件設計有較大的鉸點孔,為了保證裝配的精度,常需要加工較窄空間內的鉸點孔端面,如果使用標準的對置式雙面鏜銑加工中心進行加工,則需要使用白鋼條車刀進行反刮,一方面效率較低且長期使用會對工具機精度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人工幹預程度較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目前各工程機械主機廠商多採用非標專機或定製非標附件銑頭的方式來解決上述問題。

圖1所示是某型工程機械車輛的支腿加工專機,具有銑面及鏜孔等功能,這臺專機的特點是帶有一把直徑500mm的反銑刀盤,一般情況下標準的對鏜加工中心(通用設備)無法使用這樣大規格的刀盤,一方面是由於刀具尺寸太大及超重無法放入刀庫,另一方面裝卸刀具比較費力,但是作為專機卻很好實現這一點,刀具在主軸上安裝好之後,就不需要反覆拆卸,專門用於此種類型的結構件加工,加工效率較高。

圖1 支腿加工專機

圖2所示是一種用於加工挖掘機動臂的非標附件銑頭,該附件銑頭安裝在雙面對鏜加工中心的兩個主軸上,以銑面加工代替反刮加工,使用這種附件銑頭要求對鏜加工中心的數控系統具有雙通道功能,能夠實現工具機的X 軸 及Y 軸同步移動,加工效率較高且不會造成工具機劇烈振動。

圖2 非標附件銑頭

對於臂架類工程機械產品而言,常常有一些較長的型材需要機加工,例如矩形鋼管等零件,這些零件的長度有時能夠達到12m,雖然橫截面長寬尺寸不大(例如120mm×80mm),但工件過長,無法使用標準的小型三軸立式加工中心進行加工,因為這類工具機往往採用動工作檯的形式,裝夾上述工件不方便。針對這種情況,部分工具機廠商研製了專用的型材加工設備,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圖3所示是佛山普拉迪公司研製的型材加工中心,該型工具機的工作檯尺寸可以達到12 000mm×600mm,採用工作檯固定、立柱移動的結構形式,非常適合較長的型材加工,設備利用率較高。

圖3 型材加工中心

2. 刀具方面

挖掘機、起重機、泵車等工程機械產品, 上車與下車通過迴轉支承來連接,可以實現轉臺等結構件的迴轉動作,因此在轉臺和車架結構上都有均布的螺紋孔,一般情況下使用搖臂鑽或龍門加工中心通過切削絲錐加工螺紋孔,部分車架等結構件上的螺紋孔加工深度較深,例如深度超過100mm的M16螺紋孔,這些螺紋孔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排屑不暢的問題,導致絲錐易損壞折斷。

針對上述問題,採用擠壓絲錐加工車架上的螺紋孔。圖4所示是瓦爾特M16擠壓絲錐,加工的車架座圈材質是Q460,加工效果良好。擠壓絲錐使工件材料發生塑性變形然後形成螺紋,這種加工方式不會產生切屑,避免了因排屑不暢造成的絲錐磨損的問題。

圖4 使用擠壓絲錐加工車架上的螺紋孔

使用這種擠壓絲錐要注意,螺紋底孔比切削絲錐用的螺紋底孔略大,具體數值需查閱刀具廠家提供的樣本,儘量使用剛性攻螺紋的方式來加工,對應的刀具需使用絲錐專用彈簧夾套及ER彈簧夾套刀柄,另一方面還要求數控工具機具備剛性攻螺紋功能,圖4中的設備採用電主軸的驅動方式,加工成品上的螺紋孔質量較高。

部分工程機械產品因為要承受很大的力,所以車架及轉臺上的螺紋孔規格較大,有的螺紋孔規格達到了M48×5mm,這種規格的螺紋孔就不能使用切削絲錐或擠壓絲錐來加工,且工具機的功率也不足,因此一般使用螺紋銑刀來進行加工。圖5所示是瓦格斯TM4SC 40W42-120-3U螺紋銑刀,用於加工M48×5mm的螺紋孔效果良好。

圖5 螺紋銑刀

上述的這種螺紋銑刀採用單齒形式,刀頭直徑為32mm,可以加工直徑>32mm的任意螺距規格的螺紋孔,編程刀具路徑如圖6所示。值得注意的是,銑螺紋工序要採用專業定製的後處理程式,否則易出現螺紋不合格的情況。

圖6 銑螺紋刀具路徑

3. 工具機附件方面

由於工程機械產品的部件主要通過焊接成形,結構件普遍存在焊接變形的問題,工件毛坯來料個體差異性較大,而且工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往往沒有精定位基準,所以經常每個工件都需要單獨設置工件坐標系,使用雷尼紹RMP60工件測頭就能高效地完成上述流程。圖7所示是雷尼紹RMP60工件測頭測量車架座圈凸臺中心點坐標的過程,雷尼紹公司提供了凸臺測量的子程序L9812,用戶自行編程調用即可。L9812子程序將測量出來的凸臺中心坐標自動賦值到用戶指定的工件坐標系中,避免了人工對刀可能造成的失誤。除了測量凸臺中心坐標,用戶還可以在凸臺上表面的四周取4個點測量Z 軸坐標,用於判斷工件是否需要調平,較大程度地提升了機加工自動化程度,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圖7 工件測頭測量凸臺中心點坐標

在零部件機加工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刀具破損或者磨損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及時更換刀具或者修改刀具的刀補數據。傳統的方式是靠經驗及肉眼判斷刀具的磨損情況,常需要中止正在自動運行的程序,降低了機加工全過程的自動化率。雷尼紹公司針對上述情況,研製了TS-27R型刀具破損檢測系統,該裝置能夠檢測刀具是否出現磨損,並能自動將半徑及刀長等數據賦值進數控系統的刀補數據中,避免了因刀具造成的工件尺寸超差問題,且操作工不需要再將刀具運至固定式對刀儀上進行對刀,縮短了輔助工時。

隨著國內人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公司往往需要一名操作工同時操作多臺設備,採用上述工具機附件能提升機加工的自動化程度,儘量減少人工幹預,使操作工不需要在多臺設備間奔波,實現了一人多機的生產模式。

4. 結語

本文針對工程機械產品結構件的加工特點,從加工設備、刀具、工具機附件這三方面介紹了新工藝在工程機械行業的應用情況。在當前的行業發展形勢下,提升機加工的自動化程度、提升生產效率、釋放設備產能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除了上述幾方面以外,用戶還可以從高效自動化夾具、加工模擬仿真、關鍵生產數據監控及採集等角度考慮,提升加工效率及質量。

本文發表於《金屬加工(冷加工)》2020年第12期12~14頁,作者: 徐工消防安全裝備有限公司李雲,原標題:《工程機械產品結構件加工現狀及發展》。

好消息!金屬加工視頻號開通啦!

相關焦點

  • 工程機械焊接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然而,工程機械結構件,不僅結構複雜,焊接質量要求高,而且焊接工作量巨大,生產周期長,傳統的手工焊接已無法滿足產品的嚴格要求和市場競爭的需要。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焊接技術,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不僅可以改變人工焊接帶來的質量難以控制問題,而且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
  • 應對工程機械中的萬種零部件,科學用刀太重要
    「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熱潮。」中聯重科副總裁、工程起重機公司總經理羅凱形容2020年工程起重機行業。圍繞各類的工程機械,大量的結構件、零部件是金屬加工行業的重點應用,包含金屬切削、焊接、衝壓等技術,涉及液壓系統、發動機、齒輪傳動裝置、變速器、馬達等上萬種零部件。
  • 精密機械加工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預估
    我國精密加工等技術的發展對於我國的機械製造機構跟機械製造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在設計領域,計算機設計(CAD)得到普及,在應用層面,各種高新技術得到迅速的發展並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管理方面,新生產模式的研究跟實踐根據特色,推動了我國製造業的技術進步管理的現代化,加工技術在精密機械加工上面得到極大的發展。精密機械加工讓製造工藝得以更加高效,這樣我們的生產跟發展將進入到「良性循環」的模式。
  • 工程機械行業及關鍵零件製造技術解讀,這些乾貨不容錯過!
    論壇全程在九州雲播、金屬加工在線、金屬加工知識服務平臺(APP),以及金屬加工雜誌社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截至目前,本次論壇已吸引了2.10萬人次觀看,詳情請見下文報導。行業領導和專家報告工程機械行業市場運行與產品技術發展分析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
  • 對飛機大型複雜結構件數控加工過程關鍵技術的研究
    在我國飛機發展過程中,飛機結構件大型化、整體化、薄壁化和精確化等要求十分突出,尺寸增加但公差成倍壓縮、壁厚減小但加強筋緣條增高、尺寸精度提高的同時增加了重量容差指標、單個結構件多特徵集成導致形位精度嚴格,長壽命輕量化要求加工表面粗糙度普遍提高1~2個等級,由於所有飛機結構件100%進行數控加工,加工質量與加工效率的矛盾突出。
  • 工程機械智能監控系統現狀與展望
    工程機械智能監控系統現狀與展望 2015-08-08 14:59
  • 2020年版中國建築工程機械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但是,一批新興的建築工程機械市場發展很快,如俄羅斯、印度、中東、南美洲、中亞、東南亞等,尤其是俄羅斯和印度兩個大國,經濟增長較快,工程機械需求量大,市場潛力不可忽視。  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總產量的3%-5%用於出口。中國國內產品的市場價格比較低,中國出口產品的利潤基本達到國內產品的300%。我國建築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 工程機械雷射加工技術到底有何前景?
    另外,雷射加工材料形狀比較廣,直線、曲線、異形圖案等都可以加工出來,真正實現無障礙加工。 三、雷射加工技術在工程機械製造中的應用 近幾年來,隨著雷射加工技術及設備的突破,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工程機械產品製造各工序中。下面就目前工程機械應用的主流技術進行介紹。
  • ...年中國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等)
    原標題:預見2021:《2021年中國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發展前景等)   工程機械製造行業
  • 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但是,一批新興的建築工程機械市場發展很快,如俄羅斯、印度、中東、南美洲、中亞、東南亞等,尤其是俄羅斯和印度兩個大國,經濟增長較快,工程機械需求量大,市場潛力不可忽視。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建築工程機械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顯示,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總產量的3%-5%用於出口。
  • 高速加工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這與敏捷製造工程技術理念有相同之處。 高速加工技術產生於近代動態多變的全球化市場經濟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求企業產品質量高、成本低、上市快、服務好、環境清潔和產品創新換代及時,由此牽引高速加工技術不斷發展。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高速加工技術基於金屬非金屬傳統切削加工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逐步發展成為綜合性系統工程技術。
  •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推股份)創建於1980年,是研發、生產、銷售鏟土運輸機械、壓實機械、道路機械、混凝土機械、挖掘機械等系列主機產品及關鍵零部件的國家大型一類骨幹企業,國有股份制上市公司,總部在山東省濟寧市。1997年1月「山推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00680)。是全球建設機械製造商50強、中國製造業500強。
  • 殘餘應力作用下航空整體結構件加工變形研究
    整體航空結構件在切削加工過程中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切削加工過程材料去除量大、加工變形控制難度大,對加工質量、效率、成本以及環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於對殘餘應力的仿真預測技術的工藝參數優化與加工變形控制方法,就是滿足上述要求而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
  • 貴州省木工機械與木工刀具的現狀和前景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借鑑學習國內外木材資源高效利用的經驗和木材經營加工企業的管理理念,對推動我省林產工業的大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現代企業,要順應市場潮流,加大技改力度,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產品質量和品味,提升產品檔次,要從加工初級產品轉到精深加工,提高市場競爭力上來,這種林業企業才是可持續發展的企業。
  • 準達機械五軸聯動加工中心 不斷創新 追求完善
    原標題:準達機械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不斷創新追求完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也叫做五軸加工中心,它是一種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專門用於加工複雜曲面的加工中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點,工件一次裝夾就可完成複雜的加工。
  • 助力非洲發展,徐工這樣做!_工程機械企業動態_工程機械新聞資訊...
    助力非洲發展,徐工這樣做!2019-09-10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9月6日,BICES 2019展會期間,第二屆中非工程機械合作發展論壇隆重舉行。徐工集團作為中國工程機械的領軍企業,受邀出席會議並做主旨發言。
  • 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和競爭分析 中日美三國引領行業
    2020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和競爭分析 中日美三國引領行業 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攀升整體來看,全球工程機械設備銷量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在2018-2019年,行業出現了峰值,均超過110萬臺。
  • 中國工程機械2019年度產品TOP50揭曉
    2019年4月2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指導,《工程機械與維修》雜誌主辦,匠客工程機械傳媒承辦的「2019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在京隆重舉行。
  • 增材製造中表面光潔度的重要性,及光整加工技術的種類和應用現狀
    因此,對增材製造零件進行後處理加工是必要的,目前主要的後處理方式包括光整加工和機械加工。經後處理的零件表面效果光整加工方法主要是手工拋光、噴砂或數控磨削拋光。手工拋光質量嚴重依賴於操作者的經驗水平,可重複性及一致性差,人力與時間成本高,並且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危害人體健康。
  • 中國精密機械.網址-中文域名成行業推廣新引擎
    所謂精密機械製造是指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精密製造與測量技術等現代技術,通過塑造變型、熔化壓鑄、衝壓切削、結晶等成型手段將金屬材料加工成預定設計的產品, 是近三十年來材料科學技術發展和製造業專業化分工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