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一)

2020-12-15 澎湃新聞

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一)

2020-06-30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近年來,我縣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拓展教育功能,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基地已成為廣大幹部群眾開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今天起浦江發布推出專欄,介紹我縣部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敬請關注。

塘波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塘波村位於花橋鄉西面,南與蘭谿市交界,西北與建德市毗鄰。1948年6月21日,中共路西工委和會稽山人民抗暴遊擊司令部,在塘波村陳氏宗祠公開宣布成立江東縣工委和江東縣政府,並舉行了軍民慶祝大會,塘波村有了「紅色塘波」之稱。近年來,塘波村相繼開闢了江東紅色廉政故事展廳、江東革命鬥爭史紀念館、革命舊物陳列展廳等,挖掘了易安書院、陳氏宗祠、紅色長嶺古道、銀子洞、通蘭洞、古樹群等一批人文自然景觀。

2009年以來,塘波村原江東縣政府成立舊址相繼獲得金華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華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金華市全民國防教育示範點、金華市三星級革命傳統教育現場教學基地、金華市幹部教育現場教學基地、金華市黨史教育基地等榮譽。2018年塘波村被評為浙江省文明村,2019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江東革命鬥爭史紀念館。展館內30副展板及6個軍用品展示櫃,真實地反映和記載了浙東人民解放軍金蕭支隊以及江東縣革命鬥爭的戰鬥歷程,展示了原江東縣政府的由來、區域、組織機構、主要戰役、文教、宣傳、財政、接管浦江政權等歷史資料。革命舊物陳列展廳,共收集各類生產生活所用革命舊物40餘件,讓黨員幹部追憶先輩先烈艱苦的革命歲月,保持艱苦奮鬥、廉潔為民的革命作風。

陳氏宗祠—原江東縣政府成立舊址。1984年被確定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402平方米,共有三進三間,門廳與中廳有戲臺,距今有300餘年歷史,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雍正、光緒、民國年間進行了修繕。祠堂內遺存有十數塊古代牌匾,其中「善德可嘉」牌匾為清代浦江縣令毛文所題。

乾隆古鐘。乾隆四年所鑄,是全縣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清中期古鐘,為陳氏家族召集族人所用,施法族規所用,通過古鐘引申出「警鐘長鳴」的廉政含義,使參觀者得到警醒。

清代銀子洞。據考證為清代德國商人在此挖礦而建,現遺留下高約2米,深百餘米的地下長河,供遊客參觀尋訪。2008年,經浙江省第三地質大隊勘查,塘波山上富含銀鉛等多金屬礦產。

易安書院。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乾隆期間浦江著名文儒吳鳳來曾在此講學、授業三年,教化了一批學生,為全村文化中心,今尚存吳鳳來親題的「易安軒」牌匾一塊。現設有農村書屋、茶室等文化休閒場所,對外免費開放。村內有十數株百年古樹,枝繁葉茂,錚錚虯枝,高高聳立,其中樹齡最長的榧樹已有500多年歷史。在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其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在樹邊建設水池、護欄、石凳等設施,供遊客參觀休息。

下一步,塘波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結合基地特點,開展主題鮮明、生動直觀的宣傳教育活動,定期舉行「黨團活動日」、「成人儀式」等教育活動,使基地成為緬懷先烈、樹立理想和探索人生意義的第二課堂。

山壟王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山壟王店自然村,位於浦江縣巖頭鎮的南部,是中共首屆浦江縣委成立舊址所在地。20世紀三、四十年代,山壟王店村曾一度成為浦江革命的活動中心。2005年9月,山壟王店村「中共浦江縣委舊址(1940年)」 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8月被金華市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10月被評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39年,中國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外患和國民黨實行白色恐怖的內憂,共產黨人臨危救國,許許多多的革命志士,滿腔熱血,把生命置之度外,經受革命的洗禮。1939年9月,金衢特委下派的蔣忠同志從黃宅轉移到巖頭鎮山壟王店村,以教書的名義,堅持革命鬥爭,開展秘密活動。山壟王店就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承載了歷史的紅色記憶。山壟王店位於浦江東部巖頭鎮王店行政村,東承黃宅,西連城區,四面環山,地理位置隱蔽,群眾革命基礎好。在蔣忠的組織領導下,全縣黨組織通過地下黨員散發、張貼抗日救國的宣傳標語,發動師生排演《流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等節目,喚醒民眾的愛國激情,在中共浦江縣委的領導下,浦江的抗日救亡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1949年農曆正月十二晚上,國民黨刑警隊包圍了山壟王店,中共黨員、情報站站長王茂榮不幸被捕。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以蔣忠、王茂榮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為浦江縣的抗日鬥爭及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幾年來,山壟王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加強組織建設,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工作小組,積極做到基地保護有制度、基地活動有創新、宣傳活動有內容,推動各項工作發展,

2017年,山壟王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列入紅色旅遊項目建設工程,建設了蔣忠烈士像、廣場、綠化、宣傳長廊、會場遺址(廳周邊房屋修繕)、燈光、護欄等配套設施、陳列館。加強革命歷史資料以及紅色文化的收集、挖掘、搶救和保管工作。

近年來,基地共接待黨員幹部、學生上萬餘人。利用重要節日,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基地已成為機關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等黨組織新黨員入黨宣誓及重溫宣誓等活動的重要場所。舉辦專場演出、宣講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接待縣內外前來學習的黨員幹部100餘批。加強與各中小學聯繫,因地制宜,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實踐活動,2019年5月舉辦了浦江縣「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少先隊主題教育實踐活動。2019年3月,被命名為首批金華市青少年紅色研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原標題:《弘揚革命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革命精神張家界舉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度5月18日訊(實習生 谷宇軒)5月18日,在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袁任遠故居,舉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為進一步利用好紅色資源、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去年以來,張家界市命名公布了15個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行掛牌管理,努力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成為全市廣大黨員幹部了解黨的歷史、加強黨性鍛鍊的重要陣地,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辦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松江烈士陵園:守望不朽豐碑 傳承紅色...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風採展】松江烈士陵園:守望不朽豐碑 傳承紅色基因 2020-05-11 0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
    9月15日,由惠州市作家協會主辦,惠州市小說學會承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惠州青年小說作家赴『東湖旅店』接受歷史文化教育」活動在市區東平的東湖旅店紅色博物館舉行。來自我市各縣(區)青年小說作家代表20餘人參加了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鐵軍精神 句容茅山風景區開展紅色文化教育主題...
    近期,句容茅山風景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教育主題活動,傳遞正能量,引導轄區百姓尤其青少年學生更全面深入了解茅山紅色文化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鐵軍精神。紅色宣講走進學校近日,茅山風景區組織了「愛黨愛國、立德立行」紅色文化宣講進學校活動。
  • 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的實踐探索
    河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重要要求,先後出臺了系列文件,不斷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一批具有紅色教育功能的革命遺址、場館基地,推出了一批紅色文化產品,並開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形成了運用紅色基因開展黨性教育的紅色磁場,並帶動了紅色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為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樹立了鮮活的河南旗幟。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我市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側記
    市二高、市二中等學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建國大業》《楊靖宇》《我和我的祖國》等愛國主義影片,並把觀後感彙編成冊。「尋」是指追尋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廣大師生走進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和烈士陵園、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參觀學習,同時還在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舉行「追尋紅色足跡」之清明祭英烈等系列活動,讓紅色教育根植學生心中。「誦」是指誦讀紅色經典、傳承紅色文化。
  • 遵義: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遵義是革命聖地、轉折之城,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紅色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輝映,萬裡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三線」建設精神代代相傳。1935年1月上旬,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遵義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司令部與一局(負責作點)即駐在這幢樓房裡。婁山關婁山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鐫刻在婁山關一塊石碑上的《憶秦娥·婁山關》,便是毛澤東對這一戰鬥歷史的真實記載。
  • 李強參觀國歌展示館、上海解放紀念館,強調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
    李強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場所,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和發揚革命時期那樣一股昂揚鬥志、那樣一腔革命熱情、那樣一種拼搏精神,為創造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奮鬥,以新的不凡業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打磨紅色精品 傳承紅色基因
    張家界廣播電視臺訊·(記者:唐運剛 羅君舢)全國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景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充分發揮自身紅色資源優勢,擦亮永定區紅色文化品牌,用心打磨紅色旅遊精品。近年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弘揚革命精神,做好紅色文化傳承,對館存史料進行歸檔整理,目前,館內共存有農運工運、土地革命、蘇區擴紅、武裝建設、紅軍回憶記錄及其他史料文獻檔案106冊。同時,紀念館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和革命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用心打磨紅色精品,加強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的黨性教育。
  • 體驗紅色旅遊感受紅色文化 昆明近郊又添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合宇聰 7月25日,紅色莊園紅色旅遊項目啟動儀式暨旅遊產品發布會在昆明市尋甸縣紅色莊園舉行。昆明近郊再添一處感受紅色文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紅色旅遊在全國迅速升溫,成為國內旅遊的一大熱點。
  • 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但革命先烈們的精神不會隨著時間而消逝,它們會在新時期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鮮豔的花朵。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徵程中,我們都是追夢人,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長徵路。現在,我們不需要去拋頭顱、灑熱血,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需要我們每個人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基因,爭做紅色傳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之民族之復興而奮鬥。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先烈精神 東莞長安建成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長訊8月3日,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在東莞市長安鎮正式開館。該館歷經9個月籌建,以「初心無悔 家國與共」為主題,展示了葉挺、李秀文為國家統一、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不懼犧牲、不懈奮鬥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
  • 參訪革命館建 傳承紅色基因
    通過參觀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與漢中市委黨校座談交流,拓展了視野,啟迪了裕豐社區紅色文化發揚傳承工作思路。川陝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全國第二大蘇區,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鬥爭中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推動下,目前已成為弘揚革命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陝南紅色旅遊中心。並於2017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江西工貿職院:走讀紅色文化,築牢信仰根基,傳承紅色基因
    中國教育在線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關於「推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教育部、省教育廳等文件精神,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依託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通過「建立院系二級聯動機制、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精心打磨作品嚴格選拔」的方式積極開展「紅色走讀」競賽活動,同時通過學院官網、官微等新媒體,多渠道
  • 武夷學院:傳承蘇區革命精神 弘揚閩北紅色文化
    武夷學院地處中央蘇區,為了弘揚蘇區精神,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武夷學院以「傳承蘇區革命精神·弘揚閩北紅色文化」為主題,通過實地走訪紅色文化展示基地、唱紅歌、讀紅色經典、重走紅軍之路和看紅色經典電影等多種方式,弘揚閩北紅色文化。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4日上午,東湖社區黨總支開展「童心向黨 小小少年心繫家國事」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中,既宣講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又分享紅色故事,少先隊員們還紛紛上臺朗誦紅色詩詞。
  • 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
    【寧波分中心快訊】10月17日下午,在北京將相紅色文化交流中心寧波分中心主任鄭黎峰先生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分中心特聘國家一級美術師、世界西遊文化書畫院院長華玉清大師,及寧波當地眾多知名企業家的全力配合下,成功舉辦「寧波分中心——紅色基因需傳承 藝術文化促發展」主題交流活動!
  • 內江市東興區外國語小學校: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四川新聞網消息(黃莎)為弘揚和傳承以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為主要內涵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培養少先隊員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不斷深化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前,內江市東興區外國語小學校開展了「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班會活動。
  • 梳理鄉村紅色文化資源 讓愛國主義教育接地氣——訪洛陽理工學院...
    「總書記在考察調研河南期間,對傳承紅色基因提出了具體要求,為我們今後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日前,在我市召開的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座談研討會上,洛陽理工學院教育科學與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李煥有如是說。
  • 煙臺牟平:弘揚革命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12月11日上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駐寧海街道高金埠工作組組織高金埠村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赴膠東紅色文化陳列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在基地引導員的帶領下,黨員幹部先後參觀了膠東近代屈辱與抗爭史、膠東革命鬥爭史、煙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史、煙臺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徵程等5個展廳,在聽取了相關情況講解後,全體黨員紛紛表示,一定要繼承先輩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念、繼續前進,把對革命先烈的深切緬懷之情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一定要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