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體系有很多主線,流傳著非常多的神話故事,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無比璀璨的一部分。這些生動的神話故事裡,刻畫了許許多多形象的神話人物,並且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女媧伏羲就是人盡皆知的角色之一,許多地方都還存在著女媧廟。今天就來整理一下女媧伏羲的那些事。
然而中國神話體系並不像西方神話諸如希臘神話那樣有清晰完整的體系,很多故事都是來自於筆記,詩歌,傳記裡,各種版本錯綜交織,在這裡就以道教昌盛之前的神話傳說為主體。所以大家都知道的什么元始天尊,女媧補天都不存在,因為那都是後世的故事人物。
傳說天地中充滿混沌之氣,盤古撐天,天地每天被撐開一丈直至天地相去九萬裡,盤古斃。死後身體部位化成這化成那就不細說了。盤古死了,但是一開始孕育盤古的混沌之氣變化作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最高級神,昊天大帝,即天帝,盤古的精氣便化作了人類,燧人氏和巢氏。還有一個是住在雷澤的雷神。一天,燧人氏的華胥妹子出去遛彎,不小心踩到了雷澤的足跡,神奇的事發生了,她懷孕了。生下兩個孩子就是伏羲和女媧。伏羲推演八卦,算盡天機,封為青帝太昊。後來就跟女媧去崑崙繁衍人類。至於女媧造人的故事,是後來東漢時期《風俗通》中所著,用來修飾伏羲女媧兄妹間羞羞的事,所以中華民族是伏羲女媧後代這事是無疑的。先是伏羲部落掌權,後來女媧部落掌權,再後來是女媧部落裡的神農式掌權。
再補充一些不屬於這個體系裡的故事,雖不是體系內容,但是也動聽,甚至廣為流傳:
1.在唐末李元的《獨異志》中記載著:「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雲啊,我們要是能在一起就合起來;不能就散開。雲和起來了,他們就在一起了。這個情侶問天的橋段被用在了很多小說影視劇中。
2.女媧補天: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昇平。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鍊石以補蒼天。於是她週遊四海,遍涉群山,最後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女媧為何選擇天台山呢,因為只有天台山才出產鍊石用的七色石,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物。另外再延伸一點,補天的石頭有一小塊在補天的時候落了下來並且無人知曉,就是東海那顆,後來的孫悟空!
3.女媧高媒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只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霄,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只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迴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決,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魔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迴。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迴者更是絡繹不絕。
那麼您還知道關於伏羲女媧的什麼故事呢?歡迎留言。關注作者,每天了解有趣的文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