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的現狀與功能

2020-12-17 人民網傳媒

摘 要:本文從國際新聞的對內傳播視角出發,分析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報導的整體現狀、主要功能。央視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報導,以國際資訊為主,通過全天多時段播出方式,把發生在本國之外的新聞事件、外國消息,傳播給本國受眾,成為國內受眾了解國外世界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窗口。

關鍵詞: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現狀

當下國際新聞節目成為電視新聞改革的新熱點,也是媒體提高收視率、鞏固受眾的重要選擇之一。在全球化時代,廣大國民不光要了解國內和身邊的變化情況,也要放眼世界、關注國際事務,央視新聞頻道作為我國第一大臺,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作用,它的報導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呈現給國人的世界圖像。

一、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的現狀

(一)報導以國際資訊為主

央視把新聞頻道的宗旨和目標定位為:「與世界同步」、「第一時間、第一現場」,追求的是新聞的時效性,強調新聞的快速報導,體現出新聞頻道對新聞價值的追求。以《新聞直播間》為代表的直播節目,成為快速反應,靈活性最強,能及時插播最新資訊的欄目,動態消息是其主要內容,正在發生的國際和國內事件都是其報導對象,它的直播特性和資訊報導成為其主要特點。而國際新聞作為其中一部分重要內容,也以簡、短、快的國際資訊為主,央視新聞頻道在白天主要給國內受眾提供最快、最新國際新聞資訊,穿插於新聞直播中,除此之外,《新聞30分》《新聞聯播》《東方時空》《24小時》《午夜新聞》等欄目中,國際新聞作為其中的一個部分,內容也以國際新聞消息為主,都是當天重要國際新聞的匯總,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新聞條數,每條時間都很短。整體而言,央視新聞頻道中,除國際新聞專題欄目《世界周刊》,國際新聞評論類欄目《環球視線》外,其餘大部分都以國際新聞資訊為主,這與頻道追求新聞時效性的定位相關,作為專門的新聞頻道,對正在發生的國際新聞事件迅速報導,即能滿足受眾的共時需求,也是其國際報導能力和國際傳播力的真正體現。

(二)以國內受眾為傳播對象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看,國際新聞與國內新聞活動沒有本質的差別,都具有新聞宣傳的一般屬性。但相對國內新聞而言,國際新聞還具有跨國際、跨文化、跨語言的性質,這就是國際新聞的特殊性。國際新聞傳播包括了兩個方面:對外(對國外受眾)傳播本國的新聞和信息,宣傳維護本國形象,讓外國人更加了解本國情況;對內(對國內受眾)傳播國際社會和其他國家的新聞,讓本國人民了解到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情況,更好的認識外部世界,了解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情況。由此,可以得知,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報導,應該屬於第一種模式,即把發生在本國之外的新聞事件、外國消息或外國媒體報導的國內事實,傳播給本國受眾。

央視新聞頻道作為重要的國內頻道,強調以新聞立臺,具有較強的國內和國際報導實力,是國內受眾了解最新新聞事件的重要渠道。在國際新聞傳播中,其主要作用是讓國人更好的了解世界,為國內受眾提供國際新聞資訊信息平臺,讓國人更加了解國際社會的變化動態以及國際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

(三)全天候多時段方式播出

央視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播出時間遍布全天,從凌晨開始,分布全天24小時的所有整點時段,晚間為其重點播出時段,形成了全天候多時段的播出格局。國際新聞主要在綜合性新聞欄目中播出,包括《新聞聯播》《午夜新聞》《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新聞30分》等;而主要的國際新聞專欄如《國際時訊》《世界周刊》《環球視線》等,都放在22:00~24:00之間播出,凌晨之後還有《環球記者連線》。所以,22:00~24:00之間的時間,成為專門類國際新聞欄目的主要播出時段,此時間段內的國際新聞節目也最為集中,應該說,這與國際新聞的主要受眾有關。一般認為,國際新聞的受眾以男性、從事腦力勞動人士為主,這類人群一般在晚上10點之後才有看電視的時間。央視新聞頻道在2011年恢復24小時全天候直播,增加午夜檔的節目,午夜不再只是重播節目,而是增加《新聞直播間》,每小時播出一次,增強即時新聞的報導,如有重大事件,還會加長直播時間。央視新聞頻道的有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恢復 24 小時直播,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午夜檔新聞多是國際新聞,會有助於打造央視的國際大臺形象。

總體而言,央視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報導形成了全天候、多時段、多欄目的整體報導格局和播出方式,國際新聞報導比重和數量得到不斷增加。

(四)海外報導實力不斷增強

一家媒體駐外記者站和記者的規模大小、數量多少以及構成狀況,都將直接的影響到一個媒體的新聞信息採集和傳播能力。截止到2010年,央視共建成了七大中心記者站,包括了美洲中心記者站、歐洲中心記者站、俄羅斯中心記者站、非洲中心記者站、亞太中心記者站、拉美中心記者站、中東中心記者站等,到2012年,海外分臺、駐外記者站總數也已經達到70個,有臺派駐外記者262人、特約報導員56人、當地僱員125人,遍布於全球64個地區和國家,國際新聞自採稿數量和比例逐年增加,信息獲取能力不斷增強,獨家報導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央視的海外特約報導員為例,目前央視在全球的35個國家中,共僱傭了56名海外特約報導員,特別是在亞洲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由於特約報導員在籤證上的便利,加上對當地情況更加了解,使得其新聞的採集和製作更加方便,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和現場到達方面更具優勢,2012年第一季度,央視的海外特約報導員總共提供了2700條新聞,約佔了央視國際新聞播出總量的40%,並且十幾個非洲特約報導員提供了930多條非洲新聞,其中有很多成為了獨家新聞[1]。央視在加強臺派駐外記者隊伍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海外特約報導員和當地常規僱員,也已成為央視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的重要策略。

完善的國際新聞報導網絡,壯大的報導團隊和人員,不僅能提高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的自採率,同時還能減少對國際媒體和通訊社的依賴,避免國際媒體的「議程設置」的影響,把握國際話語權,影響國際輿論,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並且在國際新聞的獨家性、豐富性,以及國際新聞視角的中國化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增加海外報導的投入,加快海外報導網絡與駐外記者隊伍的建設,也將成為央視新聞頻道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戰略。

二、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的功能

(一)傳播全球信息

提供國際政治信息,滿足人民的政治需求,是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重要功能之一。「時政」類新聞佔有重要比例,成為重點關注對象,央視作為我國第一大媒體,其國際新聞也成為國內人們了解國際政治、國際形勢、國際輿論的主要渠道。每當國際上發生重大事件,人們都希望了解國外發生的最新情況,各國對事件的態度和舉措,以及世界人民對事件的反應如何等,而這些都需要通過國際新聞來傳播,通過報導讓人們了解到事件的來龍去脈,形成對世界政治局勢的認知。

傳播經濟信息,提供經濟決策的依據,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信息服務,是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另外的功能之一。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公民而言,了解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形勢及最新動態,對於經濟決策和經濟行為都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參考,能減少盲目性,採取更加合理有效的經濟舉措,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這對國家和個人來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維護本國利益

服務於國家外交、構建國家形象、提供經濟決策依據、維護本國利益,是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的主要功能。學術界有的看法認為,國際新聞是要服從於、服務於外交的。國際新聞註定與國際關係和國家外交有著密切的聯繫,當國際事件發生,涉及到各國的利益時,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態度,採取不同的外交政策,而對其他國家外交政策的報導,也成為我國外交決策的重要信息源,為我國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國家形象是與國際新聞的傳播密切相關的。在國際新聞的傳播中,無論是國際報導、對外傳播還是全球化新聞,都是樹立本國或者他國形象的重要工具。堅持客觀真實的報導其他國家,不僅有利於我國與他國的相互了解和認識,更有利於建立友好合作的國家關係,這符合國家利益的需要。中國與其他各國的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相互之間的影響也會日益加深,當他國經濟政策發生變化時,勢必也會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所以對他國的經濟政策的變化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將有助於我國採取相應的舉措,保證經濟發展。

(三)溝通多元文化

「如果說新聞的形成中有一個從事實到信息的編碼過程,那麼國際新聞的形成還有一個跨國家文化的信息二次編碼過程。[2]」還有學者進一步提出,「由於文化疆域的存在,不僅僅是五W的傳播模式,還應該在『說什麼』後面加上用甲文化編碼和在『何種效果』前面用乙文化解碼的過程,所以應該是七W的傳播。[3]」而對於央視新聞頻道的國際新聞報導來說,由於面向國內觀眾,需要把國外的文化和信息進行解碼,才能讓本國觀眾們所接受,所以更多的是充當了一種「文化解碼」的功能。

國際新聞是一種跨國的、跨文化的新聞,國際新聞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不同的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各國之間所具有的文化差異性,為國際新聞傳播提供了驅動力,也正是由於各國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才使得會因為各自的不同,而產生相互交流、溝通的渴望和需求。而滿足人民對世界其他各國和其他文化的好奇需求,正是央視新聞頻道國際新聞報導所具有的溝通文化作用的體現。

參考文獻:

[1] 崔屹平,李宇.二十年來中國電視對外傳播理念嬗變初探——以中央電視臺為例[J].現代傳播,2012(8).

[2] 劉笑盈.國際新聞學:本體、方法和功能[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

[3] 關世傑.跨文化傳播理論在對外傳播中的應用價值[C].全國首屆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提交論文,2009.

[4] 張健.當代電視節目類型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新聞類節目收視率大漲
    作為權威聲音的主要信息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節目收視持續走強,央視新聞頻道連續佔據收視榜首的位置,新聞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的日均觀眾規模也顯著增加。2020年1月1日—3月16日,央視新聞頻道日均觀眾規模同比提升43%,中文國際頻道日均觀眾規模同比提升16%。在收視粘性上,總臺新聞節目的人均收視時長也明顯增加。
  • 權威報導全球疫情,總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凸顯國際影響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節目收視持續走強,央視新聞頻道連續佔據收視榜首的位置,新聞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的日均觀眾規模也顯著增加。2020年1月1日-3月16日,央視新聞頻道日均觀眾規模同比提升43%,中文國際頻道日均觀眾規模同比提升16%。
  • 張家界專題片首次「走進」央視英語新聞頻道
    時刻新聞張家界優秀導遊員劉洋(右)接受採訪(視頻截圖)  紅網張家界站5月20日訊(分站記者 鄧道理)5月18日,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
  • 央視新聞頻道改版基本完成 《新聞聯播》配短評
    本報訊 (記者易東方)從年初開始醞釀改版以來,央視新聞頻道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昨天,央視新聞頻道透露,此次改版已基本塵埃落定,砍掉了《社會記錄》等節目,新增了直播新聞評論節目《新聞1+1》。很多眼尖的觀眾已經發現,《360°》《社會記錄》《人物新周刊》等節目已從螢屏上消失,而《新聞1+1》於3月24日正式亮相。
  • 央視新聞頻道直播天水麥積山石窟勝景
    央視新聞頻道直播麥積山石窟勝景每日甘肅網10月9日訊 據天水日報報導【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童強】10月5日,央視新聞頻道國慶特別節目「奮進中國,奮鬥有我」欄目攝製組來我市對麥積山景區進行直播宣傳報導活動
  • 央視英語新聞頻道落戶馬爾他
    2011年9月9日,馬爾他最大有線電視服務商Melita在馬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落地開播儀式,駐馬大使張克遠、馬副總理兼外長博奇應邀出席,Melita集團高層管理人員和馬各界友華人士代表50餘人參加。
  • 央視英語新聞頻道主編朱焱:世界到底怎麼了--傳媒--人民網
    圖書亮點:●一個中國人眼中15年全球怪現狀●中央電視臺英文國際頻道主播埃德溫·馬厄傾情作序●央視記者15年間踏遍30國的親聞實錄 深層解讀全球範圍內的焦點話題內亂紛爭 作者簡介:朱焱 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主編,多次獲得國內外新聞獎。
  • 央視英語新聞頻道尋找「中國面孔」
    央視英語新聞頻道尋找「中國面孔」     本報訊(記者王晶晶)日前,中央電視臺英語新聞頻道在全國公開招聘英語新聞節目主持人,本次招聘以「尋找中國面孔」為主題,為期40天,分網上報名、筆試面試選拔
  • 中央電視臺三套四套直播拜祖大典 新聞頻道連線報導
    央視目前已派出強大的直播陣容,直播人員將於3月22日到位。屆時,央視三套和四套進行現場直播,新聞頻道採取連線直播的方式來報導壬辰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  據壬辰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指揮部副指揮長秦洪源介紹說,中央電視臺屆時將有3套文藝頻道、4套中文國際頻道全程直播,新聞頻道適時新聞連線。臺灣東森電視、深圳衛視也將現場轉播大典盛況。同時,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新鄭電視臺都將直播大典。
  • 央視給大衛雕像打馬賽克 回應:是普通新聞報導
    7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前天下午,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新聞官表示,央視或是為保護最敏感的觀眾群體,可以理解。至於為何考慮為雕像打馬賽克,央視未給出官方解釋。記者就此事採訪央視新聞頻道宣傳人員時,對方未對此事進行回應,「這是一個普通的新聞報導,我未得到授權對此進行回應。」
  • 央視國際網絡開通臺灣頻道
    央視國際網絡負責人 劉連喜:今天下午咱們在這兒舉行一個儀式,就是咱們央視國際網絡宣傳部和咱們臺裡對臺部聯手創辦了咱們央視國際網絡的一個臺灣頻道。  隨著滑鼠的輕點,央視國際網絡臺灣頻道正式對外發布了。從此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只要在央視國際的主頁上點擊「臺灣」,便可以直接進入臺灣頻道。一打開臺灣頻道的頁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情牽兩岸,同祖同根」八個大字。
  •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與APUS達成全球戰略合作
    千龍網北京5月12日訊 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與APUS在央視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總監李欣雁和APUS創始人兼CEO李濤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
  • 《焦點訪談》改版 將加強突發性新聞深度報導
    《新聞聯播》加大民生報導  從發布「尋人啟事」,幫桂林四兄弟千裡尋母,到推廣汽車上如何系好安全帶的便民小貼士,從在頭條位置連續推出小女孩照顧弟弟的「新聞連續劇」,到推出主題策劃《你幸福嗎》真實還原普通百姓心聲……最近以來,《新聞聯播》推出一系列接地氣、有人氣的報導,引起了各方關注。
  • 央視改版名利雙收 《新聞聯播》重播增收近億元
    幾乎所有改版後的央視節目,收視率都大幅提升,收視率大好讓央視的吸金能力也大幅提升。以新聞頻道為例,收視份額平均增幅達到40%,而改版後的《新聞聯播》就算是在新聞頻道重播,也能給央視帶來近一億元廣告收入。  繼陸續改版後,央視成績如何?
  • [福州新聞]《海外福州人》3月6日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華人世界...
    [福州新聞]《海外福州人》3月6日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華人世界》播出 《海外福州人》3月6日起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華人世界》播出。
  •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直播重大事件是基本方向
    新聞頻道開播凸顯四大變化  總結新聞頻道開播一個月以來的特點,李挺歸納了四點:第一是新聞時效性大大加強,重大的、突發性的新聞能夠在第一時間與觀眾見面,比如我國潛艇失事的報導。而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第三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上太空的報導更是與新聞發生同步,一般性的新聞和國際新聞也是趕在最近的時段播出。
  • 《新聞聯播》最帥主持人將亮相錢江頻道新聞007
    浙江在線10月27日訊郭志堅以真誠的微笑,被觀眾譽為央視《新聞聯播》最帥主持人,當他1.8米的個頭出現在浙江廣電集團錢江頻道《新聞007》欄目的演播室時,主播彤瑤脫口而出:「帥哥就是帥哥,這氣勢不亞於電影007的邦德了。」郭志堅帶著自己習慣性的笑容說:「這次主要是來襯託你這個幫女郎的。」
  • 2018年全國兩會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及中國國際電視臺各外語頻道進行現場直播,綜合頻道、新聞頻道手語同步播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也進行直播,央視網、央視新聞移動網、人民網、新華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作實時報導。   李克強,男,漢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遠人,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報導: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報導:哈爾濱東萊街派出所——傾聽群眾呼聲 搭建溝通橋梁 2020-12-18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綜合頻道悄然變臉 《新聞聯播》更親民
    《開講啦》節目  搜狐娛樂訊 (巫天旭/文)新年伊始,央視綜合頻道CCTV-1的多檔節目就持續成為全國各大媒體及觀眾、網友熱議的話題  改版後的《焦點訪談》,受到媒體和觀眾的肯定,新華網、中新網等媒體紛紛發文,稱新版《焦點訪談》更「接地氣」,更「真實」、「親民」、「時尚」,同時強化了「有深度、有銳度」的評論功能。截至1月5日,《焦點訪談》最高單期收視率達2.57%(1月4日),平均收視率為2.30%,與2012年平均值相比,漲幅達13.31%,改版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