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世界第七大陸人類最後的淨土,它位於地球的最底端,最靠近天堂的地方。前往這個世界的盡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抵達南極本身就是一場人生的修行,因為這裡無可取代。
南極~這曾只能是高端科技專業人員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合格才能去的地方,現在對遊客開放,普通人也能去這神秘的地球底端走一遭看一眼了。
二月是南極的夏季,是去南極的好時間,離南極最近的地方是阿根廷的烏斯懷亞市港口,通過位於南美洲大陸及南極半島間著名的德雷克海峽。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被人稱之為「殺人的西風帶」,「暴風走廊」,「魔鬼海峽」,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死之走廊」。
在通往一千四百平方公裡南極洲的途中,首先要在德雷克海峽的郵輪上經受去和返程的各48小時的航行危險考驗,既要經受狂風巨浪的顛覆,又要避開滑落下來的冰山。
一覺醒來清晨到達南極,在甲板眺望比格爾水道兩則,遠處群山冰雪消融了許多,裸露出成片的黑色巖石,如同進入夢幻的水墨畫廊中,迷眼迷心的雪山倒影,天空暗淡的彩色,窗外東面的冰山縫中披上紅光,太陽斜斜地貼在這處的地平線上,空氣裡瀰漫著純淨的寒風味道,窗外東面的冰山縫中披上紅光,陽光美得如夢如幻,讓人陶醉在天然的油墨畫中。這就是人們稱之南極最為最壯觀的柯達水道。
登陸南極洲的島是有嚴格要求的,避免攜帶細菌和其它物種入,對登島的衣、褲、帽、背包都要進行強制性的生物裝備吸塵。南極島不能在上面住宿,每次要乘坐衝鋒艇往返回郵輪,上島人員都要參加強制性的衝鋒艇安全說明會,由探險隊對南極巡遊者進行安全講座,不到場者取消登陸資格。先穿好救生衣,扣環扣好才能把背包背上,統一穿按個人尺碼發的防水膠鞋,防水褲才給上衝鋒舟登陸,巡遊回來按箱號擺放登陸用品。
丹科島(Danco Island),坐落於ERRERA 海峽的南部小島,全長僅有1.6公裡,曾經是英國專做野外測量和地址研究的科考站,於1959年科考任務結束後關閉,2004年遷離,現在是1700對萌萌的金圖企鵝的家,又稱巴布亞企鵝。
企鵝們儼然以主人自居,一點兒不俱怕人類,還會主動靠近遠方來的稀客。為了保護極地生態環境,遊客必須保持與它們至少5米左右距離,不許追逐觸碰逗樂,一切企鵝優先,主動為它們讓道,企鵝踏出的雪地上的深溝,被稱作企鵝「高速路」,是遊客禁區。
丹科島邊的海冰形態各異,奇形怪狀的海冰和一些小冰山混在一起,錯落豎立在整片被冰雪覆蓋的海冰上呈現出一種不真實的幻覺美!近海處的冰雪化了,露出黑色海灘,頓感:「天地間全是風聲,世界盡頭,死生無界,黑灘白雪,碧海藍天」。
在夢幻的丹科島賈月然和孟海天展示了親手寫的「我在南極」的題字,在此留下最深的記憶和痕跡!
巡遊庫佛維爾島,穿梭在冰海中觀座頭鯨和威德爾海豹。整個冰海,四面八方伸出許多巨大冰晶,反射出如夢如幻的深藍色光芒。
我們的衝鋒艇就是從這些巨大的浮冰縫中穿越而過,體驗這大自然搬運工的異境美!這裡海獅、海豹、海狗、海象都尋找巨大的浮冰棲身,隨浮冰而飄在冰面上生活。
看!躺在浮冰上曬太陽的威德爾海豹多會享受啊!這隻海豹鰭擱在肚子上,時不時地撓撓癢,鬍子一抖一抖,顯得內心快樂,生活安逸。
酣睡不醒的海豹,根本不睜眼理睬來客的拍攝。
離我們不遠處的座頭鯨,跳躍出水面、弓背噴氣,搖頭擺尾,快樂的暢遊在冰海中。
實用島又名有用島,是格拉漢姆地岸邊、傑拉什海峽中的一座讓人驚嘆島嶼。它由傑拉什領導的1897-99年的比利時南極探險隊發現。這座島嶼少有人拜訪,更少有人登上,所以繼承和體現著南極探險隊的精神。實用島地形陡峭較難攀登,島嶼不大,但特別漂亮,巴布亞企鵝和帽帶企鵝都在這裡築巢。
南極陸地上的冰裂縫有的達上百米,表面被雪蓋住了,根夲看不出來,但如果踏到掉下去則必死無疑,走這種路必須緊跟探險隊員,按要求路線行走。再艱險也要登上最高處的信號塔觀冰海的全景!
正式登南極洲島從洛可羅瑞港(PortLockroy)上岸。該港於1941年建成,曾是一個英國的基地,1962年被棄用,1996年被「南極洲遺產基金會」改建成為一座博物館。此博物館設有郵局和商店,出售些紀念品,賣一些衣帽、襯衫和明信片之類,所有從洛可羅瑞港(PortLockroy)寄出去的信件均享有南極洲的特殊郵戳和免費郵寄的服務,但郵局說郵件至少一年後才到達或者永遠不到達。
博物館裡保留著己破殘的英國旗,精緻的烤火爐仍保留在原處,臥室桌面上擺放著有關企鵝的書籍等,島上郵局設置了專門蓋章處和留言本,讓遠赴南極的勇士們留下感言。
在登島口,可看到南極陸地罕有的兩種植物——苔蘚、地衣類,它們在島上利用短暫的夏季期間茂盛地生長,在這個建築周圍築巢繁衍的巴布亞企鵝已經成為這裡的一道風景線
納克港(Nekoour)是尖凸企鵝的聚集地同時也是阿根廷難民的避難所,納克港(NekoHarbour)安逸的平躺在眾山環抱的安沃爾灣(AndvordBay),雄偉壯觀的冰川成為它天然的屏障。
艾米蘭特布朗科考站(AlmiranteBrown),曾是阿根廷的工作站,夏季人滿為患,直到1984年站上一直駐守的醫生因不能繼續忍受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用一把火燒掉了工作站。沒有人在那次火災中受傷,但從此這個站點就廢棄了,只保留了幾個儲備物資的緊急援助屋。比較有趣的這裡可以進行任何人都會的滑雪運動。爬上唯一的山坡,山頂風光無限尤其是付出了汗水的代價,然後直接用屁股滑下山。
羅伯特島,象海豹的居住群。在這能看到象海豹在島上與企鵝友好相伴,共同築巢。
中國在南極有長城站、崑崙站、中山站、還有新建的泰山站和極光站。長城站在菲爾德斯半島,每年雪龍號先到澳大利亞弗裡曼特爾港口進行補給,然後穿越西風帶,到達中山站,之後再從中山站出發,穿越南大洋,來到極光站進行補給。
長城站位於西南極洲,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南端,與其它國家南極站相比,中國長城站更為高大上!長城站所在喬治王島,不僅風光旖旎,還有海鳥、企鵝、海豹等極地動物。這裡是中國科考隊員居住區域,同時也是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站最為密集之地,智利、阿根廷、韓國、俄羅斯、烏拉圭等國的考察站均不遠。
上圖右下這塊標牌上、標註了所有科考隊員來自地和公裡數,這是中國在南極島上樹起的第一塊標牌。
當到達長城站,看到飄揚的五星紅旗和長城站的工作人員時,敬意油然而生,眼淚忍不住淌了出來,深深地為祖國而自豪,默默地向所有建設長城站的工作人員致敬!
南極最美的天堂灣。開闊平靜的海面洇染著神秘的幽藍,那些勾魂攝魄的美麗冰山,就像展翅欲飛的瑤池仙鶴,舒展著優美的身姿,從眼前緩緩舞過。碩大的冰山裸露著整齊的豎斷面,冰山的水下部分折射出光彩奪目的碧藍,它像浸潤在水中的藍寶石,不管是海獅、海豹、海狗、海象都尋找巨大的浮冰棲身,隨浮冰而飄在冰海上。
經一周從南極順利返回阿根廷,大家熱鬧的為來自北京附小的二位學生,參加南極考查隊最小的10歲女生,在南極島考察船「亞特蘭蒂」號上舉辦生日晚會。全船人都為祖國勇敢的後代舉杯共賀!並為勇敢參加南極巡遊的十多位70多歲的老頑童祝賀!也為南極冰泳的三十多為勇士祝賀!
所乘赴南極的郵輪的名號「亞特蘭蒂」,孟海天將自己親手寫的「亞特蘭蒂」字幅贈送給了船長與探險隊長。
南極是一塊神奇的、純淨的、神秘的地域。浩瀚大洋,千年積雪,晶瑩冰山,憨態可掬的企鵝、海豹,遠處巨鯨身影,除了讓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產生發自內心的喜悅、震撼和膜拜外,也更加激發人生為追求靈魂生活而繼續開啟精神的遠徵!
南極之行是人生一輩子最濃墨重彩的鮮活記憶,是搖椅上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是一場視覺享受,靈魂感動,永世難忘!
授權攝影者:賈月然、孟海天(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