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人間四月天,書香南洋學子吟。在第24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圍繞「學在交大育英才,七十華誕啟新篇」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聯合校內外相關部門,共同舉辦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讀書日閱讀推廣系列活動,並在中國圖書館學會、國家圖書館指導下,成為2019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於4月23日中午在圖書館主館一樓大廳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常務副部長陳賢峰,出版社社長李芳,學生處處長侯士兵,圖書館館長陳進、黨委書記董玉山,香港理工大學圖書館館長黃朝榮,人文學院副院長、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副主任丁曉萍,工會副主席羅瑩,「交大-江川」學區辦主任倪梅,雙江小學校長顧震,圖書館其他館領導,以及「教書育人」一等獎獲得者喬忠東、陶慶,「管理服務」一等獎獲得者潘衛,江川學區中小學師生代表、交大師生代表等參加活動。
陳進首先對各位領導、師生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並發布了《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讀者閱讀狀況分析報告》,「數」說交大學子的閱讀狀況。報告顯示,交大師生喜讀歷史經典,人工智慧和物流等前沿技術,《全球通史》《人類簡史》等歷史類經典圖書深受師生歡迎,《超級軟體》等人工智慧相關書籍借閱量高居榜首,《動態車隊調度問題的模型及優化控制方法研究》等「物流」相關的書籍借閱量一躍而起,多本書首次躋身借閱榜前十。通過對比本科生借閱量數據,發現各年級學生的借閱特點存在較大差異。大一學生更關注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程的學習;大二學生借閱的專業書籍學科覆蓋範圍擴大;大三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高峰期,更多閱讀經典名著;大四學生更多借閱深入專業類和外語類書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名師領讀」對學生閱讀具有良好的示範效應和推動作用。圖書館聯合黨委教師工作部向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教書育人獎」一等獎獲獎教師徵集優秀書目,首度從文科、理工科兩個角度分別整理成名師薦書書單推薦給在校學生,活動現場還邀請三位名師代表領讀,盡顯雅誦風範。喬忠東老師推薦了《客寮聽蟬》等書籍,他感慨道,讀完《客寮聽蟬》不僅能感覺到語言的優美,還能領略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更能體會作者的心路歷程;陶慶老師推薦了《萬古江河》《東京審判》等多本書籍,引用孔子的名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寄語廣大學子多讀書、多思考;潘衛老師推薦了《鄉土中國》《學森頌》兩本書,並聲情並茂地朗誦了《學森頌》中的一首詩《飛翔的翅膀》,抒發了對錢學森學長的崇敬之情。三位名師或激昂、或深情、或睿智的領讀感染了在場每一位聽眾,現場掌聲不斷。
隨後,大、中、小學生和留學生代表帶來朗誦表演,多國語言共吟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藉此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伴隨著交大密西根學院劉越晗同學悠揚的古琴伴奏,來自江川學區周邊16所中、小學的27名學生整齊嘹亮、抑揚頓挫的朗讀聲響徹圖書館,大學生和留學生們交替使用英、德、泰、意、法語言接力誦讀,多語共吟促進中外青年學子的文化交流;以「大手牽小手」的形式傳承文化經典,體現了上海交通大學立足地方、服務地方、反哺社會的功能,也是「交大-江川」校區聯動平臺建立以來的一次成功實踐。
在師生代表發言中,人文學院副院長丁曉萍回顧了與圖書館合作開展「多語共吟中國詩——走進唐詩宋詞」活動的歷程,並表示舉辦活動的初衷是為了激發學生對經典閱讀的興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交大—江川」學區辦主任倪梅概述了「交大-江川」學區辦成立以來與圖書館合作開展的多項閱讀推廣活動,她特別提到了陳進館長為小學生們帶來的「天道酬勤——好學通世事」主題報告,這些活動讓江川學區的孩子們切身感受到了高校資源帶來的學習體驗和成長空間優勢。「領讀者」學生閱讀推廣社團社長、來自機械動力與工程學院的文代洲作為學生代表發言,講述了他與閱讀、與「領讀者」的緣分,和他加入社團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現場為第二屆「領讀者」學生閱讀推廣社團優秀成員以及在「多語共吟中國詩」音頻徵集活動中獲獎的學生頒獎,出版社為「領讀者」社團優秀成員贈送書籍作為鼓勵。「領讀者」學生閱讀推廣社團於2017年在圖書館指導下正式建立,兩年來堅持以引領校園閱讀風尚為目標,積極拓展與校內其他學生組織的合作,挖掘更多符合交大學生興趣的活動類型。「多語共吟中國詩」活動於2019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當天正式啟動,活動共收到66份投稿,經專家評審,按大學組和小學組投稿作品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
世界讀書日特別活動後,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還將聯合校內外相關職能部門,開展一系列閱讀活動。依託圖書館文化育人環境和嵌入式文化活動,助力打造鑄魂育人的思政「金課」;聯合校黨委宣傳部、上海交大出版社攜手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專題書展,書香浸潤,禮讚祖國;持續推進開展「書之道」精品讀書講座及鮮悅(Living Librar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