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一見楊過誤終生

2021-01-14 sharethemovie

據說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了sharethemovie

你願意成為那個特別的人嗎?


作者:周衝

來源:周衝的影像聲色(ID:zhouchong2017) 


聽著音樂|看遍世界 



在《神鵰俠侶》的最後,楊過攜著小龍女,並肩下山,歸隱而去。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吹葉,樹巔烏鴉亂叫。


郭襄再也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


這番真情流露,真是應了那句:相知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記得學生時代看到這一幕,感慨的是楊過與小龍女這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終於修得圓滿結局了。


還有就是「新五絕」被各路英雄豪傑洗牌重新定義為「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的那一段,多少有點兒「自古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的惆悵。


可此去經年,再度翻閱,竟又是另一番意味。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令人心疼的這位姑娘,曾經在初遇之時,對著楊過莞爾一笑,說道:「我姓郭,單名一個襄字」。


沒錯,這位明媚聰慧的奇女子,正是郭襄。


幼年時,覺得她活潑可愛,如沐春風;


少年時,覺得她聰慧明媚,燦若星辰;


到如今,覺得她至情至性,一片痴心。


只可惜,也因了這份執念,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從此漂泊半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到最後,也只能在峨眉山上,青燈長伴,孤獨終老。


故事的一切,還要從頭說起。


作為郭靖與黃蓉的二女兒,郭襄生逢於亂世。


當時蒙古揮軍南下,襄陽危在旦夕。


她的父母奉命鎮守襄陽,也因此給她取了這個名字。


只不過,她一出生就被金輪法王搶去,後來又落入李莫愁之手。


險象環生,顛沛流離。嗷嗷待哺之時,還在山洞裡喝過豹奶。


後來幸好被楊過救走,帶回古墓用玉蜂瓊漿養了一段時日。最後輾轉數月,才回到黃蓉懷裡。


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與楊過有交集,只是那時還太小,楊過也只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少年。


歲月匆匆流逝,轉眼間已過了十六載。


此時的郭襄,已經成長為一個楚楚動人的少女。


作為名門之後的她,遺傳了父親郭靖的溫厚善良,母親黃蓉的古靈精怪,外公黃藥師的行事作風,甚至還有外婆馮衡的神韻風採。


不同於大姐郭芙的刁蠻任性,總是仗著自己的身份欺橫霸道,享受旁人的眾星捧月。


郭襄可是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中成長的,她身上更具有一種貴而不驕的風度,待人接物既磊落大方,又從容淡定。


或許是從小在武林世家長大,見慣了各路英雄,她骨子裡也有一種俠義之氣,行事作風像極了外公黃老邪,是那種更願意聽從內心的人。


郭襄是在《神鵰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時才出場的,頸掛一串明珠,身著淡綠衣衫,猶如空谷幽蘭,氣質非凡。


在風陵渡口,聽聞神鵰俠的事跡之後,她頓時心生仰慕之情,應和山西一窟鬼,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沒想到因緣際會之中,與楊過相遇。


他們一起到黑沼澤抓令狐,一起替劉瑛姑了卻多年的心結,一起智鬥周伯通。


那或許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吧。


自己敬仰的大哥哥不僅是蓋世英雄,就真切地出現在眼前,還帶著自己一起做了那麼多有趣的事。


以至於多年後回想起來,心口還會微微一熱。


如果說遇上楊過之前,郭襄心裡懷揣的是一種對英雄的仰慕之情,那麼,在遇上他之後,心裡的這種仰慕又加深了幾分。


那時候的楊過修成蓋世武功,早已名滿江湖,可以說已經處於一個男人的巔峰時期,再加上對小龍女苦苦等待的痴情,無疑是滿足了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關於靈魂伴侶的所有想像。


當楊過給她三根金針,可以實現她三個願望時。


她不暇思索就用了兩根,只為一睹楊過的真容,還有邀請他前來慶生。


關於初見楊過真面目,原著裡是這麼寫的:



郭襄眼前頓時出現一張清癯俊秀、風流倜儻的英俊臉孔;


但見其劍眉入鬢、鳳眼生威,好不俊俏;


只是臉色蒼白,頗顯憔悴。



當楊過回頭見她怔怔地瞧著自己是,神色間顯得頗為異樣,便微笑道:「怎麼?」


郭襄俏臉一紅,低聲道:「沒什麼」。


心中卻說:「想不到你生得這般俊」。


就是那摘掉面具後的驚鴻一瞥,定格了她的一生韶華。


或許很多人都會說,若是當時郭襄沒有叫楊過摘下面具,是不是就不會在峨眉清冷的月光中孤寂一生?


可是,終究沒有如果。這一見,註定了以後的歲月裡,一場相思一場災,情到深處終生誤。


這匆匆一見,是情愫的萌芽。


十六歲的那場生日宴,才是盛大的啟程。


楊過不僅如約而至,還集結天下英雄,給郭襄送上了三份的賀禮。


一是斬殺兩千蒙古士兵;


二是燒了蒙古大軍的糧草;


三是清除隱藏在丐幫的奸細霍都。


這三件大禮,伴隨著漫天的璀璨煙花,一時名動天下。


如此華麗,太過榮耀。


那一刻,郭襄成了整個武林的焦點。


而這一切,都是楊過給她的。


試想,一個十六歲的少女,如何能低擋得住這份溫柔與盛寵?


尤其那個人不僅武功蓋世,還相貌堂堂,而且對自己寵愛有加。


這就像是一杯毒藥,但她喝得心甘情願。


而那場煙花,盛開的不僅是一顆少女心,也開啟了一段無疾而終的痴戀。


人世間,有些相遇是致命的,比如楊過之於郭襄。


風陵渡口的那驚鴻一瞥,以及生日宴上的那場煙花,讓郭襄心裡從此情根深種。


再相遇時,已是兩個月以後。


在絕情谷上,楊過眼見苦等十六年都不見小龍女的蹤跡,早已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這個時候,郭襄毫不遲疑地用掉了第三根金針,只為請求她的大哥哥不要輕生。


可楊過哪裡還顧得上昔日的約定,縱深一躍,跳入谷底。


而郭襄呢?


沒有半分猶豫,也隨著跳了下去。


當楊過在絕情谷底的清潭之畔,看到隨之而來的郭襄,也不禁嚇了一跳,嗔怪她跳下來做什麼。


記得郭襄當時回答說,看到你跳,我也就跟著來了。


看到他苦等心上人,生日願望是盼著他們團聚;


看到他生無可戀,便跟著他去。


縱使底下是萬丈深淵,縱使可能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懼,更在所不惜。


這種股決絕,無法歸類,沒有雜質。


說仰慕吧,太過蕭索;


說痴情吧,太過俗氣。


她只知道,認定了這麼一個人,心裡便再無雜念。


就像聽父母聊起當年穆念慈對楊康的痴情,她竟然說道:「她是沒有法子啊,她既然歡喜了,便有千般不是,也要喜歡到底。」


小小年紀,便有這番感悟。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在借別人的事,說自己的心呢?


那一年的襄陽城下,敵軍壓陣,戰火紛飛。


郭襄被蒙古軍擄去做人質,綁於高臺,柴火堆積,命懸一線。


縱使武功蓋世如黃老邪,再加上郭靖黃蓉二人,也沒有法子能解救。


在這生死危急關頭,郭襄卻毫不畏懼,那麼從容安靜。


她極目遠眺,看著山川如畫,心裡叨念著楊過。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隨著一聲清嘶雕鳴,楊過與小龍女鼓風而至。


郭襄被救了下來,也見到了美若天仙的小龍女。


她在心有餘悸之時,不免感慨:「也真只有你,才配得上他」。


這番話,當然是發自內心的。


她的蓋世英雄,終於找回了他心心念念的人。


她替他高興之餘,卻也難免落寞。


郭襄曾在蒙古軍營中有這麼一段獨白,碎碎念道: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


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


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


請你莫怪!


你有甚么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看似是童言無忌,卻也是真情流露。


她多麼希望,能夠早一點遇上他。


以至於最後在華山之巔,看著楊過攜著小龍女下山,她終於忍不住,風吹花落淚如雨。


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瞬間。


可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


後來襄陽被攻陷,父母雙雙殉難。


郭襄便帶著倚天劍,騎著小毛驢,開始浪跡天涯,四處追尋楊過的蹤跡。


她去終南山,終南山古墓長閉;


她到萬花坳,萬花坳花落無聲;


她下絕情谷,絕情谷空山寂寂;


她迴風陵渡,風陵渡凝月冥冥。


終南山在陝西,風陵渡和萬花坳在山西,絕情谷在湖北。


在郭襄浪跡天涯的二十四年裡,去了無數次這四個地方。


此間輾轉,尋而不得,不能忘懷。


其實,這二十四年的尋覓,找的不僅是楊過這個人,而是希望從江湖那裡聽取更多關於他的事跡吧。


因為即便找到了,又能怎樣呢?相見不如懷念罷。


或許是十六歲那年的煙花太過燦爛,燃盡了此後二十四年的韶華。


四十歲的那年,郭襄在峨眉山下遇到了一個說書之人。


他講了一個古老的故事:



有兩條魚,生活在大海裡,某天被海水衝到淺水溝,只能互相把自己嘴裡的泡沫餵到對方嘴裡,才能得以生存。


這叫相濡以沫。


海水最終漫了上來,兩條魚分開了,最終回到海裡,不去打擾彼此。


這叫相忘於江湖。



楊過等了小龍女十六年,而她卻追尋了二十四年。


半生循跡,江湖無蹤。


眼看容顏已老,青絲熬成白髮。


都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可如今,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關於郭襄的結局,《倚天屠龍記》裡曾有簡單的交代,借用俞蓮舟之口,輕描淡寫地說道:



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十六歲那年遇見,用了二十四年去尋覓,最後選擇在清冷的峨嵋山上終老。


郭襄的這一生,真是讓人唏噓。


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在遇見的時候就花光了所有的運氣,便註定了以後不得善終,就這樣被耽誤了一輩子。


只是,世人都以為她最終放下了。


而當滅絕師太說起她師父叫做風陵師太時,竟是那樣令人心酸。


終其一生,她都沒能忘記風陵渡口的那場相遇,還有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

小毛爐滴滴答答,

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

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

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周衝:80後的老女孩。自由寫作者。2015年離開體制,放棄公職,開始以筆謀生。著有《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我更喜歡努力的自己》等書。




相關焦點

  • 郭襄: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一見楊過誤終身!
    02一個人最好活法便是遵循自己的意願活一生郭襄內心充滿了俠義和柔情,十分憧憬和嚮往江湖生活,骨子裡流淌著關於江湖的血液和夢想。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十六歲的郭襄,恰值豆蔻年華,長得水靈靈的,性格古靈精怪,不受拘束,郭襄心中一直有個俠女夢,她一直嚮往江湖生活。在酒店裡,郭襄與各路草莽英雄把酒言歡,開懷暢飲,聽說了神鵰俠的江湖事跡,於是便心生嚮往,求著西山一窟鬼帶自己去見神鵰俠,她不知自己這一次的見面讓她終身都陷入了進去。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仗劍孤身走天涯,遇山不語海無聲。匆匆忙忙一甲子,年華似水花落去。奈何落腳在峨眉,只因雲彩似煙花。看到文案,相信很多人已經明白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主題,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今天,我們來講述一下金庸先生《神鵰俠侶》一書中的一位悲情人物,郭襄,也就是郭靖與黃蓉的第二個女兒,與故事主角楊過之間的故事。金庸筆下,唯愛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 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一遇楊過誤終身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遇楊過誤終身我出生時君已老倚天長劍走天涯峨眉山上雲和霞十六那年的煙花在【神鵰俠侶】的最後楊過朗聲說道「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把酒言歡。郭襄是在【神鵰俠侶】離結束還有四分之一的時候才出場的,頸掛一串明珠,身著綠色衣衫。猶如碧水清蓮,可謂氣質非凡。在風陵渡口,郭襄與草莽英雄敞開心扉,把酒言歡,聽聞神鵰大俠的英雄事跡,心生愛慕,就和西山一窟鬼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十六歲的煙花,那一生的痴戀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程素靈曾經最喜歡看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是充滿著坎坷。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反反覆覆的看了很多遍,除了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最讓我心酸的是郭襄對於楊過的感情。以下是我以郭襄的口吻來訴說一段故事:我叫郭襄,我的父母都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大俠。原本我無憂無慮的長大,直到16歲那年他為我綻放了絢麗的煙花。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兩個人
    長終,是抱明月而長終的長終『一見楊過誤終身』初次見到這句話是在幾年前的QQ空間裡,第一眼看到從此便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當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的有兩個人。十六那年,郭襄在風陵渡口於江湖人口中初聞楊過,心嚮往之。之後念念不忘,走遍天下,尋楊過不著。41歲時大徹大悟,出家為尼,開創峨眉派,給第一個弟子起的法號卻是風陵師太。
  • 郭襄:十六歲那年,風陵渡口
    1、楊過將此玄鐵重劍送給了郭襄。襄陽城破前,郭靖、黃蓉夫婦請高明工匠熔之鑄成倚天劍、屠龍刀,並藏《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掌譜》、《武穆遺書》於其中。2、襄陽城破,郭破虜身死,屠龍刀流入江湖,百年來爭奪不斷,郭襄則帶著倚天劍浪跡天涯。3、郭襄在四十歲大徹大悟,出家為尼,創下峨嵋一派。她的徒弟是風陵師太,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
  • 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每日君導讀】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終身誤對許多金庸迷而言,郭襄可算是最受歡迎的女性角色了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郭襄初遇楊過時,楊過戴著醜陋的人皮面具,只道她心中所想的風流儒雅的神鵰俠原來是如此醜陋之人。再細看他一眼。卻見楊過一雙眸子精光四射,英氣逼人,「郭襄心口一陣發熱,不由自主的暈生雙頰,低下頭來,隱隱約約的覺得,這神鵰俠倒也不怎麼醜陋了。」而後兩人同去黑沼抓那九尾靈狐,一番奇遇自不必說,而此時,郭襄對楊過已然芳心可可。郭襄說,以前生日時許願,總是不知許什麼願好。
  • 重讀神鵰,「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說的是郭襄嗎?
    重讀神鵰,我發現「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說的不是郭襄,或者不單純是郭襄,而更多的反而是郭芙!風陵渡口,其實不是楊過與郭襄見面的地點,郭襄此時也不認識楊過,只不過是十六歲少女對大英雄的崇拜之情,是第一次聽說楊過的地方。後來萬獸山莊的相遇,與一燈、周伯通、瑛姑等人的會面,讓郭襄小姑娘開始喜歡上了楊過,而生日那天的三件壽禮,徹底的俘獲了郭襄的心。從此,半生漂泊,最後出家為尼,創建了峨眉派!
  • 郭襄: 風陵渡口是個劫,從此誤終身
    郭襄~李綺紅飾郭襄對著楊過莞爾一笑,說道:「我姓郭,單名一個襄字」。楊過知道了跟在他身後的小姑娘就是郭靖與黃蓉的小女兒郭襄,記得小時候還曾抱過她,怕她遇到困難便給了她三根銀針許她三件事。沒想到郭襄立即拿出一根銀針說了第一件事就是要見見楊過廬山真面目。
  • 郭襄:十六那年,風陵渡口好文
    她的徒弟是風陵師太,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 4、南帝一燈大師的四位弟子漁樵耕讀,耕讀為武三通和朱子柳,武烈、武青嬰是武三通的後人,朱長齡和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後人,他們兩家組成朱武連環莊。在倚天裡面,兩家人可謂是卑鄙無恥,機關算盡反誤了唧唧性命。
  • 十六那年,風陵渡口
    她的徒弟是風陵師太,法號為郭襄所取,以紀念第一次在風陵渡口結識楊過。4、南帝一燈大師的四位弟子漁樵耕讀,耕讀為武三通和朱子柳,武烈、武青嬰是武三通的後人,朱長齡和朱九真是朱子柳的後人,他們兩家組成朱武連環莊。在倚天裡面,兩家人可謂是卑鄙無恥,機關算盡反誤了唧唧性命。
  • 《神鵰俠侶》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她人生前十五年都是無憂無慮的,直到遇到了楊過。她與眾人被困於風陵渡口,聽了一夜神鵰大俠的英雄事跡,內心對這個傳說中的人充滿了好奇,於是決定去見他。後來與他相識,一起跑遍萬獸山莊,去黑沼深處捉九尾靈狐,在她十六歲生日的那一天,還邀請天下英雄同賀,為她綻放一夜煙花、送她三枚金針完成心願...
  • 《神鵰俠侶》郭襄「一見楊過誤終身」金庸為何如此安排?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十六歲那年,郭襄被長鬚伯伯帶至風陵渡口,為了見一見心中的「神鵰大俠」。造化弄人,郭襄初見楊過便心繫他身,之後便念念不忘,晃晃不能終日。更是為了尋找楊過,踏破鐵鞋均未得果。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郭襄把最美的年華留在了路上
    郭襄看著楊龍二人離去,想到很難再見,不由得哭出聲來……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故人。兒子郭破虜和小女兒郭襄,湊熱鬧,也跟了去。回來時遇上大雪,阻了歸程,三人只得留宿風陵渡口。客棧裡,江湖好漢講起了神鵰俠如何扶危濟困、懲奸除惡的事跡。郭襄聽了十分仰慕,便跟著西山一窟鬼,赴神鵰大俠之約。誰料想,西山一窟鬼,半路與人起了衝突,神鵰俠也因久候不至,突然現身。
  • 「一見楊過誤終身」,風陵渡口的相遇,為何讓郭襄一生念念不忘?
    年少時一直喜歡金庸先生的作品,一部《神鵰俠侶》更是看了多遍,那時候最愛郭襄出場的橋段。從風陵渡口的初遇,到生日宴會上的壽禮,再到追隨跳崖時的決絕,郭襄雖然出場較晚,人物形象卻非常飽滿。我猜金庸先生在刻畫郭襄這個角色時心裡一定是有原型的,也許在現實中也存在這麼一個讓金庸先生心心念念的小妹妹,才刻畫出這麼一個豪爽大氣卻又讓人心生憐愛的人物形象。郭襄的一生無疑是悲劇的,國破家亡、愛而不得、出家為尼,金庸先生用「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詩為郭襄的愛情悲劇做了最好的註解。
  • 和郭襄風陵渡口遇楊過,誤終生有關
    和郭襄風陵渡口遇楊過,誤終生有關滅絕師太是《倚天屠龍記》中周芷若的師傅,相信不少人看到她時總會覺得這婆娘怎麼如此可惡。還有就是這本書中的正派人物怎麼和反派一樣,相反魔教看著還挺順眼的。滅絕師太心狠手辣,性子十分偏激,一言不合就喜歡拿著倚天劍亂砍人。不過滅絕師太也是一個很高傲的人,在萬安寺時,說什麼也不用張無忌救他,最終摔死在那。
  • 十六歲那年的風陵渡口
    從小看電視劇就對楊過無感,讀書也是。只是覺得雕兄帶著他學獨孤求敗的技藝之後,他這個人才還可以。不喜歡他的奸詐狡黠,不容於桃花島又不容於全真教,難道不該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嗎?真的全都是別人的不是嗎?像極了他爹,讓人喜歡不起來。我只是心疼穆念慈,我也只是心疼郭襄。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段經典劇情有哪些深意?
    有人說:古天樂之後再無楊過,李綺紅之後再無郭襄。這樣一個定論,在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裡面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劇情橋段,驚豔了眾人,也折服了眾人。李綺紅演的郭襄嬌憨可愛,活潑動人,活脫脫就是從書裡走出來的。郭襄面對楊過內心小鹿撞懷,演得既不浮誇,又能讓觀眾感受到那股恰到好處的少女心。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郭襄無望的愛,讓人好生心疼
    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中一句:&34;自古以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通過這裡,走入秦晉。後來她親眼目睹楊過調停山西一窟鬼和萬獸山莊的過節,一起去黑龍潭抓九尾靈狐,幫助慈恩完成心願,促使周伯通來見瑛姑,楊過的武功、俠義、膽識等,都讓郭襄崇拜不已。尤其是楊過和小龍女至死不渝的愛情,更是感動了郭襄。當楊過摘下面具的那一刻,郭襄徹底驚呆了。想不到楊過如此俊朗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