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2020-08-28 愛生活66688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對情人節都特別在意,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和心上人一起感受愛情的甜蜜和溫馨。

但是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西方情人節逐漸佔據主流,而我國傳統節日七夕卻倍受忽視,這不得不說是傳統文化的流失。

相信很多人看到古代情人節,到底是七夕還是元宵節時?腦海中都會出現一個大問號。

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國情人節,而元宵節則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這兩個節日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情人節更偏向於元宵節,而七夕卻是女兒節


一、七夕是情人節還是女兒節

按照現代人的思維慣性,都會想當然的認為,七夕就是古人過的情人節。因為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都會在鵲橋相會以解相思之苦。

宋代詞人秦觀創作的《鵲橋仙》,被認為是最經典的七夕情話: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描繪的就是七夕時,情人之間的相思之情。


事實上在古代社會,七夕節又被稱作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等。在節日到來之際人們會祭祀「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

「乞巧」是七夕節傳統習俗,相傳古代少女會在農曆七月初一,一直到七月七日的夜晚,穿著新衣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

這主要是因為「七姐」,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七仙女,是天宮中的織布能手。在七夕節到來之時古代女性,就會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

實際上也可以稱為「鬥巧」,因為少女們會穿針引線,蒸巧饃饃、剪紙、彩繡等,然後評比誰的手最巧。


關於七夕節就是情人節的說法,這是後來才流傳的,主要源於牛郎織女的故事。由於他們的愛情並不被天帝承認,所以只答應他們每年見一次面,而這一天就是農曆七月初七。

在七夕的晚上,二人踏過喜鵲搭建的橋梁,來到橋中間相互傾訴思念之情。後來七夕節就與情人節融為一體,並一直流傳至現代社會。

二、元宵節乃古代情人節

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元宵節和情人節根本不搭界。

雖然這兩個節日時間比較接近,但是元宵節表達的是親人團圓之情,而情人節則是戀人之間的曖昧。

既然在古代社會七夕是女兒節,不是情人節,難道元宵節才是嗎?


按照余光中的看法,元宵節就是古代情人節。作為一位文化學者,他的話可信度相對較高。他之所以敢大膽提出這種事情,主要是因為古代社會的傳統習俗。

每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與其他節日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有可能是為了某一個人而形成。

如果從這一點出發去分析,可以得知元宵節並不能當作情人節。但是,從地方習俗上來看,元宵節這一天是年輕人,相互表達愛意的最佳時間。


這一點可以從辛棄疾所作,《青玉案·元夕》中找到答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象,就是元宵節燈會男女相會的場面。按照這種邏輯推演下去,可以好得知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辦比較隆重的燈會。

而此時年輕男女就會蜂擁而至,在燈會上見面並暗送秋波。這種感覺與這首詞中,所描繪的場景幾乎如出一轍。

從這個角度來看,將元宵節稱作情人節,其實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封建社會一般都會實行宵禁制度,也就是說在熄燈之後誰也不允許出門。所有人都必須等到第2天,「開門鼓」響起以後才可以外出。

在這種制度影響之下,根本沒有夜生活,但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卻是個例外。就算是平時大門不出的閨中女子,也可以在這一天去觀賞燈會,並且與自己的心上人私會。

結 語

七夕節就是女兒節比較好理解,但是說元宵節就是情人節,相信很多人一直都抱有懷疑態度。

封建社會時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都會解除宵禁讓市民自由娛樂,年輕男女也可以藉此約會,所以元宵才更像情人節。

相關焦點

  • 七夕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對情人節都特別在意,因為在這一天,可以和心上人一起感受愛情的甜蜜和溫馨。 但是隨著時代不斷變遷,西方情人節逐漸佔據主流,而我國傳統節日七夕卻倍受忽視,這不得不說是傳統文化的流失。 相信很多人看到古代情人節,到底是七夕還是元宵節時?
  • 七夕將至,為什麼七夕又稱「女兒節」?在古代元宵節更像情人節?
    時至今日,七夕,又被稱為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其中,七夕又被稱作「女兒節」,這當然是有一番故事的;再者,很多人認為七夕為古代「情人節」,事實是這樣嗎?「女兒節」?
  • 七夕到了,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今年8月2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古代社會中的情人節,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或許在大眾的心目中,七夕就是古代情人節。但是在當時社會中,七夕又被稱作女兒節、乞巧節等,從這一點來看情人節的意味並不是很濃。實際上古代情人節並非七夕,而是大家熟知的傳統佳節元宵節。相信很多人聽到之後,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七夕到了,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看完長知識了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今年8月25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古代社會中的情人節,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這一天是女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也是民間年輕男女的定情日。同時,還有很多意蘊十足的風俗活動。或許在大眾的心目中,七夕就是古代情人節。
  • 談談古代的情人節:其實元宵節才是古代的情人節,而七夕節並不是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的交流愈加頻繁,許多國外的文化傳入了我國,這其中就包括情人節。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我們不應該凡是過洋節日,而是應當繼承傳統文化,過中國的情人節,也就是七夕節。但你知道嗎?實際上,七夕節根本不是古代的情人節!
  • 七夕節or元宵節,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到底是哪天?
    隨著中西文化融合,現在感覺天天都有節過,春節、元宵節、情人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七夕節、國慶節、中秋節、感恩節、聖誕節、元旦節……畢竟節日越多,消費就越多,對於經濟發展和文化交融是很有好處的。
  • 文化淺析:七夕文化,如何從「女兒節乞巧」到「情人節」?
    七夕節」為什麼會逐漸成為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呢?由此可推知,元宵節才是中國真正的「情人節」,而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七夕。七夕節在歷史演變中融入了男女愛情「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七夕也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七夕真的是古代情人節嗎,古人為什麼過七夕
    青年男女過了多年西方情人節後,轉而把「七夕節」當成中國傳統的情人節,紛紛於彼日互訴愛慕之情。「七夕節」是農曆七月初七,傳說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又稱「乞巧節」。那麼古代的情人真的是在「七夕節」相會嗎?它真的是中國的情人節嗎?
  • 七夕節與情人節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歷史上的七夕節怎麼過呢
    對於單身貴族們而言,七夕節一定是個不友好的存在。打開朋友圈,被秀恩愛的虐;出去逛街被各種情人節情侶折扣活動虐;只要出門就可以看到情侶們成雙成對雙宿雙飛。但是現代的單身貴族們會在七夕節這一天被虐的遍體鱗傷,那麼古代的呢,歷史上的七夕節是怎麼樣的呢,七夕節和情人節之間的那些千絲萬縷的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你都知道嗎?
  • 七夕節是古代情人節?這是天大的誤會
    但是不應該只記得西方的節日,我們中國其實也有情人節。而在現代人的眼裡,似乎古代的七夕節就是如今的情人節,甚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其實這是不對的。七夕節的背景的確是一段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但是並非是情人節。
  • 七夕不是情人節,千萬別再說七夕是情人節了
    但是,久而久之,很多人在隨波逐流的情況下,經常把國外的節日和我國傳統節日混淆不清,其中我國的七夕節和國外的情人節就是最鮮明的例子。首先,先講一下我國的七夕節。牛郎織女七夕節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這個節日有許許多多的別稱,例如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七姐節和七娘會等等,是典型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七夕」在古代不是情人節?原來歷史上叫女兒節,是女子的節日!
    七夕佳節將至是否有伴侶陪伴在你的身邊呢?七夕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因為這一天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所以人們往往會將七夕節和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劃上了一個大大的等號,甚至逐漸的取代了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影響力!
  • 七夕節為何被大家認為是情人節?上元節與七夕節有何聯繫
    一提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的情人節」鵲橋會、定情、收禮物……但實際上,在古代,七夕的傳統習俗與情侶約會之類的活動根本無關!七夕在中國明明是乞巧節,而傳統的情人節是上元節,那麼七夕是在什麼時候被大家普遍認為是情人節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把上元節普及為情人節?
  • 七夕結婚其實並不吉利,古代情人節在三月三,七夕本叫女兒節
    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們中國的七夕節,這個節日在近代被視作男女戀人的情人節,可事實上這個節日的起源並不美好,我們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是在三月三。說起七夕,大家都知道牛郎織女,羨慕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以及我們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
  • 七夕是古代的「女光棍節」?古人的情人節是三月三?「元宵節」?
    「七夕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嗎?古人的情人節是「三月三」還是「上元節」?目前可以考證的是,「七夕節」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至今至少有兩千年了。「七夕節」是古代的情人節嗎?古人的「情人節」到底是哪一天?古代的「七夕節」,更多的只是未婚女性穿的美美的,相互聚會,切磋女紅。
  • 七夕為何又叫七姐節、乞巧節、女兒節,現在又成了「情人節」
    昨天七夕節,大概有很多人大大享受了一把「情人節」的歡愉吧,因為,七夕節現在衍化成了「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本是七姐節。在中國的神話裡,天帝,一說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合稱七仙女。而「七仙女」也單指七姐妹中的老七,即七姐。
  • 七夕溯源:情人節還是女兒節?
    每逢七夕,狗糧遍地,鵲橋在詩句與臆想中織就而成,脈脈不得語的牛郎織女得以團聚。七夕,這個因牛郎織女傳說而頗具浪漫色彩的節日,儼然成為鮮花與禮物簇擁的中國「情人節」。常有人戲稱情侶們會將所有節日過成情人節,誠然,節日的元素習俗是隨著時代風貌而不停變化的,在如今這個通訊網絡高度發達的時代,七夕被賦予更有浪漫色彩的愛情意味也別有妙趣。
  • 易中天:七夕是古代情人節?沒文化!那真正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七夕真的是古代的情人節嗎?七夕過後再聊情人節,確實過時了。不過,面對很多網友的疑問,悅華還是想說道說道。悅華認為,中國從古至今,並沒有一個純粹的「情人節」。無論三月三的上巳節,正月十五的元宵節還是七月七的七夕節。
  • 七夕本是中國古代「勞動婦女節」何故成了「情人節」?
    之前我在《今晚,帶著情人去吃夜宵》一文中說過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是「元宵節」,不是現在年輕人一窩蜂過的「七夕節」。真正傳統意義上的「七夕節」卻是我們今天的「勞動婦女節」或者是「女兒節」(未婚女子節)。正因為中國古代是「男耕女織」的農耕社會,所有才會有「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即「乞求心靈手巧」節。從詩中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心靈手巧」指的就是擅長「針線活」。女子為何要「擅長針線活 」呢?無非就是為了提高自身附加值、將來能夠嫁得更好罷了。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來源標題:「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