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我追逐的夢丨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第一...

2020-12-09 天眼新聞

轉眼間,駐村工作即將結束,將近三年的駐村工作對我意義非凡,不僅是親身投入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偉大戰役,更是讓我找到了責任與使命的深層意義。

我叫曾鵬,是貴州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第一書記。這這裡,有我和我追逐的夢,這段駐村經歷激勵著我未來的人生積極奮進。  2019年8月中旬一個炎熱的下午,我與駐村隊員在大水井組走訪時,來到貧困戶王華榮家了解近期生活、生產情況。  當核算其收入時,王華榮很生氣地對我說:「曾書記,我孩子王竣仟在修文二中讀初二,我每個月給他租房、生活開銷要花1000多元,因為擔心他的日常安全,我還常常在修文照顧他,馬上就要開學了,哪有時間在家裡搞種植或者外出務工嘛!」  「租房?」我立即詳細詢問了王俊仟的情況,當天便返回我的派出單位修文縣信訪局進行了匯報,並與縣教育局進行協調。三天後,王竣仟在修文二中順利辦理了住校手續。  這件事不大,但是對我感觸很深。我第一次感覺,農村群眾遇到事情缺乏溝通渠道,往往矛盾糾紛的源頭就是這樣積累起來,及時架起這座溝通橋梁就是我的駐村使命之一!  再說一件讓我感觸深刻的事情吧。

還記得2020年春節期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我立即結束了春節假期返回村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入戶宣傳、測量體溫、採購物資、卡點值守等工作,每天都處於高強度負荷的循環中。由於村裡的住宿和生活條件有限,我們駐村隊員在這個特殊時期顯得更為狼狽。  有一天特別勞累,我突然回想起2003年非典時,我還在讀初中,當時完全沒有危機感,每天還很快樂、充實,這是為什麼?此時我終於明白了,那是因為年少的我每天都處在父母和學校的保護中、處在社會各界無數「逆行者」用奉獻構築的防護網中!而今天的我,就是當年的「逆行者」,守護著曾經的「我」,守護著陽橋村所有群眾。   脫貧攻堅工作在各級部門、各批駐村隊員多年來的共同努力下,取得顯著成效,群眾都在往越來越幸福美滿的生活方向邁進,我們的駐村工作也將告一段落。此時我要對陽橋村曾經的貧困戶和所有群眾說,我們的暫離不是結束而是你們幸福的起點!

作者 曾鵬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劉娟

編審 王璐瑤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山花爛漫時 踏上駐村路|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駐村...
    2018年3月,在那山花爛漫時節,我來到山清水秀的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陽橋村,開啟了我脫貧攻堅駐村幫扶的徵程。 我叫黃元宏,是灑坪鎮陽橋村駐村幹部。報到的第一天,作為市直機關幹部的我來到這個小山村時,看到一張張陌生的臉龐,內心十分忐忑不安。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駐村第一書記...
    我叫董西。2018年10月,我被貴陽市民宗委派駐到修文縣六廣鎮龍窩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2月,我被調整到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把深入調研、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作為工作重心,經常帶領工作組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信息,協調幫扶單位對症下藥,加大項目資金投入,使紅星村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在一次走訪中,我來到楊家壩組,看到沒有一條硬化的進組路,進組路到處是泥土和牛糞,村民們穿著雨鞋通行。交通不便,極大地制約了當地的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願將汗水揮灑在貧困村中|修文縣灑坪鎮中明村駐村...
    2019年3月,剛過完新年,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從貴陽市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三合村(市級貧困村)轉戰到灑坪鎮中明村(國家級貧困村),再次踏上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路途。我叫馮松,如今是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中明村駐村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換來信任與支持|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駐村第...
    2018年10月,我主動請纓,一如我當年參軍入伍那般,打起背包,身披大紅花。但這次不是去軍營,而是去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我叫董西,是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駐村第一書記。初到紅星村,我被這裡的好山、好景、好風光所打動,同時也被這裡部分的人居環境差、生活條件差、基礎設施差所震動,心裡暗自發問:在省會城市的周邊,還會有人需要太多的幫助嗎?還會有需改善的基礎設施嗎?還會有與城市太多的反差嗎?  這讓我明白,這就是我來駐村的目的。
  • 「我的脫貧故事」貧困戶的「逆襲之路」|修文縣灑坪鎮蜈蚣橋村村民...
    我叫羅倫武,是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蜈蚣橋村村民,曾經是個「不著調」的貧困戶。上面的話是大家對我的印象。  我和我的母親都患有慢性肺病,需要用中藥進行治療,每個月都要花費2000多元的治療費用,所以我們屬於典型的因病致貧戶。2014年,我們家被當地黨委政府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 用心幫扶,全力為村民辦實事——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駐村第一書記董西
    我叫董西。2018年10月,我被貴陽市民宗委派駐到修文縣六廣鎮龍窩村任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2月,我被調整到修文縣灑坪鎮紅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我把深入調研、發現問題、處理問題作為工作重心,經常帶領工作組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了解情況,掌握第一手信息,協調幫扶單位對症下藥,加大項目資金投入,使紅星村的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在一次走訪中,我來到楊家壩組,看到沒有一條硬化的進組路,進組路到處是泥土和牛糞,村民們穿著雨鞋通行。
  • 我的扶貧故事|濃濃結對情 共圓脫貧夢
    自2018年南明區和修文縣結對幫扶以來,南明區先後派出2個駐村工作組到修文縣蜈蚣橋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累計投入財政資金160餘萬元幫助當地發展脫貧產業項目,成功助力修文縣蜈蚣橋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 「我的扶貧故事」用勤奮創造美好生活丨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駐村...
    我叫王鵠,是貴陽新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派駐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的駐村幹部。2019年9月,我在走訪貧困戶時發現有些貧困戶缺少產業,經濟困難,於是積極與扶貧辦和農業中心聯繫,幫助宋方富等12戶貧困戶發展入戶產業。
  • 「我的脫貧故事」縱使冬日 仍有暖陽|修文縣灑坪鎮中明村村民李俊友
    我叫李俊友,家住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中明村街上組,今年51歲,我在房前的一畝土地上種了各種蔬菜,它們都長得很好。牛圈裡面有兩頭成年的牛,向外伸著腦袋,嘴裡咀嚼著青草。母雞總是在這個點咯咯咯地叫,溫熱的雞蛋安靜地躺在乾燥的雞窩裡。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鐵拐李」|修文縣六屯鎮桃源村第一...
    我腿不好,邊和遊客說著話,邊吃力地引導著他們到農戶果園採摘成熟的柑橘。  我叫羅松,是貴陽市政府辦公廳派駐貴陽市修文縣六屯鎮桃源村的第一書記。可作為參加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幹部」,我知道扶貧工作遠沒有看到的那麼簡單。  「羅書記,你剛到村裡,我給你講下我們吃水的問題」「我給你說下我們路的事」「你來看下我家房子的事嘛」「我家豬兒的補貼好久能下來呢?」  剛安頓下來,大家就迫不及待開始「接待」我,霎時間我這個「老幹部」沒了新頭緒。
  • 修文縣灑坪鎮:三大峽谷好風光,好多專家來「打卡」
    在貴陽市修文縣灑坪鎮,有一水相連的三大峽谷,首尾綿延二三十裡,田園風光、平湖風光、峽谷風光盡顯,堪稱貴陽周邊未開發山水景區的絕版。 風格迥異、景觀獨特的大峽谷風光,近年來引起省內外不少旅遊、地學、文化、規劃專家的關注,紛紛前來「打卡」。近日,一批專家又來到景區考察。 「如進入開發,起點就是省級景區。」這是專家對三大峽谷的評價。
  • 「我的扶貧故事」真蹲實駐 傾情駐村丨西秀區新場鄉勇江村駐村第一...
    我叫何妍,2019年6月,受組織選派從安順市婦聯到西秀區新場鄉勇江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組長。剛到村時,天天圍著會議轉、圍著表冊轉、圍著材料轉,還要入戶走訪,整天忙得焦頭爛額,還真有些不適應。但我沒停下腳步,更沒有打退堂鼓,而是靜下心來,牢牢的駐紮在村裡,與村民朋友們同吃同住。
  •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貧困戶的那些事兒丨黃平縣重安鎮黃猴村駐村...
    我叫呂宗祐,2019年10月,我到重安鎮人民政府報導,我的扶貧故事也就從那一刻開始了。剛從學校出來的我,基層的一切對我而言都顯得那麼陌生,在皎沙村擔任網格員時迎來了第一次碰壁,還清晰的記得那句話「你一個城裡來的娃娃,怎麼知道我們的難處。」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花開扶貧路 繪就「新明」新明天丨修文縣六廣...
    我叫萬雅文,是修文縣六廣鎮新明村的第一書記,也是貴陽市選派的百餘名第一書記中年齡最小的。2019年9月,我聽說組織要選派幹部到村開展扶貧工作,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即就報名了,但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大部分都覺得我年齡小,還是個孩子,但我卻說,我有經驗!
  • 貴陽修文縣灑坪鎮與久長街道汙水處理廠啟動建設
    近日獲悉,修文縣灑坪鎮與久長街道汙水處理廠啟動建設。修文縣水務管理局、修文縣住房投資開發公司代建,於2020年9月18日發布了施工招標公告。灑坪鎮汙水處理廠位於修文縣灑坪鎮小壩村 ,項目投資844.95 萬元 ,工期365日曆天。
  • 「我的扶貧故事」我為貧困鄉鎮建起科技扶貧橋梁丨貴陽市修文縣六...
    五年來,我一直駐紮堅守在修文縣六屯鎮基層,先後擔任科技副鎮長、科技特派員和駐村隊員,成為貴陽市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專家庫首批講習員,成為打通基層技術服務最後一公裡的活躍者,成為用科技助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追夢人。1982年寒冬,我出生在山東一個貧困而偏遠的小山村,寒窗苦讀20載,研究生畢業後,我隻身一人來到了貴州貴陽。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駐村「五味」丨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駐村第...
    我叫徐嘯,是遵義市新蒲新區組織人事部組織科的一名幹部,也是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駐村第一書記。到平溪村已有2年零8個月了,近1000天的駐村生活,有汗水有淚水、有歡聲有笑語、有精彩有欣慰,可謂是「五味」雜陳。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那些事丨鳳岡縣天橋鎮天橋村駐村第一書記楊衝
    我叫楊衝,是國家稅務總局鳳岡縣稅務局幹部。2019年5月,一道請纓、一紙命令,我便與天橋村這個邊遠鄉鎮村落結下了「扶貧」緣分。駐村前,我曾在心裡做過無數遇到困難後的假設,加上自己又是生長在農村,對農村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我出發了,帶著滿滿信心。 然而,當我卷上鋪蓋入駐這個山村之初,我驚覺到自己其實對於農民、農村、農業是如此的知之甚少,頓有「井底之蛙」感覺! 想像中村裡慈祥的老奶奶哪裡去了?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帶給我光榮和欣慰丨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駐村...
    我叫楊建,是黔東南自治州鎮遠縣衛生健康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7年8月,我被派駐到鎮遠縣都坪鎮坳背村參加扶貧工作,2019年10月成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有幸投入到一線脫貧攻堅戰鬥中,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 「我的扶貧故事」願做扶貧路上的一顆螺絲釘|修文縣六屯鎮獨山村第...
    我叫張羽,是貴陽市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一名管理人員。   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根據單位安排,我被派駐到貴陽市修文縣久長鎮茶山村開展扶貧工作。  2019年1月,當我還在茶山村忙於幫扶工作之時,隨著全省扶貧工作調整,我被調整到六屯鎮獨山村任第一書記,繼續著我的「駐村旅程」。作為第一書記,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