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十九,再過幾天就要過小年了,而對於過小年,有些地方的風俗傳統習慣並不相同,這就是中國地大物博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習慣。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從大的範圍上來講,北方地區一般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地區普遍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那麼你所在的農村地區是哪一天過小年呢?有什麼樣的習俗?止茶就說說我老家和我現在所生活地區的一些風俗習慣。
在止茶老家皖西南地區,普遍意義上是以農曆臘月二十四這天作為小年夜。在小年這一天,最大的傳統風俗習慣有兩個,第一就是祭祖。家裡祖先的所有墳地都需要帶著祭品香紙和炮竹去祭奠一番。這兩年農村地區推行文明祭祀活動,因為冬天天氣乾燥極其容易引發山火,造成不可控的損失。記得三年前我們家當地就是由於過年那天祭祀上墳,從而引發了多場山火,最後很多人因此被拘留。所以,這兩年我們當地在推行文明祭祀活動,以鮮花或者是乾花來代替香火炮竹。
第2件事情就是合家團圓吃小年夜飯。雖然傳統意義上來講,小年夜沒有大年夜那天那麼熱鬧和豐盛,但相比於平時也要豐盛得多。過去農民外出打工的少,基本上到冬天都在家裡面呆著,所以小年夜一大家子人也能齊聚一堂,好好吃一個年夜飯,但是現在大部分人都外出打工,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都在外面,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或者婦女在老家,他們在小年夜的時候有可能還在外面奔波,沒有回來,所以現在的小年夜沒有過去那麼熱鬧。
而我現在所生活的地區在省城,省城所在地,傳統習俗上是按照北方地區來,過小年的。也就是在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過小年。現在城市裡面過小年過大年的風俗習慣,其實已經沒有太多的特別之處,在吃穿方面跟往常大體相同,因為現在城裡面的人生活水平比較高,基本上不需要特別隆重,因為什麼東西平時都可以吃的,也不需要特別留到過年的時候才給大家分享。
所以現在在城市裡面過小年,最多就是讓親戚朋友聚到一起,大家湊個熱鬧聚會一下,聯絡聯絡感情,因為雖然很多人可能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是平時卻沒有太多的機會往來,大家平時都很忙,工作也很辛苦,每天回到家又需要照顧家人,所以平時聚會的時間較少,而到了過年過節這樣的日子,親朋好友才能歡聚一堂,這也是過節的傳統意義所在。
另外在很多民間傳說中,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所以每個家庭都會在這一天供奉灶王爺,希望得到他們的庇護,讓家裡來年平平安安,紅紅火火,無災無難。這種傳統的習俗在中國很多農村地區都普遍存在。
甚至我聽說還有一些地方把正月十五當作小年來過,只不過這個傳說我是第1次聽,並沒有太深切的感受,如果您知道有這樣的風俗習慣,歡迎在下面留言補充,說說您對過小年有什麼樣的感受,對農村的一些風俗習慣有哪些很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