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中,河南省鹿邑縣成了「老子故裡」,此舉引起許多渦陽網友的強烈不滿。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稱,渦陽縣一直在進行老子文化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不會陷於這種沒有意義的「口水戰」。他表示,明年3月,渦陽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網友微博:
河南鹿邑咋成了「老子故裡」
最近,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中,河南省鹿邑縣成了「老子故裡」,此舉引起許多渦陽網友的強烈不滿。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稱,渦陽縣一直在進行老子文化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不會陷於這種沒有意義的「口水戰」。他表示,明年3月,渦陽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網友微博:河南鹿邑咋成了「老子故裡」
11月19日,亳州網友「王琦琳」發微博稱,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欄目將老子故裡劃歸河南鹿邑。這位網友還上傳了一張此次天氣預報的視頻截圖。記者從截圖上看到,電視畫面右側有老子的塑像和「老子故裡」四個字,下方則注有「河南 鹿邑」字樣。
「老子明明就是亳州的,怎麼變成河南的了?」微博發出後,立即引起了許多渦陽網友的共鳴。他們認為,渦陽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老子故裡」這一名片的宣傳,不能讓這一文化遺產被搶走。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王琦琳」。「我是渦陽人,從小就知道老子是渦陽的,看到央視天氣預報欄目稱鹿邑為老子故裡,我接受不了。」「王琦琳」表示,這些年,外省很多城市都在搶安徽的名人資源,他希望安徽能重視起來,加大對名人的宣傳力度。
據了解,央視天氣預報欄目是由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負責發布的。昨天,記者和中央氣象臺聯繫採訪,但未能聯繫上。
渦陽回應:
不會陷於無意義的「口水戰」
為了打造「老子故裡」這一名片,河南鹿邑還舉辦了許多與老子有關的節慶活動。而渦陽也不示弱,登錄渦陽政府網,首頁便是老子頭像,並寫有「老子故裡,道德之鄉」的宣傳語。近年來,渦陽也以「老子故裡」為主題,舉辦過一系列活動。
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渦陽和鹿邑的「老子故裡」之爭,源自於上世紀80年代末,持續至今。因為老子距今已有2500多年,史料記載也有出入,其出生地難以考證,所以學術上對「老子故裡」一直存在著「安徽渦陽」和「河南鹿邑」這兩種說法。「雙方都有一些歷史依據,但又無法駁斥對方。」
對於央視天氣預報中河南鹿邑被稱為「老子故裡」一事,周新華表示,他們不會在意,不會陷於沒有意義的「口水戰」,「老子思想和文化是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研究和傳承好這份文化遺產。」
周新華說,近年來,為了弘揚老子文化,渦陽舉辦過慶典、論壇等一系列活動。明年3月,渦陽還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專家觀點:
「故裡之爭」背後是利益之爭
近年來,名人故裡之爭在我國非常普遍,就像是一場場熱鬧的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對此,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稱,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古籍在記載一些歷史人物時,容易出現不一致,這是中國名人故裡之爭頻繁出現的原因。
「故裡之爭,背後往往是利益之爭。」王開玉說,很多地方爭奪「名人故裡」的稱號,其實是一種地域營銷,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或者通過一些名人節慶活動,進行招商引資,讓看不見的名人資源變成看得見的經濟收入。
王開玉說,對包括名人在內的文化資源和遺產進行挖掘,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希望,各地在挖掘名人資源時,要弘揚他們的文化思想,而不要讓文化遺產淪為金錢的附庸品。
延伸閱讀)三省多地搶打「老子牌」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全國多個省份都在搶打「老子牌」
2007年10月,渦陽縣在當地的天靜宮廣場舉辦「2007中國·渦陽首屆老子文化節」開幕式,「弘揚老子文化、打響老子品牌、發展老子故裡」。去年3月,渦陽又在天靜宮舉行紀念老子誕生2582周年朝聖大典。
而就在同一天,與渦陽相距不過百公裡的河南鹿邑也在當地的太清宮,舉行了老子誕辰公祭大典。
除了上述兩地,甘肅省臨洮縣和河南洛陽也在搶打「老子牌」。
2008年3月21日,甘肅省臨洮縣宣布,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造老子文化園,並於當年5月舉辦「老子文化節」。臨洮方面稱,當地是老子晚年隱居和「飛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裡」之稱。
今年9月28日,洛陽老子紀念館正式開館迎賓。洛陽方面稱,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思想家,老子曾長期在洛陽生活、工作,老子及其道家文化深深根植於洛陽。老子紀念館的開放,必將在推動洛陽市創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本報記者 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