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天氣預報中河南鹿邑成老子故裡 引渦陽網友質疑

2020-12-06 安徽網

 

最近,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中,河南省鹿邑縣成了「老子故裡」,此舉引起許多渦陽網友的強烈不滿。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稱,渦陽縣一直在進行老子文化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不會陷於這種沒有意義的「口水戰」。他表示,明年3月,渦陽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網友微博:

河南鹿邑咋成了「老子故裡」

最近,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中,河南省鹿邑縣成了「老子故裡」,此舉引起許多渦陽網友的強烈不滿。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回應稱,渦陽縣一直在進行老子文化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不會陷於這種沒有意義的「口水戰」。他表示,明年3月,渦陽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網友微博:河南鹿邑咋成了「老子故裡」

11月19日,亳州網友「王琦琳」發微博稱,央視新聞頻道天氣預報欄目將老子故裡劃歸河南鹿邑。這位網友還上傳了一張此次天氣預報的視頻截圖。記者從截圖上看到,電視畫面右側有老子的塑像和「老子故裡」四個字,下方則注有「河南 鹿邑」字樣。

「老子明明就是亳州的,怎麼變成河南的了?」微博發出後,立即引起了許多渦陽網友的共鳴。他們認為,渦陽的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老子故裡」這一名片的宣傳,不能讓這一文化遺產被搶走。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王琦琳」。「我是渦陽人,從小就知道老子是渦陽的,看到央視天氣預報欄目稱鹿邑為老子故裡,我接受不了。」「王琦琳」表示,這些年,外省很多城市都在搶安徽的名人資源,他希望安徽能重視起來,加大對名人的宣傳力度。

據了解,央視天氣預報欄目是由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負責發布的。昨天,記者和中央氣象臺聯繫採訪,但未能聯繫上。

 

渦陽回應:

不會陷於無意義的「口水戰」

為了打造「老子故裡」這一名片,河南鹿邑還舉辦了許多與老子有關的節慶活動。而渦陽也不示弱,登錄渦陽政府網,首頁便是老子頭像,並寫有「老子故裡,道德之鄉」的宣傳語。近年來,渦陽也以「老子故裡」為主題,舉辦過一系列活動。

昨天,渦陽縣老子文化研究宣傳建設辦公室主任周新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渦陽和鹿邑的「老子故裡」之爭,源自於上世紀80年代末,持續至今。因為老子距今已有2500多年,史料記載也有出入,其出生地難以考證,所以學術上對「老子故裡」一直存在著「安徽渦陽」和「河南鹿邑」這兩種說法。「雙方都有一些歷史依據,但又無法駁斥對方。」

對於央視天氣預報中河南鹿邑被稱為「老子故裡」一事,周新華表示,他們不會在意,不會陷於沒有意義的「口水戰」,「老子思想和文化是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研究和傳承好這份文化遺產。」

周新華說,近年來,為了弘揚老子文化,渦陽舉辦過慶典、論壇等一系列活動。明年3月,渦陽還將舉辦老子國際文化節活動。

專家觀點:

「故裡之爭」背後是利益之爭

近年來,名人故裡之爭在我國非常普遍,就像是一場場熱鬧的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場。對此,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稱,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古籍在記載一些歷史人物時,容易出現不一致,這是中國名人故裡之爭頻繁出現的原因。

「故裡之爭,背後往往是利益之爭。」王開玉說,很多地方爭奪「名人故裡」的稱號,其實是一種地域營銷,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當地的旅遊業發展;或者通過一些名人節慶活動,進行招商引資,讓看不見的名人資源變成看得見的經濟收入。

王開玉說,對包括名人在內的文化資源和遺產進行挖掘,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希望,各地在挖掘名人資源時,要弘揚他們的文化思想,而不要讓文化遺產淪為金錢的附庸品。

 

延伸閱讀)三省多地搶打「老子牌」

本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全國多個省份都在搶打「老子牌」   

2007年10月,渦陽縣在當地的天靜宮廣場舉辦「2007中國·渦陽首屆老子文化節」開幕式,「弘揚老子文化、打響老子品牌、發展老子故裡」。去年3月,渦陽又在天靜宮舉行紀念老子誕生2582周年朝聖大典。   

而就在同一天,與渦陽相距不過百公裡的河南鹿邑也在當地的太清宮,舉行了老子誕辰公祭大典。   

除了上述兩地,甘肅省臨洮縣和河南洛陽也在搶打「老子牌」。   

2008年3月21日,甘肅省臨洮縣宣布,計劃投資8000萬元建造老子文化園,並於當年5月舉辦「老子文化節」。臨洮方面稱,當地是老子晚年隱居和「飛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裡」之稱。   

今年9月28日,洛陽老子紀念館正式開館迎賓。洛陽方面稱,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思想家,老子曾長期在洛陽生活、工作,老子及其道家文化深深根植於洛陽。老子紀念館的開放,必將在推動洛陽市創建國際文化旅遊名城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本報記者  向前

 

相關焦點

  • 央視天氣預報中河南鹿邑成老子故裡 引網友質疑
    央視天氣預報中河南鹿邑成老子故裡 引網友質疑 故裡之爭
  • 老子故裡在河南鹿邑還是在安徽渦陽?媒體報導引發爭議
    △老子雕塑。5月28日出版的河南日報12版刊發了《魅力亳州歡迎您》的本報記者署名報導,該報導中所用語言「湯湯渦水,哺育了道家鼻祖老子」「亳州……誕生了老子」,引發該省鹿邑縣網友的批評——公然把河南歷史名人(老子),拱手讓給安徽。
  • 老子故裡到底是河南鹿邑還是安徽渦陽?
    關於老子故裡的爭議,紛紛揚揚近三十年,兩地從紅臉互懟到現在各唱各的,也算是名人故裡爭奪戰的全國典範了。察各方觀點,從最初的一頭霧水,久而久之心裡已經有了判斷。鹿邑縣從史料記載和文物遺存等諸多方面明顯壓制渦陽說,至於什麼當今鹿邑太清宮在渦河以南的質疑,完全可以參考元代亳州治渦的記錄(明代以前鹿邑都是亳州轄境)。。。。。。。。。。。。。
  • 老子故裡之爭,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何時結束
    安徽渦陽與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發祥地的渦河兩岸,兩地直線距離不過80公裡,上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重新燃起一場關於老子故裡歸屬的論爭,並不斷升級。先介紹一下老子故裡爭議不斷的,渦陽縣與鹿邑縣。當年6月,鹿邑太清宮迎來一位臺灣客人———臺北中華道教學院的馬炳文(祖籍渦陽),當時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學會會長張景志。馬炳文在回臺後給張景志寫了一封信:「能來老子誕生地朝拜始祖,一生光榮。」
  • 鹿邑渦陽爭奪老子出生地 兩地網友老死不相往來
    記者 楊桐 9月7日晚上8點,央視《走遍中國》播出了一期題為《從人到神說老子》的電視專題片,這讓沉寂多時的老子故裡之爭再起狼煙。   上世紀90年代初,一個叫馬炳文的道人點燃了鹿邑、渦陽兩縣爭老子故裡的烽火,一場持續近20年的紛爭由此拉開序幕,最初捲入漩渦的學者已從壯年變成了垂暮老者,有的甚至帶著遺憾去世。
  • 鹿邑、渦陽皆自稱是老子故裡?兩地人爭論不休,遊客:我自有判斷
    可是老子的出生地,一直還有待考證,但是大體就在河南省周口市的鹿邑縣附近。因為鹿邑縣沒有火車直達,緊鄰的安徽省亳州市,就有一座火車站,所以許多回家的鹿邑人,還有前來鹿邑旅遊的人,都會必經安徽亳州。但是當你從安徽亳州下火車,說去老子故裡鹿邑遊玩的時候,亳州的司機師傅就會告訴你,他們亳州渦陽才是老子故裡。這個時候,十個遊客,九個都會懵圈。
  • 鼓樂齊鳴、絲弦悠揚 老子故裡河南鹿邑祭祀老子
    鼓樂齊鳴、絲弦悠揚 老子故裡河南鹿邑祭祀老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3日 02: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在老子故裡河南鹿邑談「道德與和諧社會」,並進行專題講座。 中新社發 李志全 攝    當日,由河南省道教協會主辦,鹿邑縣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鹿邑老子祭祀大典」在鹿邑太清宮景區太極殿前隆重舉行。
  • 渦陽鹿邑「老子故裡」兩宮「爭老之戰」
    「爭老之戰」已呈白熱化狀態,鹿邑、渦陽兩地為「老子」歸屬,似乎已「不共戴天」。我們這些站在邊沿的局外人已不容置喙,且戰戰兢兢,稍一發聲不謹,即有遭圍攻之虞。其實,亳州爭老,已非一時,至少在清乾隆中期或之前,就已經形成了爭議格局。
  • 河南鹿邑or安徽渦陽——老子誕生地之謎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天靜宮,俗稱老子廟,又名中太清宮,是紀念中國先秦偉大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聖地。1991年發現古流星園遺址,出土「古流星園」和「老子故裡」古石匾額各一塊。關於流星園,許多志書上都有記載,即「有星突流於園,老子因而降誕」等。1992年九龍井在古流星園遺址周圍相繼出土,九龍井是歷史的見證,它環列於流星園中,這兩大與老子生地密切相關的景觀,皆在渦陽天靜宮被發現,為老子出生於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後人將老子誕生處稱之為「流星園」,卻是載入史冊的事實。
  • 為老子故裡在哪兒較勁,老子的思想反而不好玩了
    《道德經》作者、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出生地在哪兒,存在河南鹿邑和安徽渦陽兩種說法,在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5月28日,《河南日報》旅遊版刊發的一篇題為《魅力亳州歡迎您》的報導,則將爭議帶入公共輿論視野。該報導中所用語言「湯湯渦水,哺育了道家鼻祖老子」「亳州……誕生了老子」,引發河南鹿邑網友批評。據上遊新聞報導,安徽省亳州市文化旅遊局官員回應,《河南日報》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宣傳亳州的文化旅遊資源(渦陽為亳州市管縣)。目前,《河南日報》已將該文電子版撤下。
  • 雙城博弈:老子故裡之爭
    今本《史記》遭受質疑   馬敘倫是原高教部部長,著有 《老子校詁》,內錄有《老子姓氏名字鄉裡仕宦生卒考》一文。文章從《史記》體例、老姓來源以及漢唐史籍中關於老子籍貫的不同說法等方面考證,認為今本《史記·老子傳》中「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不是司馬遷原文,而是後人增改的。馬敘倫先生認為「老子宋之相人,非陳之相人」。
  • 各界熱議老子故裡之爭
    10月24日,本報以「尋道」為主題對老子故裡之爭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兩天來,陸續有讀者打來電話說,老子故裡在渦陽是別人爭不走的。相關專家學者乃至政府官員也認為,老子是安徽人的一筆豐富文化遺產,每個安徽人都應該為老子故裡搖旗吶喊。  「老子故裡在渦陽是不用爭的,也是爭不走的。」
  • 中國鹿邑老子故裡祭老子 儀式遵循道教最高規格
    中國鹿邑老子故裡祭老子 儀式遵循道教最高規格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2日 23:50 來源: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鹿邑四月二日電 題:中國鹿邑老子故裡祭老子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作者 李志全 張鴻  四月二日——農曆二月十五,老子故裡河南鹿邑縣舉辦「中國.鹿邑老子祭祀大典」,以紀念這位先哲聖賢的不朽功德。
  • 海內外李氏宗親歡聚老子故裡河南鹿邑聯誼交流
    海內外李氏宗親歡聚老子故裡河南鹿邑聯誼交流。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鹿邑消息 正值薰風入弦的麥月,來自臺灣、香港、陝西、江蘇、福建、湖北、河北、河南等省市和地區的李氏宗親代表、嘉賓和陝西、西安、河南等地的新聞媒體以及鹿邑縣臺辦、文化局、旅遊局工作人員近200人歡聚老子故裡河南鹿邑縣,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聯誼交流活動。
  • 考證老子故裡為渦陽 王振川獲稱中國品牌文化十大專家
    已逾古稀之年的王振川先生,20年潛心研究老莊文化,曾數百次考察渦陽的老子文化遺存,與專家學者進行充分論證。2009年出版專著《老子莊子故裡考》,從而認定安徽渦陽是真正的老子故裡。已經步入古稀之年的上海宗教學會會員、安徽渦陽老子辦顧問王振川教授20餘年潛心研究老莊文化,數百次往返於上海與渦陽之間親自田野考察渦陽的老子文化遺存,與專家學者進行充分論證,從而認定安徽渦陽是真正的老子故裡,2009年由《宗教出版社》發行的著作《老子莊子故裡考》對河南鹿邑為老子故裡的歷史定義起到了顛覆性的衝擊,也為老子作為渦陽城市品牌文化名片打造做出了凸出的貢獻!
  • 尋根老子故裡 全球李氏宗親同回河南鹿邑拜祖
    尋根老子故裡 全球李氏宗親同回河南鹿邑拜祖 2016年05月09日 14: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名人爭議系列第十期:老子到底是河南人還是安徽人
    老子的河南與安徽之爭,其實就是鹿邑和渦陽之爭。值得一提的是:鹿邑和渦陽的直線距離不過80公裡,而鹿邑在歷史上也一度被渦州管轄。鹿邑說的依據為:史記記載的老子故裡苦縣就是我們鹿邑。渦陽說的依據為:我們這找到了老子故裡有兩大獨特景觀,流星園和九龍井。
  • 河南鹿邑,老子故裡,道家思想的發源地
    河南周口鹿邑縣-老子故裡河南的歷史悠久,古代的許多帝王都喜歡在這裡開國建都,這是為什麼呢?河南屬中國腹地,九州大地之一,古代豫州指的便是這裡。道家鼻祖老子,春秋時期楚國苦縣(今河南省周口鹿邑縣)厲鄉曲仁裡人。漢族,李姓,名李耳,李姓的先祖,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詳,史料已經失載。傳說中,老子騎牛出了函谷關便不見了蹤跡,可能是飛升成仙了。老子在道家的身份形象便是眾所周知的太上老君。
  • 盤點各地名人故裡之爭 這些地方今年你去了嗎?
    河南洛邑老子故裡 馮思源攝 來源百度    老子故裡爭奪城市:河南洛邑、安徽渦陽     1990年6月,鹿邑太清宮迎來一位臺灣客人——臺北中華道教學院的馬炳文,當時陪同他的是鹿邑老子學會會長張景志。
  • 老子故裡之爭:尋道 雙城博弈 考古發掘豐富證據
    孫以楷對此曾提出,鹿邑太清宮考古沒有發現漢代建築遺址,難以說明其建於漢延熹年間。關於這一點,馬傑曾赴鹿邑太清宮遺址尋找漢代文物的蹤跡,但一無所獲。     考古不斷豐富著老子故裡在渦陽的證據,馬炳文最終捨棄鹿邑,決定選擇渦陽重修老子故裡中太清宮,遂聯合香港富豪譚兆道長及臺灣、東南亞等地重道之士,成立「重修老子故裡中太清宮(天靜宮)籌備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