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榆林】邂逅榆陽風情,探尋千年古樹

2020-12-06 澎湃新聞

【大美榆林】邂逅榆陽風情,探尋千年古樹

2018-07-18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8「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遊季

暨創森杯「綠蔭迎夏·古樹有約」

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找古樹就能拿大獎 ,

很多讀者反饋這是一個很刺激的活動,

像尋寶遊戲一般,充滿趣味性!

本同學親驗,你們說的對對接!

這不,趁著閒暇時光,

本人約三五好友走近榆陽區探尋這三棵古樹,

不去不知道,一去忘不了!

「傳奇古柳」、「千年松王」、「千年側柏」

真真讓本小編「漲姿勢」了!

柔風拂過臉頰,和煦爽心。陽光點綴大地,溫和舒心。大自然揮毫潑墨,在深山密林間,以樹為媒,描繪出一幅幅蔥鬱籠翠的夏日畫卷。沁人心脾的空氣,蔥蔥鬱鬱的古木,涼爽宜人的美景……每一個厭倦了都市喧囂氛圍的人都嚮往著周末能有這樣一段放開心扉的山野時光。

 

若得閒,不妨放下煩惱,跟隨本心,出去走走。因為,有些故事,有些傳說,唯有親眼見證方有真情實感。去看,歷史的遺留;去賞,自然的饋贈;去聽,古老的故事……藍天白雲下,古樹成了名副其實的主角。

 鎮 北 臺 

走進鎮北,一片綠茵地迎面而來,滿目綠意頓覺涼爽,一塊刻有「萬裡長城第一臺」的石刻墩放在這片翠綠之前。這蔥鬱的綠意,仿佛驅散了夏日的燥熱,而鎮北臺便在這片草地之後。關於鎮北臺,有太多不得不說的感受,無論是登臨其上,策馬揚鞭,黃土滾滾,往事歷歷在目的震撼,還是眼前雄偉壯麗的榆林古城,望著這金沙藍天、碧澄水庫、逶迤長城、綠色林帶,總有一番難以言喻的感動。

鎮北雄風尚在,亦有生機相隨。千年的時光,不僅鑄造了滄桑壯觀的鎮北臺,也隱藏了一些屬於千年的意蘊。如果說,鎮北臺是千年的記錄者,那麼古榆樹就是歷史的見證者。被眼前的古樹吸引,然後沉浸,這是旅程中的意外之喜。正前方的一棵古樹已不知歲月,但在時光的流逝中依然佇立,古樹中心雖已空,但任然茂盛,掏空的古樹中央堆積了土後又生長出來一棵樹,所以被稱為「樹中樹」,這樣奇特的古樹十分少見。忍不住在這裡駐足,用鏡頭將歲月的痕跡記錄下來。而在景區內長城博物館旁邊還有一棵古樹為榆樹,又叫榆錢樹,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都說,鎮北臺記錄的是歷史,那麼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正是有一棵棵古樹相伴,讓原本的烽火狼煙、金戈鐵馬更添幾分自然的韻味。千年古樹,點綴鎮北雄風。

 紅 石 峽  

體會完「萬裡長城第一臺」的雄壯,與同行的友人去了緊挨這裡的「塞上江南」——紅石峽。因山皆為紅石而得名,又因兩峽高聳,山勢雄偉,也稱「雄石峽」。紅石峽風景獨特,雄奇秀美兼備,峽北有天然湖泊,瀑布飛流直下,峭壁石窟相連,舊時文人墨客與戍邊將士來榆林,常在此諷詠唱和,揮毫明志。

在這裡,看著或蒼勁有力,或行雲流水,或大氣磅礴的書法,自有一番豪情壯志在心頭湧現。夕陽時分,紅石被落日餘暉照耀,暗紅色的光芒閃耀,更添綺麗。三座吊橋橫跨榆溪河,從橋上走過,頭頂是藍天白雲,下方是小橋流水,別有悠然之感。

 麻 黃 梁 

黃水,黃土,黃種人;紅梁,綠谷,溝溝春。這兒的人們有一種原始力律動的力量和無休止勞動、無休止奉獻精神;陡峭的黃土坡,播上了綠色希望,廣袤的荒原,勾勒出彩色的線條。 這裡,大漠與高原同在,峽谷與湖泊共存,邊牆與古剎相依,村落與寨堡相偎,宛然一幅神奇壯美的自然畫卷,這就是踏入麻黃梁土地的第一個想法。

如果說,鎮北臺是歷史的記錄官,那麼,麻黃梁就是傳奇的代名詞。鎮北臺見證金戈鐵馬,有古樹相伴,麻黃梁刻畫百姓生活,亦有古樹相隨。走進麻黃梁舊堡村山神廟,老遠就瞭見了那棵已有千年高齡的針葉松還靜靜地矗立在舊堡的東南角。到得近前,雖逾千年風雲變幻、朝代更替、雨露滄桑,依然雄渾虯須,冠蓋如傘,軀幹斑駁,狀似龍鱗,枝丫交錯,猶如龍爪。

千年古松,見證了麻黃梁這塊土地上那些震撼的時空記憶,見證了這塊土地上千年勞苦大眾的崢嶸歲月,見證了陝北榆林的歷史長河的輝煌與興衰。它把這些統統都纂刻在灰色粗壯的主杆上,纂刻在無數條繁衍開來的枝條上,纂刻在密密麻麻綠綠的葉子上。此時,無疑是震撼的,震撼於這棵古松生命力如此之強,震撼於古松依舊不改的那一抹深綠色,震撼於古松留下的太多太多不朽的精彩傳說。時光前行,古松仍在,故事未完待續……

 安   崖 

如果不是特地尋找,很難想像在風光迤邐的深山中,竟掩映著這樣的千年古剎。這默默無聞。隱於深山的古剎,已經有了千餘年的歷史。殘破的建築,彷佛在輕聲訴說,訴說著古寺千年的崢嶸歷史,訴說著古寺、安崖和這片黃土地的滄桑舊事……

古剎之中,蒼鬱的古木,點綴在古樸的禪院。古典與現代,靜謐與繁華,都在這裡完美融合。參天的古木、威嚴的佛像,耳邊似乎響起晨鐘暮鼓、誦經唱詞之聲,洗滌塵世浮華。這裡就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少了的是喧囂與浮躁,靜謐輾轉在一路崎嶇之中。周邊的野草,如同一條條蒼龍,舞動在蒼翠之間;枯老的樹樁,在林蔭間靜靜呆著,上面的蟬蛻已是睡了許久;偶起的興致,極頂放歌,卻驚飛了林間的鳥雀……

淺夏蔥蘢,碧藍空靈,心靜如水,思緒寧馨。這裡是遠離塵囂的一片淨土,這裡是流浪靈魂的一場豔遇。這裡,只有歲月的安暖與靜好。古剎,古樹,活出了姿態,氤氳了情致。

古樹,像一個歷經風霜的老人,閱盡了世態炎涼,人間滄桑。在漫長的歲月裡,雖經雷擊蟻蛀,風霜雨雪,歷盡艱辛,千錘百鍊,但是初心不變,只要根下有泥土,頭頂有藍天,就會逢春再現新綠,充滿生機無限。

古樹,是時代變遷的見證人,見證這方土地的人們辛勤勞作,創造財富,書寫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舊貌換新顏。古樹,是這樣的蒼勁豪邁,瀟灑挺拔,峻峭雄奇,華貴典雅,始終散發著獨特的神韻,孕育著草木心境,醞釀著空靈畫卷,譜寫著雋永詩篇。

來源:微信公眾號「榆林旅遊」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進榆陽非遺展示館,領略榆林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張張剪紙、一個個石雕、一幅幅彩繪、一句句方言……都在默默講述著榆林古城的動人故事。展館之內還有一類非遺展室,它不像刺繡那般一針一線繡制而成,也不似石雕那般一刀一鑿雕刻而成,它是穿越千年的語言藝術、榆林小曲等,免費供大家觀看,在這裡,泡一壺茶,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味榆林文化的魅力,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調。
  • 走進榆陽非遺展示館,領略榆林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張張剪紙、一個個石雕、一幅幅彩繪、一句句方言……都在默默講述著榆林古城的動人故事。展館之內還有一類非遺展室,它不像刺繡那般一針一線繡制而成,也不似石雕那般一刀一鑿雕刻而成,它是穿越千年的語言藝術、榆林小曲等,免費供大家觀看,在這裡,泡一壺茶,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味榆林文化的魅力,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調。
  • 那些你不知道的大美榆陽新元素——首屆「大美榆陽」杯旅遊文創...
    為進一步提升榆陽特色旅遊文創產品品牌,促進榆陽旅遊文創產品創新,推動榆陽旅遊文創產品快速發展,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充分展示榆陽深厚的文化底蘊,11月19日,區文旅文廣局成功舉辦了首屆「大美榆陽」杯旅遊文創產品大賽。
  • ...的大美榆陽新元素——首屆「大美榆陽」杯旅遊文創產品大賽作品展
    為進一步提升榆陽特色旅遊文創產品品牌,促進榆陽旅遊文創產品創新,推動榆陽旅遊文創產品快速發展,擴大旅遊購物消費,充分展示榆陽深厚的文化底蘊,11月19日,區文旅文廣局成功舉辦了首屆「大美榆陽」杯旅遊文創產品大賽。
  • 走進榆陽非遺展示館,領略榆林文化的非凡魅力
    一張張剪紙、一個個石雕、一幅幅彩繪、一句句方言……都在默默講述著榆林古城的動人故事。展館之內還有一類非遺展室,它不像刺繡那般一針一線繡制而成,也不似石雕那般一刀一鑿雕刻而成,它是穿越千年的語言藝術、榆林小曲等,免費供大家觀看,在這裡,泡一壺茶,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味榆林文化的魅力,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調。
  • 榆陽土豆花與眾不同的花海美的令人陶醉
    紅薯花舞綠潮中的白浪一直到地平線……榆陽區岔河澤翔馬鈴薯他們相繼進入盛開期,就像萬裡在藍天下可若雲霞,美的令人陶醉在暑假的時候與土豆花的邂逅開始忘了剪纖維花瓣的小裙子,黛葉黃蕊一件打開。在花瓣之間,蜂蝶飛翔,悠閒嬉戲。
  • 首屆「李棠故裡·大美榆陽」書法篆刻作品展
    投展信息速覽展名:首屆「李棠故裡·大美榆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挖掘榆陽文化底蘊,繼承榆陽文化傳統,提升榆陽文化品位,推廣大美榆陽文化品牌,促進榆陽書法事業進一步繁榮發展。
  • 跟著孫同學微遊榆陽 榆陽非遺展示館:匠心凝聚,非遺傳承
    一張張剪紙、一個個石雕、一幅幅彩繪、一句句方言……都在默默講述著榆林古城的動人故事。、榆林小曲等,免費供大家觀看,在這裡,泡一壺茶,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味榆林文化的魅力,不失為一種生活情調。、文化與風情。
  • 榆林,是我小瞧你了!
    這裡有兩千年的歷史沉澱,這裡有獨特的自然風光,這裡有豪情淳樸的民風,這裡有得天獨厚的 榆林 兩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榆林古稱「上郡」,又稱「駝城」。
  • 2018 「陝北榆林過大年」
    火紅的燈籠象徵喜慶,火紅的對聯寓意美好,火紅的窗花描繪歡樂…… 2月8日(農曆臘月二十三)上午 ,2018「陝北榆林過大年」啟動儀式在綏德縣滿堂川鎮郭家溝村舉行。榆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博,副市長馬秀嵐,市委副秘書長張震坤,綏德縣委副書記、縣長姬躍飛等參加了此次儀式。 據了解,臘月二十三 「送灶神」儀式是榆林每年的傳統,既是年俗的傳承,也是文化的發揚。
  • 產業園區為榆陽經濟插上新翅膀
    榆林汽車產業園:榆陽第三產業提檔升級新平臺  2011年,榆陽區在東山開工建設佔地1萬畝的西北地區最大的汽車產業園,傾力打造呼包銀榆城市群的三產經濟新地標。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榆陽特色農業產業化新引擎  6月10日,在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的榆陽區奧華食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杏仁露生產線建成投產,給群眾餐桌提供綠色純天然蛋白飲料的同時,也為榆陽區東南部山區10餘萬畝大扁杏杏農以及周邊黃土丘陵溝壑區數以萬計的杏樹種植戶增收致富帶來了福音。
  • 榆陽區:在綠色發展中建設「美麗榆陽」
    率先發展農村電商、智慧農業、物聯網和冷鏈物流,打造以「榆陽」為統一標識的綠色農副產品品牌。    2015年,大美榆陽·杏樹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城區及周邊群眾。補浪河女子治沙民兵連展覽館、東沙生態公園(季鸞公園)、王圪堵水利風景區、麻黃梁寫生攝影基地等一大批文化旅遊項目充分彰顯榆陽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市區內外遊客紛至沓來遊玩體驗,影響力輻射周邊縣區和省份。
  • 榆陽:大手筆規劃 五年畫八個「圈」蓬勃發展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帶動榆陽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引擎;三大能化工業園「麻黃梁工業園、西紅墩化工產業園、大河塔煤化工產業園」,承載榆陽工業經濟跨越發展的新陣地;榆林汽車產業園結束了榆陽區裝備製造業為零的歷史、成為推進第三產業突破發展的新龍頭;金雞灘循環經濟產業園是新材料生態旅遊示範園;小壕兔新能源產業園則是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主的新能源研發園區;魚河鹽化工產業園全部建成後將成為中國五大精鹽產業基地之一和最大的真空鹽生產基地
  • 榆陽區公示第二批非遺項目名錄,擬收入榆陽方言等30個項目
    異議受理單位:榆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訊地址:榆陽區文化館郵編:719000聯繫電話:0912—3283336一、民間文學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1 Ⅰ—1 榆陽方言 1 Ⅰ—2 榆陽民間諺語 二、傳統音樂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3 Ⅱ—1 陝北民歌(榆陽) 4 Ⅱ—2 榆林小曲 5 Ⅱ—3 雙念嗩吶 三、傳統舞蹈
  • 推薦497本有關榆林的書籍,榆林記憶公益項目
    》第十四輯《榆林文史》第十輯《榆林文史》第九輯 1989年《榆林文史 》第八輯1988年《榆林年鑑2006》《榆林中醫》郭冠英 著1988年《陝北民歌藝術初探》王克文 著1986年《陝北紅軍徵戰紀實》馮捷 著2001年《毛澤東轉戰陝北的日子》權延赤 著2016年
  • 美太太~和主播一起逛家鄉!榆林「抗硬」倒計時1天
    大型融媒體直播榆林「抗硬」倒計時一天啦!陝西廣電融媒主播齊聚榆林點讚我的家鄉上老街、去石峁、看治沙、下礦井,吃美食、逛古城……十幾路記者奔赴榆林各地一起為家鄉打氣點讚主播高蓓親身感受毛烏素蛻變經過幾十年的「防風固沙」治理後沙地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從荒山禿嶺到綠滿山川的蛻變
  • 陝北信天遊:榆林六樓騎街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陝北信天遊:榆林六樓騎街榆林地處陝西之北,陝甘寧蒙晉接壤之地,是草原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明的過渡地帶,也是大漠通往內地的交通要道之一,素有「九邊鎖陰」、「雄鎮三秦」之說,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 榆陽區舉行2020年西安招商引資會議暨異地榆陽商會頒牌儀式
    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榆陽區委書記苗豐出席會議並講話,榆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忠宏,西安榆林商會會長曹軍念,農發行陝西省分行副行長王智來,原省民政廳廳長曹莉莉,區級領導萬勇、王乃彪、張力勤、朱喜堂出席會議。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統戰部部長白琛東主持會議。
  • 2020中能文化藝術節在榆林開幕
    藝術邂逅工業 創意激活城市。8月30日上午,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暨2020中能文化藝術節盛大開幕,標誌著榆林首個文化創意園正式誕生。中能文創園是由陝文投榆林文旅聯合陝西中能煤田,創意策劃並投資運營,形成以「工業+文化」為模式、以藝術和研學為核心業態的文化創意園,為探索工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 密林尋蹤 羅東山千年古樹茶王
    在寧洱縣梅子鎮永勝村與建設村交界的羅東山(當地人稱:樂東山)上,散落著一片千年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其中一株高約15米,基部徑圍約3.40米的巨大古茶樹長在林中腹地,其餘茶樹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周圍,久經千年,長勢強勁,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