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導致挪威冰川融化後,人們發現了1500年前的巨型箭頭

2020-12-09 神奇的老外
被發現的箭頭

氣候變化正在迅速融化世界上的冰川——挪威南部尤通黑門山脈(Jotunheimen)的冰川也不例外。雖然這對該地區的生態系統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但它也為挪威的考古學家提供了一個深入研究他們的歷史的機會。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6日報導,當地時間2月28日,挪威的奧普蘭(Oppland)冰川考古項目的一名負責人在推特上分享了他們在尤通黑門山脈冰川邊緣發現的一支有著約1500年歷史的鐵質箭頭,這種箭頭可以追溯到日耳曼鐵器時代。

該負責人在推文中驚嘆道:「你管這大傢伙叫箭頭?是的,這是一個箭頭!」

被發現的箭頭

他補充道:「我們在海拔約2050米的地方發現了正在融化的冰,在那裡,我們發現了這支長18釐米,寬2釐米,重32克的箭頭,它的旁邊還有一根木桿。」

據了解,挪威的奧普蘭冰川考古項目成立於2011年,這個項目組已經發掘出了2000多件文物,其中最古老的大約有6000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這些文物包括狩獵工具、紡織品、皮革、衣物等。

該團隊去年發現的雪地「馬蹄鐵」

該項目組的一名專家肖希·帕克斯說:「在這些壯觀的山脈中,有高山湖泊和閃閃發光的綠松石冰川,它們變幻莫測,構成了難以言表的美麗古代景觀。」

「考古工作通常是在極端條件下進行的——比如炎熱的沙漠和潮溼的熱帶。然而,冰川考古是一種不同的挑戰。尤通黑門山上又冷又多雪,冰川考古項目每年只有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來進行。」

資料圖

然而,由於氣候變化帶來的冰川融化,這些考古學家們有更多時間可以進行冰川考古。對此,奧普蘭冰川考古項目的網站表示,這給了他們一個更好的機會,來研究那些曾經被冰封的歷史。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所致,挪威冰川不斷融化,1500年前的箭頭被發現!
    全球變暖所致,挪威冰川不斷融化,1500年前的箭頭被發現!炭疽病毒直接導致一個12歲的小孩死亡,天花病毒的再次出現,還好我們已經有了相應的疫苗,但是我們也不能保證它們在未來的時間裡面不會進化變異。同時凍土層的融化還會導致地表的坍塌,也會影響到一些公共設施,氣候變化正在迅速融化世界上的冰川。
  • 挪威冰川融化,考古學家發現「自行出土」的千年文物
    考古學家們在挪威南部 Jotunheimen 發現「自行出土」的古老文物,經過驗證後,確定是1500年前維京人留下的箭頭,箭長約有7英寸、重28克以上,屬於日耳曼鐵器時代。此外,考古學家還發現2000多件文物,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可追溯約有6000年的歷史。
  • 挪威的流冰區發現6000年前的古箭頭
    一位研究人員在檢查從挪威Langfonne流冰區發現的一個木箭杆。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被用來確定許多曾經被埋葬在冰層中的物體的年代,如今這些冰層已開始融化。供圖:GLACIER ARCHAEOLOGY PROGRAM,INNLANDET COUNTY COUNCIL撰文:ANDREW CURRY在挪威高山區的一片正在融化的24公頃流冰區,挪威的考古學者發現了幾十支箭,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 冰川融化後 大量文物自行出土
    近日,瑞士瓦萊州的歷史博物館展出瑞士南部冰川融化後出「水」的大量文物。儘管考古學家對氣候變化造成的毀滅性損失感到遺憾,但許多人承認,氣候變化創造了了解幾千年前的山地生活的「機會」。據英國《每日郵報》的最新報導,有人在挪威融化的冰川裡發現了具有千年歷史的東西
  • 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盤點全球冰川現狀
    科學家們認為,由於冰蓋的融化以及冰川的消失,格陵蘭島正成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精確指示器。冰蓋融化既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後果,也是全球變暖的原因之一,因為冰可以反射熱量,而水卻可以吸收熱並使氣候變暖,因此導致更多的冰川和雪融化。據研究人員們測算,格陵蘭島的冰蓋每年將約220立方公裡的冰融入海洋,從而導致全球的海平面逐漸上升。
  • 學者:珠峰冰川或在2100年前全部融化 形成冰蝕湖
    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7日報導,歐洲地球科學聯盟科學雜誌《冰凍圈》(The Cryosphere)刊登的尼泊爾、荷蘭和法國學者的共同研究報告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冰川可能在2100年前融化96%。
  • 北京發現巨型冰川條痕石 疑似為第四紀冰川遺蹟
    北京郊區又發現第四紀冰川遺蹟?巨石真是冰川條痕石?有學者稱北京發現大規模第四紀冰川遺蹟。昨天,本報記者特與冰川專家同赴門頭溝妙峰山鎮斜河澗村的一道溝谷內,探究眾多隱秘在雜草樹叢中的奇特巨石的真實身份。
  • 遊客爬山時撿到1000年前鐵箭頭,考古學家:那裡不可能有文物
    挪威就有位男子,抬頭欣賞風景,低頭撿了個稀有的中世紀鐵箭頭。恩斯特·哈根是個普通的公司職員,業餘時間喜歡親近自然,上周,他選擇去挪威南部的哈丹格高原山區度過周末,那裡有挪威最大的瀑布,在觀賞完瀑布後,哈根就在它附近的山林散步,一個鐵箭頭吸引了他的目光。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逐漸增長的融化季節似乎比過去幾十年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要大得多[4]。 2020年10月1日,《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到2100年,格陵蘭島的冰層脫落速度將超過過去1.2萬年的任何時候。在該研究中,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冰川地質學家們創建了一個涵蓋近12000年的冰蓋變化的主時間軸(從11700年前的全新世開始,到2100年截止)。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北極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無家可歸!
    眾所周知,縱觀人類的發展歷史,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於科技的發展。想一想200年前的生活還是沒有電燈,需要用蠟燭來照明自己的屋子的。汽車、飛機這種交通工具就更是沒有了,當時的生活已經算是非常原始的了,人類這200年的發展是快到令人髮指的。
  • 科學家在融化的南極冰中發現 800 年前企鵝殘骸,2020 企鵝命運比...
    他們最初看起來是新鮮的阿德利企鵝的遺骸後,於是留在了南極海岸線的伊裡扎爾角,最後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碳12確定後的屍體至少有800年的歷史。研究小組說,其中一些保存得較差的遺物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約5,000年以前。
  • 冰川現在也在融化了!不該現世的東西也出來!學者:要注意了!
    近年來,隨著溫度的升高,南極冰川和北極冰川融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還可以感受到氣候的異常變化。這種趨勢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北極和南極的冰川融化,就有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那時,一些小島國將很快面臨被淹沒的威脅。因此,北極和南極的冰雪融化也引起極大關注。範,不久前,隨著南極洲冰雪融化,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不應在南極洲發生的現象。南極洲東部有大小水坑!
  • 冰川的忠告!呼籲全人類停止「全球變暖」!
    樓價、股市、升學...各種話題每天都爭先搶後的佔領人們日常話題榜單,但是有一個話題,每天人們都在有意或無意的,主動或被動的關注著,就是氣候環境!現代的人們,除了關註明天是晴是雨,影響出行之外,自然需要關注溫度的高低,適時的增減衣物。
  • 珠穆朗瑪峰上的冰川,加速融化,登山受害者的遺體順流而下
    由於人類消耗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毀林、破壞溼地等活動,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不斷上升,這些溫室氣體對太陽發出的光高度透明,對地球發出的長波輻射高度吸收,從而引發「溫室效應」,逐漸提高地球的平均溫度,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一再上升,不僅會危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繁衍,當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發表
  • 冰川融化致5座島嶼浮現
    俄羅斯國防部日前表示,俄海軍在北極發現了5座新島嶼,正是冰川融化導致了這幾座島嶼顯露出來。俄國防部表示,俄海軍在2016年首次利用衛星圖像發現了這些島嶼,但只是在近年8月和9月的一次考察中確認並繪製了地圖。這些新島嶼位於北極Vylki冰川附近,遠離遙遠的新地馬島群島海岸,該群島位於俄羅斯大陸西北的北冰洋。
  • 冰川考古學:全球變暖帶來的機遇
    全憑一連串幸運的巧合,19年後,錫安瓦利斯歷史博物館的如果凍土層融化太快,大量材料可能根本就來不及收集。只能任其在空氣中腐壞。現在,考古領域也面臨了相似的問題。因為全球變暖,高山上的冰川融化,大量被冰雪覆蓋的古代文物紛紛現世,甚至引出了一個新的考古門類:冰川考古學。
  • 氣候變化或致北極熊數量在本世紀中葉減少三分之二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倩  如果北極熊不在人們印象中的冰川出現,它還會出現在哪兒?答案是你家門口。近日,一群北極熊就「溜達」到了俄羅斯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但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圈海冰數量不斷減少,一些北極熊不得不離開熟悉的冰川家園,來陸地尋找食物以存活下去。每年的2月27日是國際北極熊日,那麼,人們為保護北極熊做了哪些努力?北極熊還面臨哪些威脅?本版特刊發相關報導,以饗讀者。
  • 冰川融化怎麼辦?科學家建議「蓋被子」保保寒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推車賣冰棍的人,都會在冰棍外面裹上厚厚的一層棉被。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不怕冰棍化嗎? 根據《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書中介紹,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攝氏度,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過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五個年份。20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連續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更暖。
  • 有網友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有網友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可能性為100%,因為現在已經監測到了海平面的上升。冰川融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全球淡水資源的重新分布,一些地方變得缺水,一些地方卻時常發生洪澇災害。全球範圍內大量的冰川面積都已經開始縮小,造成的就是地球淡水水體分布變得更加不均勻,在我國境內,一些湖泊面積縮小,一些湖泊面積卻在擴大,比較明顯的是青海湖的面積就因為冰川融化等因素麵積已經擴大了一些,連續40多年如此,並且在未來仍將維持這一趨勢。淡水水體分布的不均勻,造成的結果就是內陸海洋水汽吹不到的地方降水進一步變化,使得現在洪澇或者乾旱現象時常發生。
  • 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80年代6倍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14日發表研究報告,顯示南極冰川融化速度是20世紀80年代的6倍,加劇全球海平面上升風險。1979至2017年,南極冰體融化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超過1.4釐米。按照一些科學家先前預測,假如氣候變暖趨勢不緩解,部分地區到2100年將出現海平面上升1.8米的極端情況,淹沒不少沿海城市,殃及數以百萬計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