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
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
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
《歌聲飄過四十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
誠意奉獻
歌聲飄過四十年
作詞:馬靖華
作曲:張丕基
演唱:李谷一
1979年12月21號的午夜,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插曲的錄製現場。導演馬靖華焦躁地踱來踱去,片子的插曲不理想,結果是,詞曲都推翻重寫。幾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晨7點多,作曲家張丕基還沒起床,有人來敲門,送來了馬靖華連夜寫好的歌詞。
在這一稿歌詞中,歌名被改成了《鄉戀》。歌詞的內容講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當王昭君離開家鄉秭歸,踏上漫漫和親路時,家鄉的山山水水幻化成心目中的親人,於是就有了——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映在我的心中……歌詞的畫面一下子就激發了作曲家的靈感,張丕基飛身下床,來到辦公室,一揮而就,半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旋律的創作。
一天後的大雪紛飛的夜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錄音棚裡,李谷一真摯、委婉、創新的演唱,讓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得如痴如醉。歌曲結束時,導演馬靖華竟然忘記發出關掉錄音設備的指令。
1979年12月31號晚上,在《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間,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電視片《三峽傳說》,歌曲《鄉戀》不脛而走。李谷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唱,讓大家喜歡上了這首歌,但同時,巨大的爭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認為《鄉戀》是「嗲聲嗲氣、矯揉造作的靡靡之音」。
在1983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已經演唱了六首歌的李谷一被告知,觀眾們打爆了熱線電話,強烈要求聽《鄉戀》。領導研究了半個小時的結果是:唱!這讓李谷一感動不已:「觀眾的熱情可以改變中國的文藝政策,了不起!」
歌曲《鄉戀》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之後,內地流行歌曲的發端,讓我們再次聆聽李谷一演唱的這首帶有傳奇色彩的《鄉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