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飄過40年】鄉戀

2021-01-09 央廣網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

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

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

《歌聲飄過四十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

誠意奉獻

歌聲飄過四十年

作詞:馬靖華

作曲:張丕基

演唱:李谷一

1979年12月21號的午夜,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插曲的錄製現場。導演馬靖華焦躁地踱來踱去,片子的插曲不理想,結果是,詞曲都推翻重寫。幾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晨7點多,作曲家張丕基還沒起床,有人來敲門,送來了馬靖華連夜寫好的歌詞。

在這一稿歌詞中,歌名被改成了《鄉戀》。歌詞的內容講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當王昭君離開家鄉秭歸,踏上漫漫和親路時,家鄉的山山水水幻化成心目中的親人,於是就有了——你的身影,你的歌聲,永遠映在我的心中……歌詞的畫面一下子就激發了作曲家的靈感,張丕基飛身下床,來到辦公室,一揮而就,半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旋律的創作。

一天後的大雪紛飛的夜晚,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錄音棚裡,李谷一真摯、委婉、創新的演唱,讓在場的工作人員聽得如痴如醉。歌曲結束時,導演馬靖華竟然忘記發出關掉錄音設備的指令。

1979年12月31號晚上,在《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間,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電視片《三峽傳說》,歌曲《鄉戀》不脛而走。李谷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唱,讓大家喜歡上了這首歌,但同時,巨大的爭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認為《鄉戀》是「嗲聲嗲氣、矯揉造作的靡靡之音」。

在1983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已經演唱了六首歌的李谷一被告知,觀眾們打爆了熱線電話,強烈要求聽《鄉戀》。領導研究了半個小時的結果是:唱!這讓李谷一感動不已:「觀眾的熱情可以改變中國的文藝政策,了不起!」

歌曲《鄉戀》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之後,內地流行歌曲的發端,讓我們再次聆聽李谷一演唱的這首帶有傳奇色彩的《鄉戀》。

相關焦點

  • 《歌聲飄過四十年》今晚央視開播 40多位歌唱家傾情演唱40首經典歌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推出的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將於19日晚19:30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節目分為「新的天地」、「同一首歌」、「不忘初心」和「天耀中華」四個篇章,從改革開放40年以來誕生的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中選取40首代表歌曲,用老歌新編、老歌新唱等表演方式,展現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表達啟航新時達、新徵程的奮進之情。
  • 央視《歌聲飄過四十年》以歌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回望40年改革開放的壯闊徵程,有許多被時代前進號角所激勵、被美好生活所感染的人們,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這些歌曲屬於它出現的那個時代,而每個時代的歌聲也曾在它特定的歲月裡烙印下時代的痕跡。由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便是以「歌聲」來記錄改革開放40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李谷一:春晚常青樹 歌聲飄過40年
    見證人·第十期|李谷一:春晚常青樹 歌聲飄過40年    編者按: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證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 《歌聲飄過40年》,央爸的「殿堂級回憶殺」了解一下?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舊人舊物已經難覓蹤跡。而屬於那個年代的歌聲,就像一把無形的鑰匙,開啟了記憶的匣子,有關那段難忘歲月的記憶都慢慢浮現出來。《歌聲飄過40年》就是這麼一把貫穿了40年歲月的記憶之匙。《歌聲飄過40年》是央視綜藝頻道推出的特別節目,也是對2008年的《歌聲飄過30年》的延續。
  • 歌聲飄過四十年
    歌聲飄過四十年文/徐明黃昏的小村道上灑落一地細碎殘陽稻草也披上柔軟的金黃綢衫遠處有蛙鳴悠揚枝頭是蟬兒高唱下甲塘邊,他家屋內不時傳出臺灣歌星鄧麗君的歌聲,《路邊的野花不要採》《小城故事》《何日君再來》……路人和河對岸的人遠遠就能聽到甜美柔情的歌聲。有陽光眷顧,歌聲陪伴,建華家的日子過得甚是滋潤。徐建華家自有了一臺錄音機,他家異常熱鬧,給曾經封閉的小村莊帶來無限歡樂。他的家天天被一群青少年踏破門檻,來他家的人都是來聽鄧麗君歌的。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葉佳修 演唱:潘安邦在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人和事。
  • 【歌聲飄過40年】我愛你中國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瞿琮 作曲:鄭秋楓 演唱:葉佩英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歸國華僑日漸增多。
  • 《鄉戀》:歌聲裡的改革信號
    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1980年開始唱響的這首《鄉戀》,被譽為改革開放初期文藝界的一顆「信號彈」。李谷一與《鄉戀》一起,成為印在人們心中的「身影」與「歌聲」。     可以說,1979年和之後的幾年中,保守與開放兩種思想並存,先鋒的創作與守舊的教條互不相容,文藝界和整個社會都在新舊思想的交鋒中前行。     李谷一與《鄉戀》風波,正是體現這一交鋒的標誌性事件。
  • 歌聲飄過40年 城市歌謠記錄偉大時代
    從民謠小調的《鞍山歡迎你》到悠揚婉轉的《盤錦》《錦州》…….40年,一曲曲動人的城市旋律刻上了音樂的記憶,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在歲月長河中滌蕩著幸福和美好,社交媒體上火爆一時,也蕩漾在每個人的耳畔。一首歌,一座城,一段歲月,歌聲唱出時代的變遷,歌聲記錄城市的改變。
  • 【歌聲飄過四十年】牧羊曲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1982年,中國第一部動作電影《少林寺》問世,上映後影響空前,迅速火遍神州。電影《少林寺》在中國內地以0.1-0.3元/每張的票價,取得了超過1.6億的票房,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神話。電影《少林寺》的主題曲是由鄭緒嵐演唱的《牧羊曲》,這首歌曲的作者王立平曾介紹,最開始為電影《少林寺》創作的主題曲是一首以河南豫劇元素為主題的歌曲。
  • 歌聲飄過深圳40年
    乘著歌聲的翅膀,禮讚深圳特區40年芳華。日前,「歌唱新時代」2020第十七屆深圳市中老年歌手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深圳廣電集團800演播廳落幕。歷經初賽、複賽的激烈對決,16位中老年選手脫穎而出,站在了800演播廳的決賽舞臺上。據悉,本屆大賽於9月中旬啟動報名,吸引了眾多中老年朋友參賽。
  • 【歌聲飄過四十年】故鄉的雲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小軒作曲:譚健常演唱:費翔1987年,費翔作為第一位回到祖國大陸演唱的臺灣歌手,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以《故鄉的雲》、《冬天裡的一把火》一唱成名。
  • 【歌聲飄過四十年】大海啊,故鄉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作曲:王立平演唱:朱明瑛1982年上映的電影《大海在呼喚》講述了中外兩代海員的故事,歌頌了他們的美好心靈與國際友誼。
  • 【歌聲飄過四十年】讓世界充滿愛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陳哲、劉小林、王健、郭峰、孫銘 作曲:郭峰 演唱:群星1986年,100名歌手在首都體育館同聲高唱《讓世界充滿愛》,這在中國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歌聲飄過四十年】我和我的祖國
    四十年風雨成長 四十年碩果輝煌奮鬥的汗水化作靈動的音符飛揚的歌聲見證追尋的足跡>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節目《歌聲飄過四十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音樂之聲·央廣經典音樂廣播誠意奉獻歌聲飄過四十年作詞:張藜作曲:秦詠誠演唱:李谷一伴著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和我的祖國》響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 一曲《鄉戀》暖心懷
    《鄉戀》由馬靖華填詞,張丕基譜曲、編曲,歌唱家李谷一演唱,是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的插曲。 據央廣網介紹,1979年12月21日的午夜,在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插曲的錄製現場,導演馬靖華焦躁地踱來踱去,片子的插曲不理想,結果是,詞曲都推翻重寫。幾個小時之後,第二天早晨7點多,作曲家張丕基還沒起床,有人來敲門,送來了馬靖華連夜寫好的歌詞。
  • 歌聲飄過30年——胡雁獨唱重唱音樂會答謝座談會舉行
    杭州網訊 近日,「歌聲飄過30年·胡雁獨唱重唱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圓滿落幕。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胡雁攜手海歸低男中音歌唱家孫禹,獻上了15首中外藝術經典歌曲,讓現場觀眾盡情享受了一場聽覺盛宴。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今浙江音樂學院),師從高佩輝副教授。她與么紅,馬梅並稱為中國三大女高音,被海內外媒體譽為「東方沙拉布茉曼」、「東方女郎」。2014年,胡雁回浙江音樂學院任教,從演員到老師,胡雁的學生也屢屢在各種專業賽事中斬獲佳績。餘音未去,心潮未平。
  • 《歌聲飄過90年》唱響嘹亮軍歌,激蕩鐵血軍魂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隆重推出大型電視文藝專題特別節目《歌聲飄過90年》,唱響嘹亮軍歌,頌揚鐵血軍魂。由軍旅合唱團和音樂人洪兵演繹的《保衛黃河》則在表演中加入了高潮迭起的鋼琴獨奏和多元重唱的表演形式;而由著名歌手江濤帶來的新編《一二三四歌》則融合了說唱元素,相比過往版本更顯動感旋律;久唱不衰的《紅星照我去戰鬥》在此次節目中也做了全新包裝和改編,青年歌手白若溪的吉他演奏搭配娓娓道來的唱法,使歌曲被賦予了更多的溫馨情懷;作為《紅梅贊》的演唱者,藝術家王莉更在節目錄製後激動的表示,在《歌聲飄過
  • 「歌聲飄過七十年」經典歌曲演唱會即將隆重舉行,嘉賓烏蘭圖雅現場...
    宿遷網訊(記者 王豔珅)為讓高雅藝術走進宿遷,6月3日,由宿遷日報社主辦、宿遷綠都傳媒廣告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歌劇舞劇院傾情演繹的「歌聲飄過七十年」經典歌曲演唱會將在宿豫大劇院舉行。同時,還將有神秘嘉賓獻唱《清清駱馬湖》等本土歌曲,讓豪情萬丈的宿遷旋律在宿豫大劇院上空縈繞,展示著壯麗70年中新宿遷的成長與變遷!要知道,「歌聲飄過七十年」經典歌曲演唱會還能領略到草原的風光之美喲!屆時,中國流行民族女歌手烏蘭圖雅將會作為特邀嘉賓來到宿遷,為大家獻唱《套馬杆》《站在草原望北京》《鳳凰飛》等歌曲。
  • 歌聲飄過50年:流行音樂的開始
    50年的發展,娛樂圈中出現了很多令人難忘的人、歌曲、影視片段等,這些人或事,都給那個時代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美好的東西應該被記住,接下來,小編將分成幾個系列給大家講述那些值得我們記憶的事情。音樂篇——歌聲飄過50年(一):流行音樂的開始中國流行音樂的起源要是認真追究的話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30年代的上海,不過那個時候是民國時期,且曲風與後來的大相逕庭,故而我們主要從60年代末說起。60年代末到70年代,那是華語音樂從借鑑歐美日到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年代。而香港就是新時代華語流行音樂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