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各地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以文明村鎮創建為載體,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持續倡導移風易俗,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努力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綻放文明村鎮幸福花。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我省亳州市譙城區、古井鎮等81個村鎮當選全國文明村鎮。安徽臺綜合報導:
12月2號早上寒風凌冽,在亳州市譙城區古井大道上,古井鎮清潔辦工作人員正在對道路進行清掃。要說道路上的變化,居住在路邊的村民最有發言權。古井鎮楊樓村村民王蘭俠:【出錄音】「以前有灰塵有垃圾袋,還有人扔的抽紙啥的,都飛到俺這門口。現在有灑水車,有清理洗地機,現在乾淨了,俺屋裡也乾淨, 俺也輕鬆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近年來,古井鎮開展「降路肩、清路邊」工作,對全鎮268公裡的道路利用機械和人力進行全面加固,讓行人和車輛安全通行的同時,保證各條道路整潔乾淨,極大提升了當地人居環境水平。亳州市譙城區古井鎮清潔辦主任申林:
【出錄音】「我們利用廣播一天兩遍進行播放,加大了宣傳力度。按照門前三包的規定,自己門前的地早上要掃一遍,掃過之後我們環衛工人再進行保潔。」
在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面貌的同時,各地還通過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激發鄉村振興的文化基因,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在池州市貴池區烏沙鎮燈塔村,當地小學的師生每年都要參觀村內的家風館,感受先賢們 「愛國愛家、敬業誠信、孝老愛親、勤勞節儉、向上向善」的情操。貴池區烏沙鎮燈塔小學學生吳立豪:
【出錄音】「我們回去也要當好一個小小的宣傳員,讓這樣的家風讓家人知道,也讓更多的人知道。」
貴池區烏沙鎮燈塔村黨總支書記紀律:【出錄音】「習近平總書記說,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建設家風館這個平臺,引導人們崇德向善,在全社會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鄉風民風。」
借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推鄉村振興結碩果。在宿州市泗縣彭鋪社區一家村民結婚喜宴上,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梁賢地,用老百姓愛聽的語言,把「制止餐飲浪費,倡樹文明新風」內容編成快板說唱方式,唱給大家聽。【出錄音,錄音】朗朗上口的語言,輕鬆活潑「表演」,讓赴宴的村民入腦入心。
泗縣泗城鎮彭鋪社區居民畢蒙娜:【出錄音】「跟別的宣傳方式不一樣的,這種我們容易記得,拒絕鋪張浪費從自我做起,每個人都按照一個想法去做,肯定會節約下來。」
為了讓農村有「顏值」更有「氣質」,彭鋪社區還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在全村廣泛開展一系列評選表彰活動。泗縣泗城鎮彭鋪社區黨總支書記周井武:【出錄音】「通過各系列活動來更好提升老百姓的精神文明,讓老百姓更好地獲得幸福感。」
用文明標註進步,促鄉村振興發展。安徽各地打好鄉風文明建設「組合拳」 ,既要「面子」,更注重「裡子」 ,著力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全面提升鄉風文明,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大思想引領和精神動力。
(安徽臺丁雨光、亳州臺孫素芳、池州臺唐璐、泗縣臺董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