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9日訊(通訊員 詹倩)舉目滿眼綠,白雲伴藍天,城鎮展新顏!走進地處浙西的龍遊,呈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幅功能便民環境美、共享樂民生活美、興業富民產業美、魅力親民人文美、善治為民治理美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近年來,龍遊抓住美麗城鎮建設「服務城市、帶動鄉村」牛鼻子,大膽實踐綠色生態、共享共治、鄰裡中心、產鎮融合、5G智慧賦能工作,全速推進「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大通道建設,扛起「窗口」使命當擔,創新「兩山」轉化多項工作,奮力譜寫美麗新經濟,實現了小城鎮整治向美麗城鎮靚麗轉身。
共享共治,幸福鄰裡生活美
建設美麗大花園,美麗城鎮建設與鄉村振興不可或缺,浙江提出,創建未來社區作為浙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重大民生工程。在龍遊縣溪口鎮的鄉村未來社區,它的創建與美麗城鎮建設就一直相輔相成。
為了讓城鎮居民更安心創業生活,溪口鎮的鄉村版未來社區在「共享共治」上下足功夫。「以前黃鐵礦區的招待所,如今改造成溪口鎮政府。開放式的鎮政府不設圍牆,村民能時常到鎮政府的會議室開會,空餘的房間改造成回鄉創業人士和微小企業的辦公場所,距離近了能更好地服務大家。」溪口鎮黨委書記劉洪剛介紹道,黃泥山小區是幾十年前建造的企業生活區,如今被改造成餐廳、劇院等空間,以及現代化的共享圖書室、智能籃球場。一個個存量鐵塔轉身成了5G站點,一盞盞智慧燈杆成為5G信號微站。路邊的路燈更是增添了PM2.5檢測、智能充電樁等功能。
只要不下雨,在新建成的智能籃球場上總是不乏籃球賽,附近居民自發前來吶喊助威,孩童在一旁嬉鬧玩耍,與城市中略顯冷漠的社區相比,這裡的溫度讓人羨慕。
在進行未來社區建設的同時,溪口也在進行歷史街區復活實踐。每到周末,依山傍水的溪口老街集文化傳承、農民創業功能於一體,吸引了大量周邊的鄉親、旅客和創客。大學畢業生高雅婷回鄉後在老街開了一家商鋪,售賣自產的蔥花饅頭、麻餈等美食。她說,除了這個實體街區,鎮裡還打造了「一盒故鄉」的電商平臺,商家店裡的商品都可以在這平臺上銷售。現在,她的店鋪一年銷售額達數十萬元。
「自交付之日起,小區內沒有一例毀綠種菜,沒有一例防盜窗出牆,更沒有一例違章搭建。」離溪口老街不遠,有一處大體量徽派建築小區翠竹小區,很難想像它其實是個農民異地搬遷小區。針對集聚小區居民來源廣、集聚管理難等通病,當地牽頭成立了小區黨支部和業主委員,組建了紅色物業聯盟,通過組團聯社、支部聯格、黨員聯戶,推廣社情通,實現三聯一通,推進小區「三治融合」。
步入石角村的古橋邊,一排排凳子上,村民依次而坐,時不時傳來熱烈的掌聲,這是發生在「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中的一個場景。龍遊縣將「青年宣講團」這張金字招牌和基層治理有機結合,把理論講到城鎮,講到鄉村,講到社區,傳導到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黨建統領,三治融合是城鎮治理美的關鍵。龍遊主動承接大黨建、大經濟、大治理、大服務「四大模塊」改革,推行「龍遊通+全民網格」治理模式,以創新和發展「楓橋經驗」為抓手,不斷延伸「四平臺」觸角,形成「一鎮帶多村」的共建共享共治效應,打造出具有龍遊特色的「善治為民治理美」新格局。
三產聯動,產業興旺底氣足
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核心在產業。
如何實現「產業美」?龍遊以美麗鄉村為基礎,以小城鎮提檔升級改造和美麗城鎮轉型為主抓手,通過發展三產聯動,走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古堰靈溪水清幽,禾滿新田稻葉齊。位於龍遊縣西郊的詹家鎮是當地的農業大鎮,這裡是世界灌溉遺產姜席堰的主灌區之一,農業產業鏈完備,多年來形成了省級田園綜合體、紅專糧油、泰豐農資等優質農業項目。今年,詹家鎮被確定為農業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鎮。當地緊緊抓住這一契機,科學規劃,精準發力,做活做實做優做精農業文章,湊響一二三產農旅致富曲。
其中,詹家鎮的浙江紅專糧油有限公司被譽為浙西人民的天然「糧庫」。目前,紅專糧油實現經營糧田複種面積8600畝,為種糧戶從育秧到加工全程服務2萬畝,實現年銷售大米1.2萬噸,是省內頗具影響力的糧食基地。作為農業大鎮,農資就是農業的「發動機」,是糧食產業中重要的環節。位於詹家鎮新安村的泰豐農資合作社,為詹家鎮2600畝大田水稻、茶葉、柑橘提供植保服務,同時輻射衢江柯城等周邊地區。
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不只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升級版,更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詹家鎮運用智慧5G賦能傳統農業升級,採用手機應用數位化管理的正偉蔬菜專業合作社獲得省級「機器換人」示範單位;紅專糧油「無人機飛行種植」也富有成效;泰豐農資引進新型植保器械,建立飛防服務隊,優化生產效率,年服務面積達萬畝以上。
打造「龍遊城西後花園,詩畫田園金名片」是詹家鎮的目標,當地以農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農業農村各項事業不斷發展,農、林、文、旅資源深度融合。浦山村是詹家鎮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全村畲族人口佔65%以上。作為美麗城鎮建設的主戰場,浦山村不斷壯大美麗經濟多維度建設,通過引進「七彩部落」親子遊、親子民宿等一、三產業,發展特色產業經濟,打響「鳳凰部落,有禮畲鄉」品牌。
農業振興大有可為,詹家鎮好事連連。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已落戶詹家鎮。核心區包括花海、浦山村「七彩部落」與山後村「藍白小鎮」等。詹家鎮引進旅遊公司運作,一批高端民宿逐漸興起。
如今,在龍遊的城鄉大地,美麗城鎮建設儼然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畫面遍地可見:詹家鎮圍繞農業賦能,一二三產聯動興鎮,紅磚糧油、浙香麵條、正偉蔬菜、泰豐農資項目農味實足,毗連花海的姑蔑生態城和七彩鳳凰部落連片成景;溪口鎮藉助自然稟賦優勢,一鎮帶三鄉,大力發展文旅產業,首創鄉村版鄰裡中心,處處彰顯「白牆黛瓦」浙派風貌特色;湖鎮鎮以智匯創谷和紅木小鎮文旅產業為引擎,加快小城市培育步伐。
規劃先行,多元發展內外美
新時代美麗城鎮,既要有魅力,更要有活力;既要宜居,更要宜業。在美麗城鎮建設中,龍遊整體統籌謀劃,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近年來,湖鎮迎著美麗城鎮建設的春風,走出了一條「人、產、城、文、景」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唱響「古韻文化名城、工貿品質新城、幸福田園美城」的「三城記」。依託「一路一橋一港一樞紐」的時空拓展,打通主城區、港區、高速互動、城北開發區到湖鎮交通主路徑;以智匯創谷、金龍股份為引領,全力打造產業社區3.0版,豐滿沙田湖大道產業風光帶;以35億白鴿湖商埠文化園、6億元東方商業綜合體為龍頭,打造湖中路小城市服務城市風光帶;以舍利塔院、明清古街為核心,打造解放南路區塊歷史風光帶;以年年紅、白鴿湖溼地為主軸,打造沿江生態廊道風光帶。
在錢塘江源頭的衢江之濱,龍遊紅木小鎮從一家紅木工廠開始,從無到有幾經蝶變,形成了一個「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特色小鎮。這個用「紅木」來命名的浙江省特色小鎮,由年年紅家具(國際)集團投資開發創建,計劃總投資71.9億元,總佔地面積約3.5平方公裡,建築面積260萬平方米,集家具製造、旅遊休閒、文化創意、商業服務、生態居住五大產業於一體的小鎮,建成後可容納2.5萬人居住,真正實現「山水相依、村鎮相融、產業聯動」的獨特空間。
與此同時,湖鎮按照「進城入鎮、中心集聚」的城鄉統籌思路,以產業發展製造人口紅利,以人口紅利助推城鎮發展,通過城鄉住房、土地「雙置換」,先後建設陽湖、坪湖、新光安置小區,實現4000餘人到集鎮集聚,200多畝土地盤活,大大加快城鎮化進程。
美麗城鎮,始於規劃。從龍遊元素到龍遊經驗,從龍遊文化到龍遊故事,因地制宜的方案,融入了濃鬱的人文、景觀、產業、鄉愁,為全縣13個鄉鎮三年間梯次創建縣域副中心型、特色型(農業+文旅)、一般型三大類美麗樣板城鎮奠定了堅實基礎,賦予了姑蔑古城繁花似錦、欣欣向榮的未來景象。
隨著美麗城鎮建設的不斷深入,龍遊,一顆詩畫風光帶上的璀璨明珠,正沿著創建美麗城鎮的道路,匯聚著發展的能量,走向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