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被葉問、李小龍發揚光大,其實還有套偏身詠春拳,更為厲害

2020-12-11 笑傲春秋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光是種類就有成百上千種。其中,詠春拳在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武術大師極力宣傳、推廣之下,發揚光大成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武術派別。

然而,關於詠春拳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那就是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所看到的葉問、李小龍所使用的僅僅只是詠春拳的一個分支,名叫「正身詠春」,其實該拳法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偏身詠春」,且其威力絲毫不在正身詠春之下,甚至是更為厲害。

說到兩種詠春拳法分支的產生就不得不提起詠春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梁贊。梁贊出生在1826年的廣東古勞,少年時就十分喜愛傳統武術,在見識過種類繁多的各類武術門派之後,梁贊決心跟隨詠春拳先祖梁二娣學習少林六點半棍法與詠春拳。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梁二娣驚喜地發現梁贊武術天賦極高,自己的能力已經不足以再教授梁贊學習,於是將其推薦給了自己的師父黃華寶,而黃華寶同樣發掘了梁贊的武術造詣,進一步將其推薦給了自己的師父嚴詠春。

當時的嚴詠春已經是一個高齡老人了,在深入了解梁贊的武術功底與道德品質之後,便將自己的所有詠春精髓都傳授給了梁贊,其中就包括了那套偏身詠春。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偏身詠春並不是梁贊從嚴詠春處習得,而是自己創造的。

經過多年來在詠春幾位大師門下的悉心學習,梁贊終於學成了詠春拳法的全部精髓,他的師父黃華寶見梁贊學有所成,便告知梁贊,今後可以開設武館收徒教學,將詠春拳法發揚光大。

在師父的鼓勵之下,梁贊在廣東佛山開辦了「贊生堂」武館,專門教授詠春拳法。但一直以來梁贊都只向徒弟們傳授正身詠春,而融合了少林精華的偏身詠春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傳人,直到他遇見了身體瘦弱且學習正身詠春屢屢受挫的王華三,認為王華三十分適合學習能夠「以弱勝強」的偏身詠春。

果然,習得偏身詠春的王華三在與他人的比武中進步飛速,在逐漸掌握了偏身詠春的全部奧妙之後,他從原來因身體條件的限制而屢敗屢戰,變為後來的以柔克剛、出奇制勝。

於是,王華三接過了偏身詠春發展的大旗,並同樣開始收徒專門教學偏身詠春。自此,偏身詠春才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之中,並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而王華三掌握偏身詠春之後,也開始收徒教學,在他的徒弟之中,有一個名叫馮振的人十分特別,此人身材十分強壯,因而人送外號「大轆振」,王華三對於這位徒弟也是十分的喜愛。

後來,馮振也收了一個名叫馮根珠的徒弟,馮根珠是一個十分好鬥的人,同時他也希望自己所掌握的偏身詠春能夠發揚光大,於是他四處與人比武,甚至還一度拿到了詠春拳擂臺賽的冠軍,正是在他以及一眾偏身詠春弟子的不懈努力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偏身詠春這一特色鮮明的拳法,而馮根珠也逐漸成為了偏身詠春的代表性人物。

偏身詠春一直以來崇尚拳法的實用性,因而動作十分怪異但在實戰之中卻又十分受用。在打拳的時候,以立足點為中心,側著身體繞中心轉動,從側面給予對手攻擊,因而能夠起到出奇制勝、以弱勝強的絕佳效果,十分受用於一些身體條件不佳的習武之人。

一直以來,偏身詠春在知名度方面都難以與正身詠春相提並論,這是由於偏身詠春在收徒方面較為嚴格,一般僅限於父子、師徒相傳,且該拳法長期紮根於廣東古勞地區,只有當地居民才有機會見識到此拳法,因此一般人難以接觸這門絕妙拳法,以至於鮮為人知。

雖然在知名度方面遠遠不及正身詠春,但偏身詠春依然能夠稱之為詠春拳乃至中華武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它需要我們更多的人去尊重、去理解、去支持;而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參與其中,讓這一珍貴的武術文化能夠得到傳承,經久不息地流傳下去。

相關焦點

  • 把詠春拳發揚光大的並非葉問和李小龍
    詠春宗師葉問這個名字,近幾年因為是李小龍的恩師,從而變成了影視界的大IP。最有代表性的是梁朝偉主演《一代宗師》以及甄子丹主演《葉問》(1-4)系列,其他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近幾年關於葉問的題材超級火爆,在影片中葉問暴揍洋人,將我們心中的一種民族情結帶動的暢快淋漓。
  • 詠春拳其實有兩套?除了葉問的那一套,另一套更厲害,卻鮮為人知
    其中詠春也是眾多觀眾所熟知的一類題材,而事實上詠春其實分為兩套拳。葉問僅僅只是掌握了詠春兩套拳法當中的一類而已,另一套其實也很厲害。只不過由於被拍攝的概率小,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而已。關於詠春的來源其實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是來自於南宋時期,有人說是來自於明清時代。但不論怎麼說,詠春拳是流行於福建,在廣東佛山被發揚光大並在此走出了國門。
  • 葉問與張天志,誰是正宗詠春拳?
    只是不管是嚴三娘還是方七娘以及嚴詠春,詠春拳最初的來源是為了正當防衛,也就是說,以防衛為主,攻擊很少。所以前期詠春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因此詠春開始基本是以傳授女性為主,由女性所創立或發揚光大的,也正因為使用者是女性,所以拳法招式中不會出現很高的踢腳,不雅觀。
  • 很少有人知道詠春有兩套拳,除了葉問打的那一套,另一套更為厲害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武藝高超者,劍出鞘,必有所傷。踏馬而來,歸途而去,殺敵之時,一人擋 十力 中國在武術一事之上,總有著許多的傳奇,其中必然有詠春的一席之地。葉問可謂將詠春發揚光大,但很少有人知曉,詠春有兩套拳,除卻葉問打的那一套之外,另一套拳法更為厲害。
  • 嶺南非遺——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
    詠春拳注重技巧而非力量取勝,長於「埋身搏擊,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攻守兼備,剛柔並進」。雖然詠春拳是由南少林五枚師太所創,但後世卻公認:詠春得名於創世人嚴詠春,發展於佛山梁贊,由南海葉問將其發揚光大,從此名揚天下。
  • 通過《葉問外傳張天志》論詠春拳
    《葉問外傳張天志》打的是葉問的旗號,觀眾看的是情懷,是詠春拳。但是,在全片中卻只在最後出現了詠春拳。大部分的打鬥場影都是用現代格鬥來表現的,袁和平的武打製作是沒得說,打得確實精彩,但是對於影片的定位卻出現了偏差故事也很老套。這也使得這部片子票房慘澹,別的就不說了,我想借著這部電影談談詠春拳。詠春拳是我國的民間拳法,相傳是由五枚師太創編的一種適合女性的拳法。在我國為了使得拳法更容易流傳,常用的做法就是讓其出於名門,詠春拳也是這樣,相傳五枚師太就是南少林少林庵的弟子。
  • 世界詠春拳第一人葉問:從富二代到窮鬼,極少打架卻成就李小龍
    提到中國的武術扛把子,葉問肯定算其中之一。他是世界詠春拳第一人,他將詠春拳廣泛傳揚開來,載譽全球,為中華武術在全世界的發揚光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多外國人的眼中,相比起太極、少林等武功,詠春拳才是「中國武術之最」。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一代武學家葉問的傳奇人生。
  • 李小龍是葉問的高徒,為什麼少見他打詠春拳?張安邦答網友問
    葉問宗師嫡孫葉港超師傅在張安邦工作室講拳留影李小龍在很多場合,打過他的啟蒙拳法詠春拳,包括在美國初創振藩國術館,他就教 授以詠春拳為主的振藩功夫體系,我們在他的手本個人武學著作《基本中國拳法巴斯帝羅回憶首次在現成近距離見到未來的師父李小龍時,李小龍表演的寸拳、閉目黐手等都源於傳統武術,包括詠春拳除了在武館傳授詠春拳,李小龍也在多個不同場合表演詠春拳,1960年,入讀愛迪生工業學校不久的李小龍
  • 細說詠春拳的來歷,又是如何在中國發揚光大的
    很多網友都看過甄子丹演的《葉問》系列,不管是甄子丹的演技,還是甄子丹在劇中使用的詠春拳法,都是讓人難以忘懷,不得不說他不僅把葉問這個角色演的活靈活現,一手詠春拳打的也是出神入化。我們都知道葉問的詠春拳被葉問傳揚開來,其實這一點也少不了國際功夫巨星李小龍的功勞,不僅李小龍得到了葉問的真傳,而且李小龍通過虛心的學習把各路拳法和詠春拳相結合,創造了流傳至今的截拳道,畢竟截拳道裡面有詠春拳的一些靈感和功法。
  • 葉問的徒弟不是李小龍,卻是他?周星馳都跟著他學習詠春拳!
    《葉問4》從上映到現在已經衝破了10億票房,在世界各地蟬聯了好幾個周末的票房冠軍,這部電影除了宇宙最強甄子丹的精彩打鬥片段以外,其中也有不少葉問與李小龍的故事,在劇情中,李小龍的老外徒弟比利,送上李小龍邀請葉問到舊金山的機票,剛好葉問想安排兒子到美國讀書,就去了一趟美國,但是在真正的歷史裡,葉問並沒有到美國,而且李小龍也不是葉問真正的愛徒
  • 現實中的李小龍很厲害嗎?師從詠春拳卻揚名在影視行業
    有記者問洪金寶:「現實中的李小龍,真的很厲害嗎?」 洪金寶說:「真的很厲害。 1940年,李小龍出生在美國舊金山的唐人街,所以他是一個美國人。 15歲那一年,他在一次幫派衝突中受挫,於是他開始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 後來,他嫌棄詠春拳太單調而放棄。
  • 太極不行,詠春拳還是能打的,李小龍曾依靠詠春打敗拳擊冠軍
    提起一代武學宗師李小龍的實戰,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李小龍最厲害的功夫是在腿上,有「李三腳」之稱,當然,寸拳也很厲害。有拳迷喜歡拿李小龍和拳王阿里來做比較,還分出了拳臺之上按照拳擊規則,還有八角籠按照MMA規則,最終結果是平分秋色。當然,這是最可能的結果。
  • 長沙詠春拳 |在《一代宗師》中看到李小龍的影子
    李小龍是葉問的徒弟,但並未真正用其一生去修習詠春,半道去了好萊塢,將中國功夫發揚光大。【攤】:一般對於詠春拳中的攤手,多認為是防禦作用,掌心向上由中線攤出,讓對方的拳力沿著小臂偏離自己中線。而我們看上圖中的最後一個動作,葉問的掌心正是向上。
  • 李小龍師承詠春拳,為什麼最擅長的卻是截拳道
    李小龍,一個傳奇人物,第一個把中國功夫帶向世界的功夫巨星。中國動作電影有很多,但真正會功夫的卻是沒有幾個,而李小龍不僅會真正的功夫,更是自創截拳道,成為武術界的宗師級人物。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李小龍的師傅是葉問,而看過甄子丹演的電影《葉問》都應該知道,葉問是詠春拳的大師,為什麼他的徒弟卻是用的截拳道呢?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腳等拳種。
  • 詠春拳葉問大師和他的孩子們
    隨著近十多年《李小龍傳奇》《葉問》《葉問2:宗師傳奇》《葉問前傳》《一代宗師》《葉問:終極一戰》《葉問3》等影視劇的上演,葉問大師和詠春拳漸漸為大眾所熟悉。葉問大師,1893年10月1日,出生於廣東南海佛山桑園,少年時家境富裕。七歲時,拜師入陳華順門下,為關門弟子。
  • 李連杰評價李小龍截拳道:阿里的步伐,空手道的腿,葉問的詠春拳
    一代宗師李小龍,通過個人自身的努力,將「Kung fu」一詞寫進了英語詞典,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最偉大的是李小龍通過熒幕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武術固有的印象,對中國傳統功夫和傳統文化的推廣真的是功不可沒。
  • 閒遊佛山,發現一處詠春拳館的古蹟,揭開了詠春拳的傳承與歸屬
    01偶遇佛山詠春拳東二義詠堂在這麼偏的地方竟然還有這麼一處古蹟,著實是一個意外,我本是騎車想到東二村的東二公園遊玩詠春拳對於佛山而言素來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符號,鼎鼎大名的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就是佛山人,並且葉問一直以來都是佛山人的驕傲,在佛山的祖廟還專門建有葉問紀念館。
  • 天下武功出少林——集內外拳法為一身的詠春拳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詠春拳也隨之在極短時間成為全世界最為關注的中華武術之一,並迅速掀起了習練中國功夫的熱潮。近代詠春拳盛於佛山,在歷代宗師傳承和發揚中,詠春拳不斷地發展和融合,逐漸形成了佛山、廣州、香港、古勞四大詠春拳傳播中心,並發展出側重點各有區別的幾種不同流派,其中以岑能詠春拳、古勞偏身詠春拳、葉問詠春拳、彭南詠春拳影響較大。詠春拳,是在少林拳術基礎上創編而成的一套新的拳法。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但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並沒有提高,無非是看見和聽到就說誰厲害,所以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李小龍能打贏拳王泰森。對武術的第二層理解是什麼呢?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
  • 個個都練詠春拳 葉問養活了多少人
        葉問雖然早就過世,但卻養活了當今很多電影人。11月3日,《功夫詠春》上映,末尾小男孩出現,名叫葉問,詠春是葉問的師傅。而本月下旬《李小龍》又將上映,現實中,他是葉問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