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
大腦工作的原理是什麼?蘊含著怎樣的奧秘?在南京,創新基因早已根植於此。12月10日下午,作為2020南京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的重要板塊,江北新區腦科學高端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現場,南京腦觀象臺正式揭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平臺通過高科技成像技術,可以更細微地觀察到大腦神經元的變化,將為腦科學重大項目研發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南京打造生命健康產業地標。
南京腦觀象臺揭牌,一年能研究上百個課題
南京腦觀象臺是什麼?據了解,該平臺是江北新區聚焦腦成像技術的開發與應用,依託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布局打造的高端科研平臺,旨在重點打造「自由行為動物腦成像」的核心能力,大規模獲取腦動態圖譜數據,推動重大原創發現,助力腦疾病臨床新藥創製,並啟迪類腦與人工智慧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院長、「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首席科學家程和平指出,該平臺匯集了微型化雙光子成像系統、超靈敏結構光超分辨顯微鏡及高速三維掃描螢光成像系統等先進獨有裝備,構建從突觸、神經元集群,到神經環路,再到全腦水平的全景式腦功能成像體系。「同時,該平臺通過多學科技術,將研究者從繁瑣高難的技術細節中解放出來。」
「南京腦觀象臺是一個大型的科學研究平臺,能夠提供前景式的認識和高通量的數據,提高實驗的效率和質量。希望通過該平臺加速找到靶點,發現新藥的過程。」程和平介紹,該平臺建成後具備每年開展上百個研究課題及承接大型國際腦科學合作項目的能力,提供「高通量、定製化、一站式」的科技服務,為腦科學研究者們提供技術交流與融合平臺。
此外,「神經調質系統介觀腦功能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正式啟動。程和平詳細介紹了該計劃的實施背景和願景目標。他表示,希望通過該計劃,為開發腦疾病藥物提供支撐,建立腦科學多模態分析的數據工廠。
預計投資50個億,打造「未來腦園」
「2017年,江北新區和北京大學牽手,成立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腦成像前沿技術已經在新區落地生根,並有望在這座年輕的城市快速崛起。」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表示,南京腦觀象臺的落成標誌著江北新區腦科學領域研究又邁出了關鍵一步,新區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把腦科學研究應用的最新科研成果與新區獨特的發展優勢結合起來,共同打造新區腦科學發展高地,為人類生命健康貢獻智慧和力量。
據了解,江北新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產業技術創新計劃啟動以來,新區瞄準醫學發展前沿,不斷集聚國際頂尖創新資源。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非線性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等腦科學領域重點新型研發機構項目相繼落戶新區,進而帶動中國腦成像聯盟江蘇省分中心、南京慧腦雲腦科學研究院等一批創新載體在新區落地生根。
「我們的目標是在該領域投資50個億,通過政府搭建各類需求服務平臺和軟硬體設施,吸引更多腦和類腦研究領域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共同推動腦科學事業的發展。」陳潺嵋說。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以來,江北新區生物醫藥領域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6家,累計取得Ⅰ類新藥證書超過20件,處在國內外臨床試驗階段Ⅰ類新藥超過30件。累計籤約新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領域新型研發機構31家。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活動吸引了100餘位海內外腦科學領域專家學者齊聚南京,共同探討科技新知。著名神經生物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蒲慕明院士、靈譯腦科技(上海)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錢卓教授等7位腦科學領域重量級專家學者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