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選注評鑑》:疫後復學,你的孩子不可錯過的好辭典

2020-12-14 美書如故

「千百年後,也許我們的背影都已經遠去,只有詩詞的絕代風華仍然在人世間永恆流傳。」 ——《中國詩詞大會》

作為一個老牌的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走過了第五季了,五年來,我們一一次又一次地在節目裡收穫詩詞的美好,還有人生的感動。

尤其是「外賣小哥」雷海為獲得冠軍的那一季,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詩詞是沉澱在每一個中國人血肉中的文化根脈,它完全不涉功利,又如此貼近真實的生活。

詩詞不僅僅是歷史的回聲,不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惜財產,它就是元氣淋漓、鮮活可感的生活本身。

在這「又是一年春草綠」的美好時節,病例數量的不斷減少,讓我們開始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而各地開學時間和政策的陸續出臺,也讓家長和學生們又開始慢慢回憶起課堂學習的緊張。

無論為了用詩詞安撫心靈,還是為了用好書提升孩子的素養和成績,我都想在這個春天,為大家推薦一套詩詞鑑賞辭典——劉學鍇先生的《唐詩選著評鑑》

從厚度上來說,這是一套大部頭的著作。

作為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和義務教育語文教材的重要構成部分,市面上的各類詩詞著作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各類鑑賞辭典;說實話,我一向疑心這類辭典的主要買家是全國各地的中學老師(初中和高中),講課和出題的現實需要。也有滿足學生需要的各種簡化或者拆分的版本。鑑賞的部分主要是歌路詩詞研究名家。

②名家鑑賞書籍;這類書通常是某些詩詞研究的名家學者,或者某些知名大學的文學教授,適用於入門後的一部分詩詞愛好者或者研究者,對於某些經典作品或者詩人作深入而細緻的剖析,讓閱讀者有系統的體會或者感知;

③詩傳類作品;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類書籍其實已經跟詩作本身的鑑賞沒有什麼關聯了,作者們更關注的是與詩人相關的種種事件,尤其關注捕風捉影的情感故事,通篇主要是作者的想像闡發或者愛情雞湯,配上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名字,從早期市場上的安意如,到長盛不衰的白落梅,蘇纓,再到如今市場上的後來者,以不斷湧現的情態看,受眾還挺多。

我的貓有時候也會認真看這套書,哈哈。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通過對身邊狀況的觀察,我發現,在沒有人推薦的情況下,學生更容易買第三類鑑賞書籍,也願意讀,哪些似是而非的解說,摻雜著情意綿綿的情感八卦,與其說是在看詩詞,不如說是在看披著學習外衣言情小說。

無論是對理解詩歌本身,還是對於提高鑑賞能力這個有些功利的現實目的,都沒有什麼作用,甚至可能把小孩子引上鑑賞的誤區。

而第二類名家作品,有基礎的讀者閱讀時當然受益匪淺,但是對於大部分沒有什麼基礎的孩子來說,可能連「不求甚解」也做不到了。

然而詩歌鑑賞題又向來是中學語文試卷的必考題型,也是學生語文試卷的答題難點。要真正想要有所提升,我個人覺得,要讓小孩子從鑑賞辭典讀起。

為什麼要從鑑賞辭典讀起?

①辭典裡挑選的都是名作,這是讓孩子讀詩歌的最好選擇。這一點就無需贅述了。

②辭典裡的賞析,最重要的特點是基於詩歌本身內容進行解讀,有助於入門者掌握。

③辭典是平常教師講題和出題的重要參考,其內容有助於孩子掌握鑑賞的基本方法和答題的相關語言。

而且辭典適用於家庭親子閱讀,如果是低年級的學生,家長可以自己讀過以後給孩子靈活講解,避免孩子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高年級的孩子,則可以與父母同讀詩歌以後,結合鑑賞互相交流。

而在市面上各種鑑賞辭典中,中國古籍出版社的出的這套《唐詩選注評鑑》簡直是辭典中的「神物」。

作者劉學鍇出生於1933年,是唐詩鑑賞的大家,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幾部語文教學必備的詩詞鑑賞辭典,編者當中就有他的名字。

這套書在鑑賞詩歌上的基本編排如下:原作+注釋+各朝著名詩評+賞析。比上海辭書的鑑賞辭典多了中間的兩部分內容。

注釋的出現,有助於解惑,而各朝詩評,則有拓展思路的效果,有時候看各種古人評論,與自己的理解互相印證、補充,乃至於與自己完全不同,都是很愉快的閱讀體驗。

而最後的鑑賞文字,更是推薦原因中的重中之重。

我不知道在這些文字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之前,經歷了多久的推敲與修正,但我面對著這兩本比字典還有厚的著作,內心確乎是充滿了敬佩和感激。

名家寫一篇詩詞解析文字不是難事,但是寫這麼多卻是巨大的工程。更何況,其中的解析文字,是真正的照顧到了「辭典」答疑解惑的功能,生動又優美地向每一位讀者講解著詩歌的外在內容和內在風神。

深刻又親和,平易又優美。

是一本真正適合大部分人,尤其契合初高中教育現實的鑑賞辭典。然而其深度,又不止步於這裡,而是經得起反覆品讀,無論你出於詩詞學習的那個層次,這套書都能給你許多助益。

也就是在這樣的作品的引領下,我們開始遨遊於詩歌的世界,也真正覺知了「大家」這個稱號沉甸甸的分量。

有些人用一年能速成好幾分書,以此自誇於人前,有的人用半生時間,專心寫就一部書,卻靜默於幕後。

然而當流駛的時光無情拂去喧囂的塵埃,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經典。

而我們,也就是在讀好書的歲月中,將文字散入胸中溝壑,化作「腹中華氣」,最終成為變成縈繞在靈魂之中的溫潤與風神。

相關焦點

  • 選本亦是經典,劉學鍇《唐詩選注評鑑》修訂再出版
    《唐詩選注評鑑》(十卷本)《唐詩選注評鑑》是劉學鍇歷時四年、全部手寫完成於80歲高齡時的封筆之作。全書將近300萬字,集選詩、注釋、集評、鑑賞為一體,共選唐詩650餘首。選詩既重視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又從整理的方式上為廣大讀者提供較為翔實的注釋和豐富的資料,並為讀者的鑑賞提供一些比較切實的參考。
  • 劉學鍇:唐詩的知音
    【光明訪名家】    2013年,花了4年時間寫完《唐詩選注評鑑》書稿,劉學鍇教授已經80歲,「我原來準備選注評鑑2700首唐詩,手抖得厲害,只得壓縮為650首,300萬字。」他說。
  • 《宋詩選注》出版六十餘年後 《錢鍾書選唐詩》昨日首發
    錢選楊抄的全唐詩錄手稿,最初是打算給女兒的留念錢鍾書先生生前並未出版唐詩的選本,但曾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唐詩選》的工作。因為一些原因,在這部《唐詩選》的編撰過程中,錢先生起初只扮演了個配角,而到成書時,他更被擯為跑龍套的角色。
  • 唐詩鑑賞比較切實的參考
    面對如此光輝燦爛的藝術瑰寶,不免令人稍感遺憾的是,新中國成立六十餘年來,真正有影響的唐詩通代選本卻只有兩三種。與三十餘年來唐詩的整理、考訂、研究成果相比,唐詩的普及工作除了《唐詩鑑賞辭典》曾產生過廣泛影響外,無疑是滯後了。以致時至今日,各地出版社還在不斷翻印孫洙的《唐詩三百首》這部從選目上看顯然未能充分反映唐詩藝術成就的兩個半世紀前的選本。
  • 各說紛紜,鑑賞辭典評譯熱潮
    所以怎樣讓這多數人有效地閱讀、欣賞唐詩,獲取精神食糧,就為廣大研究者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即怎樣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係問題。要處理好「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的關係,關鍵是一個態度問題。新時期之前的唐詩普及著作主要是選詩和賞析著作,其賞析之作以劉逸生《唐詩小札》為早此書,1961年出版,「文革」後又多次重印影響甚大。
  •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調研我區疫後復學和青少年工作
    近日,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梅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吳漢橋、團市委書記陳明宇一行就疫後復學和青少年工作到我區調研,區委副書記張青松參加。調研組先後來到北京路第二小學、荊棉學校進行實地調研,聽取學校疫後復學情況匯報,並對做好學校常態化科學防控工作做出指導。調研組要求,學校要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教職工和學生的健康監測機制,備足備全防控物資,加大校園內外環境清潔頻次,引導學生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把常態化防控融入到工作、學習、生活各個方面。
  • 《唐詩鑑賞辭典》暢銷30年 本是個偶然選題
    「文革」結束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在長期的壓抑後得到集中的爆發,某些圖書動輒有幾十萬的印數,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這首先和當時出版產業的情況大有關係:  截至1982年底,全國的出版社有243家;1982年全國出版圖書31784種,其中新書23445種,單種圖書平均印數184967冊;當時是紙質圖書的一統天下,沒有網絡和電子閱讀。
  • 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作者(編者):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 著 出版單位: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9787532620487 作者(編者)簡介:更多 關閉 內容簡介:   《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 周絢隆:錢鍾書選唐詩
    冠英、友琴都在,即展開《唐詩選》具體工作討論,篇目大致已由默存選定,約明日友琴來我家商定落墨。」此後一九六二、一九六三兩年,在《王伯祥日記》中都有關於錢鍾書參與討論《唐詩選》稿子的記錄。但據後來成書的《唐詩選》前言說:「本書初稿完成於一九六六年,一九七五年進行修訂。參加初稿和修訂的有餘冠英(負責人)、陳友琴、喬象鍾、王水照同志。錢鍾書同志參加了初稿的選注、審定,後因另有任務,沒有繼續參加。」
  • 山西農業大學:汲取抗「疫」力量上好返校復學第一課
    url:https://m.gmw.cn/2020-04/21/content_1301168448.htm,id:1301168448【山西農業大學:汲取抗「疫」力量上好返校復學第一課】「這次抗『疫』鬥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一次淬鍊,是大國責任與擔當的一次凸顯
  • 描寫雨的唐詩,不可錯過的唯美意境
    描寫雨的唐詩,不可錯過的唯美意境唐代詩人才華橫溢,這次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描寫雨的唐詩,撐一把傘與心愛的人漫步雨中,想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吧,下面便讓我們來體驗這唯美意境吧。春夜喜雨唐代詩人杜甫所作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 誰說錢鍾書只有《宋詩選注》?塵封近40年的《錢鍾書選唐詩》來了
    :楊絳提議,錢鍾書選定,歷時7年多《錢鍾書選唐詩》是一部錢鍾書先生在五萬多首唐詩中無拘無束地取捨後得出的具有獨特視角的選本;是一部超過《唐詩三百首》六倍規模、可以看見唐詩全貌的當代大型選本;是一部由楊絳先生認真日課抄錄,並且偶爾將他們夫婦日常學術互動留在紙面的唐詩選本。
  • 誰說錢鍾書只有《宋詩選注》?塵封近40年的《錢鍾書選唐詩》來了
    選詩緣起:楊絳提議,錢鍾書選定,歷時7年多《錢鍾書選唐詩》是一部錢鍾書先生在五萬多首唐詩中無拘無束地取捨後得出的具有獨特視角的選本;是一部超過《唐詩三百首》六倍規模、可以看見唐詩全貌的當代大型選本;是一部由楊絳先生認真日課抄錄,並且偶爾將他們夫婦日常學術互動留在紙面的唐詩選本。
  • 3首寫「柳」的唐詩,不可錯過的千古名作!你都讀過沒有?
    「柳」是中國詩詞裡的一個重要意象,無數詩人、詞人寫過「柳」,所以寫「柳」以及提到「柳」的佳作數不勝數,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3首寫「柳」的唐詩,都是不可錯過的千古名作,非讀不可!陳下垂說,好的詩歌,越琢磨越有意思。這首詩簡單到乏味的地步,當時如果花時間細細琢磨就會發現,這首詩絕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簡單。整首詩最為人說稱道的就是1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真是形象生動的比喻,不過小編想說點別的。
  • 周絢隆:《錢鍾書選唐詩》展示了活潑潑的唐詩的方方面面
    (按,《宋詩選注》沒選《正氣歌》,正是「拔白旗」時被批判的理由之一)由此看來,經歷了十年政治運動磨礪後,對於錢鍾書先生1960年代參與「選定」的《唐詩選》篇目,餘冠英先生顯然認為有些不合時宜了。雖然楊絳先生說「鍾書肯委屈,能忍耐」(《我們仨》),但不等於對這些事情會完全無動於衷。
  • 金聖歎選批唐詩:邂逅145位詩人,595首璀璨唐詩
    ,與你侃侃而談唐詩的風骨與趣味!《魚庭聞貫》&《詩者信箋》一冊、《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序》一冊、窗柱書籤七枚,裝點你的日常,豐富又實用。》中的600首,那你就錯過了唐詩太多的美好!,是真正具有品讀性和啟發性,不可錯過的好詩。
  • 「我」注唐詩舉隅
    ,到底應該是「我」注唐詩,還是唐詩注「我」,這是當今存在於這個領域的一個大問題。所謂「我」注唐詩,就是以唐詩為主體,從各個角度對作品本身進行闡釋;而所謂唐詩注「我」,則是以唐詩為話題,來為自己的某種既定觀點服務。唐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永遠值得一代又一代後人學習、理解、吟誦、欣賞。所以,唐詩注「我」,作為文學創作偶一為之則可,作為嚴肅的學術性闡釋則不可。而「我」注唐詩,才是唐詩普及工作的正確方法。
  • 唐詩寶寶起名大全:這300個來源於唐詩中的好名字不可錯過!
    明澄 出處:玄兔月初明,澄輝照遼碣-遼城望月-全唐詩 「明澄」作為男孩子的名字,寓意良好。性格上比較沉穩內斂,喜好沉心鑽研學問,事業穩定,比較戀家,能夠處理好事業與家庭之間的關係。文筆比較出眾,喜歡舞文弄墨,在文學方面的天賦出眾。
  • 《錢鍾書選唐詩》:一份「錢選楊抄」的獨特唐詩選本
    錢鍾書的《宋詩選注》一書出版發行六十餘年,受到讀者的廣泛好評,錢鍾書雖生前並未出版唐詩的選本,但曾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選注《唐詩選》的工作。吳學昭在徵得楊絳同意後,抱著學術為公的態度,決定將其公開出版,以供有興趣的讀者研究和參考。《錢鍾書選唐詩》共選錄308位詩人(無名氏計為1位)1997首(句)作品,覆蓋面很大。這多少可以彌補錢鍾書在《宋詩選注》的序言裡所感嘆的那種遺憾:「我們在選擇的過程裡……尤其對於大作家,我們準有不夠公道的地方。
  • 「我們仨」與《錢鍾書選唐詩》
    當「錢鍾書」與「唐詩選」這兩個名詞碰撞在一起時,帶給萬千讀者的該是怎樣的興奮與激動!即使最資深的「錢迷」此前也不知道,作為《宋詩選注》的作者和社科院文學所編《唐詩選》的重要參與者,錢鍾書竟然還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唐詩選》」。這是在《錢鍾書手稿集》之後最新公開出版的錢鍾書遺著,而「父選母抄,圓圓留念」(錢鍾書題語),與「我們仨」都有所關聯的產生背景,更是為全書增添了一份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