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四大名著何以是四大名著

2020-12-10 一覽眾河小小

四大名著這個概念,指的是什麼呢,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說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分別是《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它脫胎於馮夢龍四大奇書的說法,四大奇書是把《紅樓夢》更換為《金瓶梅》,四大奇書都是明代作品,待清代《紅樓夢》問世後,有人覺得《金瓶梅》淫穢描寫過多,就用《紅樓夢》替換,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概念。

開頭就說了,四大名著全稱應該是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它的甄選範圍就是在古典長篇小說領域。這樣一看,四大名著無論是成書時間、文學價值和影響力都是無與倫比的,其他作品難望其項背。

說起來,在古代寫小說並不吃香,同樣是讀書寫字,大家崇尚的是詩詞歌賦,寫小說是小道,是不務正業,正統讀書人士大夫對此是不屑一顧的。所以長久以來,我們並沒有長篇小說這類作品。不過短篇紀實小故事還是很多,古人擅長把故事傳說和歷史結合起來,比如說早期作品《左傳》《史記》等等,雖說是史書,但很多記述明顯就是故事甚至是段子,這些也可以說是小說的雛形。歷史上也有很多講故事的高手,比如說莊子,他的著作《莊子》裡有很多寓言故事很有趣。再比如說漢武帝時期的東方朔,就是專門會講各種奇聞異事的高人,他們說的故事都可以算作是小說。

當然,如果說真正意義的小說,還要從魏晉南北朝時候說起,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搜神記》跟《世說新語》了,一個是講怪力亂神鬼怪故事的,一個是講士大夫階級的奇聞趣事,堪稱兩部精彩的短篇小說集了。除了這些,還有兩部很有名的作品,一個是《木蘭辭》,一個是《孔雀東南飛》,這兩部作品是敘事長詩,相信上過中學的朋友都背過學過。這兩部作品是樂府詩歌的形式,語言生動,格律規範,敘事明了,條理清晰,形式是詩歌,內容是小說,可以說是難得的精品。

所有這個時期的作品有個特點就是短,即使是敘事詩叫做長詩,也只是相對而言,比起西方作品《荷馬史詩》裡動輒上萬行的作品,的確算不上多長。這些作品集一般也不是原創,往往是把各種傳說趣聞整合起來,做一個簡單的歸納。因為這樣的作品上不得臺面,得不到官方認可,所以很難有人願意去獨立創造,更別說去寫什麼長篇大論的長篇小說了。

與這種短文並行的,還有一種文學樣式也是講故事,那就是戲曲。戲曲的故事性一般都很強,還有表演形式。不過,戲曲顯然更受正統士大夫的輕視,所謂什麼戲子下九流之類的說法層出不窮。戲曲的輝煌時代是在元代,因為元朝對傳統讀書人的打壓加上民族立場,很多讀書人開始廝混市井,創作了大量適合市井的文學作品,也就是後面所謂的元雜劇,比如有代表性的《竇娥冤》《西廂記》等作品。這些是戲劇作品,無論構架還是篇幅都要比以前的短篇小說大的多,無論是文學價值還是影響力都達到了一個高峰。

再到後面,元末明初的時候,《水滸傳》問世了,這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水滸傳》人物眾多,故事複雜多樣,有完整的主線和思想主張,對後世小說有著深遠影響。到了明代,長篇小說達到了空前發展,《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演義》《金瓶梅》等大量優秀作品湧現。小說在正統眼裡依然是比較低級的存在,比如《金瓶梅》作者蘭陵笑笑生,真人到底是誰沒人知道,可見文人即使寫小說,也不願意署真名,因為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不過,在廣大老百姓眼裡,小說已經融入到精神文明生活之中,它們娛樂性高,可讀性強,影響力越來越大。

等到了清代,越來越多的長篇小說開始出現,最有名的當屬《紅樓夢》。除此之外,晚清還出現了四大譴責小說,剖析現實,針砭時弊,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飽滿,都可以算是長篇精品。比如中學教材裡都曾經節選過《老殘遊記》《儒林外史》裡的章節。不過這些作品跟四大名著相比,無論影響力還是文學價值,差距還是蠻大的。

古典文學有很多門類,比如詩詞歌賦等等,都有著幾千年歷史,單挑詩歌來說,又有絕句、律詩等不同形式,每一個門類都有諸多精品。而長篇小說無疑是比較年輕的一種,真正算起來,也就幾百年歷史,四大名著的概念單純是指長篇小說領域的四大名著,這四部作品也是實至名歸的。說四大名著絲毫不影響其他門類的文學作品,有的人喜歡讀詩,那《唐詩三百首》、《詩經》、《古詩十九首》等作品盡可背誦,有的人喜歡宋詞,那柳永、蘇軾、辛棄疾等人作品盡可以去讀。學習這些作品和看古典長篇小說完全可以並行,「四大名著」的名頭完全不影響人們對其他文學作品的誦讀。

不過話說回來,在長篇小說領域,四大名著的名頭的確蓋過了其他作品太多,如果做一個統計,讀過四大名著的人要遠遠多於讀過其他古典長篇小說的人,但對於普通人來說,讀四大名著已經完全足夠了,沒必要什麼書都看。

相關焦點

  • 從「宇宙四大奇書」到「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的說法由來
    不過,儘管許多人不一定真正的親自讀過「四大名著」原著,「四大名著」的地位卻早已深入人心,代表的是中國古典小說最高水平(事實當然並非如此)。然而,在1949年以前還沒有這種說法。」的提法,直到80年代,「四大名著」被許多文學評論家在作品中提及。
  • 四大名著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被淘汰的兩本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有《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以及《紅樓夢》,現在我們一再的被翻拍,可見他們非常的受歡迎,但是在建國以前我們有六大名著知道他們為什麼後來變成了四大名著嗎?說起四大名著,可以說普及度非常之高,在全國估計除了
  • 四大名著本來是六大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的那兩本名著是哪兩本?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名揚海外,在國內也是人人皆知,四大名著分別是《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典範,也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其實本來我國古代有六大名著,但是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社響應國家提出的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水平的號召,率先出版了六大名著裡的四本,也就是現在的四大名著,收到非常好的社會反響。其他的出版社也跟風紛紛推出這四本名著,久而久之,人們就開始把這四本名著叫四大名著了。其實本來是六大名著,有人問,還有兩大名著是哪兩本?
  •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時間:2016-10-12 11:03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誰評選的? 四大名著是怎樣評選出來的?
  • 四大名著的由來
    眾所周知,所謂「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前三部是明代人所著,後一部是清人所著。水滸傳是明人施耐庵所寫,在電視劇《大腳馬皇后》中,曾出現施耐庵與明太祖朱元璋在小酒館中聯合做對聯的橋段,可見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人。古人寫書所遵從的要旨是「我手寫我心」,寫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取稿費,而是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見地。
  • 六大名著為何改為四大名著?
    建國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了四大名著?刪掉的兩本是哪兩本?而四大名著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這四本書其實不考慮閱讀,光看每年對這四部書翻盤的影視劇來說。就足以看出人們對這四部傑作的喜愛程度。關於四大名著,鮮有人知是:當出版商第一次討論出版書籍時,他們實際上決定了六大名著!然而,經過幾次研究和討論,其中的兩個被刪除,成為當前的四大名著。那麼被刪除的是哪兩本?
  • 四大名著淺析
    四大名著大家都不陌生,曾有一段時間,我國宣揚的是六大名著,解放初期刪去了兩本《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才變成了現在的四大名著。現在我國雖然讀書的人不多。但談論起來還是提到四大名著的人較多。多數人有這樣的理解和看法:《西遊記》以西天取經為主線,人妖混雜,是非難辨。表現出孫悟空是正義的象徵,但主題卻反應出的是老孫徇情枉法。《三國演義》反應的是國人內鬥,濫用孫子兵法,傳承的腐朽文化。
  • 四大名著偉大歷史,如何讓寶寶從小閱讀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為什麼是四大名著,而不是五大、六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一般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叫做「四大名著」。
  • 65年之後「四大名著」推出珍藏版
    「四大名著珍藏版」發布會現場,左二為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四大名著的經典程度已經無須多言,但問題也一直存在:究竟哪個版本好,學界、讀者心中都未有定論。眾多版本中,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權威性最毋庸置疑。
  • 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
    今天推薦網文界「四大名著」與「新四大名著」,你認可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網文界「四大名著」指的是在網文早期,流傳度廣、知名度大,對現在網文有重大影響的四本經典小說。它們分別是《飄邈之旅》、《誅仙》、《紫川》以及《小兵傳奇》。
  • 「四大名著」、「六大名著」、「七大名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從小到大,被學校、家長要求多讀書的我們都接觸了不少中國傳統文化,其中小說界的「四大天王」,即「四大名著」更是課本上的常客。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小編從小聽到大,其中的精彩片段也屢屢翻閱,以至於自認為是不大不小一個專家。直到某天聽說除了「四大名著」外還有「六大名著」、「七大名著」的說法,才頓時一頭霧水。
  • 四大奇書、四大名著、六大名著這三位老弟到底是啥關係?
    其實不知道六大名著並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因為六大名著這個概念被四大名著壓的太狠了。所以也就小眾到很多人都不知道。咱們呢先講講四大奇書。怎麼又冒出個四大奇書來,誒,這四大奇書可算得上是四大名著的爺爺輩兒了。這四大奇書按時間先後來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 四大名著,你傷不起
    此語自然有失偏頗,可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中國人是了解、熟悉甚至是精通四大名著的。作為中國古代文學經典中的經典,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就是在世界文學史上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想看看鷗鳥上回講了啥故事?
  • 中國古代小說那麼多,何以獨四大名著出名?餘秋雨:情趣讀物而已
    「四大名著」與中國社會的「小說教」傳統清代大史學家錢大昕,他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小說教」。而我們所稱的四大名著無疑在其中有著教科書一般的地位。總之,這個說法等於說,像四大名著之類作品,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最結晶,是和民間底層群眾的意識親密無間的,所以能夠如此紮根和流行。
  • ...萬字的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硬筆書法,渠縣,西遊記,水滸傳-四川新聞
    四川渠縣一公務員歷時17年手抄358萬字的四大名著 作者甘巖松與他的四大名著硬筆書法手抄本四大名著硬筆書法手抄本流暢飄逸的硬筆書法  四川新聞網達州12月15日訊(杜江 記者 張驥)日前,記者據濛山論壇網友介紹
  • 「四大名著」的前世今生
    提起古典文學的四大名著,在我國可稱得上是婦孺皆知。四部著作以其傳統的文化底蘊以及極強的記人述事的文學性,於明清之後,廣為流傳於文人墨客之中,塑造的一系列經典人物,經常成為茶館酒肆裡人們消閒娛樂之話題。但在近年來政府不斷倡導「國學復興」的背景下,無論是書店案頭的精裝版本,還是網商的電子版本四大名著,均有著不小的受關注量,可以說四大名著勝在了長久。此現象,也真乃是傳統文化之大幸事!
  • 從四大名著到六大名著再到四大名著,這本書屢次被排擠的經歷最委屈
    現代人一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就是《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這已經被世人認可。可是在《紅樓夢》問世之前,中國古代的小說已經發展到頂峰。那時候的四大名著並不是現在這般。有一部比《紅樓夢》更有現實意義的小說躋身其中,甚至堪稱第一。
  • 從四大奇書到六大名著,四大名著的說法內容經歷了怎樣的演化改變
    中國古典文化長篇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合稱四大名著,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四大名著」這一特定說法的演變過程。一:王世貞的四大奇書說。這可稱做是四大名著的最初的內容雛形。三:用《紅樓夢》代替《金瓶梅》。很長一段時間裡,在《紅樓夢》沒有問世之前,《金瓶梅》一直和《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四大奇書。到了曹雪芹的《紅樓夢》問世以後,很多人發現不論從寫作水平還是文字功底藝術價值上,《紅樓夢》都遠遠超出了《金瓶梅》。
  • 《四大名著》回味無窮
    四大名著在今天是家喻戶曉,這句話不假,但是不全面。應該說是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更為人所知。但是喜歡看原著的人比起作品改編的影視劇還是要相差甚遠。文化界一直呼籲看原著小說,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學者,是否可以用影視代替原著?得到的答案是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