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抗疫先進,致敬最美逆行者!
12月10日下午,佛山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市機關大禮堂召開。會議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公布並表彰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以市委名義表彰一批佛山市優秀共產黨員和佛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榮獲佛山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佛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沈潔、陳漢文、劉穎榮獲佛山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沈潔榮獲佛山市優秀共產黨員。
上圖:順德區衛生健康局朱藝婷局長(右三)、南醫大順德醫院沈潔院長(左三)、南醫大順德醫院醫生:陳漢文(左一)、鄧曉龍(左二)、肖強(右二)、劉穎(右一)合影。
沈潔院長(左六)代表醫院接受表彰
全力抗「疫」,彰顯公益擔當
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之際,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迅速行動,妥善應對,積極援鄂,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實現診斷病情零失誤、疑似患者零漏診、確診患者零死亡、院感問題零發生和醫護人員零感染「五個零」,彰顯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擔當。
回首一路走來,醫院領導班子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貫徹疫情防控系列部署,啟動聯防聯控,成立六大專項工作組,出臺診治與防控方案,組織志願報名馳援武漢;多學科專家團隊參與一線救治,組織全區疑似病例會診、與前線醫療隊遠程會診,提供了南醫大順德醫院最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1月下旬,醫院作為疫情初期順德區定點醫院之一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阻擊戰正式拉開序幕。醫院黨委快速部署院內疫情防控工作,啟動院內三級防控體系等聯防措施,對發熱門診進行升級,研究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和流程達60多項,醫院在短短24小時內建立了獨立診室的貨櫃「小小醫院」,快速建立起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醫院還承擔全區疑似病例的會診及診治工作,從1月22日至5月3日止共接受遠程會診疑似患者521人次,現場會診3例。在醫院黨委的號召下,醫院共有800多名志願醫護人員申請加入一線救援,2月9日和13日,共派出63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支援人數位居全省第七位,其中,60名隊員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感染病區重症病房,移植「佛山模式」,完善「佛山方案」,在重症救治中挑戰著一個又一個不可能。
2月24日,醫院全面恢復有序開診。醫院堅持多措並舉,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始終嚴格落實預檢分診,規範開展接診排查工作,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服務」,保障日常醫療與防控工作兩不誤,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同時,組織志願宣講隊深入企業,幫助進行人員篩查,進行復工復產健康監測、環境消毒、通風換氣、衛生清潔、減少聚集、物資保障、個人衛生等專題培訓;積極宣傳防控相關知識,疫情開始至6月共發放和張貼新冠肺炎防控宣傳畫200餘張,派發各種防控宣傳單張2.5萬餘份,發布科普文章30餘篇。
用六個詞、四句話來總結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抗疫」之路,那就是:高效率——順德速度、強鬥志——鐵人鬥志、逆行者——最美逆行、克難關——共克時艱、暖人心——溫暖守護。管理上未雨綢繆:穩紮穩打,突破未知困境,拉響最嚴警報;聚焦臨床一線:凝聚智慧,規範科學,無畏無懼、眾志成城;穩固後方強保障:把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踐行初心守情懷:以愛戰「疫」,將初心映照在救死扶傷的戰場。
實力擔當「醫者」與「管理者」雙大梁
沈潔同志現任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院長、廣東省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主任、廣東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與代謝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骨質疏鬆分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獲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全國「敬佑生命」十佳科普影響力獎,是國內有影響力、省內知名的內分泌代謝專家。
沈潔院長不僅是德藝雙馨的醫者,更是全面發展的管理者。疫情面前,她剛毅果敢、衝鋒在前,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和專家型管理幹部特有的敏思睿智和職業追求,帶領醫院部署在前,逆行而上,領航院感防控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充分彰顯了一名醫院管理者面對突發事件時雷厲風行的「硬實力」。
早在1月初,敏銳的沈潔院長提出院科兩級做好應急預案準備,1月17號針對疫情開了「院感管理委員會」並啟動院內預防性措施和動員。1月23日醫院成立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領導小組,沈潔作為組長,連夜帶領各小組緊急制定職責,研究疫情防控工作預案和流程達60多項,快速建立起了醫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體系。1月30日,她組織各部門在短短的24小時內在醫院急診門外建立了獨立診室的貨櫃「小小醫院」,規範了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的流程。她狠抓院感防控體系建設,推進探索出南順醫特色的感控經驗與成果,成為了地區、行業的創新和示範。
疫情期間,沈潔教授是順德區的醫療專家組組長,肩負著全區的新冠肺炎臨床診斷救治、院感防控技術指導和諮詢等相關工作,帶領專家組做了大量臨床診治工作,為順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作出重要貢獻。
沈院長以身作則親臨新冠病房一線,在她的感召下,醫院發起志願報名活動,18個小時就收到了800多名醫護人員的志願報名,2月9日和13日,我院共派出63人到湖北武漢方艙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支援前線救治工作,支援人數位居全省第七位。
惟其艱難方顯英勇,惟其篤行方顯珍貴。沈潔院長總是保持著一種飽滿的工作熱情和不懈的毅力鬥志,不斷勉勵和傳遞著不竭的精神動力,她是守護百姓健康的專業醫者,她更是防控一線的「鏗鏘玫瑰」。
「最美麻醉醫生」,把初心譜寫在抗疫戰場
陳漢文是我院麻醉科主任醫師,哈佛醫學院博士後,葡萄牙聖安東尼醫院訪問學者,南方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獲評2018年順德「十佳」醫生、首屆醫師節「最美青年醫師」、第一屆佛山醫學傑出青年,是我院第二批弛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獲佛山市「最美逆行者」、「順德好醫生」稱號。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陳漢文主動提交「請戰書」,而此時,他的妻子將於2月底生產。2月13日凌晨,陳漢文成為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抵達武漢後,他和隊員們隨即開展救治工作,深入病區一線,對每一名患者進行認真、細緻的診治,視患者如親人。麻醉醫生需承擔著氣管插管的任務,受感染的機率很高,但陳漢文不懼危險,毅然參加了武漢市第一醫院「插管敢死隊」的培訓,隨時待命。他說,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是麻醉科醫生的天職,只要做好科學防護,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完成救治任務之餘,不被感染。
陳漢文還擔負起醫療隊的宣傳聯絡和各項學習、會議的組織安排任務,成功協助策劃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為主題的順德區委區政府與湖北前線順德醫務護人員連線慰問活動、全順德中小學生參與的以「扣好人生的第一個扣子」為題的思想政治愛國主義教育課程等,傳播戰「疫」正能量,傳播白衣戰士在武漢戰疫過程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先進事跡,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同時為培養年輕一代愛國情懷做出一分貢獻。
劉穎是我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是土生土生的湖北人,疫情暴發後,她是醫院第一個提交「請戰書」的醫生,2月9號,劉穎作為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奔赴湖北,馳援家鄉,進入武漢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救治工作。
馳援家鄉,用責任與擔當書寫抗疫答卷
初到方艙醫院,正是武漢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時候,病人多,醫護人員少,患者病情相對複雜,而且大部分都非常焦慮、抑鬱,除了醫治疾病,劉穎和隊友還要協助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及其他需求服務,並進行必要心理的輔導。
方艙醫院內的患者以50-60歲居多,教育水平不高,劉穎想法設法想給大家上課,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語言讓大家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新冠知識,了解出艙後的自我防護知識。作為湖北人,劉穎用家鄉話拉近和患者的距離,更自創了一套胸部CT評分理論,給這裡的患者溝通病情,緩解了對病情一知半解、模稜兩可的患者的焦慮心情。
不僅如此,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劉穎堅定信念,時刻提醒自己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值班時,她深入病患,記錄整理觀察資料,從不叫苦,不怕累。下班後還通過語音、微信、視頻等方式,介紹武漢醫療隊戰役情況,介紹患者同病毒作鬥爭的情況,鼓勵大家團結一心,共同抗疫。
在這裡工作的1個月時光裡,劉穎和戰友們成功治癒100多例患者、轉院數十例患者,實現方艙0死亡,醫務人員0感染,治癒患者0返回。而劉穎個人也因為優秀的工作表現被評為「方艙醫院優秀標兵」。
劉穎最大的感受在於「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她希望自己不僅救治疾病,也要心存大愛、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肩負起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