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之後,又一中國巨頭強勢崛起,8年時間成為全球第一

2020-12-17 新知財料

中美之間的高科技競爭一直都存在,華為憑藉5G技術佔據了優勢位置,接連引起了不少風波,可是我國還有一大科技行業的巨頭,力壓美國的無人機龍頭企業,拿下了全球85%的市場,而這一強勢崛起的巨頭就是大疆。

或許很多人都不了解大疆,但是我國許多影視劇的背後,都有大疆無人機拍攝的成果,大疆無人機,如今可以稱得上「獨佔鰲頭」,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疆的創始人汪滔從26歲創業,34歲時壟斷全球的無人機市場,如今40歲時,身價已經達到了480億,而且他還名列胡潤研究院發布的白手起家富豪榜中,並從2015年登榜後,一直在列,2020年,汪滔已然位列第9。

汪滔是怎麼把無人機做到世界第一的?

大疆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壟斷」全球的科技巨頭,其實從2006年創立以來,只經歷了短短的14年。但是其產品卻牢牢佔據著全球超過85%的市場份額,估值超過1660億。

其實不少人就會疑惑,大疆是憑藉什麼做到世界第一的。

最主要的還是核心技術,大疆的成功秘訣是過硬的實力,並且在無人機航拍領域,大疆的核心技術是很難複製更換的。正因為如此,大疆以超高的性價比,迅速佔領了市場。就連美國軍方如今配備的無人機設備,都是大疆出品,這無疑是對大疆無人機的高度認可。

可汪滔是怎麼打造出高端的核心技術的呢?

實際上,汪滔在校讀研究生期間,於2006年成立了大疆創新公司,26歲的他因為常常鼓搗無人機導致曠課,因此兩年的研究生課程,愣生生讀了五年。

而五年後,大疆的第一款無人機所需要的一切零件,都已經被他完完整整的創造了出來!從軟體到螺旋槳、支架、遙控器等,全部的一切,都是自己研究出來的。

到了2013年1月,大疆終於發布了新品「大疆精靈」,這一款國產無人機,迅速得到國內市場關注,此後又推出了「精靈2」、「精靈3」,不斷改進優化的產品先後問世,開始走出國門。

無人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除了影視航拍、個人航拍之外,許多科學研究、物流跟蹤乃至地理勘探等領域,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大疆產品的可靠性,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回頭客。

大疆成為全球第一,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大疆如今到底有多強?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跟老乾媽一樣,都選擇了不上市,就連理由都一樣:不差錢!

據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2017年間,大疆的營收從59.8億元、97.8億元、升至175.7億元,其中淨利潤更是從14.2億元、19.3億元,躍升至43億元。而現在的大疆,估值為1660億元,已然家大業大了。

而且大疆非常重視科研,公司內部建立了1500餘人的核心科研團隊。

截至目前,大疆累計的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4600件,在國際專利申請排行榜上,大疆科技赫然排名第二,正因如此,大疆才有底氣壟斷全球的無人機行業,論專利,還沒幾家產業能拼過大疆。

汪滔用五年的專注換來了大疆的第一個產品,並成功創新了獨樹一幟的核心技術。從一開始,大疆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在全球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唯有創新,能夠促進企業邁向國際,並佔領一席之地。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華為之後,又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專利僅次高通,躍居全球第三
    華為作為中國第一大民營企業,擁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在最新公布的「2020全球無線通信網絡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中,華為以8607項的成績,成為榜首。而在華為之後,還有一中國科技巨頭崛起,它便是OPPO。但其實,在多年時間裡,OPPO早已突飛猛進,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快充、自拍等都已成為OPPO手機的亮點。而其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的OPPO Find X2系列,更是憑藉著3K屏幕、120Hz高刷、驍龍865晶片等卓越的配置,與出眾的顏值與手感,成為上半年機皇級別的存在。
  • 又一國產彩電巨頭成功崛起!衝擊全球第一:書寫中國電視品牌新時代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和崛起,越來越多的手機、PC、電視等廠商都紛紛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所能夠看到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海信、TCL、海爾等眾多中國企業,都不斷地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最近幾年,最受國內網友們所關注的便是華為,由於受到了一些
  • 又一科技巨頭崛起,一年賣4820萬臺,壟斷25%的份額,成全球第一
    導讀:又一科技巨頭崛起,一年賣4820萬臺,壟斷25%的份額,成全球第一!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最近這幾年在國內市場上也崛起了很多的科技巨頭企業,像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公司都是享譽國內外的中國科技巨頭企業,而這些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上發展得非常好,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可以說它們都是中國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值得我們為其感到驕傲和自豪!
  • 國產屏幕巨頭崛起,拿下小米、華為之後,又將三星、蘋果收入囊中
    近段時間美國跟華為之間的摩擦幾乎眾所周知,雖然令國內消費者都感到憤怒,但在憤怒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在半導體領域起步較晚,但得益於政府的大力扶持與相關企業的努力,近年來該領域的發展進程也頗為可觀。
  • 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
    導語: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提升,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綜合實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不僅如此在科技領域,中國也邁出了一大步。如果說起國產企業中的巨頭,除開國有企業不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華為、小米、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這些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公司,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它,聽說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
  • 專利申請超越三星,繼華為之後,又一國產巨頭迅速崛起
    在一眾科技企業當中,行業巨頭的數量絕對不少,諸如美國的谷歌、蘋果、IBM,或者是韓國的三星,日本的東京電子,這些企業都是行業內鼎鼎有名的巨頭人物。而我國近幾年崛起速度最快,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在很多人的心中可能只有華為了。
  • 中國最低調科技巨頭,10年時間裡力壓美國科技品牌,成全球第一!
    每次一說到中國的科技發展歷程,我們也都不得不豎起大拇指,因為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真的太快了,在過去的六七十年時間裡,就算是遇到一些困難險阻中國依舊堅挺著,將科技水平提高到了一個又一個高度,不斷的打破一些國家的技術封鎖。
  • 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
    導讀:中國光學巨頭崛起,背靠蘋果、華為,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在我們平時使用手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使用手機來進行拍照,因為現在手機的攝像頭都越來越清晰了,所以手機的拍照功能也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在全球的手機攝像頭領域,如今也誕生了一大科技巨頭企業,它就是大立光公司。根據中國光學巨頭大立光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
  • 行業地位堪比華為,公司市值高達上千億,這一科技巨頭「崛起」
    要說起我國高科技公司,我們肯定會想到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如果說華為集團是對我國通信行業做出了很大貢獻,那阿里巴巴應該就是改變了電商的領域。而且華為不僅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國外也是如此。據媒體發布的《中國企業海外形象調查報告》顯示,華為在外國形象指數排名中,位列第一。這也說明了,華為已經在很多國家都取得了認可。
  • 華為不孤單!又一家實業巨頭崛起,拿下工程機械領域多個世界第一
    華為崛起之後,許多中國人都非常高興,最終看到中國有一家全球名列前茅的實業公司了。過去幾年中國的房地產跟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但是實業卻沒有太大的發展。華為的出現,讓許多人歡呼雀躍,因為華為的通訊技術,不僅僅是中國最好,更是代表了全球的最高水平。華為的5G技術,更是將引起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
  • 又一科技巨頭崛起:行業地位比肩華為,淨利潤比銀行還高!
    其實早在2017年,海康威視就已94億元的淨利潤,超過了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浙江電力等國有上市公司,成為了浙江最賺錢的上市公司。而在之後淨利潤突破百億的同時,海康威視也成為了浙江首家實現百億淨利潤突破的a股上市公司。1964年,龔虹嘉出生於浙江,1986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
  • 全球最低調科技巨頭誕生!實力被國人大大低估:拿下N個全球第一
    【11月27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國產手機廠商紛紛開始強勢崛起以後,不少「洋品牌」手機也紛紛開始退出中國手機市場,就連全球智慧型手機霸主—三星也不例外,如今三星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不足1%,這也讓很多網友們誤認為三星已經被國產手機所打敗了,但實際上這部分網友還是低估了三星的實力
  • 下一個華為海思?又一國產晶片巨頭崛起,5G晶片有望年銷1.2億顆
    華為海思華為海思成立於2004年,前身是華為集成電路研發設計中心,而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海思的產品覆蓋很多領域,包括通訊網絡、硬體設備以及數字媒體等,其中最知名的當屬華為和榮耀手機上搭載的麒麟系列晶片。
  • 年利潤19億!中國第一的屏幕巨頭,攬下蘋果、華為的訂單
    日前,群智諮詢發布報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已經達到6303萬片,面積達到3743.8萬平方米,而京東方憑藉1133萬片的出貨量好和710萬平方米的面積量,穩居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和面積量的雙冠軍,可以說,京東方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屏幕巨頭。
  • 華為5G好消息不斷,拿下全球第一之後,歐洲又一大國開綠燈
    本文由「科技熱點分析」原創,發布於「騰訊平臺」,禁止抄襲,違者必究 一、導讀 12月18日訊,眾所周知,華為5G技術已經在眾多行業發光發熱,前不久公布的數據來看,國內建設的5G基站數量已經突破70萬個,短短一年多時間,就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和地區
  • 一個零件賣到6000萬,光刻機不再被荷蘭壟斷,中國巨頭強勢崛起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光刻機不僅僅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能製造了,中國半導體巨頭從零開始突破,獲得了多項專利,僅僅一個零件就能賣到六千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都知道目前能夠生產光刻機的眾多企業當中,荷蘭的ASML所擁有的技術是全球最為頂尖的,是當之無愧的全球光刻機巨頭,他們的研發成果在半導體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臺積電能夠坐穩全球第一代工巨頭的地位,主要原因就是和ASML公司保持著深度合作,這也保證了能夠第一時間拿到最新的技術,但是目前不僅僅只有ASML公司能夠製造光刻機了,一個中國巨頭正在崛起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但當我們復盤全球醫療器械行業的增長格局維度,我們會看到依然會是「中國風景這邊獨好」。在醫療器械這個超級賽道中,自2016年以來,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走向平穩,增長率在5%上下,各大巨頭增長乏力。反觀國內意氣風發,同比增長在15%以上,未來5至10年仍有不錯的增長預期。可以說,全球醫療器械的發展看中國。
  • 又一國產科技巨頭崛起,專利數僅次於高通,位居全球第三!
    僅次於華為之後的國產科技巨頭,專利數躍居全球第三,不是小米!華為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成為中國第一大科研企業,是因為華為幾十年不算的投入巨資搞科研。華為用一己之力將我國的晶片設計提高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且在5G領域內持續發力,成為了全球5G技術專利最多的廠商。可以說華為能夠有如今的成績,離不開任正非的戰略眼光,砸入巨資去搞科研。就像現在華為的鴻蒙系統一樣,不是其它科技公司搞不出來國產作業系統,而是很多公司不願意花錢去搞一個沒有把握的無底洞系統,但是華為做了。所以,華為成功了。
  • 它是華為海思的最大客戶,連續8年行業內全球第一,市值2800億!
    海康威視鮮為人知,但它卻是一家名副其實的科技巨頭,人稱「小華為」。2010年,海康威視登陸在A股上市,截至發稿前,它的市值是2800億。穩居深圳中小板第一,遠遠超過順豐(1800億)、洋河(1500億)、比亞迪(1300億)、蘇寧易購(970億)。
  • 中國屏幕新巨頭崛起,超越三星、京東方,蟬聯2年全球第一
    提及中國屏幕巨頭,大多數了解屏幕行業的讀者可能都會想到京東方,不可否認的是,京東方是我國第一大屏幕巨頭,蟄伏多年後不僅成功衝破日韓壟斷,而且還擁有比肩三星的實力。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國內顯示屏領域還誕生了許多不容小覷的新秀,例如TCL旗下的華星光電,還有近年來逐步崛起的天馬微電子。據公開資料顯示,天馬微電子成立於1983年,至今為止已經在顯示屏領域打拼37年之久,主要聚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車載、醫療等專業顯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