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第十二屆「挑戰杯」
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決賽結果揭曉
北理工學子喜獲
5個金獎、3個銀獎
並以團體總分第二名的成績
再次捧起「優勝杯」
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由東北林業大學和共青團黑龍江省委承辦,是中國大學生最關注的全國性創業賽事之一。大賽共吸引了包括港澳在內的全國2786所學校的17.9萬個項目報名參加,超過600萬人次在線參與8項活動,432個參賽作品入圍全國決賽終審答辯。
北京理工大學共有8個項目進入全國總決賽終審答辯,經過激烈比拼,獲得5個金獎、3個銀獎,創學校參賽以來的歷史最好成績,取得新突破。
北理工的學子們太厲害啦!讓我們了解一下這些團隊和他們的項目吧!
金獎
中遠智芯
項目名稱:中遠智芯:智能光學晶片開拓者
項目負責人:王罡
指導老師:周天豐、劉朋
項目成員:阮本帥、王添星、張馳、官祖偉
負責人所在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
項目簡介:
中遠智芯項目團隊經三代傳承,擁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模具材料製備、精密模具加工、高端光學晶片模壓裝備製造和高端光學晶片精密模壓成形四大核心技術,技術水平處於國內第一,國際領先。
團隊目前為大功率雷射切割機、智能投影設備、雷射雷達等設備的生產商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光學晶片製造技術方案。同時,為光學晶片代工廠提供壓形模具、光學晶片模壓裝備和高端光學晶片壓形工藝。目前已與中船重工、成都光明和北京熱刺雷射等企業籤訂了合作戰略協議。
衛星網際網路陣列測量
項目名稱:衛星網際網路列測量
項目負責人:趙欽源
指導老師:王帥 苗夏箐 柯晟
項目成員:金萬楊、趙嶽巖、宋哲、趙家林、宋一飛、李穎、徐銘陽、虎嘯、李亦軒
負責人所在學院:信息與電子學院
項目簡介:
星網測通項目團隊揭示了衛星通信陣列參數同時可辨識機理,提出了參數矩陣正交解耦並行測量新方法,研製了測量信號處理晶片,發明了我國首套衛星通信陣列參數矩陣並行測量儀,實現了高效率測量、高精度測量、低成本測量。
項目成果被應用於北鬥、天通等衛星的研製過程中,滿足了國家重大型號的研製急需,近五年銷售測量儀五套,合同總額達880萬元。
智引微創
項目名稱:智引微創:一體化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領航者
項目負責人:時昊
指導老師:範敬凡、宋紅、楊健
項目成員:時昊、武潺、李文杰、王一凡、印曉婷、崔靜怡、楊靜育、馮旭輝、廖晨汐、趙旺才
負責人所在學院:光電學院
項目簡介:
智引微創項目團隊研發的PuncBot,是國內首款一體化穿刺手術導航機器人。團隊將先進的可視化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結合,構建了「腦-手-眼」協同穿刺的解決方案,讓醫生在手術中「看得清」,「拿得穩」,「扎得準」,穿刺精度達亞毫米級別,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產品適用於介入超聲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肝膽外科等開展的介入消融、粒子植入、活檢穿刺、置管引流等經皮穿刺微創手術,也可用於醫學院手術教學、科研院所和企業產品研發等領域,有力促進人類健康公共事業的發展。
「魯班」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
項目名稱:「魯班」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
項目負責人:袁杭
指導老師:肖楠;石立偉
項目成員:王凱迪;馬有淳;吳慧靈;尚臘梅;周木根;張鑫鑫
負責人所在學院:生命學院
項目簡介:
「魯班」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團隊歷時四年首創全過程機器人血管介入手術輔助系統,並利用機器人實現術中導航。2019年,完成國內首例機器人輔助下的全腦血管造影手術,將專家醫生的經驗可視化。利用主從式控制結構降低手術過程中醫生的疲勞感,提高手術的穩定性,減少醫生手術輻射暴露。通過遠程通信技術構建遠程手術方案,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產品已通過型式檢測,即將開展大規模臨床實驗。
元盛科技
項目名稱:元盛科技:微創可視化關節手術導航引領者
項目負責人:邊勇霖
指導老師:楊健 王湧天 艾丹妮
項目成員:邵龍 朱建軍 楊碩 陳琳 丁樂樂 黃明珠 趙澤華 陳歡 吳凌風
負責人所在學院:光電學院
項目簡介:
元盛科技項目團隊研發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節機器人輔助診療系統。提出了基於特徵匹配的手術導航自動面配準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醫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術中的空間註冊。同時,精準的融合顯示可以讓醫生獲知患者體內所有器官的三維結構,相當於為醫生安裝了「透視眼」, 從而可以大大提高手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銀獎
LIBS智能光刀
項目名稱:LIBS智能光刀:診療一體化術中指導方案
項目負責人:相裡文婷
指導老師:王茜蒨、韓笑
項目成員:相裡文婷、騰格爾、陳國焰、劉子揚
負責人所在學院:光電學院
項目簡介:
LIBS智能光刀項目團隊於2019年研製成功第一代原型系統,從創新技術、服務需求等方面打造診療一體的術中指導方案。獨立開發IW-PCA和RF等光譜特徵提取算法與半監督診斷模型,診斷精度達到國際領先。
團隊從銷售、租賃和運維三方面推動商業模式創新,為不同級醫院和高校醫學院提供加裝、銷售和租賃等定製化服務。
飛馳智仿
項目名稱:飛馳智仿:工業級預仿真智能設計系統定義者
項目負責人:周夢瑩
指導老師:郝佳、王國新
項目成員:周夢瑩、賈良躍、朱志成、霍陽陽、葉文斌、楊思宇、安鵬、王子曌、孫嘉偉、黃思翰
負責人所在學院:機械與車輛學院
項目簡介:
飛馳智仿項目團隊重塑設計流程,添加預仿真模塊,實現整體研製範式的創新。通過使用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建模方法,將仿真建模時間縮短了90%。並通過融合仿真小數據與設計知識,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精度。
團隊的初代產品已在衛星和無人機等航空航天領域得到初步應用,並得到多所科研單位的高度評價。在與某科研單位合作的無人機項目中,團隊充分利用京津冀數據資源,實現了保證精度不變的基礎上,將仿真周期從20天縮短為2天。產品也曾先後4次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創新創業獎項。
雁字成行
項目名稱:雁字成行: 國內數字表演全流程平臺引領者
項目負責人:李弋豪
指導老師:丁剛毅,黃天羽,史繼筠
項目成員:薛彤,閆大鵬,黃可翔,楊靜思,劉逸凡,劉揚揚,何天陽,慄新博,代洪霞
負責人所在學院:計算機學院
項目簡介:
雁字成行項目團隊將傳統的表演藝術與現代仿真技術相結合,實現文藝演出從創意提出、表演編排到演出統籌等多方位全流程效果的全面提升。
團隊成員經過四年積累,自主研發的數字表演全流程仿真平臺已成功應用於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等十餘項國家級大型表演中。
項目依託北理工數字表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開展,已與國內頂級專家團隊建立穩定合作關係。
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
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
新時代北理工學子
在創新創業的生動實踐中
奮力成長為「胸懷壯志、明德精工、
創新包容、時代擔當」的領軍領導人才
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聚焦一流人才培養中心工作
北京理工大學正在不斷書寫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精彩篇章!
特等獎!央視三年三點讚 ,北理工學子第三次榮獲中國大學生人力資源職業技能大賽特等獎!
「網際網路+」全國冠軍、最young國家科技獎得主、預警機之父點讚、……這位北理工女博士不簡單!
來源:北京理工大學
編輯:崔雨涵、徐夢姍、哈楠、蘇遠思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北京理工大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