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烏龍!英國女王被「訃告」死亡,中外媒體如何準備訃告新聞?

2020-12-05 漫味生活

著名的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近日出現一起震驚世界的「新聞事故」。這家電臺的網站主頁,連續發布了近百條訃告新聞。在這一大波向世界宣告的「死亡名單」中,包括多位尚在人世的世界級名人,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美國前總統卡特等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躺槍」。

在這些訃告中,還預先準備了一系列細節,如某年某月某日去世,享年多少歲。這一烏龍事件發生後,法國國際廣播電臺迅速從網站上撤下相關的訃告新聞,並發出致歉聲明,解釋是由於技術原因造成信息錯亂。事件的背後牽出一個鮮為人知的內幕:這家媒體提前準備了名人的訃告新聞文本,並儲存於資料庫中,以便名人真正逝世時快速發布,結果卻因為技術原因提前「曝光」公布,令媒體自身尷尬不已。

這一起烏龍事件,也引出了一個話題:西方媒體是不是都這樣事先準備好名人的訃告新聞,中外新聞媒體在這一點上做法有何不同?

媒體提前準備訃告新聞,秘而不宣。

眾所周知,西方傳媒業競爭格外激烈,搶新聞就需要搶速度。名人逝世新聞,本身價值大,關注度高,更成為新聞媒體「兵家必爭之地」。為了比別的媒體搶先一步,西方媒體通常都會對在世的名人,特別是年齡偏大的名人,進行訃告新聞文本的提前準備,以便該名人一旦去世,只需要更改相關的詳細時間等局部信息後,就可立馬刊發。大部分西方媒體,甚至有專門從事訃告新聞文本準備的記者和編輯,這已成為西方媒體業內一個通行的做法。

就中國來說,訃告新聞的準備要從兩個層面來說。官方媒體,特別是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對訃告新聞的人物背景材料都會有所準備,但涉及面不會太多。因為,相關訃告新聞採寫、轉載、發布有嚴格的規定需要遵守,一般是由新華社統一授權發布,其它媒體都轉載新華社的統一稿件,恪守這一準則,不會像西方媒體那樣各自為陣,爭相自採、編輯發布名人的訃告新聞。

金庸是媒體十分關注的中國名人。

從另一個層面看,一些市場化媒體,為了搶新聞,也發生過誤報名人死亡的事件,最典型的莫過於對武俠作家金庸死訊的誤報。早在2010年6月,金庸就曾遭遇過「逝世謠言」。記者打電話求證的時候,金庸先生還正在吃完飯。同年12月,有網友在社交媒體傳言金庸在香港去世,《中國新聞周刊》的官方微博未經仔細核實,就予以轉載,造成了很不好的負面影響。為了挽救聲譽,該周刊為此迅速道歉,副總和責編引咎辭職,但這一烏龍事件給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帶來的傷害很難消弭於無形。

還有新聞媒體聽信於一位名人的傳言,而誤報另一位名人死亡的事件。如2015年,歌唱家於文華在微博上誤傳著名詞作家閻肅先生去世,多家知名媒體未經核實進行報導,結果證明於文華是誤傳不實消息,媒體直接跟風,結果製造了假新聞。

著名詞作家閻肅於2016年逝世。

總而言之,對待名人訃告新聞,中外媒體其實都一樣,提前有所準備並不是一件荒唐的事件,只不過大家在搶發訃告新聞的做法上有很大不同。要避免誤報名人死亡訃聞,關鍵還在於要搞清實時的新聞事實,做到不錯報就行。訃告新聞和其它重大新聞一樣,提前做一些背景資料的收集和新聞文本的準備,在外人看來有點奇怪,而對於新聞業內人士來說,其實再正常不過。

相關焦點

  • 就很突然,英國女王等近百名人被訃告,英國女王:我怎麼不知道?
    近日,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算是火到了國內,由於其網站進行日常維護,更換內容管理系統時,發生了重大失誤,誤將包括英國女王等100多位在世名人的「死亡訃告」發出。近百條的訃告被陸續發布在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雅虎、谷歌等多家合作平臺上。
  • 新聞「全歐了」:法媒訃告鬧烏龍 名人無奈打卡「我還活著」
    【歐洲時報網】近日,法國廣播電視臺(RFI)可在全球火了一把,該電視臺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百多世界知名人士的死亡簡報(或稱「訃告」),而且還發在了MSN、谷歌、雅虎等合作平臺上。但誰承想這樣一家嚴肅媒體公布的內容卻是假的。 RFI的官網上這樣寫道:「英國失去了自己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人們的想像中長存。」
  • 給活人發訃告!法國媒體為誤發英女王等約百位名人死訊道歉
    【環球網報導】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衛報》等多家外媒16日消息,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當天因誤發包括英女王在內的約百名人訃告道歉。「白金漢宮正式宣布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女王因XXX去世,2020年4月21日,她年滿94歲。」
  • 英國歲時紀|訃告雖以死亡開始,但我們閱讀的是生命
    大英圖書館保留著從18世紀到現在每天出版的報 紙,有對犯罪和刑罰的詳細報導,有時尚資訊、治癒禿頂和性病的廣告,除了國家的事,你也可以 了解家庭的通知,從出生、紀念日、婚姻到訃告,甚至是知名祖先們的生活。對於我們中國人來 說,訃告新聞並不是報紙裡的重要欄目,但是在英國它一直佔據一席之地,編輯部常設訃告記者這 個職位。
  • 法國死亡筆記?知名電臺發布百位名人死亡名單,英國女王也在其中
    據參考消息11月18日報導,法國近日做了一項讓英國女王十分生氣的事情,該國廣播電臺RFI居然在其網站上公布了約100名世界著名人士的死亡簡報(也稱"訃告"),英國女王也在其中。這項錯誤報告在社交媒體上瞬間引起巨大反響,隨後該公司立即致歉。
  • 法國一電臺誤發英女王、美前總統等等近百條訃告】法國...
    法國一電臺誤發英女王、美前總統等等近百條訃告】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網站主頁16日出現重大失誤,因「技術問題」連續發布近百條訃告,「死亡名單」包括多位健在的世界名人。據英國廣播公司當日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等政治名人均莫名「躺槍」。除了RFI網站,這些訃告還發布在谷歌、雅虎、MSN等多家合作平臺上。
  • 法廣技術失誤 眾多名人「被死亡」
    【歐洲時報凱文編譯】法國國際廣播電臺(RFI)官網11月16日擺烏龍,一股腦宣布英國女王、球王貝利、影星阿蘭德龍等眾多名人死訊,事後迅速刪除並道歉,稱之為「技術問題」。據法新社報導,法廣的法語主頁上16日連續刊出多封訃告,宣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楚、足球巨星貝利、法國影星阿蘭·德龍、布裡吉特·巴鐸、美國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波蘭導演波蘭斯基等人去世。
  • 一位訃告寫手的自白-青年參考
    有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度過漫長而有意義的人生之後去世;有的人生命戛然而止,需要我們極其快速地組織報導和寫作,而且儘快在頭版把他們的訃告刊發出來。    隨便列舉一項職業(尖叫女王?二手車經銷商?太空人?),或一項成就(解開一個方程?抓到一名殺人犯?演活了一部情景喜劇?),或一個不光彩的標籤(戀童癖男子?大騙子?貪汙分子?),我的稿件庫裡都有對應的形象。
  • 關於訃告你了解多少?
    訃告,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名詞,偶爾你可能在新聞中聽到某位領導人去世的消息,簡單來說,訃告是死者所屬單位組織的治喪委員會或者家屬向其親友、同事、社會公眾報告某人去世的消息。訃告要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之前發出,以便讓死者的親友及時做好必要的安排和準備,如準備花圈、輓聯等。
  • 這份美國報紙將三分之二版面給了訃告
    當地時間11月15日美國社交媒體上一段視頻「火」了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是美國中西部一份大報>當天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報紙網站上也有訃告專欄其中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視頻中報紙編輯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不少美國網友留言說很揪心
  • 《紐約時報》「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
    (觀察者網訊)《紐約時報》當地時間5月24日的頭版,大標題「美國(疫情)死亡數接近10萬,損失無法計算」下面,整版被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名稱覆蓋。這樣一個沒有圖片也沒有新聞報導的頭版立刻引發關注。就在《紐約時報》提前公布頭版內容的同日(23日),其網站也專門刊登了一篇文章,解釋「千人訃告」頭版是如何誕生的。《紐約時報》截圖文章表示,隨著美國因新冠肺炎逝世人數接近10萬,《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一直在計劃如何紀念這個嚴酷的裡程碑。
  • 馮侖:默哀、訃告與悼詞
    新加坡報紙上的訃告訃告,是在親人逝去之後,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通知給親友的文字。在我回國前,幾個同學還費了很大的勁,給乾爹準備了一套當時不流行的中式壽衣。我回國以後,我和一個師兄一起到醫院的太平間把乾爹的遺體接出來。看到乾爹的遺體時,我們發現,他的衣服已經穿好了,是一套規規矩矩的中山裝,於是跟老幹部局的人說,我們想給乾爹換上我們給他專門準備的中式壽衣,結果直接被拒絕。
  • 外媒發訃告:226歲的聖誕老人死掉了 嚇死寶寶了
    上周,挪威媒體《晚郵報》發布訃告,聲稱「1788年12月12日出生的聖誕老人,度過漫長的一生後,於12月3日在挪威北角區(Nordkapp)去世,享年226歲,葬禮將在28日於北極教堂(North Pole Chapel
  • 這份美國報紙,將三分之二版面給了訃告……
    當地時間11月15日美國社交媒體上一段視頻「火」了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論壇報》是美國中西部一份大報>當天報紙三分之二版面刊登訃告報紙網站上也有訃告專欄其中不少人系感染新冠病毒去世視頻中報紙編輯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
  • 一個身患癌症的5歲男孩如何面對死亡?他給自己寫了一篇訃告……
    葬禮的主角是一位年僅5歲的男孩兒,他不僅親自設計了自己的葬禮,還參與創作了一篇獨特的訃告,向這個世界做最後的告別。在死亡面前,也要為自己的生命慶祝,這一份童真令無數人淚目。 這個幼小的生命名叫加勒特·馬蒂亞斯(Garrett Matthias)。7月6日,也就是葬禮的前一周,5歲的加勒特死於一種罕見的癌症,癌細胞擴散至他的顳骨和腦神經。
  • 香港《東方日報》刊登全版「黎志英訃告」(圖)
    原標題:《東方日報》出現全版「訃告」咒黎智英  「訃告」刊於《東方日報》A7版,其中並未說明是誰是主事者。黎智英昨早閱報後立即自拍短片在其網上平臺發布,形容有關「訃告」為笑話,但「開得唔夠大」(開得不夠大)。  易銳民 香港特派員  據聯合早報網消息。
  • 美國這家報紙用三分之二版面發布訃告 網友:令人心碎
    據美媒報導,日前,美國中西部主要報紙明尼阿波利斯市《明星論壇報》發布了約10個半版面的訃告,佔全部版面的2/3,引發關注。有網友感嘆說,看到報紙上那些名字和面孔時,感到心碎。 日前,《明星論壇報》編輯科林·凱莉(Colleen Kelly)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個視頻,視頻中,凱莉一頁一頁翻開訃告版。
  • 葉永烈:訃告面面觀
    我收藏了數千封書信,按人名分類,每人又按時間排序,最後一封便是訃告。訃告是人生的句號,是致友人的告別書。我收藏了數千封紙質書信。在整理這些書信時,按照人名分類,而每個人的書信又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最後的一封信便是訃告。
  •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香港《東方日報》整版愛滋病死者訃告影射《蘋果日報》老闆 澎湃新聞記者 龍毅 2014-08-15 14:53 來源:澎湃新聞
  • 美國男子患新冠去世,訃告中詛咒川普「遭報應」
    8月4日,在德克薩斯州朗維尤,一些眼尖的讀者發現了戴夫·W·納吉一家登載的特別訃告,這份訃告之後被分享到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川普和阿博特 訃告裡說,他留下了傷心欲絕的妻子斯泰西、五個孩子和眾多孫子孫女,而訃告裡表達強烈情感的語句也是出於這些家人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