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京華煙雲》合集

2021-02-07 聽書有方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瞬息京華》,1939年發布首版英文版。

《京華煙雲》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並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勳復闢、直奉大戰、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國社會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

1975年,林語堂憑藉《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內容簡介:小說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兒》,寫1900年到1909年。八國聯軍入侵的風聲日緊,京城擁有百萬資產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舉家離京南下時,在兵荒馬亂之中,姚家十歲的姑娘姚木蘭同家人失散,後由京官曾文樸接到家中。木蘭與曾家三兒子新亞被看做天賜的良緣。幾年後,姚木蘭長成美麗過人、心靈手巧的少女。這時接二連三的人世波瀾打破了這兩家寧靜的生活。奮發有為的青年孔立夫走進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進姚木蘭的心靈。木蘭與新亞結婚,這樣,道家的女兒成了儒家的媳婦,而木蘭心裡愛的卻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劇》,敘述牛家惡勢力的作威作福及衰敗崩潰過程,之後,筆觸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現一幕幕悲劇:姚家長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親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蘭舅父馮澤安女兒馮紅玉投湖自盡,姚思安自認為對家庭的職責已盡,削髮改裝,走出庭院,外出雲遊。宣布十年後回來。

第三部《秋季歌聲》,描寫了五四運動前夕到日本侵略軍佔領京、滬、杭之後二十年間姚曾兩家的生活。隨著時光的流逝,曾、姚兩家的第三代逐漸長大。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木蘭一家遠離杭州西行。沿途都是逃難的人群。木蘭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個孤兒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她感到自己雖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卻處於春季,「在晚秋的落葉之歌裡含著青春的催眠曲」。小說在「秋季歌聲」中結束。

後世影響:《京華煙雲》自1939年底在美國出版後的短短半年內即行銷5萬多冊,美國《時代》周刊稱其「極有可能成為關於現代中國社會現實的經典作品」。

《京華煙雲》的續篇是《風聲鶴唳》,《紐約時報》譽之為中國的《飄》。《京華煙雲》與《風聲鶴唳》、《朱門》合稱為「林語堂三部曲」。1975年,林語堂憑藉《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1988年版《京華煙雲》是李英、任建青等執導,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1987年開拍,1988年上映。2005年版《京華煙雲》是改編自林語堂同名原著,是作為央視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活動之一的一部民國劇,由杜大寧、汪國輝、傅思、曉春、周莉、瞿長林擔任總監製,張子恩導演,趙薇、黃維德、潘粵明等領銜主演。2005年10月18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播出,單集最高收視達到12.92%。2014年版《新京華煙雲》是一部改編自林語堂小說《京華煙雲》的民國劇,由丁仰國和沈怡聯袂執導,李晟、李曼、李承炫、高梓淇、闞清子等主演,秦漢、鄭則仕、徐敏、李玲玉、姜黎黎、傅藝偉、徐幸、李芳雯等參演。

作者簡介:林語堂,福建龍溪人,1895年出生於福建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為教會牧師。

1912年林語堂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寫雜文,並研究語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 在法國寫《京華煙雲》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47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相關焦點

  • 【音頻】林語堂:京華煙雲 | 合集108集全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1938年的春天,林語堂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國距離太遠,所以決定寫該部小說。1975年,林語堂憑藉這部《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小說共三部。
  • 《京華煙雲》流淌出的文化氛圍
    如果說《大長今》刻畫了一個女人自強不息的坎坷命運;而這部《京華煙雲》就抒寫出一段特定歷史時期下,幾大家族命運跌宕起伏的命運畫卷——「清明上河圖」。  對於眾多觀眾對編劇的質疑,筆者持保留意見。因為對於原著改編的影視劇,本來向來就有吃力不討好的危險。但是這部《京華煙雲》,我認為是這許多年以來少有的經典之作。
  • 《京華煙雲》
    著有《生活的藝術》《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等,並將孔孟老莊哲學和陶淵明、李白、蘇東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學作品英譯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集語言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知名學者。
  • 你所不知道的《京華煙雲》
    考慮到《紅樓夢》的歷史背景與當時中國的現實距離太遠,加之漢語的博大精深難以用外國語言完全展現,幾經嘗試後,林語堂轉而決定自己寫一部小說,客觀地敘述當代中國人的生活與文化,這便有了《京華煙雲》。有人說,《京華煙雲》是現代版的《紅樓夢》。
  • 《金粉世家》和《京華煙雲》與《紅樓夢》的聯繫
    《京華煙雲》則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成的中國小說。相傳,1938年春天,林語堂突然想起翻譯《紅樓夢》。後來再三思慮而感此非其時也,且《紅樓夢》與現代中國距離太遠,所以才有了如今的《京華煙雲》。值得一提的是,林語堂憑藉《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 林語堂經典之作《京華煙雲》,被世人稱之為現代版的《紅樓夢》
    相隔今天近百年的巨作《京華煙雲》,曾登上《紐約時報》,1975年,林語堂憑藉《京華煙雲》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有位西方學者說「要想了解中國近代史,京華煙雲是最好的詮釋」,外國讀者說:讀那麼多的中國書,還是京華煙雲最地道,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家族半個世紀的歷史,從而很好反映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
  • 《京華煙雲》和《金粉世家》哪個好?
    《京華煙雲》和《金粉世家》哪個好?
  • 讀林語堂《京華煙雲》:一切美好終將結束
    《京華煙雲》讀完。我的曼妮死了。木蘭的一生傳奇、圓滿,也遺憾。姚老爺是真正的哲人,盡到人生責任後離家雲遊,十年後歸來,在兒孫的陪伴下溘然長逝。還有很多其他曾經鮮活的人。對比《紅樓夢》京華煙雲中也有夢,有小姐,有園子,有把玩玉器長大的木蘭曼妮,和其他的女孩兒們。夢中預見大吉,預見離世、贖罪、守寡和受傷……夢中又套夢,分不清清醒還是夢中。但和紅樓相比,京華煙雲的色調更歡快鮮活,也沒有那麼多的妥協和不堪。女孩兒們雖然依然有遺憾,但好歹是自己的選擇,身處其中也並不痛苦,僅僅是遺憾罷了。
  • 《京華煙雲》演員現狀如何,老戲骨還真不少
    由趙薇、潘粵明領銜主演的《京華煙雲》播出時,收穫了相當不錯的口碑,這部劇播出於2005年,《京華煙雲》播出距今已經15年,劇中的一眾主角在娛樂圈也經歷了沉沉浮浮,真的是不得不讓人感嘆!在出演《京華煙雲》之時,趙薇已經因為《還珠格格》而走紅,只是那之後的很多年,趙薇一直沒有辦法擺脫「小燕子」的影子, 這部《京華煙雲》,是趙薇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趙薇質量比較高的一部電視劇。現在的趙薇,她已經很少演戲,偶爾演演電影,參加一些綜藝節目,或者導演一些短片,日子過得富足而愜意。
  • 鬱達夫譯林語堂作品《京華煙雲》電子檔網上免費瀏覽
    鬱達夫譯林語堂作品《京華煙雲》電子檔網上免費瀏覽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2015-10-22 14:43 來源:澎湃新聞
  • 編劇張永琛大發感慨 《京華煙雲》到底得罪了誰
    44集電視劇《京華煙雲》正在播出,同時觀眾的議論之聲也不絕,除了趙薇的演技之外,遭受議論最多的就是劇情了。前天記者採訪了該劇的編劇張永琛先生,他也是《像霧像雨又像風》《末代皇妃》《小姐你早》的編劇。對於質疑,張永琛表示有話要說。
  • 《京華煙雲》:好男人牛懷玉為何變成「惡魔」?不僅是因為姚莫愁
    要說電視劇《京華煙雲》前後轉變最大的角色,當屬牛懷玉了,前期他斯文善良,後期成為了迫害同胞的惡魔,好男人墜入「地獄」,實在是讓人惋惜。 電視劇《京華煙雲》劇照 01 青蔥少年
  • 林語堂《京華煙雲》中家族衰落原因探微
    林語堂《京華煙雲》中家族衰落原因探微時代背景是家族興衰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客觀因素在一個家族興衰的背後,也許是一個朝代的更迭,也許是一個民族的起落,它們都是時代前行的腳步帶來的結果。在這樣一個戰火紛飛的時代,中所描述的故事情節或多或少的都不能避免戰爭的影響,利用這一背景因素,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體現了家族衰亡是家族觀念的模糊,但同時也是家族使命感升華為民族使命感的過程。
  • 特殊時期發生在老北京的故事,《京華煙雲》為什麼經久不衰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 1938年 8 月至 1939 年 8 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他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1939年發布首版英文版。
  • 同是「百科全書」,《京華煙雲》和《紅樓夢》有什麼相似之處?
    同是「百科全書」,《京華煙雲》和《紅樓夢》有什麼相似之處?《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京華煙雲》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紅樓夢》被看做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京華煙雲》同樣也有著「百科全書」的讚譽。
  • 京華煙雲:孔立夫被人帶走,最終結局難以揣測
    京華煙雲哥哥嫂嫂也很為莫愁擔憂,嫂嫂甚至拿了自己,唯一一件像樣的聘禮,作為莫愁活動的禮金。京華煙雲單純的二少爺聽到這些話,開心的說,好,那我就去了。我還以為二少爺啊,認識什麼,大人物呢?京華煙雲不過話說增加老二的脾氣,真的是萬人欺負,現在不是他太太,牛素雲看到她依然是,佔盡了上風。
  • 道具儘可能實物,主要角色多次更換,造就評分7.9的《京華煙雲》
    對於《京華煙雲》這部作品,我想很多朋友都不會陌生。它是林語堂先生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而《京華煙雲》則是改為中文後所用的書名。
  • 《京華煙雲》中的「林黛玉」,她的結局連林語堂都為之落淚
    這部名為《京華煙雲》的小說,是以商戶姚家小姐姚木蘭的生平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也反映了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新舊兩種思想的女性不同的命運。
  • 87版《京華煙雲》美女如雲,看看最美的是趙雅芝嗎?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先生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它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本書譯為《瞬息京華》。林語堂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此後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於是寫出了《京華煙雲》。
  • 《京華煙雲》:愛不夠趙雅芝的古典美!
    《京華煙雲》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於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仿照《紅樓夢》的結構用英文寫的長篇小說,並題獻給「英勇的中國士兵」。其英文書名為《Moment in Peking》,《京華煙雲》是張振玉轉譯為中文後的書名,也有譯本將這本書譯為《瞬息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