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面向全球徵文

2020-08-26 中國新聞網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鵬 攝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劉鵬 攝

中新網鄭州8月20日電 (記者 劉鵬)記者20日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20日正式啟動。官方表示,即日起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優秀作者和文稿等。

「中原文化所創造的諸多文明成就,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核心主體,由中原而擴散至黃河流域以至整個華夏地區。」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新聞出版局局長譚福森當日介紹,《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以「文脈」二字,涵蓋「源」和「魂」和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流」,通文化血脈、知文明根脈、理歷史主脈;以「從中原到中國」貫通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和中華文化,揭示其發展脈絡和傳播特點。

「編纂出版《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這一套全面系統、廣泛傳播,以中原文化為出發點、以黃河文化和中華文化為精神所在的大型叢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譚福森說。

據了解,《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將以中原文化、黃河文化、中華文化為呈現主體和書寫主題,通過對三種文化的研究和融媒體呈現,揭示中原文化在中華文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凸顯其根源性、核心性、骨幹性和國家價值;強化黃河文明與世界其他大河流域文明的歷史對話、文化對話、精神對話的重要地位,凸顯黃河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的獨立性、原創性、先進性和永續性;揭示中華文化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凸顯中華文化在信息文明時代的時代精神、時代價值和時代貢獻,提升世界廣大華人華僑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原文化、黃河文化和中華文化的認知認同,以史為鑑,以資當代,以啟未來。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元軍表示,《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將以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有聲書、視頻書、融媒體數字圖書館、資料庫等至少6種出版方式進行全媒體出版,系一次大規模的融媒體實踐探索,也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系統工程,在文化界、出版界和學術界都是第一次,尚沒有先例可尋。

郭元軍說:「我們真誠希望以公開招募方式,招募優秀作者和文稿,招募適合的圖書策劃出版公司、多媒體製作公司及宣傳營銷平臺,真正篩選出具有最大傳播價值的優秀出版資源,最大限度地進行全渠道傳播。希望得到全球有志之士的鼎力相助,實現廣聚民智、共襄文化盛舉。」(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面向全球公開招募
    8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正式啟動,即日起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優秀作者和文稿等。
  • 稿酬可突破100萬《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面向全國全球...
    央廣網鄭州8月20日消息(記者 彭華)8月20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體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今天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特別優秀文稿,稿酬標準可突破100萬上限。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公開招募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中原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脈。8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正式啟動。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叢書規模暫定150種,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單本書稿報酬可超過100萬元。【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公開招募】中原是黃河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創新區。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項目公開招募
    中工網訊 8月20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正式啟動,計劃向全球公開招募優秀文稿,以及出版、製作和宣傳營銷機構、平臺。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公開招募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中原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脈。8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正式啟動。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叢書規模暫定150種,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單本書稿報酬可超過100萬元。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編纂出版項目招募公告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體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已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作者等。  習近平總書記還在2016年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民族要「從延續本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延續文脈實質上就是要把中華民族幾千年最優秀的文化基因接續下來,就是要把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繼承下來。
  • 《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公開招募
    從中原到中國六大板塊設置、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單本書稿報酬可高達百萬……8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叢書公開招募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公開招募優秀文稿、出版、製作及宣傳營銷機構、平臺中原是黃河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創新區。
  •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 面向全球徵文
    10萬元大獎等著你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 面向全球徵文
  • 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發布重磅招募公告...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導、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具體承辦的大型出版項目《中華文脈——從中原到中國》(叢書)已正式啟動,面向全國全球公開招募。「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習總書記還在2016年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華民族要「從延續本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
  •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面向全球徵文啦
    首屆汨羅江文學獎來了8月1日,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組委會受汨羅市人民政府授權,正式發布徵文啟事,將面向全球徵集現代詩歌、為弘揚家國情懷,彰顯文化自信,展現屈原文化的無窮魅力、湖湘文化的厚重底蘊、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確立汨羅江在中華文化史和中國詩歌史上的源頭地位,汨羅市將於2020年端午期間在本地舉辦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並進行「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全球徵文,獲獎作品將在2020年國際詩歌藝術周上隆重獎勵。
  • 第二屆全球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大會 - 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叢書面世
    華聲報訊:為適應全球範圍的漢語熱與中國文化熱,提供海內外讀者一個接觸中華文明精髓的途徑,中華書局日前出版了《論語》《孟子》等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叢書。        據新華網消息,中華書局編審王國軒介紹說,中華經典的智能是世界智能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裡面蘊含的人生體悟、智能源泉是人類共同的財富,其獨特價值經久不衰。這次他們出版的首批圖書共9本,分別是《論語》《道德經·黃帝內經》《孟子》《大學·中庸·孝經》《禮記》《周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弟子規·龍文鞭影》《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 中原與中原文明:中原諸侯國史研究叢書
    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字、銅器、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最早的成文法、中國古代最值得驕傲的先秦諸子思想及其鼻祖,皆產生在中原諸侯國。雖然說中國古代文明是滿天星鬥式的出現,中原當是最燦爛、最輝煌的地區之一。
  • 大英圖書館獲贈《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
    新華社倫敦10月12日電(記者 張代蕾)「探索中國城市風貌」——《中國國家人文地理》叢書海外發布會暨中國城市海外推介活動12日在倫敦舉行,中國地圖出版集團向大英圖書館捐贈了這套叢書中的11本。這套叢書由中國地圖出版集團面向全球出版發行。
  • 「廉動全球——華人好家風」徵文香港啟動
    面向全球徵文、26萬元獎金總額,勢必掀起一次關於「家風」的深刻討論……5月2日,「廉動全球——華人好家風」徵文大賽啟動儀式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隆重舉行。作為活動的承辦方,星辰在線也參與到了此次報導中,見證「家風文化」從湘江到香江,從香江走向世界,最終輻射全球15億華人。
  • 《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出版 鼓勵大眾讀史
    原標題:《細講中國歷史叢書》出版 鼓勵大眾讀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昨天,由李學勤、郭志坤主編、12位歷史學者合力撰寫的通俗版中國歷史《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方昨在該叢書出版座談會上表示,真實可信與通俗易懂是編撰這部叢書的兩個標準。
  • 香港出版面向小學生的古詩解讀叢書:讓兒童更親近中華文化
    香港出版面向小學生的古詩解讀叢書:讓兒童更親近中華文化 新華網香港4月8日消息,8日下午,一群香港小學生齊聚位於香港荃灣的中華書局,聆聽香港兩位學者邱逸和葉德平分享其共同創作的一本古詩解讀新作。
  • 商務印書館推「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二批100種完成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商務印書館21日主辦「『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二批出版座談會暨第三批專家論證會」,正式宣布叢書第二批100種全部完成。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第二批)共有100種105本圖書,其中包含多種英文著作,收錄上自晚清下至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海外華人學者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體兼及自然科學,涵蓋文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學等眾多學科,對於百年來中國學術的發展,進行一次全景式的呈現。
  • 讀《中華文脈》之(一)中國文脈
    一、中國文脈中國文脈,是指中國文學幾千年發展中最高等級的生命潛流和審美潛流。文脈的原始材料是文字。文字集合成文,由「意指」走向「意味」而 成文學,甲骨文和金文構不成文學,構不成文學意義上的「文脈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