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防控疫情重要性的認識,常德市七中團委組織學生收看「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網絡大課堂戰「疫」系列專題課,並開展「在戰『疫』中成長」觀後感徵文大賽。
「每一篇觀後感後面都是市七中學生對戰「疫」課堂學習的所思所想在筆端的流露,專題課給了家長朋友們思考的種子,讓他們對家庭教育有了一定的思考,同時,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科學防控疫情意義重大。」學校團委書記吳俊箐介紹說道。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學生、家長的文字,去體會這些戰「疫」專題課的特殊魅力。
初1802班彭宇軒媽媽李朝霞:「戰『疫』課給我們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引導和補充。這次疫情,讓我們獲得了一次沉下來思考的機會,讓我和孩子知道了每天享受的平靜生活,背後是千萬同胞的默默付出。」
初1904班周南希奶奶周暉:在《從寒冬走向暖春——觀「疫情防治課『致敬生活』」所想》中寫道,「當我們從寒冬走向暖春時,我們更應該懂得珍愛生命,珍惜生活!做逆風而上的勇士,不做得過且過的懦夫。」
高1909班王至欣媽媽:在《我陪女兒看<在戰「疫」中成長——致敬未來>有感》中說,「節目告訴我們:危機也是契機,生活即是功課。面對疫情,我們要敬畏生命、拒絕野味、明辨是非,要學會惜時自律,要心懷使命。
初1801班劉墨函:在《不必風花雪月,質樸也能直擊人心》中對疫情期間出現的熱點現象進行了獨特的思考,她認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這種最質樸的語言是這個時代最動人的詩句。
高1903班羅佩如:通過觀戰「疫」課學會了對自然的敬畏,她認為在這最好的時代,我們要敬畏自然,與自然同行共生,拒絕吃野味,關愛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生命。
高1904班李婉儀怡:全面各地白衣天使們用實際行動譜寫的奮鬥與奉獻之歌,他們所彰顯的偉大民族精神,已經凝聚為民族精神的魂魄,內化在中華民族的心中。
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專題課引導學生致敬未來、致敬科學、致敬生活、致敬英雄,啟發學生在疫情面前積極思考。通過專題課,學生們也真正有了自己的思考。
據悉,常德市七中組織的湖南省網絡大課堂戰「疫」專題課,是應湖南省教育廳要求,每周一次,每次全校2600名師生一起收看,目前已經連續收看五周。(融媒體記者: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