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因為一點小事,就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或者因為一點小的利益得失就對此念念不忘的經歷。為什麼我們明知道不對還控制不住自己呢?其實是自己的「小格局」在作祟,只要提高自己的格局,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很多煩惱就會隨風而去。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格局這個話題。當然不是說小編的格局有多大或者對格局有多麼深的見解,其實小編也日思夜想著怎樣去提升自己的格局。接下來小編根據自己的見解來說說對以下這幾個問題的看法:
1、為什麼要提高自己的格局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百度百科詞條對格局的解釋: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認知範圍內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結果——宋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
綜合來看,格局是我們對萬事萬物的看法,然後根據看法所做的事情並承擔後果。
格局稍高一點的人會在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他們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跟朋友同事紅臉,他們思想的重點在如何生活得更好,有寬廣的心胸。
格局更高一些的人,看待事物會以大層面來包含小層面,往往注重的是統領全局,他們不太計較小的得失,有很明確的目標性與目的性。
簡單舉例:韓信受胯下辱,臥薪嘗膽、司馬遷寫史記
格局極高極大的人,往往注重的是歷史的影響,是民族的存亡或者發展,這樣的人思想往往已經升華到大義,是跳出個人層面的,是情系天下的。
簡單舉例: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杜子美自己寒風中衣不遮體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範仲淹在被貶時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格局正是我們擁有或者需要學習的。
2、怎樣提高自己的格局呢?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仙人指路。」
提升自己的格局就要拓寬自己見識的廣度,加強自己理解的深度。
小編曾天真地以為,想提高格局,只要多讀書就行,大不了這一輩子一直讀世界名著。然而後來發現,只靠讀書提高的格局是有限的,小編還是太年輕。
當然讀書對我格局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只不過後來發現讀書確實增加了我的知識面,加深了對人或事物看法,不過往往深度都不夠,不能真正地把自己所想或者所想做的完美的表達出來。
這就需要了行萬裡路的經驗。路上即生活中,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需我們要細入觀察人們的行為細節,揣摩他人內心想法(善意的)通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學習,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的對比來提高我們自己的格局。
多跟有大格局的人相處,你的格局也會被同化會提高。整天跟那些斤斤計較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的斤斤計較。
3、
格局高了以後我們會怎麼樣?
親民的話來說就是:格局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就會提高,我們每天過的很充實很快樂。
我們有對未來的渴望,對美好的渴望,我們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去打破自身的道德約束。世界在你眼中豁然開朗,遠離不開心,讓你更加容易獲得成功。
新時代的我們要擁有與新時代相匹配的大氣格局,這樣我們才能夠創造生活,創造美好,創造未來。
屁股決定腦袋,格局決定未來。
我是羨逸,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