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嘗百草——農業的起源

2020-11-29 情深緣淺哈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情深緣淺哈,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神農嘗百草——農業的起源。

神農,是傳說中遠古時代的「三皇」之一。他勇嘗百草,教民農耕,是我國醫藥業和農業的始祖。遠古時期,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藥材與百花開在一處。哪些植物可以做糧食,哪些藥草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食物。當時,科學發展水平十分落後,人們對漫山遍野的植物不是十分了解,經常因為飢餓而誤食有毒的植物,又因沒有藥來治療而死掉。

偉大的神農看到了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下定決心要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植物不能吃,哪些植物好吃,哪些植物不好吃。雖然他心裡非常清楚,他很有可能會吃到有毒的植物面死掉,但是為了百姓從此不再忍飢挨餓,為了人民以後不再吃到有毒的植物,他挺身而出。關於神農嘗百草,民間流傳下來許多美麗的傳說。據說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在嘴裡一嘗,不一會就感覺到天旋地轉,栽倒在地上。隨從慌忙把他扶起來,他心裡知道自己中了毒,可是嘴巴卻不能說話,於是他就用最後的一點力氣,指了指身邊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

隨從就摘了靈芝放在嘴裡嚼了之後,餵到他嘴裡。神農吃了靈芝草,毒就解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夠起死回生。神農每天不停地嘗百草,不可避免要中毒,他一天之內最多曾遇到70多次毒,所以他的身邊也備有一種解毒的藥草,叫做茶(「查」的諧音)。他一吃到有毒的植物,就馬上服茶,讓茶葉順著腸胃一路檢查下來,然後就可以把毒排出體外。神農最後一次嘗到了一種叫斷腸草的劇毒植物,中毒而亡。他死的時候120歲。從這些動人的傳說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神農嘗百草所經歷的種種艱辛和危險。

他攀山越嶺,嘗遍百草。功夫不負苦心人!他嘗出了稻、麥、黍、稷、豆能夠充飢,這就是後來的「五穀」;他嘗出了各種能吃的蔬菜和水果,都一一做了記錄;他也嘗出了365種草藥,寫成了《神農本草》。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神農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植物隨季節變化枯榮交替以及不同的植物喜歡不同的土壤。於是他利用天氣的變化指導人們種植農作物,這樣就可以有計劃地收集果實、種籽作為食物,這就是我國農業的起源。事實上,神農是我國原始種植業和畜牧業發生初期的一個人物。所有有關神農的傳說,都是中國農業從發生到確立的整個歷史時代的反映。

除了有關神農的神話傳說和史料記載以外,我們已有越來越多的考古學證據表明:中國是世界上從事農業生產最早的國家之一,是世界農業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農作物的起源中心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先民就在長江流域種植水稻,在黃河流域種植耐乾旱的粟。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國已有薴麻、大麻、蠶豆、花生、芝麻、葫蘆、菱角和豆類等農作物種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遺址更是星羅棋布,不勝枚舉,分布在從嶺南到漠北、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的遼闊大地上,尤其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為密集。

中國農業產生之初是以種植業為中心的,主要方式是對野生植物進行栽培。人們在長期的採集生活中,對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價值和栽培方法做過廣泛試驗,逐漸選育出了適合人類需要的栽培植物。中國農業早期的耕作方法是刀耕,後來進入以「鋤耕」或「耜耕」為主的「熟荒耕作制」。為確立農業經濟,需要相應的農業工具。原始農業的工具有石錛、石鏟、石耜和骨耜等翻土工具,石鋤、蚌鋤和有兩翼的石耘田器等中耕除草工具,還有骨鐮、石鐮、蚌鐮、穿孔半月形石刀等收割工具,以及石磨棒之類的穀物脫殼工具。

中國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使人們找到了穩定可靠的衣食之源。人類幾千年以農業為傳統經濟的時代序幕就此拉開。

相關焦點

  • 神農嘗百草,關於茶的起源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唐代陸羽在《茶經》裡如是寫道。幾乎所有古代史集中說到茶,都不得不提到5000多年前的神農氏,神農氏生活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會,當時人們已經進入新石器的全盛時期,原始的畜牧業和農業逐漸發達,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農時代,神農氏則是這一時期的集中代表。
  • 神農嘗百草,最初竟不是為了尋找草藥?
    有趣的是,根據古代文獻,「神農嘗百草」,起初並不是為了尋找和辨別草藥,甚至可以說草藥的發明是「嘗百草」過程中一次意外的收穫。從《搜神記》開始,「神農嘗百草」開始和草藥、醫學等產生聯繫,但究其初衷,卻是為了「以播百穀」,仍然是在農業上的摸索和試錯,所以很可能發明草藥只是嘗百草的「意外之喜」。更早一些的《淮南子》裡則這樣記錄:神農「教民播種五穀,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更是明確提出「嘗百草」是為了農業上的探索,並非是為了「嘗百藥」。
  • 神農嘗百草
    他不僅發明了農耕技術,更遍嘗百草,發明了醫術。傳說,當時人們經常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氏為「宣藥療疾」,決心遍嘗百草。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為了找尋治病解毒良藥,幾乎嚼嘗過所有植物,據說他曾「一日遇七十毒」。
  • 沒有神農嘗百草,怎來茶湯總飄香
    關於茶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傳說中的神話人物,三皇中的地皇,五帝中的炎帝神農。神農姓姜,號神農氏,他也是我國古老神話傳說中的太陽神。神農傳授部落裡的居民農業生產技術,教他們播種五穀;他自己嘗百草尋找藥材,教人們治病救人的方法,是我國農業和醫藥發展的先驅。 時至今日,民間的漢族百姓依舊奉神農為神,尊稱為神農大帝,也稱五穀大帝,五穀王,藥王大帝等。福建,臺灣等一些南方地區的農民,米糧商,藥商更是非常重視對神農的奉祀。
  • 神農氏嘗百草
    神農氏又稱炎帝、赤帝、烈山氏。他因發現水稻,教會人們耕作技術,開創農業文明史,所以被尊為「神農」。[《尸子》:「神農氏治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為行雨,旬為穀雨,旬五日為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鹹利,胡謂之神。」李守奎、李軼:《尸子譯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P65。
  • 神農嘗百草,傳說的真與假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這是我國自古以來流傳不絕的中藥源起之說。神農是中國傳說中的農業發明人。他生活在新石器時代,處於從採集漁獵進步到農耕的轉折時期。他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引導人民播種五穀,從事農耕。神農不過是後人塑造出來的一尊神,作為在歷史上具有偉大發明的群體或首領的化身,以接受後人的紀念與膜拜。對神農在農業史上的貢獻,還沒有見到有人質疑與挑剔。但在神農嘗百草、發明藥物的問題上,自古至今,審視挑剔者卻大有人在。神農嘗百草的傳說,見於西漢初的文獻。其中劉安(前175~前122)《淮南子·修務訓》的記載最為詳細。
  • 問道神農嘗百草稱號怎麼做 問道神農嘗百草規律
    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是一則著名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 中國古代神話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太古時期,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人們的物質生活十分匱乏,幾乎沒有什麼吃的。神農帝為這事很犯愁,決心嘗百草,決定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能當主食,什麼可以當零食。什麼能解決溫飽,什麼能解決疾病。歷經了千辛萬苦,嘗遍了世間酸甜苦辣,不但奠定了食材更加奠定了藥材基礎。
  • 神農氏嘗百草(三皇)
    他不僅發明了農耕技術,更遍嘗百草,發明了醫術。傳說,當時人們經常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氏為「宣藥療疾」,決心遍嘗百草。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為了找尋治病解毒良藥,幾乎嚼嘗過所有植物,據說他曾「一日遇七十毒」。
  • 嘗百草的神農不是中國人?
    浙江省的小學生中醫教材《中醫藥與健康》第1頁底下有這樣一句話:「就這樣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他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等能充飢,就教人們種植
  • 上古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究竟出自哪裡?
    ,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鳥兒銜種中受到了啟發,發明了農業,是人類歷史上的壯舉,所以人民給他起了一個名字「神農」。神農也稱為炎帝,他對當時的中醫和農業有著很大的貢獻,稱得上是中國農業和醫學這兩方面的創始人,關於「神農嘗百草」有不同的幾個版本,但是每個版本都和醫學是分不開的,那麼「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到底出自哪裡呢?
  • 神農為啥要嘗百草?
    這個父親的名字,叫神農。神農的title可以比卡麗熙還長,他是三皇之一炎帝,他是炎黃子孫的聯合發起人,他發明了刀耕火種,跟黃帝一起戰勝了蚩尤,又戰敗給了黃帝。當然,你最熟知的他的事跡,可能是那句「神農嘗百草」。
  • 神農氏遍嘗百草,傳說中他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
    於是神農氏發明了木耒、木耜,開創了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並且教會人民農業生產。又傳說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藥材,發明了醫術,還教會了人們醫治疾病。還制定了曆法。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幾乎是全透明的, 五臟六腑和吃進去的東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時候,人們 經常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嚴重的就會喪命。
  • 神農嘗百草,給我們的三點啟發
    神農辨藥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 神農嘗百草 藥性自此明
    中國郵政於2019年8月6日發行了《中國古代神話(二)》特種郵票1套6枚,其中第三圖是「神農嘗本草」。郵票設計者倪傳婧採用了插畫的表現形式闡述了主題。畫面表達的場景是,有一次神農炎帝見赤鳥口中銜種,他十分好奇,便將赤鳥所銜之物種下,當年就獲得豐收,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整個畫面線條精緻細密,東方傳統的視覺元素與西方的表現技藝交相輝映,色彩絢爛富含張力,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還充滿了濃鬱的東方韻味。
  •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最早放棄狩獵走向農耕生活的神農部落開始對植物的探索,他們觀察各種各樣的植物,分類記錄各類奇花異草,族人都嘗食各種植物,逐步掌握了一些可以作為食物的植物,同時也掌握了一些有毒有害的植物。神農族人只能依靠嘗食唯一的辦法來完成對植物的認知和了解,族人許多都為此付出了生命,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每每說起中國的神話故事,聰明的你,一定會情不自禁的想起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但是,今天我們不說這些,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吧!神農眉開眼笑,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然後他親自採摘花草,放到嘴裡嘗。為了在這裡嘗百草,為百姓找吃的,找醫藥,神農就叫臣民在山上載了幾排冷杉,當作城牆防野獸,在牆內蓋茅屋居住。後來,人們就把神農住的地方叫「木城」。
  • 神農嘗百草中的神農氏炎帝嗎?神農最後是怎麼死的?
    神農為了讓部落人避免吃到有毒的植物親自嘗百草,曾多次身中劇毒好在都被茶解了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因為誤食了斷腸草而亡,歷史上對於神農和炎帝是否是同一個人一直存在爭議,下面一起來看看。
  • 佐餐故事2:神農嘗百草
    神農,也叫神農氏,有的認為他就是傳說中的炎帝,也有的認為神農與炎帝是兩個人,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神農為中華民族做的貢獻。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裡,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飢?怎樣為百姓治病?於是他走出部落,到野外,找各種各樣的植物去品嘗,那真正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但為了部族百姓,他不怕犧牲。通過他的努力,嘗出了麥、稻、穀子、高粱等能充飢,更厲害的是,他還發明了耒耜(lěi sì),是犁的雛形,讓黎民百姓能鬆土、種植,這形成了後來的五穀。所以,神農是農業的始祖。
  • 打臉茶起源說!真的是神農嘗百草而發現的茶嗎?
    據有關資料考證,茶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神農時期,傳說「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把茶當做藥用。當然了這只是傳說而已,並沒有嚴謹的證據,證明茶葉可以解毒,就目前的醫療水平,一個人中了毒,也不是說解毒就解毒,何況還是七十二毒,除非是神仙,作為新時期的我們,應該都信無神論,既然是無神論,那為什麼會有神農的中毒,得茶而解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