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仲早前在廣州舉行了音樂會。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信息時報訊 (記者 丁慧峰 實習生 黃英奇) 盧廣仲早前在廣州結束「有吉他的流行歌曲」音樂會之後,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專訪聊新專輯,他自稱「本格派」,一直在自己的格子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從「被公車碾過的音樂鬼才」到「宅男偶像」、「小隊長」,盧廣仲已經擁有了「蘑菇頭」、「吃早餐」、「勾勾舞」等標籤象徵,但入伍將在一定程度摧毀這一切,起碼要去剃光頭了。對此盧廣仲說轉變也是一個機會,因為要告別「校園歌手」的身份,但自己會以Joe Pass以及Jimi Hendrix為偶像,加強吉他在自己身上的聯結,「如果以後有人看到木吉他就想到盧廣仲,那就代表我成功了」。
搬到臺北後開始變主動說到這一張《有吉他的流行歌曲》和前三張專輯的不同,盧廣仲給出的解釋是,音樂反映的是生活所能及的事物,以此發揮創作、發生靈感。前三張的創作都是在同一個地方,即淡水,自己住在淡水多年,喜歡當地的風景和人文環境,「遠離人群,有一種竹林七賢的感覺」,但每次到臺北要坐一個小時車,所以自己很少參加社交活動。現在自己搬到臺北一條大馬路旁,外面很熱鬧,面對不同的環境和景象,創作思路產生了不同,因而這張專輯也算是某一個階段的總結,自己告別了「校園歌手」的身份,自己也寫了一首歌就叫《校園歌手》。
說起自己的「怪胎」和「鬼才」,盧廣仲就笑說自己在大學的時候讀電機系,那個時候被要求要結「學伴」,交換了MSN,結果自己聊了沒幾次就被那個女生封殺了,因為大家聊不到一塊去,自己聊的都是布袋戲之類的,講模型和動漫,但那個女生就接受不了。而這些在自己的邏輯裡是正常的,「網絡上的人覺得我很奇怪,我覺得不奇怪、很自然啊,因為都在我的邏輯之下進行」。
盧廣仲說因為自己一直很宅,朋友有邀約也都推脫,後來就沒有人找自己了,最近自己搬到臺北後,又開始變得主動,經常也會問朋友有什麼地方好玩。但盧廣仲強調,自己不會去夜店,出道以來一直堅持的11點前睡覺、平均7點起床的習慣也不會更改,「我覺得這是一件蠻酷的事,回到臺南見到鄉下的鄉親們,他們認為做藝人進演藝圈就會進夜店,但自己沒有令家人失望,因為我還有自己的堅持,可能到了50歲我還是這樣,我認為這樣的創作才健康,生產出來的東西才是好的,有機的」。
多謝熱狗幫自己刷存在感對於不久後就要入伍,一年後回來,盧廣仲表示不會因為大好年華去當兵而覺得可惜,他認為任何轉變都是一個機會,讓你接觸不同的生活,創作會有新鮮血液注入。雖然出道7年見多大風大浪了,但盧廣仲仍覺得自己在本質上還是害羞的,尤其是面臨媒體群訪時,因為很慢熟,前十分鐘一般是試探性的階段,但媒體採訪才5分鐘,還沒熟悉就結束了,於是當多部攝像機齊刷刷對準他時,他就會不知所云,為了避免這種尷尬,盧廣仲稱每次出來見記者之前自己都會先冥想,設想一下記者的問題,先做出建設性的回答,在腦海裡演練一遍。
從第一張專輯到現在,雖然講話有了明顯的進步,但還是要盡力做到讓大家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至少能了解到部分的自己。而到演唱會,自己反倒能放得開,因為來看演唱會的都是朋友,自己能夠分清「是敵是友」。而早前被熱狗MC Hotdog在《不吃早餐才是一件很嘻哈的事》中開涮,盧廣仲就說:「其實很好啊,我和他是認識的,我好像已經被很多人寫到歌裡,他們想起你就代表你真的存在過,謝謝他們幫我找到存在感啦。」
至今仍然單身的盧廣仲談到愛情時表示「一點都不羨慕談戀愛的朋友」,說那些不是單身的朋友令他覺得「談戀愛很慘啊」。他坦言自己不是那種覺得愛情是生活的必需品的人,因為愛情有時候可以在想像中完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柏拉圖式的愛情」。至於之前說喜歡像陳綺貞這一類型的,因為他希望對方擁有某種特殊的技能、專長或說才華,可以令他崇拜和傾倒,當她做那件事時能夠令他哇的一聲眼前一亮,不一定是做音樂的,像數學系和財經系能夠把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做得很好的女生就很吸引。盧廣仲認為成家立業是30歲之後的事情,或許更晚,雖然現在自己住在臺北,媽媽也會催,「因為她想找一個人可以代替她來照顧我生活,但我一個人很好啊,一定要找人照顧,那我可以直接找個菲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