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科狀元因歷史不能被清華北大錄取 學好歷史的關鍵是什麼

2020-12-14 大漠0707

據報導,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以430分成為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但是她在此前的學業水平測試中政治與歷史兩門課考核中得到的成績是一個A和一個是B+。江蘇現行高考政策中,高考錄取不僅需要看高考成績,同時還需要滿足選測考試的標準。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對選測科目的要求是A以上,因此白湘菱沒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條件,為了保證規則的公平公正,清華、北大不能予以錄取。

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

據白湘菱說,自己也沒想到歷史成績會是B+,雖然意外,但後來就釋然了。白湘菱的班主任老師也稱:白湘菱的選修科目在前面的考試中從來沒出現過意外。自己沒有預估到白湘菱的歷史科目會是B+。

也就是說,不論是老師還是自己,白湘菱歷史學科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都是一個「意外」。然而,在我看來,任何「意外」都是有原因的,只是當事人不願說或者沒有想明白而已。為了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具體在白湘菱的例子中,我們要吸取的教訓就是在平日就要打好歷史課的基礎。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在日常教學中,常有個別學生歷史偏科,上課時講得再詳細明白,總是聽不懂。

後來,我總算想明白了,這些學生學習歷史除了學習態度因素外,主要是不理解歷史,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而如今的歷史考試死記硬背的內容是越來越少,靈活性、應用性越來越強,所以笨辦法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學習歷史除了多看歷史書、善於記筆記、掌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略等常規的方法外,關鍵是要理解歷史,而理解歷史的關鍵我上課時經常強調的一句話是:通過人性理解歷史,通過歷史把握人性。

高中歷史教科書

歷史是人創造的,我們了解人性也就理解了歷史,把握了歷史規律;理解了歷史,掌握了歷史規律,歷史知識的識記就容易多了,歷史題就容易做了。

有人就說了,人性是複雜的,怎麼把握呢?

這個其實並不難,人性固然複雜,但主要的特點就那麼幾條,掌握了如下幾條人性的特點,你就會發現,理解歷史很容易:

第一條是「性相近,習相遠」,古今中外的人性是相通的。所以,不論是學習古代史還是現代史,中國史還是外國史,人的行動的邏輯和歷史的規律基本都是一樣的,不要以為外國人和古代人離我們很遠,就覺得他們很神奇。

第二條是人是理性自利的動物,也就是西方經濟學中的「經濟人」假設。我們一定要記住任何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自利的,注意這裡的自利不是自私,追求自利的目標不代表就要侵害他人的利益。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理解歷史上和社會上的大部分現象。比如,在原始社會為什麼生產力發展以後公有制為什麼會被私有制代替?禪讓制為什麼會被世襲制代替?西周為什麼要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背後人們行為的目的不都是自利的嗎?這是古代的事情,現代中國的人民公社為什麼會失敗,包產到戶為什麼會成功,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

就是因為人是自利的,所以人往往是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的。人趨利避害就會喜歡獎賞懼怕懲罰,這就是法家理論的人性依據,也是管理和教育的依據。人好逸惡勞,所以世襲制度即使短期有效,長期總是失敗。歷史上西周的貴族制、魏晉南北朝的士族門閥、清朝滿洲權貴的衰落,「富不過三代」的根源都在於此。

第三條是「人即是天使又是魔鬼」,人性有善有惡。性善論和性惡論是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一大課題,爭論不休。其實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因為有善的一面,所以人類社會才有各種美好的事物,比如高尚的人格,對正義的追求,對真理的探索等;因為有惡的一面,人類社會才有很多的弊端和罪惡,比如社會的不公,人性的貪婪對自然的過度索取等。

所以,知道了人性,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歷史。色彩斑斕的歷史就像一座人性博物館,既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也看到了人性中的善良。既看到了人類的聰明智慧,也看到了人類的愚蠢自私。

朋友們,你們認為學好歷史的關鍵是什麼呢?人性是怎樣的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香港斑馬書院副學士: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被香港大學錄取
    前幾天,有這麼一則消息火了~江蘇高考文科狀元,高考成績430分,卻無緣清華北大。此事曝光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小編先帶各位來回顧一下此事:這位江蘇省文科狀元名字叫白湘菱,今年高考成績430分(江蘇省高考總分480分)。
  • 江蘇有兩位高考狀元,第2名輕鬆上北大清華,第1名卻上不了,為何
    江蘇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稱為「高考狀元」然而,今年的江蘇高考卻出現了奇葩事,出現了兩位文科「高考狀元」,第一名是江蘇淮陰中學的白湘菱,總分430分;第二名是江蘇省宿遷中學王雅迪,總分429分。這和江蘇的「高考模式」和北大清華在江蘇的錄取規則有關,一直以來,江蘇在全國的高考上,都是獨自玩,試卷也是自己出題。在這次高考中,王雅迪總分429分,語文(前卷144,附加題25),數學146,英語114,自選的政治、歷史都是A+;白湘菱總分430分,其各科成績沒有公布出來,但是選修課裡有B+,於是不能報考北大清華。
  • 香港大學重獎江蘇文科狀元100多萬,網友:北大和清華突然不香了
    江蘇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由於一門選修課成績為B+,根據北大、清華在江蘇省的錄取規則,這位文科狀元,落得一個「北大不疼、清華不愛」的結果。而且,本省的南大、鄰省的浙大,上海的復旦,她也都無法入讀。消息發酵之後,很多網友呼籲北大清華可以破格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畢竟她的總成績是江蘇這個教育大省的第一名,連省狀元都讀不了北大清華,這讓人有些難以接受。當然,也有很多的網友為北大清華堅持原則拍手叫好,認為規則既然制定出來,就需要得到嚴格的遵守,並指出:之前也有全省前5前3名因為選修課成績不佳而落榜北大清華,白湘菱不是個例。
  • 武大稱江蘇文科狀元符合錄取條件,表示她可以被錄取,網友熱議:B類...
    白湘菱高考語數外三科總分430分,為江蘇省文科最高分,但因選修的歷史科目得了B+而無緣清北等高校。  分專業錄取時,學校採用「先分數後等級」的辦法,即按照考生投檔分數從高到低排序,投檔分數相同時,考生高考總分高者優先錄取;若考生高考總分也相同時按選測科目等級高低排序,相關科目等級高者優先錄取,相關科目理工類為物理,文史類為歷史;考生選測科目等級也相同時以同分取齊為原則,滿足處於競爭關係考生的專業志願。其他類別考生的測試科目等級須不低於江蘇省招辦的有關規定。
  • 江蘇高考史上最「慘」文科狀元,其樂觀開朗的胸襟卻令眾網友嘆服
    關於今年(2020)年高考文科狀元之爭,在網絡上引發了大量爭議。淮陰中學白湘菱430分(其中選修歷史為B+);宿遷中學王雅迪429分(雙選修均為A+);從總分來看,白湘菱以一分之差穩居文科狀元,但因其選修為B+,按照江蘇現行高考政策,可能與清華北大等大部分985高校失之交臂。
  • 漠視規則何時休,江蘇省文科狀元被清北南浙拒絕?完全是子虛烏有
    所謂江蘇省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已在網上炒得是沸反盈天,不可開交,有網友甚至想要裹挾眾意向幾所頂級名校施壓來達到他們某些目的,這種漠視規則、目無紀律的現象讓人想起不久前美國不斷地退出各種國際組織,視國際規則於不顧的流氓行為。江蘇高考本來就是分兩部分,不像其他省份完全是看分數來決定。
  • 文科狀元與清華北大無緣,香港大學拋出橄欖枝:願提供百萬獎學金
    01香港大學拋出橄欖枝:願提供百萬獎學金,邀請江蘇文科狀元入學今年的各省高考狀元名單陸續出爐後,雖然各有各的出色之處,但是要說到引起關注和討論最多的,還是江蘇省的文科狀元白湘菱同學了。白湘菱雖然以430分的成績排在江蘇省文科總分第一名,但是嚴格來說她並非是名正言順的「狀元」。江蘇省的高考計入總分的只有三個大科目,但是要想進入一流的大學,選修科目也必須獲得A+或者A的成績。
  • 江蘇高考狀元居然與清華北大無緣,我只能說活該,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簡單說一下白湘凌的情況:高考成績已經陸續出來了現在僅接著就是報考自己學校了2020年7月26日江蘇考生白湘菱以430分成為省文科狀元江蘇是自主命題的一個省份,大家都知道江蘇的教育在全國都是非常靠前的,而且難道特別大。450分的滿分,白湘菱竟然考了430分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了。
  • 如果北大清華不被錄取,香港大學會支持她
    的高考在全國各地的密切關注下落下帷幕,全國高考尖子生都有新鮮出爐,網友們取笑「又到了一年一度,圍觀清華北大搶人大戰的時候了!」這是正確的,歷年高考尖子生都是清華大學、北大的目標,看著這兩所著名的大學為了搶人而出去奇招很有趣,同樣有趣的是,「清華北大搶狀元」已經成為每年高考的網絡必需品段子,即使高考狀元一出來,也會有人開玩笑打賭,看誰拿冠軍。一、文科狀元懷念清北?
  • 2019各省高考狀元匯總:清華北大「壟斷式」錄取,人才齊聚京都!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已經過半,目前本科錄取通知基本下達完畢,在此向收到錄取通知的考生表示祝賀:你們的人生將迎來新的起點。在錄取通知公布的同時,相信各大省市的高考狀元去向依舊是大家關注的問題。初步統計,2019年各省市高考狀元除了廣東、湖南去向未知,其餘近乎清一色報考北大、清華兩所大學。在統計表裡可以了解到,在已知去向的高考狀元裡,32人選擇清華,25選擇北大,這兩所高校近乎「壟斷了」今年所有的高考狀元。讓人不得不感嘆,人才因學校而盛名,學校因人才而驕傲。
  • 2011狀元去向統計 清華北大港大:3:2:1
    網易教育訊 根據網絡收集的信息情況,即使考慮到那些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狀元去向,今年大致的去向情況也基本符合清華3北大2港大1這個比例。第一,清華近年來在文科狀元上突破越來越大,已經動搖了北大原來依賴的文科狀元的根基。
  • 最慘狀元能否被破格錄取?南大表示愛莫能助,清北回應讓人失望
    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大概沒想到,她會成為這個夏天最讓人同情的高考狀元。因為一門選修課——歷史的成績是B+,她貴為江蘇文科狀元,卻與一幹名校失之交臂。按照諸多名校在江蘇的錄取規定,白湘菱不能考北大,不能考清華,不能考復旦,不能考上交,甚至不能填報自己最初的志願——南京大學。
  • 無緣清北文科第一名申請香港大學 專業意向讀金融
    一直以來,狀元因其稀缺性而備受社會關注,更是無數考生羨慕和仰望的對象。在人們心目中,只要能喜中狀元,則意味人生開啟了開掛模式,從此飛黃騰達,青雲直上……     然而,今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以430分(總分480)的成績居全省第一,卻因選測科目政治、歷史為B+,而無緣清北。
  • 文科狀元無處可去?北清將她拒之門外,學生:看清現狀全面發展
    前言:高考結束填報志願的時刻,各省狀元的去向成為了人們的重點關注,而北大、清華必然是狀元們的首選。可今年的江蘇文科狀元卻出現了突發狀況,以430的高分取得省內文科排名第一的白湘菱無處可去,北大、清華將她拒之門外,就連本省高校——南開大學也未破格收錄。江蘇省總分480;理科(語文160、數學200、英語120)、文科(語文200、數學160、英語120);其他的選修科目則以A、B、C、D等級劃分。分數和等級缺一不可,要求必須雙達線。
  • 江蘇高考遭質疑,第一名無人問津第二名狀元,2021年江蘇卷再見!
    文/高校在路上隨著2020年高考的落幕,各地高考狀元也出爐,受到清華北大的熱烈追捧,甚至派人守在狀元家門口,開始「搶人大戰」,但是卻有這樣一個文科第一名,分數是全省第一,但是卻不如第二名受追捧,無人問津。
  • 狀元無緣清北,清華學子工地搬磚,留守女孩學考古學,他們怎樣了
    無緣清北文科第一名申請香港大學不久前,白湘菱以430分拿下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卻因選修的一門課程是B+,結果無緣清北的消息引起熱議。清北也就此做出了回應:規則和政策需遵循,不能夠破格錄取。為何一個B+的影響如此大呢?
  • 被19所名校拒絕後,江蘇文科狀元申請香港大學,獲百萬獎學金
    江蘇白湘菱以430分的高分獲得文科第一名總分480分,政治等級A+、歷史B+,在被19所985名校拒絕,只因歷史沒有達到A以上,連家門口的南京大學也沒有破格錄取,非常遺憾。江蘇省從08年就開始實行3+2模式,三門主課:語數英,文科語文有附加分40,理科數學有附加分40,二門學業水平測試,文科歷史是必選,另一門可選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理科物理是必選,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每門選科120分,全省按成績排序,再折成等級。
  • 19年全國中學清華北大錄取排名,重慶5校上榜,巴蜀不愧是巴蜀
    2019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400餘人,北京大學(校本部)共錄取本科新生2972人,北京大學醫學部共錄取本科新生855人。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突破千萬,清華北大錄取率約為萬分之6.4,即每一萬個考生中錄取6.4個左右。
  • 山東考生考北大清華比京生難18倍 萬人錄取5人
    (資料片)本報記者王媛攝  本報記者楊凡實習生馬麗  21日,北大、清華分別通報了在全國24個省(區、市)的錄取情況。其中,清華共錄取我省學生173人,創歷史新高;有114名山東學生夢圓北大。其中,理工類112人,國防生5人,飛行員班8人;文史類12人,包括統招錄取11人,國防生1人;藝術類33人。加上此前清華已在我省錄取保送生16人,清華在山東招生人數創歷史新高。  北京大學山東招生組組長馬玉國則透露,今年北大在我省通過高考錄取68人,其中理科42人,文科26人,加上之前錄取的22名保送生和24名自主選拔考生,今年共114名齊魯學子圓夢北大(不含北大醫學部)。
  • 全員清華、北大!2019高考狀元去向最全統計出爐!
    雖然狀元屬於考生中的珍稀物種,但狀元們的志願去向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當下年輕人選擇未來的風向標。2019年高考狀元們都去了哪裡?狀元們最青睞的高校有哪些?什麼專業最受狀元們歡迎?小編從多方匯總,整理出今年高考狀元們的分數與去向,其中仍然有部分信息並不明確,表格中均以"問號"代替。在這裡,我們同樣杜絕炒作,僅作為分析當下考生選擇傾向的參考。從已知信息中,我們可以看到,除江蘇、上海之外,理科狀元的標配是觸線700的分數;文科狀元基本上線67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