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花
我是小花,每天都會分享孩子教育上面的小故事。
今天分享的是關於孩子寫作業的案例。孩子寫作業特別慢,東摸摸西摸摸,上個廁所喝口水,結果每天都要寫很晚,媽媽吼幾句可能當時有效果,過幾天又打回原形,老母親的心都要操碎了。
來自老母親的怒吼
小花所住的小區是一個新小區,小區裡面有很多上小學的適齡兒童。最近小花發現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每當晚上9點10點,總能聽見隔壁樓棟一家媽媽在吼孩子,內容基本上一樣,就是寫作業慢,要睡覺了孩子還在寫,東摸一下西摸一下,不時的藉口上廁所喝口水,來爸媽這邊蹭電視看,然後媽媽就發火了開始吼孩子。
小花把這件事分享在學員家長群,沒想到引起了家長們的共鳴,原來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寫作業的事情煩惱。
甚至有爸爸在家裡安裝了攝像頭,記錄了孩子寫作業的全過程。
剛開始寫作業的時候挺乖的,結果沒寫一會孩子就開始左搖右晃了。
晃悠了一會,一想不行,還是要寫作業,姿勢僅僅保持了1分鐘,孩子就又開始神遊起來,一會敲敲牆,一會拉拉門,一會扭動身體,一會摳摳腳,座椅上感覺像生了刺,讓孩子坐不住。
那位爸爸說,看到孩子這樣,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要不是想著這是親生兒子,早就把孩子打死了。
孩子的注意力是關鍵
小花其實想說,孩子寫作業慢,拖拉,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我們不能拿大人的標準去苛責孩子,這樣孩子內心對寫作業只會越來越牴觸。遇到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咱們不能發火,需要慢慢引導孩子。
那麼怎麼樣去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自發的更快的寫作業呢?
在解決具體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影響孩子寫作業注意力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1.外部的負面刺激導致孩子受到誘惑多。
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有正面的有負面的,而這些負面刺激,導致了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讓大家更容易理解。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寫作,結果書房裡面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件太多,導致孩子樂不思蜀,一邊寫作業一邊想著玩,這個經常出現在低年齡的孩子身上。並不是他們不想好好寫作業,而是他們的內心根本受不住外界的刺激。
2.孩子的內在動力不足。
孩子寫作業拖拉,其實還是孩子不明白為什麼要寫作業,或者說,孩子覺得寫作業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所以他們才會牴觸寫作業,用拖拉的方式進行抵抗。
那麼我們怎麼去解決呢?
一些解決方法
1.增加正面刺激
有家長說,既然孩子寫作業慢是因為負面刺激太多,那我們減少這些負面刺激不就好了?
結論是不行。就算你把孩子的書房全部清空,孩子還是會開小差,就像上面家長說的那樣,一會玩玩門,一會畫下畫。
既然不能減少負面刺激的影響,那我們就增加正面刺激吧。
孩子放學回家做作業,媽媽不要總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安排這檢查那,完全可以換成更有趣的方式。比如寫作業前將語文、數學、英語等作業內容寫成小紙條塞進空雞蛋殼內,讓孩子拿小錘自由砸蛋,砸中哪個就先寫哪個。裡面包含了用多久寫完,寫到什麼標準,達到後有什麼小驚喜。也就是不要把寫作業當成一本正經的任務,而是把寫作業當成一門遊戲。
或者,可以找到孩子的同學,讓幾個同學一起輪流去各個家裡寫作業,這也是增強正面刺激的手段,因為新鮮多變的環境,會讓枯燥無聊的作業變得不那麼乏味,孩子會覺得新鮮,同時為了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孩子也會格外努力。
2.適當調整練習難度
孩子寫作業拖拉,很有可能是因為作業題目太難。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作業太難,孩子會覺得很痛苦。當孩子覺得寫作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時,就會拖拉。
如果孩子每天學習內容有70%很輕鬆,20%稍加思考就能琢磨出來,10%簡單提示就能掌握,只要能達到這個標準,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這樣孩子就會有信心有興趣去學習。
家長不能盲目陪伴孩子做作業,需要根據孩子能力和接受範圍,對孩子學習內容進行合理的規劃。只有設計到位,孩子才會愛上學習。
3.適當的獎勵很有必要
有些孩子不管如何調整學習難以程度,不管用什麼遊戲都對學習提不起興趣,那麼我們怎麼辦呢?這時候我們就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選取適當的獎勵誘惑孩子。
每個孩子都絞盡腦汁的想要去玩,媽媽正好可以把孩子喜歡的東西當成獎勵來誘惑他儘快完成作業。制定規則時,列出我們想要孩子達成的標準,只有達成了才有獎勵,沒達成就沒有獎勵。
和孩子制定好計劃後,媽媽在過程中儘可能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媽媽只需要等待結果論功行賞。
這時候有的家長會說,我也有獎勵啊,但是只有頭幾天有效,後面就失效了。其實小花想說,教育孩子需要咱們鬥智鬥勇,你想一招鮮吃遍天是不行的。咱麼家長只有不停動腦筋,讓孩子覺得新鮮,才能刺激到孩子注意力集中,快速完成寫作業的任務。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漫長而持續的過程,只有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才能取得長遠的進步。
我是小花@小花教育,每日都會分享教育孩子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