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繪小康

2020-12-13 SZNEWS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莉英 陳智軍 焦子宇/文 李忠 鄭蔚珩/圖

美麗大鵬灣,壯闊烏蒙山;山海一線牽,共謀小康路。

從1996年開始,深圳市委、市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以創新務實的舉措傾情傾力幫扶貴州省畢節市脫貧攻堅,開拓出一條以貧困區域為目標、項目幫扶為載體、增強造血功能為目的、實現貧困戶精準脫貧為己任的全方位幫扶之路。

深畢情深,山高水長。

在畢節市南山公園腳下,有一條「深圳路」,記錄著深圳與畢節廿餘載攜手脫貧攻堅結下的深厚情誼,也銘刻下深畢兩市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戰略、大布局、大舉措的生動實踐。

情牽烏蒙

畢節地處烏蒙山腹地,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土地貧瘠,「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這裡的典型寫照。上世紀八十年代,畢節是全國最貧困的片區之一。

久困於窮,冀以小康。

1996年,根據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組織經濟較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扶貧協作的報告》,深圳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和黔南州。自此,深圳與畢節緊緊聯繫在一起,開啟決戰貧困、共謀小康的徵程。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在東西部城市之間,啟動新一輪對口幫扶工作,深圳市一對一對口幫扶畢節市,兩市之間的聯繫紐帶愈加緊密。

凝心聚力,真情幫扶。

歷屆深圳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高度重視對口幫扶畢節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到畢節實地考察,深入貧困山區訪貧問苦;堅持不懈,千方百計、細緻入微組織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傾情開展對口幫扶畢節工作,全力推動畢節脫貧攻堅。

自1996年以來,深圳市累計向畢節市捐助各類幫扶資金5.44億元,實施幫扶項目900多個,在基礎設施、科教扶貧、智力扶貧、衛生扶貧、經濟協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有效助推畢節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加快了畢節脫貧攻堅、同步小康進程。

山鄉巨變

「提起烏騾壩,有女都不嫁。」黔西縣杜鵑街道烏騾壩社區是一個以布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村寨。曾經的烏騾壩是個貧困村,交通不便,缺水少電,村民收入微薄,大多住在茅草屋裡。

2008年10月,烏騾壩成為深圳對口幫扶畢節的一個點,首批獲得幫扶資金226.3萬元和財政扶貧資金220.16萬元,開啟了脫貧奔康的蝶變之路。

不獨是烏騾壩,在七星關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紅堰村、赫章縣興發鄉中營村、大方縣羊場鎮桶井村、織金縣三甲街道佳誇村、黔西縣林泉鎮清塘村、金海湖新區梨樹鎮保河村……都留下了深圳全力幫扶的足跡。

據統計,自1996年以來,深圳市累計投資2.25多億元,支持畢節貧困村建設美麗鄉村和實施整村推進項目;改建農房6491戶,硬化院壩45.2萬平方米,硬化入戶便道258.6公裡,援建鄉、村、組和進寨公路3004公裡,修建小水池(窖)1632個、溝渠27.49公裡,切實解決了貧困村群眾居住環境差、交通不便、飲水困難等基礎設施薄弱問題,使60多萬貧困群眾切實受益。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如今的烏騾壩,早已是遠近聞名的「明星小康村」,白牆青瓦木門花窗,遠望青山近觀溪水,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欣賞這優美的田園風光。烏騾壩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同心攻堅

產業建在家門口,農民就業不離家。

在金海湖新區第一產業園,30歲的畢節人張啟梅已經在園區一家企業工作了3年多。此前她曾在家帶孩子,也外出務工過,如今是園區企業貴州貴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包裝車間組長。貴州貴航新能源公司是由深圳貴航電子有限公司出資,在畢節市設立的一家專業從事鋰二次電池的開發、設計、生產和服務的製造型高新技術企業。

像貴航公司一樣,入駐金海湖新區第一產業園的深圳企業還有11家,帶動就業700多人。

「我一個月收入5000多元,不僅貸款買了房,還分期付款買了車。下了班,我就開車回去,掙錢和照顧家庭兩不誤。我對這樣的生活很滿意!」張啟梅高興地說。

創新實幹,同心攻堅。20多來年,在對口幫扶畢節工作中,深圳重點開展產業扶持,探索東西部產業合作、優勢互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路,打出招商引資、產業轉移、能源合作、貼息貸款、農超對接等一系列「組合拳」,使深畢能源資源實現互惠互利,助推畢節產業轉型升級,夯實了畢節的產業發展基礎。據統計,深圳市企業在畢節共投資項目74個,投資總額369.1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05.84億元,完成生產總值45.72億元,上繳稅費3.84億元。

產業扶貧,為畢節發展引來「活水」,為群眾脫貧栽下「揺錢樹」。

智志雙扶

在赫章縣,「福田友誼醫院」路人皆知。醫院周邊,冠以「福田」的道路、賓館、商店觸目皆是。這背後,是1998年深圳市福田區援助400萬元建設赫章縣人民醫院新院,使醫院醫療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的故事。

20多年來,深圳市堅持不懈為畢節市的醫療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支持新建或擴建104所醫院(衛生所),解決了30多萬貧困農戶就醫難問題;支持新建或改擴建151所中小學校,使5萬多名貧困學生受益。

從無處就醫到標準衛生院(所),從危舊校舍到嶄新的教學樓,變化的不僅僅是物質條件。

虎西列,威寧縣貧困回族學生,受益於「黔深雨露直通車」項目,來到深圳市攜創高級技工學校免費學習。由於刻苦努力,畢業時虎西列被學校留用5年。2018年,在離開家鄉7年後,虎西列在深圳加盟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開啟了創業之路。

深圳,成為虎西列人生的一個全新起點。

20多年來,深圳市共為畢節市舉辦了經濟、管理、規劃等各類培訓班137期,培訓幹部5522人次;開展「黔深雨露直通車」項目,組織2283名畢節農村貧困家庭子女赴深圳接受專業技能培訓,使畢節幹部群眾感受到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深圳精神,以及不竭的創新意識和超強的實幹作風,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也激發出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

智志雙扶,厚植希望和未來。

再創輝煌

2016年9月,貴州·廣東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議在畢節召開,廣州市從深圳市手中接過了幫扶畢節的接力棒。

雖然幫扶關係作了調整,但深圳仍一如既往給予畢節大力支持和幫助。畢電送深、農超對接等工作持續推進,幹部交流培訓從未間斷,經貿物流往來頻密……

2018年11月17日,粵黔扶貧協作工作聯席會議召開,其間提出,深圳市在國家規定的東西部扶貧協作任務之外,再次結對幫扶畢節市,再續山海前緣。

新一輪結對幫扶啟動後,深圳、畢節兩市領導高度重視,密集互訪考察調研,深入研究扶貧協作工作。兩市各區、各部門也積極對接,協調製定幫扶計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路上,深畢攜手同行,共同譜寫扶貧協作新篇章,再創先富幫後富新輝煌。

深圳傾情幫扶 在烏蒙大地結出殷實碩果

——訪畢節市副市長李玉平

「深圳市各界的傾情幫扶,在畢節這塊烏蒙大地上澆灌出絢爛多彩的花朵,結出了豐滿殷實的碩果,助推著畢節試驗區改革穩步前行。」日前,畢節市副市長李玉平在接受本報「大局」採訪報導組專訪時,動情地說。

「特區」「試驗區」奏響決戰貧困壯麗樂章

深圳與畢節,一個位於南海之濱,一個地處烏蒙山腹地,因對口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把相隔千裡的深圳與畢節連在一起。

說起這段山海情緣,李玉平表示,深圳是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畢節是「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處於扶貧開發最前線。深圳對口幫扶畢節,體現了黨中央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

20多年來,深圳特區和畢節試驗區在烏蒙大地上,共同奏響決戰貧困的壯麗樂章。

深圳助推畢節實現「兩大跨越」

「深圳市堅持責任擔當,高度重視對口幫扶畢節工作,幫扶力度大、措施實、成效好,使畢節試驗區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基本小康、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兩大跨越』。」說起深圳對口幫扶畢節的成效,李玉平總結道。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

李玉平告訴記者,從1996年到2015年,畢節的地區生產總值由92.05億元增加到1461.35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由1463元增加到22230元,均增長了近16倍,畢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全市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62萬,貧困發生率從1996年的57.3%下降2015年的16.48%,扶貧開發從救濟式扶貧、開發式扶貧邁上區域發展和精準扶貧「雙輪驅動」的快車道。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畢節的生態環境也得到持續改善。現在的畢節,處處綠意盎然,森林覆蓋率從1988年的14.94%增長到2015年的48%。

「經過20多年的努力,畢節實現了經濟發展、群眾脫貧、生態改善的同步提升,使貧困群眾走出了過去『越窮越生、越生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怪圈。」李玉平表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深圳市傾情傾力幫扶和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是畢深兩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生動實踐。

努力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

「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畢節市全面推進脫貧攻堅仍然面臨許多挑戰,要在2020年前全面實現脫貧致富,仍然任重而道遠。」李玉平說,到2018年末,畢節還有貧困人口44.41萬人,貧困發生率為5.45%。其中,無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有24.42萬人。「剩下的這些,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

李玉平說,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畢節試驗區成立3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確保畢節試驗區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2018年11月,深圳市與畢節市再次結對幫扶,為畢節脫貧攻堅、努力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帶來強有力的支撐。

李玉平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畢節市將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在資金項目、教育培訓等方面重點聚焦貧困人口,著力補齊深度貧困地區教育、醫療、危房改造等短板。

「畢節也要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融入大灣區發展。」如何「融入」?李玉平解釋說,畢節要借深圳對口幫扶的契機,強化與大灣區城市間的經貿合作,深化畢電送深項目,擴展農超對接渠道,發展文化旅遊合作,讓畢節的農特產品和勞務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利用改革開放前沿的要素和市場,發展壯大扶貧產業。

「我們還要強化區縣對接,拓寬幫扶渠道。」李平玉表示,按照新一輪結對幫扶的工作要求,深圳、畢節兩市的各區縣要積極對接,強化結對關係、充實幫扶協作內容、完善幫扶協作措施,全面拓展幫扶協作渠道,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的幫扶關係,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幫扶見效、合作共贏、持續發展的扶貧協作新模式。

「深圳畢節再度結緣,延續山海情緣,必將續寫先富幫後富的新輝煌,為畢節努力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範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玉平信心滿滿地說。

相關焦點

  • 金桂飄香 漫繪小康丨「動漫繪小康」展覽今天舉行
    回首過去,我們共克時艱,全民同心抗擊疫情;展望未來,我們協作奮鬥,萬眾通力決勝小康。,對於參與全民精神文明建設、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責無旁貸。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展現動漫文化的積極作用,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美術學院聯合主辦的「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將於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廣州美院圖書館展覽廳盛大開展。
  • 《山海情深 圓夢小康》杭恩扶貧協作匯報片與歌曲《築夢萬水千山...
    兩地人民在危難時刻,袍澤與共,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結下山海深情。 恩施州著名詞作家談焱焱、曲作家楊軍聯袂創作歌曲《築夢萬水千山》以表達恩施人民對杭州人民傾心傾情傾力援助的敬意,也為杭恩東西部扶貧協作加油喝彩。
  • 山海情深——青島地域書風探索展徵稿 附參展登記表
    青島地域書風是齊魯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此展,探索打造具有山海文化特色:雄強、蒼深、開放、包容的青島地域書風的最新成果,以此助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促進青島文藝事業繁榮興盛,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定于于2020年12月舉辦「山海情深——青島地域書風探索展」。
  • 金桂飄香 漫繪小康——"動漫繪小康"展覽將於9月29日舉行
    回首過去,我們共克時艱,全民同心抗擊疫情;展望未來,我們協作奮鬥,萬眾通力決勝小康。文化建設是全面小康建成的五項指標之一,動漫產業作為新興文化產業,對於參與全民精神文明建設、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責無旁貸。
  • 【沙畫繪小康】小康源自奮鬥 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
    今天推出的是「沙畫繪小康」系列之三《小康源自奮鬥》—— 「最美奮鬥者」支月英,40年來奮鬥在一線,執著堅守偏遠山區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 【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戰決勝之年
  • 「沙畫繪小康」小康點亮生活 看貧困戶李雲鵬如何綻放生命之花
    此前報導:【沙畫繪小康】小康承載初心兵哥陳堃源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沙畫繪小康】小康屬於人民井岡山神山村的華彩蝶變【沙畫繪小康】小康源自奮鬥支月英:一生只為一事來【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戰決勝之年。
  • 「東西部扶貧協作」天津助甘南 健康扶貧書寫著山海情深動人篇章(圖)
    來自天津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理念如星星之火開始燎原,書寫著山海情深一家親、同心共築小康夢的動人篇章。
  • 62部作品描繪小康、致敬抗疫!「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美圖書館...
    62部作品描繪小康、致敬抗疫!「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美圖書館展出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尹俊傑  2020-09-30 9月29日-10月17日,「動漫繪小康」主題展在廣州美院圖書館展覽廳展出,共有62部作品參展,其中包括16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
    2020-09-17 02:38:43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吉林省東豐縣立足本地特色打造文創產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農民畫筆繪小康她在廣闊的田野裡找到了藝術園地,將對小康生活的理解濃縮進1平方米的農民畫中。《豬肥財旺》《同一個夢想》《山妞浪起來》……她那些帶著泥土芬芳的畫作在全國各類農民畫比賽中,頻頻獲獎。現在,劉豔依舊做著農活。農閒時,她便放下鋤頭,拿起畫筆。「每個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
  • 「東西協作山海情深」第十屆青島李滄茶文化旅遊節圓滿落幕
    在這些優異成績的背後,是一群為「山海情深」默默奉獻的人,閉幕式上也特別為他們頒發了「東西協作扶貧」優秀組織單位獎、「東西協作扶貧」突出貢獻獎、第十屆青島李滄區茶文化旅遊節突出貢獻商戶獎等獎項。自2011年起至今,青島李滄茶文化旅遊節已舉辦了十屆,逐漸成為推介宣傳李滄茶產業的重要平臺。
  • 山海同心 共奔小康——天河區•大方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紀實
    天河之水天上來,大方人民大機遇  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天河區發揮優勢,盡其所能,結合大方縣實際與需求,傾入真情實意、注入真金白銀、踐行真抓實幹,以全區之力助大方脫貧,在資金投入、項目建設、人才交流、產業推動、勞務協作、攜手小康等方面給予鼎力支持,加快了大方脫貧攻堅步伐,為2020年大方實現「全面同步小康」目標提供了強大支撐。
  • 福建:深化山海協作 增強協調發展
    1998年,福建提出「推進山海協作,在發展中努力縮小山區和沿海地區之間差距」。自此20餘載,一任接著一任,福建「山」與「海」譜寫了一曲攜手互助、優勢互補、共奔小康的動人樂章。 2012年以來,福建省石獅市與政和縣兩地過產業協作、資金幫扶、人才交流、智力支持、鄉鎮結對等方式,細化協作幫扶措施,深入推進山海協作,助力區域協調發展。
  • 「超視立」杯《妙筆繪小康》2020河北省中老年書畫大賽徵稿啟事
    妙筆丹青歌盛世 書香墨韻譜華章2020年是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之年。為銘記和慶祝這一偉大時代節點,展現我國特別是河北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河北廣播電視臺影視劇頻道攜手超視立視光定製中心、河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河北老年大學、河北省老幹部活動中心,開展「妙筆繪小康」2020河北省中老年書畫大賽。現誠邀全省熱愛書法、擅長繪畫的中老年朋友報名參與,報名即有好禮相送。
  • 山海情深攜手共進,勤耕培育芬芳桃李|鎮寧「膠州班」助推教育新篇章
    東西協作,山海情深。新學期,鎮寧自治縣民族中學的教室裡,老師以積極飽滿的精神迎接嶄新的面孔,帶領同學們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和學習中。 「同學們,請看視頻,準備選擇出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高一年級的教室裡,傳來略帶山東口音的普通話聲音。
  • 安徽黃山:童心繪小康 來看看黃山娃用畫筆記錄生活
    童畫寄情,築夢小康。近日,安徽黃山文明網開展「童心繪小康·我眼中的幸福生活」網上兒童畫徵集展示活動。黃山的「小畫家們」紛紛拿起畫筆,勾勒描繪當下的幸福生活,展望美好光明的未來世界,用一幅幅精心創作的畫卷,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
  • 【地評線】大江時評:用「三色彩筆」,繪出全面小康幸福畫卷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指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一是要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二是要解決好重點地區環境汙染突出問題。三是要加快民生領域工作推進。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機制。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
  • 浙江2020年發展藍圖:全面小康 而今邁步從頭越
    深化"八八戰略"扛起"三個地"使命擔當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以「三個地」的氣魄和擔當,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程度位居全國前列。從美麗鄉村到美麗城鎮,從低收入農戶收入倍增計劃到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富民、惠民、安民的高水平全面小康協奏曲響徹之江大地。
  • 平陽鰲江大有可為,繪出小康新畫卷
    11月27日上午,縣政府新聞辦舉辦鰲江聚力建設溫州大都市區副中心核心區新聞發布會, 鰲江鎮以「『中國古鰲頭』繪出小康新畫卷」為主題,圍繞城市建設、鄉村振興、民生福祉等方面解讀鰲江的小康答卷。同時,美麗田園建設不斷推進,美麗鰲江全域整治行動不斷開展,讓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成為全面小康最靚麗的底色。縣中醫院遷擴建智慧城管指揮中心在民生福祉方面該鎮持續加大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投入。
  • 渝北:見證全面小康 繪就雙城印象
    為見證全面小康,推動成渝地區雙城文化圈建設,25日,由重慶市渝北區委宣傳部攜同四川省中國畫學會、重慶市中國畫學會等單位組織舉辦的「見證小康·雙城印象--第四屆』巴山蜀水』川渝中國畫名家創作作品展暨中國畫論壇」在重慶兩江美術館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