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2020-12-16 卿卿百家號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大象小時候被細繩栓在木樁上,拼命用力都無法掙脫,漸漸的,就認命了,即使長大了,依舊被那根細繩所束縛,這就是習得性無助的厲害之處……

1、鳥籠邏輯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裡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這就是鳥籠邏輯。

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鳥籠邏輯

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2、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髒,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髒,再髒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3、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 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後,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 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4、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5、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臺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醜」。

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

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

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

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

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儘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6、霍桑效應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又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周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

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讚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7、習得性無助實驗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裡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再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證人的記憶

證人,在我們的認識裡,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

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這一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決定對這一結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他們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

證人記憶

他們讓被試者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者回答一些有關錄象裡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證人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

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一般知識是一個資料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賽普勒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鼓勵你的孩子培養他們的自信。

10、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

相關焦點

  • 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
    本期特別推薦,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心理學將一種現象叫「破窗效應」:一個房子若窗戶破了,無人修補,隔不久,其它窗戶也會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牆,若出現一些塗鴉沒清洗掉,很快牆上就布滿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 四種最詭異的心理學現象 | 人類無法抗拒
    其中,整理出了10大心理學效應,屬於一種規律性總結,下面,介紹四種最詭異的心理學現象——人類無法抗拒。因為,第一扇「破窗」出現以後,這個不良的情況會一直持續並不斷惡化,這是一種大眾心理規律,是一種無法抗拒的人類心理,臨界值的突破會讓人們沒有了顧慮和底線。
  •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古代夫妻真有情趣
    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這篇小文極為短小,但欣賞性很強,通篇圍繞一個「卿」字展開,展現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卿,是對對方的暱稱,通常是平輩之間表示親熱而不拘禮法的一種稱呼。王安豐是個老頑固,認為夫妻之間應當相敬如賓,而其妻則認為夫妻就不該有太多束縛,不用講客套,所以就生成了這一趣聞。
  • 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淺談夫妻間稱謂趣事
    時王戎之妻有別於他人之妻稱呼自己的丈夫稱謂,她常稱呼王戎為「卿」,這一稱呼雖然可以,但在生活中確實用之很少,古代常假借「卿」一詞指高級官員的名稱,或者是君王用之對親近的大臣的稱謂。而王戎之妻如此稱呼自己似乎有些不合時宜。故而王戎便有意見了。
  • 卿卿吾愛朱一龍
    卿卿吾愛,見字如晤:   體無恙否?心安樂否?藝人之工作順利否?屈指算來,吾與汝七日未見,人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七日之長,煎熬甚苦。人生苦短如斯,言語小恚,便有這許多煎熬,若他日真作計較,又當何以自處?(縱使結局不盡如人意)思來想去,日夜翻復,更覺會日何短,隔日何長?
  • 「卿卿」,一個溫馨的詞
    卿,除了姓氏之外,在古代還有官名和君王對臣的稱呼,再一個就很溫馨了,是古時夫妻或好朋友之間表示親愛的稱呼。兩個疊起來用:卿卿!其實比「親愛的」「我愛你」要溫柔含蓄的多了。最有代表性的是在其出處《世說新語·惑溺》中,繪聲繪色,若干個「卿」和「卿卿」的繞口令式的表達,直抵人心深處。
  • 別開生面的《卿卿如晤》
    作者:季國平(中國劇協駐會副主席)  錫劇《卿卿如晤》據辛亥革命黨人林覺民的《與妻書》而創作,以纏綿溫婉交織著憂傷悲壯的詩意風格,演繹了妻子陳意映與林覺民一段伉儷情深和家國情懷,令人感動,催人淚下,是一出優秀的錫劇新創劇目。
  •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 拜仁棋牌室教練託馬斯穆勒 08-31 09:46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 喬州科菲縣曾上書州務卿 無法認證重新計票結果
    周一(7日),經過第二次重新計票後,喬治亞州州務卿拉芬斯珀格(Brad Raffensperger)重新認證了總統大選的結果,兩次重新計票都維持拜登獲勝。但科菲縣(Coffee County)選舉委員會官員上周曾致信州務卿,表示在第二次重新計票後,他們無法證明其選舉結果。
  • 帕瓦羅蒂曾參演《弄臣》《卿卿佳人》
    弄臣視頻帕瓦羅蒂作為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不僅在音樂領域上取得極高的成就,也曾經向影視界發展,他在1982年拍了第一部電影《弄臣》,隨後又接拍了《卿卿佳人帕瓦羅蒂在《弄臣》中扮演曼圖亞公爵。帕瓦羅蒂在《卿卿佳人》中飾演倒黴的男高音。
  • 卿姓名字大全-卿姓男孩名字大全
    寶寶名字:卿寧睿寧靜致遠,聰明睿達:寓意孩子平安健康,志向高遠,有所作為。【音律】卿、寧、睿的讀音是qīng、níng、ruì,聲調為陰平、陽平、去聲。寶寶名字:卿明哲光明正大,聖人先哲:寓意孩子聰慧過人,有平安如意昌順之意。【音律】卿、明、哲的讀音是qīng、míng、zhé,聲調為陰平、陽平、陽平。
  • 卿卿我我不了情
    柳下荷塘詩章賦 卿卿我我不了情
  • 錫劇《卿卿如晤》演繹百年情書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為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這是林覺民《與妻書》中的傳世名句。8月16日,由《與妻書》改編而來的大型錫劇《卿卿如晤》,將登陸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舞臺。劇本以林覺民愛妻陳意映的獨特視角,全新闡釋了一個革命者的精神。    錫劇原名常錫文戲,由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合流而成,是江蘇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與越劇、黃梅戲並稱為華東地區的三大劇種。本次來穗演出的《卿卿如晤》由常州市錫劇院創排。
  • 《咬定卿卿不放鬆》古言小甜餅,熬夜也要看完
    《咬定卿卿不放鬆》作者:顧了知前幾天推薦了小說《我就是這般女子》,很多小可愛都說很好看, 想要類似的小說。於是小編就發揮將近十年的書齡鍛鍊出來的找書能力,找到了這本《咬定卿卿不放鬆》,跟之前推薦的那本不太一樣,但也是很好看的哦。
  • 錫劇《卿卿如晤》
    8月13日19:30,《卿卿如晤》8月16日15:00,《青銅葵花》01錫劇《卿卿如晤》簡介:該劇故事取材於「20世紀中國最美情書」——《與妻書》,從廣州起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舞美設計:韓 生——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特邀)燈光設計:張學偉——上海越劇院舞檯燈光設計師(特邀)服裝設計:藍 玲——國家一級舞美設計(特邀)、金 斐——中國戲曲學院藝術碩士(特邀)主要演員:孫薇、許君峰△錫劇《卿卿如晤
  • 常州錫劇《卿卿如晤》南京巡演
    中國江蘇網5月21日訊 國家和省藝術基金資助劇目、常州錫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錫劇《卿卿如晤》巡演南京站19日晚在江蘇大劇院精彩亮相。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徐光輝,副市長方國強,以及相關專家與近千名觀眾共同觀看演出。
  • 常州錫劇《卿卿如晤》亮相「紫金文化藝術節」展演
    中國常州網訊 10日晚,常州大型原創錫劇《卿卿如晤》參加2018「紫金文化藝術節」展演,亮相荔枝大劇院。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網信辦主任徐纓,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旭東,常州市文廣新局黨委書記、局長榮凱元等領導與觀眾們共同觀看了演出。
  • 古言小甜餅,《卿卿嫵媚》《嬌寵皇后》超甜
    今天給大家推薦四本古言小甜餅,超甜超清新,其中強推《卿卿嫵媚》《嬌寵皇后》。⒋《卿卿嫵媚》作者:望煙書評:天真童養媳VS黑心肝世子。作者文筆細膩柔和,故事設定也極有新意,男女主人設很搭配,女主屬於單純可愛型,待人真誠,男主愛逗女主,心黑型,男女主之間互動有種特別的甜。
  • 《卿卿如晤》一票難求!常州錫劇,廣州叫好!
    我市原創錫劇《卿卿如晤》亮相第七屆廣州藝術節,這部錫劇版「百年最美情書」——  穿越時空和地域,與廣州觀眾產生共鳴  中國江蘇網8月17日訊 作為2017第七屆廣州藝術節特邀劇目,8月16日晚,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聯合出品,市錫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錫劇《卿卿如晤》,在廣州大劇院歌劇廳隆重上演。
  • 現言甜寵文——《卿卿我我》《唯你不可取代》《熾吻》
    哈嘍,大家好,鹿鹿姐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幾本好看的小說,喜歡的話大家可以收藏起來,也可以分享給喜歡看小說的朋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今天的現言甜寵文——《卿卿我我》《唯你不可取代》《熾吻》1:《卿卿我我》——川瀾小說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