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進一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推動東南大學古琴文化傳承基地建設,茲定於2019年12月14日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揭牌儀式暨「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會。
此次活動包括揭牌儀式、「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古琴藝術的當代傳承」專題研討和工作坊等系列活動。14日上午,來自全國各地的十餘位古琴名家將齊聚九龍湖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演奏廳,舉辦「『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
參演琴家簡介
吳釗
著名音樂史家、古琴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最近一部力作《中國音樂史·圖典版》由30多萬字、700餘幅精美圖片、80多條珍貴的音頻組成,生動鮮活地展現了中國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音樂文化。首發座談會上,得到文化界、出版界、音樂界各界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龔一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古琴家,在多國、多地舉辦過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專題演講,出版多部古琴專著,培養多名音樂學院老師和代表性琴人。曾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中國琴會會長。現為上海民族樂團終身藝術顧問、中國崑曲古琴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2019年10月獲「新譯杯」——《傑出民樂教育家》獎。
劉善教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梅庵琴派)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樂器協會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紫金文創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鎮江夢溪琴社社長,江蘇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兼職教授。
王永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梅庵琴派)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古琴家。琵琶家、民樂理論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南通古琴研究會會長。撰著和發表琴樂論文約六十萬字,刊於國家相關核心期刊及二十餘種專著,多次出席全國和國際性琴樂會議。
朱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古琴藝術),虞山派琴家。現仼中國琴會副會長,江蘇古琴學會會長。
馬維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古琴藝術),廣陵派琴家,中國斫琴名家。
王建欣 李鳳雲
王建欣,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笛簫演奏家。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理事。
李鳳雲,天津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琴會副會長,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兩位老師是琴界「琴簫伉儷」,以琴簫合奏聞名,每年均應邀在國內外舉辦多場音樂會和講座。
戴微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音樂學系中國音樂史教研室主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古琴專業委員會、中國音樂史學會理事,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CTM終身會員,上海電影家協會、上海音樂家協會會員,今虞琴社社員。
朱默涵
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瀋陽音樂學院古琴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瀋陽音樂學院《樂府新聲》編輯部主任,中國民族樂器協會常務理事,古琴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遼寧古琴研究會秘書長,遼寧省圖書館代言人,是集演奏、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多棲古琴家。
徐君躍
浙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浙江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樂器協會民族器樂文化專委會副會長、古琴研究會會長,浙江音協古琴專委會會長、西湖琴社社長。
郭平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學者,小說家,古琴家。
成紅雨
旅德古琴家,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古琴專業,留學德國研習西方音樂,繼承成公亮先生「西為中用,美美與共」的琴學之道,是一位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音樂家。
趙燁
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
節目單
《流水》 演奏:趙 燁
洋洋乎若《流水》,該曲從滴滴清泉、涓涓細流變化至浩瀚江海、瀑布飛流,將水勢孕育於聲韻無盡之變幻。智者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水》 演奏:成紅雨
《袍修羅蘭》套曲之二,上善若水,純潔天真,無塵不滌,清泉暢流。摹山澗清泉或江南小橋流水,描寫水飄逸、溫柔的美感,以水之靈動繪人的青春和天真純美。
《高山》 演奏:朱默涵
峨峨兮若《高山》,該曲表現空山迴響,四顧無人,瞻望白雲,高山仰止之意境。
《滄江夜雨》 演奏:徐君躍
該曲描繪了夜雨江濤、水天一色、雲霧迷漫、波濤洶湧的雨夜景色,使人生發「琴能動蒼海老龍之吟」之神思,力度渾厚,動人心弦。
《文王操》 演奏:郭 平
該曲傳為歌頌文王之作,表達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對於理想人格和社會的讚頌,其內涵深邃博大,旋律豐富感人。
《平沙落雁》(廣陵派) 演奏:馬維衡
此曲「雖曲小而意味深幽,乃入門之正路」。琴曲表現清秋寥落之意,借鴻雁飛鳴之態喻鴻鵠遠志,以吟猱見長,氣韻生動,剛柔相濟,尾段散板自由灑脫,倍抒胸臆。
《天風環珮》 演奏:戴 微
廣陵派大家張子謙先生打譜定拍,今虞琴社社長戴樹紅整理記譜。其譜初見於明代《神奇秘譜》,表現寥落天際風吹環珮、但聞其聲不見其人,使人有超凡之想、起思仙之志。
《良宵引》 演奏:朱 晞
該曲是中國古琴名曲,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描寫月夜輕風、良宵雅興,樂曲短小洗鍊,委婉清新,節短韻長,清越和雅。
《暗香》 琴:李鳳雲 簫:王建欣
此曲借梅喻人,音節諧婉,與南宋白石道人姜夔《暗香》詞同名同源,表現「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的飄忽清寂和「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的空靈含蓄。
《平沙落雁》(梅庵派) 演奏:劉善教
此曲與廣陵派《平沙落雁》同述清秋寥落、鴻雁飛鳴,梅庵派王燕卿先生在曲中加入「雁鳴」一段,音聲靈活敏捷、生動活潑、緩急有度,借物態以抒情志。
《長江天際流》節本 演奏:王永昌
該曲為王永昌先生所作,樂曲以長江的上中下遊以及源頭和入海處的萬千氣象,抒懷天地人之無極和美好遐思。
《憶故人》 演奏:吳 釗
該曲以柔美委婉的旋律、濃鬱深沉的韻味表現在明月深山思念遠方友人的一片深情,音樂內在豐富,纏綿動人。
《神人暢》 演奏:龔 一
龔一先生據1549年《西麓堂琴統》打譜。古籍解說「堯彈琴,神降其室,故有此弄」。旋律中採用古「雅樂」音階,大有他民族風格,是一首十分珍貴的譜例。
音樂會信息
活動:「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
時間:2019年12月14日
(周六) 9:30
地點:九龍湖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演奏廳
主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東南大學藝術指導中心
新媒體工作室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內容來自公眾號「風雅頌東南」
原標題:《清和淡雅,致樂治心|「齊梁流韻」古琴名家專場音樂會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