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04首:七言歌行—偶感

2020-09-05 翠竹樓主

今宵冷月掛高枝,

月影凜凜投故池。

秋蟲喓喓深草裡,

款步獨行若有思。

遙想弱冠初生犢,

遠赴邊疆風塵僕。

志堅篤定人勝天,

直教荊荒變良囿。

趾踵磨跎日夜忙,

孰料有司飽私囊。

反笑豎子不諳世,

徒勞卻作嫁衣裳。

輾轉已至而立齡,

走馬蘭臺點卯庭。

忝為幕僚長書記,

他鄉異客身飄零。

自問平生頗挺出,

詩敵李杜堪可匹。

不事權貴卑屈膝,

自號樓主翠竹逸。

半生不惑已成翁,

獨立竹樓嘯晚風。

掛劍南牆歸隱士,

吟詩把酒豈稱雄。

作七言歌行《偶感》二十四句,平韻和仄韻交替,每四句一換韻,首句起韻,平仄韻均押平水韻。

釋文:

今晚清冷的月亮高掛樹梢之上

凜寒的月影投照在老池塘之中

只聽見秋蟲在深草中喓喓鳴叫

我獨自漫步在庭院裡若有所思

回想二十歲時初生牛犢不怕虎

趕赴遙遠的邊疆地區風塵僕僕

意志非常堅定堅信人一定勝天

一定全力以赴讓邊荒變為良田

為了理想是日夜操勞不辭勞苦

沒想到地方主管貪財中飽私囊

還反過來取笑我實在不識時務

所有的辛勞都是替別人作嫁衣

就這麼歲月蹉跎輾轉三十歲了

卻只是在大機構裡混日子而已

就是做些掌管文書寫作的工作

還到處更換工作地點作客他鄉

自問自己是才能十分出眾的人

誇張說寫詩可與李白杜甫匹敵

只是自己不事權貴不卑躬屈膝

還因為欣賞翠竹自稱翠竹樓主

就這么半生過去了到了四十歲

常常獨自迎風站立在翠竹樓前

寶劍懸掛在南邊牆上作個隱士

從今喝酒吟詩不再有稱雄之心

相關焦點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53首首:五律—鵬城四十賀
    回想南宋與元蒙的崖山決戰而今鵬城深圳隨著東風崛起全國的精英在這裡大展宏圖春風在這裡吹紅了四十年了特區成立給全國樹立了模楷今天就在梧桐山上娓娓道來片片祥雲籠罩著這翠竹書齋宋少帝陵是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決山崖:此指崖山海戰,祥興二年(1279)正月,元軍進攻崖山,宋元兩軍在廣東新會的崖山海面決戰,結果,張世傑所率宋軍寡不敵眾,大敗海上。3月19日,陸秀夫見大勢已去,於是身穿朝服,將8歲的小皇帝趙昺抱到船頭,叩首再拜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500首:七言排律—緬往跡三十三韻
    序:紀作詩達500首,歷時一周,作《緬往跡三十三韻》平起入韻七言排律64句,押平水韻下平聲:七陽韻,共33韻,一韻到底。除首、尾兩句以外,每兩句均對仗。發布於2021年1月1日。疏窗透月灑空堂,1俯鏡駝軀鬢兩霜。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513首:五律—渾成
    釋文:在浩瀚的中華國粹群星當中詩文和書法是同一個載體的蘭亭序就是一篇優美的文章祭侄稿也是一氣呵成的雄文寒食詩帖是蘇軾最好的傑作松風閣帖是黃庭堅一面旗幟上述的詩文書法是信手拈來詩文書法的精妙已融於一體註:1.蘭亭序:王羲之所書號稱「天下第一行書」;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90首:七絕—棄
    釋文:他的絕豔驚才讓舉世都傾慕歷代都是聲名顯赫簪纓世家霞為衣霧作袖瀟灑乘風而去不惹塵埃淡薄厭棄世間名利後記:晚唐大詩人杜牧就是如詩中描述的典型人物,他是宰相杜佑之孫25歲時,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已經很有名氣,作品流傳。26歲,進士及第,真是驚才絕豔。當然還有他瀟脫的性格和那千古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23首:七絕—寄愁
    仄仄平平仄仄平欲把詩愁尋寄處,仄仄平平平仄仄揮毫一灑紙中藏。平平仄仄仄平平農曆八月初一作《寄愁》平起入韻七絕,押平水韻下平聲:七陽韻。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29首:七絕—詩才
    平平仄仄仄平平夜有感作《詩才》平起入韻七絕,押平水韻上平聲:十灰韻。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19首:七絕—詩心
    釋文: 清幽寂靜的夜晚數著天上繁星 大家都已安睡只有我還沒入睡 八月桂花香透窗而入引發靈感 就寫首詩安撫我這顆寂寞的心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38首:五律—詩癲
    仄仄仄平平深夜作《詩癲》仄起入韻五律,押平水韻下平聲:一先韻。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44首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28首:更漏子—夜愁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按「更漏子」詞牌作《更漏子—夜愁》雙調四十六字,前闋兩仄韻押詞林正韻第十六部藥韻、兩平韻押第二部陽韻,後闋三仄韻押詞林正韻第四部遇韻,兩平韻押第十二部尤韻,前後闋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對仗。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15首:七絕—秋愁
    仄仄平平仄仄平破鬥空空無得酤,仄仄平平平仄仄窮詩豈夠飽飢腸。平平仄仄仄平平作《秋愁》平起入韻七絕押,押平水韻下平聲:七陽韻。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14首:五絕—秋至
    宋朝詩人辛棄疾有詩:「而令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絕命詩也寫道:「秋風秋雨愁煞人」,說的都是這種現象。
  • 讀《三言二拍》偶感.詩八首
    讀《三言二拍》偶感·詩八首文/疏影橫窗 高山流水世間稀,漢陽江口淚重滴。集賢村上離別日,伯牙摔琴謝子期。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灌叟秋翁畫中棲,百花嬌豔慕鄉居。腰中但有方兄在,換得滿園鬥芳姿。
  • 「原創」石濤詩畫點讚儀徵白沙翠竹江村
    據汪鋆《清湘老人題記》有一條記石濤題《白沙翠竹江村圖》詩十三首,題下注「為肇新作」。圖寫十三景是:耕煙閣、香葉山堂、見山樓、華黍齋、小山秋、東溪白雲亭、溉巖、芙蓉沜、箖箊徑、渡鶴橋、因是庵、寸草亭、乳桐嶺。詩除東溪白雲亭題五古四句外,其他各景都題五古六句。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14首:五言絕句詩—秋至
    宋朝詩人辛棄疾有詩:「而令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絕命詩也寫道:「秋風秋雨愁煞人」,說的都是這種現象。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39首:五絕—無題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24首:七絕—雨對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71首:七律—夢琴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84首:七絕—長存
  • 翠竹樓主原創詩第431首:七絕—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