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
「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國當代名家霍春陽書畫藝術展」將於8月7日至12日在日本東京銀座中央美術館舉行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霍春陽是當代中國畫壇少見的逸品畫家,他堅守傳統,致力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持靜寞恆心深思修煉,實現知、意、情、行的統一
中國文化人物主編王保勝/攝影報導
《山花爛漫》 霍春陽、孫其峰合作
《意態天生》 霍春陽作品
霍春陽深耕傳統文化,守簡淡衝和之境,求「無異言而生清靜心」之態;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之事業心,踐行天人合一、抱樸守拙之理念
《閱盡大千春世界 牡丹終古是花王》 霍春陽作品
《清氣滿乾坤》 霍春陽作品
霍春陽的畫以淡寓濃,以簡寓繁,以疏寓茂,以輕寓重,把對繪畫的領悟提升到哲學的高度來思辨,意境高遠,堪稱當代「逸品」,影響廣泛
《風味佳好》 霍春陽作品
《嘯雨》 霍春陽作品
縱觀霍春陽半個多世紀的藝術人生,從有我之境,走到如今的無我之境,關鍵在於他對中華美學——這一源自歷史文化傳統的精神遺產的堅守與轉化,他從過去和今天的關聯中,敏銳地捕捉精神流變的脈絡,辨別源與流、恆定與變易的複雜糾葛,特別是從中華美學精神的豐厚意蘊中發現它對於現實的映照作用,進而孕育並在作品中湧流出這古老而又新鮮的、生命力蓬勃的情致和思想
《酥秋》 霍春陽作品
霍春陽一直追求「無異言而生清淨心」。他說,只有不求異言,才能清淨下來,才能進入一種「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境界。在霍春陽的畫中,我們很少看見那種憤世嫉俗的冷漠和天老地荒的蕭條。他的情懷正如他的名字,如春天裡的朝陽般溫暖平和
中國文化人物(主編 王保勝)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由日本國外務省、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大使館文化部、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日中友好協會、日中經濟協會、日中友好會館、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國際藝術家聯盟、全日本書道聯盟、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中國書法學院、日本勝佳支持,日中文化交流促進會、中國文化人物雜誌社、世界新聞聯盟、東京銀座中央美術館主辦,中國文化人物雜誌社承辦的「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國當代名家霍春陽書畫藝術展」將於8月7日至12日在日本東京銀座中央美術館舉行。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兩國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共通之處。中國書畫是中國傳統文脈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同日本等東亞國家開展文化交流的紐帶。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著名花鳥畫家霍春陽是當代中國畫壇少見的逸品畫家。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傾心中國文人畫傳統,致力於中國畫人文精神的復興,推崇在繪畫中體現「中和境界,大中至正、至高無上」的君子之氣。作為藝術家,他在藝術實踐中潛心追求虛靜空靈的藝術境界,以「淨化人的心靈」為創作宗旨,弘揚君子之德,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溫潤人心。霍春陽的畫堅守傳統,抱樸守拙,追求天人合一理念,以淡寓濃,以簡寓繁,以疏寓茂,以輕寓重,把對繪畫的領悟提升到哲學的高度來思辨,意境高遠,影響廣泛。作為教師,他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強調「畫外功夫」的修養,強調「人品即畫品、畫格即人格」,強調身心的同一,強調技術與藝術、內容與形式、題材與手法等諸多方面的同一。在中華美學精神受到多元文化思潮衝擊,面臨異化威脅之時,他把脈當代花鳥畫之困境,發表「春陽九辯」,以哲學智慧撥開當代中國畫繼承與創新之諸多迷霧,培植文化定力,提升文化自信,以貌似出世的超越,做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入世事業。近年來,霍春陽多次到日本、美國、法國、德國、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家講學訪問、舉辦畫展,以藝術為橋梁,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展覽將展出霍春陽教授近十年來創作的中國畫作品60多幅,以及書法作品近20幅。這些藝術精品,不僅展現了霍春陽在書畫藝術創作上的最新成果,而且也體現出他對藝術理想的執著與堅守。他一直追求「無異言而生清淨心」。只有不求異言,才能清淨下來,才能進入一種「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境界。霍春陽以梅、蘭、竹、菊為主要創作題材,不求繁蕪,不重尺幅,寥寥數筆間,一桿勁竹、幾株蘭草、數枝寒梅便躍然紙上,清香滿溢。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在物之「態」中,蘊涵著物之「理」;而物之「理」,既是「事」之道,也是技之「法」,還是人之「情」。作品在表現畫家對自然微妙感動的同時,將人的思緒引向大荒,引向恆久……深刻體現出藝術家的深厚文化底蘊,對中國畫藝術精神與傳統哲學思想的深思妙悟、獨特理解,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堪稱當代「逸品」。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兩國關係改善發展繼續面臨重要機遇。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共促和平發展,共謀世代友好」,傳承中日兩國民間文化交流傳統,搭建中日兩國藝術家友好交流平臺,中國當代名家霍春陽書畫藝術展,通過書畫藝術作品的展覽和文化交流,為增進兩國民眾相互理解和友誼發揮積極作用,同時也為在新形勢下推動中日關係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國文化人物) 霍春陽,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創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高研班教授,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文史館館員,天津畫院院外畫師,天津市美術家協會花鳥畫專業委員會會長,天津市中國畫學會會長,天津青年美協顧問,榮獲天津高校名師稱號,兼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煙臺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擔任北京大學國學社專家顧問。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7年被中國文聯評為「中國畫壇百傑」之一。 出版有《新文人畫家作品選集·霍春陽專集》《霍春陽的花鳥》《中國當代名家畫集·霍春陽》《名校名師·霍春陽寫意花鳥》,2010年出版霍春陽書法集《昭遠堂書跡》等多部著作及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