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對兔子,早就愛入骨髓。火鍋可以半個月不吃,但是兔兒腦殼半個月不啃,憋死。
要宴請外地來的朋友,整頓兔火鍋。
家裡沒做什麼菜,下樓買點涼拌兔丁。
要出門踏青郊遊,冷吃兔肯定要揣起。
每個成都人都是吃兔大師。吃兔兔這件事情,看起來有點殘忍,但又帶著一點點俏皮。兔子那麼可愛,把它吃掉,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有個說法是這樣的:
川蜀的兔,廣東的鼠,京城的豬相競變滷煮。
德州扒雞,盱眙龍蝦,揚州城的老鵝叫呱呱。
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大四川的兔子,哈哈哈哈,心疼兔子兄dei一秒鐘。
如果沒有兔子,成都美食的江山起碼要垮掉一半。
30年前,就沒兔子敢來九眼橋蹦躂了
在乾隆年以前,成都人還不吃兔子。生活在九眼橋的兔子們還活得很悠閒,偶爾被拔拔毛,跟成都人的相處還算愉快。
後來成都出現了饑荒,成都人莫得肉嘎嘎吃了,就把眼睛qio向了家裡邊養的小白兔,但那時成都人還沒有解鎖兔兔美味的真正奧義...
直到雙流有個叫「老媽」的人出現,吃兔兔才成為成都人的主流。她把鮮嫩的兔肉裹上各種辣椒花椒,眾人一吃就驚豔:」歪呀,世界上竟然還有這般美味!「
從此,再也沒有一隻兔子逃出過四川人的嘴巴兒。
在成都,兔子有一萬種死法
有人說成都是兔子的地獄,成都人是兔子最大的剋星!
2018年成都共銷售近3億隻兔子,佔全國市場近7成之多,本地兔不夠吃,還要從外地調運。
在成都,兔兔被花樣百出的方式「做掉」,只有外地人想不到的做法,沒有成都人做不出來的花樣!
一隻兔兔來到成都,可以變成100道菜。從乾鍋兔、火鍋兔、冷吃兔、手撕兔,到纏絲兔、紅油兔丁、紅燒兔等等。醋溜燜煮,兔子在成都的死法是可以搞個科學展覽的!
成都人絕不浪費任何一隻兔兔。兔頭、兔腰、兔肚、兔腿、兔唇...兔子全身上下每一個地方,都給你做成一到菜。物盡其用,吃個精光。
而且成都到處都是好吃的兔子店。各家大廚就如各路武林高手過招,畢竟味道稍微撇了點,都沒法在成都的吃兔界混!
乾鍋兔,兔兔無論跟雞肉還是黃喉都是百搭。樓底下的那家兔丁,吃飯之前一定要去給老漢買點兒來下酒。
火鍋兔,越是角角咔咔裡頭的蒼蠅館子,越沒地方停車。甚至還要提前預約,比很多高級餐館還扯把子。煙燻兔,過年餐桌上沒有這道菜,丈母娘都是要勒火的。
如果沒有兔子,成都人的食慾起碼要減少一半!
在成都,80%的兔子跑向火鍋店
如果說火鍋是重慶人的發明,那麼兔火鍋一定是成都人的發明。
「今天晚上吃火鍋還是吃兔子呢?」
「吃兔火鍋嘛!」
在成都人眼裡,吃一頓香辣鮮美的兔火鍋是最樸實深刻的願望。既能吃火鍋,又能吃兔兔,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完美的事情嗎?
資格的兔兔愛好者些都曉得,成都火鍋兔界有四大天王:中和的雄起兔、西安路的晶晶兔以及猛追灣的金麒麟。
這些店子都在成都開了二三十年了,雖然如今搬了店鋪變了裝修,但依然天天大排長隊,無數的食客每天等在店門口只為吃一口巴適的兔火鍋。
昔日的爛攤攤老闆兒,現在早已經身家千萬。
細嫩入味的兔肉,經過炒制,然後置入紅油鍋,兔子的香味被激發得淋漓盡致。
記得一定要蘸原湯碟,那才是吃兔火鍋的靈魂。
成都人為了吃一口兔子,能有多拼
為了吃上一口巴適的兔火鍋,成都人無論啥子爛偏偏都敢往裡頭鑽。無論你是開奔馳還是背LV的,扎個小馬扎,就跟鄰座的人緊挨著嗦兔兔。
成都最出名的老字號二姐兔丁,100元1斤,還要靠搶才能吃到。
前不久抖音帶火的熊記涼拌菜,天天都在排隊,老嬢嬢每天huo紅油兔丁忙都忙不轉!
還有開在居民樓的梅記和鄧記,店店巴巴掌大,每天等著買的人卻排到了街對面。還有朗御樓下的老兔頭攤,每次大媽挑著兔頭出來,就會被狂熱的粉絲些包圍。
成都人甚至為吃兔頭研究出了專門的招式:一掰、二分、三翹。左手擒住兔頭的上門牙,右手扳住兔頭的下頜骨,稍一用力,兔頭便分為兩半,然後咬向肉質最嫩的臉頰。
能鍛鍊到像吃大閘蟹那樣乾淨,你就算是出師了。
在成都人的語境裡,啃兔兒腦殼也有接吻打啵兒的意思,能把美食融入日常話語,足以見得成都人對兔子的愛!
聽說之前澳洲兔子泛濫成災,甚至還出動轟炸機剿滅兔子。
成都人真的看不下去了,消費兔子的終極方法難道不是為四川人發布「滅兔籤證」?分分鐘給你吃成瀕危物種好嗎?
有些外地人對成都人吃兔兔嗤之以鼻,我們說了:「你不喜歡吃算逑,我們還不夠吃呢!」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再嘴硬的外地人都會叛變,因為成都的兔兔太好吃了!
你知道成都還有哪些好吃的兔子店嗎?
歡迎在留言區一起種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