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島開啟兩岸藝術季 臺灣舞臺劇等佳作在閩南大戲院輪番登場

2020-12-13 廈門網

  記者潘薇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潘薇)日前,在臺灣全能藝人澎恰恰、許效舜書寫的筆墨祝福以及閩南傳統舞獅的歡樂表演中拉開了2018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序幕。他們興奮地表示,距離上次來兩岸藝術節已是四年前的事情,廈門的觀眾依舊十分熱情,對於我們推出的演出充滿期待,希望能傳遞給大家滿滿的幸福感。

  兩位來自臺灣的嘉賓不僅與到場觀眾分享了即將在閩南大戲院上演的《鐵獅亮光樂團歡樂會》作品背後的故事,還與民眾暢談了對於兩岸歷年文化藝術交流的感悟 。

  《鐵獅玉玲瓏》跨界升級 傳播閩南文化

  澎恰恰憑著幽默風趣的主持表演在熒幕或舞臺上,總能逗得觀眾哈哈大笑,他憑藉著對音樂的滿懷熱誠、執著和創作力,與許效舜等幾位熱愛音樂、志同道合的人士共同組成了鐵獅亮光樂(le)團,在臺灣已有十多年的演出經驗,但此次卻是首度登陸。

  屆時他們將用說唱的形式、特定的節奏,演繹《酒矸倘賣無》《城裡的月光》等多首耳熟能詳的閩南歌謠,加上即興的戲謔橋段,為觀眾帶來更多歡笑。

  臺灣藝人許效舜表示,其實你看到我們的演出,你就知道它快樂的成分會比其他元素都還要高,我們演出有快樂的歌,會與大家進行互動遊戲等等。

  澎恰恰表示,10月27日《鐵獅亮光樂團歡樂會》將重磅亮相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演出將獻上《酒矸倘賣無》《追追追》《城裡的月光》等多首耳熟能詳的歌謠。「我們會放很多閩南的元素在裡面,大家看了就尋回兒時記憶的感覺。」

  積極引進臺灣劇目 惠臺政策助推發展

  從10月6日至11月11日,閩南大戲院的舞臺將迎來11部共15場國際級藝術佳作,其中包括臺灣地區的舞臺藝術優秀作品。將有雲門2《十三聲》、鐵獅亮光樂團歡樂會、來自維也納與臺北的音樂對話-愛樂室內樂重奏音樂會、優人神鼓30周年經典力作《新版-聽海之心》、臺灣果陀劇場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等優秀作品亮相。他們認為,如今大陸對臺放寬影視製作門檻和取消引進數量限制等系列惠臺措施,給予了臺灣藝人更多的發展空間,尤其在有著共同閩南元素的廈門。

  許效舜說,廈門一直給臺灣演藝從業人員提供非常優厚的條件,不管是空間還是需要申辦的條件都開放很多。「要是我們在大陸有更大的舞臺,當然就希望把更多的能量注入,我們來不單純是為了表演,也希望能在傳承閩南文化這一塊下功夫,讓大家學會閩南語 ,例如唐詩三百首怎麼樣用閩南語來唱等等,我們想把它寫成歌。」

  據悉,今年閩南大戲院將推廣閩南語以及閩南傳統文化,並陸續推出閩南傳統歌仔戲、布袋戲、南音體驗活動等。同時攜手臺灣廣藝基金會推出兩岸劇院管理人才培養項目———2018年演出市場營銷與藝術教育推廣研修班,目前正面向兩岸進行招生。

相關焦點

  • 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開幕 「扶青計劃」深耕兩岸交流
    與會嘉賓在開幕式上合影(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廈門9月25日消息(記者陳庚)2019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23日晚在廈門開幕,兩個多月裡將有16部精品劇目、27場演出輪番登場。主辦方為「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獲獎作品頒發證書和獎金(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作為本屆藝術節的重要板塊,今年4月,閩南大戲院首屆「兩岸藝術跨界扶青計劃」正式啟動徵集,經過4個月的徵選,共有6部兩岸新銳作品脫穎而出,將於9-10月先後在閩南大戲院進行展演、展示。
  • 閩南大戲院精彩劇目重啟鷺島藝術生活
    臺海網8月12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日,隨著廈門演藝市場持續升溫,圍繞舞臺藝術、文化生活的活動體驗逐漸獲得市民關注,有著鷺島「城市文化客廳」之稱的閩南大戲院愈發吸引眼球。作為疫情復工後劇院的首次公開亮相,閩南大戲院先是以一場「夜空中最亮的心」建設愛心廈門劇院公益開放日活動,文化惠民,引領鷺島城市藝術生活復甦;隨後,傾力引進的國內首部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鷺島,連演四場強勢助力廈門演藝市場回暖,頗受好評。
  • 2018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開幕
    新華社廈門10月11日電(記者 付敏)以「傳承閩韻,情牽兩岸」為主題的2018年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10日晚在廈門拉開序幕。據介紹,今年的兩岸藝術節將持續至11月11日。期間,閩南大戲院的舞臺將迎來世界各地11部共15場藝術佳作演出,包括「雲門2」《十三聲》、優人神鼓《新版-聽海之心》、果陀劇場《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等臺灣優秀作品。主辦方還號召全城熱愛閩南語的市民共同推廣閩南傳統文化,將陸續推出閩南傳統歌仔戲、布袋戲、南音體驗活動、鼓·舞東方表演藝術展、「戲精學院」2018戲劇主題體驗等活動。
  • 廈門閩南大戲院精彩劇目重啟,連臺好戲「閃亮登場」
    近日,隨著廈門演藝市場持續升溫,圍繞舞臺藝術、文化生活的活動體驗逐漸獲得市民關注,有著鷺島「城市文化客廳」之稱的閩南大戲院愈發吸引眼球。作為疫情復工後劇院的首次公開亮相,閩南大戲院先是以一場「夜空中最亮的心」建設愛心廈門劇院公益開放日活動,文化惠民,引領鷺島城市藝術生活復甦;隨後,傾力引進的國內首部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鷺島,連演四場強勢助力廈門演藝市場回暖,頗受好評。
  • 閩南大戲院:打造二線城市的藝術高地
    在「藝術讓人生更美好」價值理念的指引下,閩南大戲院堅持以劇院為載體,根據廈門本地文化需求,以全球視野充分發掘引入優秀文藝作品,通過打造每年的閩南之春演出季、廈門國際兒童藝術節、兩岸藝術節、新年演出季,用魅力四射的舞臺藝術為城市注入人文活力,提升市民文化獲得感。
  • 閩南大戲院疫後重啟,首個市民開放日奏響鷺島藝術生活新序曲
    8月2日晚,「夜空中最亮的心」建設愛心廈門劇院公益開放日活動在閩南大戲院舉行,夏夜音樂會、劇場點亮儀式、油畫雕塑聯展、藝術市集等多板塊,吸引了近200位等待許久的、熱愛藝術的觀眾朋友的到來。隨著廈門演藝市場的持續升溫,圍繞舞臺藝術、文化生活的活動體驗逐漸獲得了市民的關注,作為廈門的「城市文化客廳」,閩南大戲院響應國務院關注民生
  • 「美傑三重奏」15日亮相閩南大戲院 上演跨時空的「雲合奏」
    廈門網訊 (本網記者 連芊 通訊員 傅子韜) 11月15日,《美傑三重奏與未來之星音樂會》將在閩南大戲院上演。
  • 聚焦原創音樂劇 閩南大戲院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臺
    東南網11月21日廈門訊(通訊員 羅荔丹)由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主辦的華文音樂劇比賽唯一品牌「知音音樂劇大賞」於11月18日在臺北南海劇場火熱上演,7所兩岸大學院校將帶來8場華文原創音樂劇,以同臺競技的方式上演一場精彩紛呈的賽事!
  • 引進首位駐院青年藝術家 閩南大戲院開業八周年謀新篇
    閩南大戲院八周年慶典暨城市開放日開幕演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廈門12月31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傅子韜)開業運營八周年之際,閩南大戲院日前高調引進首位「駐院青年藝術家」黃蒙拉,雙方將共同發起廈門首屆青年國際藝術周的多場演出及大師課系列藝術活動,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豐富市民藝術生活
  • 弓弦與鍵盤交響 「美傑三重奏」亮相閩南大戲院
    中新網廈門11月15日電 (羅穎 傅子韜)15日,《美傑三重奏與未來之星音樂會》在閩南大戲院上演,小提琴家呂思清、大提琴家秦立巍、鋼琴家孫穎迪組成的「美傑三重奏」攜手00後大提琴新星娜米薩·孫,為廈門觀眾帶來一場音樂視聽盛宴。
  • 閩南大戲院戲劇節昨日拉開序幕 臺灣原創音樂劇《釧兒》首度來廈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2018年閩南大戲院戲劇節昨日正式拉開帷幕,將於3月30日、31日溫情上演的臺灣原創音樂劇《釧兒》明星主創見面會昨晚率先登場,該劇原作者、劇中說書人的扮演者澎恰恰及導演曾慧誠
  • 閩南大戲院:從「文化傳播」到「文化創造」
    凡音造·鼓道會館演員表演的二十四節令鼓《鼓動未來》振奮人心,明快的節奏開啟了觀眾對新年的激情期盼。活動現場,閩南大戲院總經理羅豔為藝術家黃蒙拉頒發「首位駐院青年藝術家」榮譽證書。黃蒙拉曾榮獲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在國內首度開創了用「弦樂四重奏」替代傳統的「交響樂團」以「協奏的名義」合作小提琴協奏曲的全新形式。
  • 2016年兩岸藝術節啟動 集中呈現臺灣舞臺藝術
    新華社廈門10月10日電(記者 尚昊)由廈門市政府指導、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主辦的2016年兩岸藝術節9日在廈門啟動,並將持續到11月13日,一系列臺灣舞臺藝術優秀作品將得到集中呈現。  在10月9日舉行的藝術節開幕上,臺灣果陀劇場創始人梁志民、臺灣演員金士傑等攜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與在場觀眾進行交流,為兩岸藝術節助陣。這部舞臺劇以生命和死亡為主題,將瀕臨死亡的教授莫利與學生米奇之間的對話,演繹成一場既深刻又不失有趣的舞臺劇。  果陀在大陸有一批堅守多年的愛好者。「這首先在於兩岸語言相通,其次,兩岸民眾的情感和關注點相通,更容易相互理解。」
  • 閩南大戲院發布2020年演出計劃
    新華網廈門12月30日電(記者 付敏)閩南大戲院29日在廈門舉辦七周年慶典並發布了2020年演出計劃。  據介紹,閩南大戲院已規劃了一系列2020年的優質演出,包括鄧泰山鋼琴獨奏會、歌劇演唱家安吉拉·喬治烏獨唱音樂會、美傑三重奏音樂會、致敬貝多芬——王健大提琴獨奏專場音樂會等。
  • 上百位演職人員義務出演 經典歌劇《茶花女》時隔九年再登鷺島
    廈門網8月12日訊 (本網記者 連芊 通訊員 傅子韜) 8月15日晚,由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和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團聯袂推出的義大利歌劇《茶花女》(中文版)表演音樂會將在閩南大戲院上演,這也是閩南大戲院復演後的首場音樂會演出
  • 臺灣藝人:臺灣演藝圈為「31條」開心 願兩岸攜手傳承閩南文化
    深受臺灣和閩南地區民眾喜愛的歌仔戲元素在這部劇中和現代音樂充分結合,形成獨特的風格。  他問,為什麼我們總是要被動接受百老匯的音樂劇?他相信,從閩南文化和中華文化出發,一樣可以有推向世界的音樂劇。「但是要從臺灣推,很難。」澎恰恰說,只有走向大陸,兩岸攜手出發,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 鐵獅亮光樂團首登鷺 「讓閩南元素回到閩南」
    鐵獅亮光樂團首登鷺 「讓閩南元素回到閩南」 2018-10-28、許效舜帶來的《鐵獅亮光樂團歡樂會》在閩南大戲院歡樂上演。
  • 「爆款」紅色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亮相閩南大戲院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8月6-8日,上海歌舞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閩南大戲院連演四場,在引領觀眾穿越時空,感受中國共產黨員初心和信仰力量的同時,為廈門演出市場回暖強力造勢。作為閩南大戲院復演後首場開票演出與首場舞劇演出,《永不消逝的電波》自進入宣傳預告期以來就一直備受觀眾關注,許多觀眾紛紛在閩南大戲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後臺留言,表達他們對劇目的期待和對閩南大戲院回歸的企盼,經過閩南大戲院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將這部「現象級」舞劇引入廈門。
  • 卡雷拉斯登鷺獻唱 大師佳作輪番上演匯聚藝術盛宴
    卡雷拉斯媒體見面會在閩南大戲院舉行 東南網記者文潔 攝東南網9月22日廈門訊(本網記者文潔 通訊員 鄭文華)23日,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塞•卡雷拉斯將攜手廈門愛樂樂團、特邀女高音達裡亞•馬西羅、指揮大衛•希門尼斯亮相閩南大戲院,為廈門觀眾奉上一場音樂盛會。
  • 兩岸特色廟會廈門登場 臺灣美食閩南童趣惹眼
    兩岸特色廟會廈門登場 臺灣美食閩南童趣惹眼  【解說】以「童享藍天·靈動兩岸」主題的兩岸特色廟會暨臺灣縣市經貿旅遊推介交流會6月16日在廈門拉開帷幕。作為第九屆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本屆廟會旨在為兩岸青少年交流搭建起一個富有童趣、相互學習、同心協作、共享快樂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