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教務辦負責人李玉玲 新華網 夏添 攝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 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於100年前,是我國最早設立8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和護理本科教育的重點醫學院校,多年來學校一直堅持「小規模招生,高層次培養,高質量輸出」的辦學宗旨。日前,北京協和醫學院教務處負責人馬超和護理學院教務辦負責人李玉玲做客新華網,講述今年協和醫學院的招生政策。
人才培養:堅持「少而精」 高標準、嚴要求
今年恰逢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100周年,百年來,北京協和醫學院秉承「嚴謹、博精、創新、奉獻」的協和精神,為中國醫學界培養了大批高質量的醫學人才。
「自建校之初,北京協和醫學院就設立了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至今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馬超表示,學院一直堅持「少而精」的辦學理念,小規模招生,強調「高進、優教、嚴出」,醫學預科與醫學本科分段式教學。實行「導師制」,在臨床教學階段,由多位臨床教師分別作為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北京協和醫學院強調因材施教、精雕細刻,八年一貫制,培養兼具科研能力的臨床醫生,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醫學人才。
李玉玲說,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始終踐行「高進、優教、嚴出」的協和護理教育培養特色。
「高進」: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護理學院的本科錄取分數線高於一本線40分左右,研究生錄取比例為5:1;為保證學院的生源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優教」:護理學院秉承著協和的優良教育傳統,秉承「三高」(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的教育水準;「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辦學策略;「三嚴」(嚴肅態度、嚴格要求、嚴密方法)的工作作風。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強調能力素質培養、強調基礎紮實寬厚、強調科學嚴謹求真、強調理論密切聯繫臨床實際。
此外,護理學院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護理學院授課教師均來自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及護理學院,是同時具備「醫教研」能力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值得一提的是,護理學院擁有6家實力雄厚的臨床教學醫院(北京協和醫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北京安定醫院以及承擔社區實習的北京市和平裡醫院、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
同時,護理學院擁有優等的師生比例。為保證教學質量,限制了每班學生招生人數,始終確保師生比例在1:10以上,使教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成為一種可能。
「嚴出」:護理學院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了嚴密的評價體系、嚴格的考核要求、嚴謹的考核程序、嚴肅的考核制度。
「以上特色為護理學院能夠培養更多更優秀的護理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玉玲如是說。
學生境外交流機會多 學校提供經費支持
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大力發展國際化和加強國際合作,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作為國際醫學科學研究組織正式成員單位,自然也不例外。
「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化國際醫學創新合作,促進高層次國際交流,在科研教育和醫療方面跟全世界的很多國家都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馬超說。
目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與美國、英國等國家的一流大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與合作。2016年,院校與英國牛津大學、以色列魏茲曼科學院等多家國外機構籤署合作協議。院校一方面「走出去」,訪問美國NIH、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借鑑國外的先進經驗與理念,為合作奠定基礎;同時「請進來」,邀請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一流學者及國際頂級學術雜誌《科學》、《自然》等負責人來院進行學術交流;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吸引過來、凝聚起來,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厚植創新型人才培養土壤,讓人才創新的活力得以最大限度地激發。
同時,院校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建設國家戰略,承擔醫療「國家隊」的責任,積極投身全球的衛生健康項目,實施「走進非洲,牽手東南亞,開拓中亞」戰略,探索與相關國家科技合作的有效機制,與多個國家包括馬裡、南非等建立合作關係。
此外,學校積極為青年學子創造出國學習進修的機會。每個八年制臨床醫學生均可在就讀期間獲得一次學校全額資助的出國學習交流機會。目前與學校籤署相關協議的大學包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MD-Anderson癌症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芝加哥大學、密西根大學以及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大學等。
「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的機會很多。」馬超說。
護理學專業也有許多國際交流的機會。據李玉玲介紹,護理學專業在對青年教師和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會與美國、丹麥、英國等多個發達國家開展學術上的交流;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展針對博士生培養的深度合作項目。同時護理學專業也為學生安排了十多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的交流機會,每年50%左右的在校學生會有全額資助出國學習交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