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能聽到語文分數佔比提升的消息,但我對孩子的語文學習依然不是很重視。
真正讓我感受到現代教育語文的重視程度,是學校要求孩子每天晚上與家長閱讀半小時的活動,還必須雷打不動地籤到。這時我才意識到,如果不重視語文學習,孩子將來很有可能被落下。
記得進入大語文時代後,有位教育家說:語文分數佔比和難度的提升,將來會有15%的學生答不完語文試卷。
這句話意味著語文會成為中考、高考的重點拉分項。
語文學習到底有多麼重要?
身為數學泰鬥、復旦大學校長的蘇步青說道:「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考試,我的意見是第一堂課就考語文,考後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演講中,對蘇步青這句話表示贊同,竇桂梅更是直言:
「孩子語文學不好,別的是學不通的。」
在成為清華附小校長之前,竇桂梅是一位有著30年教育經驗的語文特級教師,更是被評為「建國六十年從課堂走出來的教育專家」。這一句就證實了竇桂梅校長在教育上的實力。
竇桂梅校長在教育上始終堅持以孩子為本的理念,以「語文立人」為嚮導來教學。她認為作為一切學科基礎的語文學科,也是育人的基礎學科。
所以,學好語文不僅僅是提高孩子的成績,更多的是提升文化素養,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
提及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竇桂梅校長提出了兩個重點,建議家長從小培養。
重視閱讀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竇桂梅校長非常認同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不閱讀的孩子,是潛在的差生。」閱讀也是支撐蘇霍姆林斯基語文教育基本觀點的核心概念。因此,竇桂梅校長一直提議打造「書香校園」,呼籲孩子從小學開始多讀書、讀好書。
走進清華附小的校園裡,每天都能聽到孩子們晨讀的聲音,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領略閱讀的好處。
談到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竇桂梅校長提到了「讀」。
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讀。邊看邊讀能讓孩子記住所看的東西,同時進行思考。這樣的閱讀能使孩子的思維更靈活,避免死讀書。
在如何選擇讀本上,竇桂梅校長建議「讀經典的書,做有根的人」,以及「讓經典改變人生」。
的確現在孩子看的書太亂、太雜,吸收的知識紛繁複雜,一些兒童經典文學作品能給孩子更優質的精神食糧。
在選擇讀本時,家長多選擇張秋生、任溶溶、湯素蘭、鄭淵潔等知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比如這套《魔法拼音名家經典》就包含了8位兒童文學作家的獲獎作品,經過精心挑選,更適合給孩子看。
其中《第七條獵狗》、《別去五釐米之外》、《笨狼的故事》等,都是小學要求的課外必讀。
排版也是按照教材的方式,能讓孩子快速適應這種閱讀方式。故事內容既能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又能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人生道理。
「三個一」目標
作為一名特級教師,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想知道竇桂梅是怎麼教孩子學語文的,竇桂梅校長將自己30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為「三個一」:「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以這「三個一」為目標,來提升孩子的語文成績,其實這三點我們家長在家也可以實現,只不過在提到如何寫一篇好文章時,大部分家長都表示非常頭疼。
畢竟小學生作文如何寫好,的確是一大難題。
竇桂梅校長在寫作上強調,一篇文章要具備「主題、素材、結構、語言」4個要素,想要孩子寫出一篇好作文,就要從這4個要素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對於家長們來說,如何培養可能很難下手,我建議家長們給孩子準備一套《課文裡的寫作密碼》。
它的特點是同步於小學1-6年級的教材,分析孩子每天學的課文是什麼主題、用了哪些寫作手法、什麼結構。
用樹狀圖、時鐘圖等思維導圖,從細節剖析文章,既能加深孩子對文章的印象,又能手把手教孩子寫作文。書中還會根據文章拓展素材,給予孩子思路,讓孩子寫一篇類似的練筆。
這點對於寫作沒有思路的孩子來說簡直太有用了,在缺乏邏輯、沒有詞彙量的時候,都能給予孩子幫助。如果你家孩子寫作文也非常困難,不妨試試這套《課文裡的寫作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