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被譽為「國家名片」
方寸之間包羅萬象
見證著時代變遷
彰顯了文化底蘊
是宣傳國家和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
親愛的小夥伴們,新中國成立以來,《少林寺》《龍門石窟》《東周青銅器——蓮鶴方壺》《朱仙鎮木版年畫》等不少河南元素都印入了方寸天地。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河南厚重的底蘊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在方寸之間講好中原故事,8月31日,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宣教處、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集郵與文化傳媒部共同召開了「方寸映中原」河南題材郵票選題論證會,圍繞8套重點郵票選題和30套儲備選題共同論證、研討,提出完善意見和方案。
小夥伴們想知道
今後哪些河南題材可能搬上郵票嗎?
來聽聽論證會上的各位大咖都說點啥!
省委宣傳部宣教處副處長
黃山峰:
召開這次河南郵票選題論證會的目的是對目前擬選的郵票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對所選的題材能否代表河南、是否重要進行探討。
郵票選題要把握時代特徵,與習近平治國理政重點規劃的、與河南大局性的工作契合,我們要立足各領域的重點工作與郵票融合的角度進行研討,為推動河南更出彩提供精神動力支撐。
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處調研員
底鮮平:
最具代表性的河南元素、河南符號,應該是豫劇、太極、少林功夫、牡丹等,這些元素都曾出現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巡遊的彩車上。從文化旅遊角度看,目前正在構建的「一帶一核三山五區」和五處世界文化遺產均可以作為「國家名片」選題,既高度契合了黃河流域生態高質量發展,也展現了大別山等紅色旅遊資源。
省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調研員
何軍鋒:
仰韶文化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和命名,他的發現開創了中國田野考古史先河,這也成為中國近代考古學開端的重要標誌。仰韶文化與人文始祖炎帝、黃帝的相關性很大,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源頭之一。
二里頭夏都遺址是同時期規模最大的都城遺址,是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歷史遺留的「寶庫」,在考古學界享有「最早中國」之稱。該文化的代表文物為乳釘紋銅爵、獸面紋銅牌飾、七孔玉刀等,在青銅鑄造技術上已處於同時期世界領先位置,開啟了中國青銅時代的先河。
省發改委政研室主任科員
王豔兵:
結合「十四五」規劃的河南重大建設項目、文化交流活動,應該梳理出「空中絲綢之路」試驗區、糧食生產主產區、鄉村振興戰略特色小鎮、黃河生態保護發展和西部崛起等主題,建議採用「創新、發散」的思維進行分析、整理,融合到郵票發行選題中。
省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總經理
郭帥:
此次論證會只是「方寸映中原」河南題材郵票選題論證活動的第一個階段,綜合專家意見待材料完善後,我們將邀請國家級集郵專家、郵票設計家和省內相關領域專家召開正式會議,論證確定河南題材郵票重點選題,並向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進行申報。
選題一《豫劇》
豫劇產生於河南,經過300多年的發展,它不僅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地方戲劇種,更是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之一。豫劇是21世紀全國擁有專業戲曲團體和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劇種,據騰訊大數據調查顯示關注豫劇的人數突破了4億人。發行《豫劇》郵票有利於豫劇藝術的傳播、民族文化的傳承和文化自信的培養。
選題二《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考古學誕生100周年》
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是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延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的發現第一次證實了我國在階級社會之前存在著非常發達的新石器時代,破除了「中國無石器時代」的謬論,仰韶文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第一個被正式命名的遠古文化。發行《仰韶文化》郵票有利於彰顯中華文化自信、加深中瑞文化交流(仰韶文化由瑞典人安特生和中國學者袁復禮、陳德廣等五人在仰韶村進行首次發掘)和踐行「一帶一路」倡議。
選題三《二里頭文化遺址》
二里頭遺址,年代約為距今約3800~3500年,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遺存。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二裡崗文化的一種考古學文化。該文化為中國青銅時代的文化,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漢族先民所創造。發行《二里頭遺址》郵票有利於傳播夏文化、弘揚黃河文化和提振文化自信。
選題四《雲臺山》
雲臺山是世界首批世界級地質公園,同時又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 5A 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六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並且在全國申報首批世界地質公園的景區中僅次於黃山、廬山,名列第三,屬世界地質名山之列。發行《雲臺山》郵票有利於傳播地域文化,提振河南旅遊業。
選題五《太極拳》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最有生命力的科目,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播太極文化最廣泛的載體。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武術與太極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將太極拳作為特種郵票發行是廣大太極文化愛好者、太極拳愛好者、集郵愛好者等共同的夙願。
選題六《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這一特定佛教文化環境中歷史地形成,以佛教神力信仰為基礎,充分體現佛教禪宗智慧,並以少林寺僧人修習的武術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傳統文化體系。根據少林寺內流傳下來的拳譜記載,少林功夫套路共有708套,現在流傳下來的少林功夫套路有200餘套。2006年5月20日,少林功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選題七《巍巍大別山》
巍巍大別山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它與井岡山、太行山齊名,並稱為中國三大革命歷史名山。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浴血奮戰,前僕後繼,先後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近百萬人英勇犧牲,以鮮血和生命贏得了「紅旗不倒」的崇高榮譽。
選題八《河南大學建校一百一十周年》
河南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省部共建高校。1912年,以林伯襄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賢,在歐風美雨和辛亥革命勝利的曙光中創辦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前身),成為當時中國的三大留學培訓基地之一。目前,河南大學主要有開封明倫校區、金明校區和鄭州龍子湖校區等三個校區,其中明倫校區近代建築群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應該列入郵票選題,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推進黃河生態文明建設,聯合沿黃9省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吳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