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歷史上,曾存在過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之外,還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幾個國家,他們的文明和文化曾一度領先世界,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縮影。而且在這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和印度還是鄰國,那麼在西方人的眼裡,這兩大文明古國又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繫呢?
首先從傳統文化上看,在表面上看,印度似乎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文化,處處可見印度傳統文化的元素。比如他們一直保留下來的蹈火節,女人要在火堆中走過,以顯示自我的純潔;還有自我鞭笞的儀式,一旦感覺自己犯了錯,或者是為了心靈上的贖罪,他們往往會不定期地聚集在一起,拿鞭子或利刃故意弄傷自己的身體,即使非常痛苦,可是他們嘴裡面還要高喊著口號,表示滿不在乎。除此之外,苦修、包辦婚姻、女子出嫁時還要陪送嫁妝等,這些古老的習俗還一直保留著。
但是反觀中國,中國似乎更現代化一些,接受西方文明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從表面上看,印度好像更為傳統一些。其實真正比較起來,現在的印度已經不是古印度那個文明古國了,他們的語言和文化都丟失了很多,沒有什麼人會說古印度語了,而我們中國,古代漢語只要稍微有點基礎,都能看得懂,語言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在演進,然而從來沒有丟失,漢字還是我們中國人最為重要的文化標籤,因此說在傳統文化上,印度只是保留了很多形式上的東西,而發軔於恆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其實早已消散了大半部分,其內在的精髓已然消失不見。
其次在那些西方人眼中,給他們印象最深的就是美食了。印度沒有什麼有特色的美食,大多都是一些咖喱米飯,還需要用手抓著吃。但是在中國,幾乎所有能吃的食物,都被做成了可口的美食,煎炒烹炸樣樣俱全。從美食文化看,中國人其實更富有變通精神,能夠吸收和融合一切先進的東西為我所用,包括文化也是如此,所以古往今來,從沒有一個異族能夠真正將中國徵服,即使暫時的武力佔有,最終還要被漢文化所同化。
印度在這方面就不行了,他們古代史上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只不過都是曇花一現,最終被英帝國徵服,如今的印度,官方語言是英語,而不是古老的印度語,這個就已經很能說明兩者之間的差別了。
再說經濟方面。印度現在的經濟增長率非常迅猛,但要知道,他們的經濟增長有這樣的高速度,是因為印度基礎原本比較落後,因此有著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舉一個例子,就像跳高訓練一樣,初期進步很快,達到了一定的瓶頸之後,一點的進步,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艱辛。
所以觀看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印度想要達到中國目前的經濟總量,還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他們國內的鐵路、還有眾多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因此兩個國家同為四大文明古國,但中國的發展顯然要超越印度很多,也更有活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