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10部萬人空巷的老劇,瞬間勾起回憶

2020-11-28 騰訊網

80年代是最值得回憶的年代,在那個時候,電視機還不像現在這麼流行,有時候可能要幾戶人擠在一起看心儀的電視劇,在那個年代你記憶最深的電視劇是哪一部呢?

大地恩情(1980)

《大地恩情》成為亞洲電視一代巨作,創造了收視高峰,這部電視劇共分三部《家在珠江》《古都驚雷》《金山夢》 ,講述一段平凡農家悲歡離合的生存故事。濃厚的鄉士氣息,劇情扣人心弦,七尺男兒勇挑千斤重擔,萬般坎坷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

過客(1981)

《過客》主要講述二十年代上海灘黑幫鬥爭的故事。

《過客》是黃日華拍的第一部電視劇,當時他演的那個角色本來是為周潤發度身定做的。可惜,當時已經是「無線」一哥的周潤發正在和上層鬧彆扭,將這個角色拱手讓給了剛從藝員訓練班畢業的黃日華。初出茅廬的黃日華年僅19歲,他僅憑這部電視劇就迅速走紅香港。

蝦球傳(1982)

《蝦球傳》根據黃谷柳同名小說改編;是中國大陸製作的第二部電視連續劇。成功地塑造了從流浪少年成長為革命戰士的蝦球的形象。這部電視劇開創了當時內地電視劇的收視高峰。

期間還發生一件慘事,電視劇在上海播放時,受到熱捧,許多觀眾擠在一個小木樓上觀看,沒想到因為人數過多,小木屋承受不住,發生了塌屋死傷14人的慘劇。

再向虎山行(1983)

《再向虎山行》攝於1985年,由徐小明執導,梁小龍、董驃、米雪、張錚、曹達華主演。講述了姜鐵山懲惡除奸、弘揚正氣的傳奇經歷。

這部電視劇首播時掀起巨大波瀾。隨著此劇的熱播,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聽到人們唱著「老包!喂,老包!」它成為了影響整整一代人的超級武打傑作。

星星知我心(1984)

《星星知我心》是當時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情節感人肺腑、賺足了人們的熱淚,引起非常大的反響,讓裡面的主要演員備受關注。

吳靜嫻主演本劇之前並無演戲經驗。但她精彩的表演讓所有人都記住了她,這部劇不僅捧紅了吳靜嫻,也讓小彬彬成為當時最知名的童星;同時,也讓高雄縣美濃鎮從不知名的紙傘事業小鎮,一下子就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

萍蹤俠影錄(1985)

這部劇是梁羽生作品改篇劇中最為著名的一部,也是最為出色的一部。在當時是一部深獲好評的作品,也曾掀起過一陣熱潮。劉松仁和米雪這對螢屏情侶的精彩演出使兩人名字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成為香港藝壇最著名的情侶檔之一,深受影迷喜愛。

西遊記(1986)

這部電視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1986年春節,《西遊記》一經播出,轟動全國,獲得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一位攝影師,一臺攝像機,拍了4年;因經費少,安全措施只好節約,吊威亞的時演員常常摔傷,這讓拍攝過程危險重重,劇組還多次遇險差點跌入懸崖。但正是導演楊潔的精益求精,才終於拍成經典。

已經播過3000多遍的《西遊記》說它是世上重播最多、收視率最高的劇絕對是實至名歸。

便衣警察(1987)

這部劇播出之後瞬間火遍江南兩岸,裡面的人物也都因為電視劇的大火而爆紅,比如男女主人公胡亞捷和譚小燕,一個成為當紅小生,一個成為掛曆上的女王,電視劇的原著作者海巖也成為大眾備受關注的對象,而電視劇的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流傳於大街小巷,主唱劉歡因此走紅。

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講述的是一個因保護「四·五」事件中的群眾而蒙受冤屈的青年警察周志明的成長故事,也是一曲美好愛情的頌歌。

京華煙雲(1988)

《京華煙雲》改編自林語堂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

這部電視劇是趙雅芝的復出製作,當然劇組為了請趙雅芝復出也耗費了大功夫,在片酬方面趙雅芝是最高的,還請她於1987年金馬獎典禮上壓軸頒獎。製片方還答應每10天給3天假期讓趙雅芝回家檢查三個孩子的功課,不得不說真下了血本,不過這番功夫沒有白費,這部劇從播出開始收視率一升再升,還獲得了金鐘獎最佳戲劇作品獎。

16歲的花季(1989)

《16歲的花季》講述的是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和韓小樂等幾個十六歲的少男少女,在高中校園裡發生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中學生活,準確地把握了青少年心理而深受中學生的喜愛,又因觸及現實,反映改革開放後人們的心態,以及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而牽動了各種年齡層次觀眾的心。

《十六歲的花季》是真正代表了當時中學校園生活和青春思潮的一部標誌性電視劇。

經典的電視劇如美酒一樣,時間越久越醇香,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哪部80年代的電視劇呢?

相關焦點

  • 80年代才是亞視的巔峰,這五部劇當年萬人空巷,全看過的快40歲了
    《大俠霍元甲》 這部劇是不得不提的,作為首部被引進內地播放的港劇,它的影響力太大了,當年播出時真的就是萬人空巷。聽到主題曲就熱血沸騰,《萬裡長城永不倒》簡直燃爆了。那個年代,家裡有個小黑白電視機都算是條件特別好了,懷念那個一大群人集體看電視劇的時代。扯遠了,都是童年記憶了。由於年代太久遠了,對這部劇裡的具體情節已經記不清了,最後一代宗師中毒身亡,看得太氣憤了。
  • 80年代老物件:糧票勾起回憶,萬元戶「三轉一響」是標配!
    在不知不覺中,80年代離我們遠去了,曾經的老物件值得很多人回憶,這是一段陪伴的時光,在我們的心中有珍貴的回憶,久久不會忘懷。下面讓我們一起看一看。80年代老物件:糧票勾起回憶,萬元戶「三轉一響」是標配!圖中的水壺想必大家都還印象深刻吧!
  • 80、90年代萬人空巷的11部電視劇
    80年代,家裡有電視機的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一件事,可以不大老遠去別人家裡看電視,當時一個村也就兩三臺電視而已,所以,我便經常夥同哥哥一起去別人家去「蹭電視」,那時用天線放在高山上拉鐵絲再搭線,能多收到幾個臺,有時屏幕上還有雪花,雜音,大風天氣經常把天線制定好的方向吹到其他方向,接收不到電視臺
  • 農村90年代萬人空巷的追劇,話說看過全部的人都老了
    對於,80、90年代的人來說,小時候的場面是打彈子、踢皮筋、玩紙牌,還有各種各樣的搞笑的自創娛樂,除了這些之外,最多的休閒娛樂方式就是拿個錄音機聽歌,或者看電視,對於出生在如今時代的人來說肯定是不屑一顧,但那個時候,擁有一部錄音機聽歌和擁有一臺電視機絕對是一種奢侈,特別是電視機,這對於那時候的農村人來說是種願望,所以就出來了「萬人空巷」的看電視畫面,下面我們就介紹下
  • 一年一部80年代老劇,都是難以抹殺的經典
    80年代是最值得回憶的年代,在那個時候,電視機還不像現在這麼流行,有時候可能要幾戶人擠在一起看心儀的電視劇,在那個年代你記憶最深的電視劇是哪一部呢?過客(1981)《過客》主要講述二十年代上海灘黑幫鬥爭的故事。《過客》是黃日華拍的第一部電視劇,當時他演的那個角色本來是為周潤發度身定做的。
  • 微博上曬老校徽 勾起80後網友的回憶
    網友「SuntinSina」收藏的老校徽。  溫州網訊 上學時,你有沒有忘戴校徽進不了校門的經歷?畢業後,你是否還珍藏著留有歲月痕跡的校徽?  近日,網友「SuntinSina」在微博上曬出了他收集的老校徽,這些長條的、稜形的、三角的標有「XX小學」、「XX中學」的古老小東西,勾起了溫州80後網友的青蔥回憶。
  • 堪稱臺灣第一武俠劇,梁羽生原著;當年萬人空巷,80後永遠的經典
    堪稱臺灣第一武俠劇,梁羽生原著;當年萬人空巷,80後永遠的經典 現在生活水平和質量提高了,家裡什麼都有,也許在家裡,一臺電視就要單獨安置一個房間,但在20世紀80年代,彩色電視還是很少見的,當時彩電不多,基本上是黑白的電視機,屏幕也很小,在當時,如果一個家庭買了一臺電視,那麼其他的鄰居,他們都會一起來觀看
  • 瞬間勾起童年的回憶啊!
    《還珠格格》這部劇是多少人的童年啊。想起當初小燕子和五阿哥歷經坎坷的愛情,格格們和皇阿瑪之間的依賴,都會不免有一種心頭暖暖的感覺呢。那部劇拍攝的時候,小編還沒有出生,但是這部劇也是承載了太多小編童年時候的回憶啊。皇阿瑪與小燕子五阿哥20年後重聚中餐廳!瞬間勾起童年的回憶啊!
  • 七八十年代的「懷舊」小人書,太經典了,勾起一代人的回憶
    對於80後的孩子而言,說到無憂無慮的童年,那是現在孩子沒法比的。對於許多80年代的孩子而言,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家長能給自己買一本心儀已久的連環畫小人書。還記得小時候拿到小人書後的高興勁,興奮的能一口氣看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組七八十年代的「絕版」小人書,看你還記得嗎?
  • 90年代亞視最經典的6部劇,承包80、90後童年的不只有TVB!
    90年代亞視最經典的6部劇,承包80、90後童年的不只有TVB!殭屍道長 殭屍之父林正英這個名號,不用說都知道有多火了吧。除了在電影上殭屍系列大賣。電視劇的播出也是掀起收視狂潮。這部劇也是亞視臺慶的經典大作。除了兩位主演外,還有不少一線明星:呂頌賢、江華、伍詠薇、張家輝。清一色的俊男美女看著就很養眼。《我和殭屍有個約會》人氣最高的亞視電視劇一共有三部。當年香港殭屍題材的電影大火,隨後殭屍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是對於殭屍的設定大都離不開林正英殭屍片的設定。
  • 推薦五部必看的校園電影,瞬間勾起你的青春回憶,請備好紙巾
    關於青春的印記,年代越久遠,心裡越想念。青春這個話題,一直都令人津津樂道。而一部好的電影,則能帶給我們的更多的念想。今天推薦這五部必看的校園電影,瞬間能勾起你的青春回憶,帶你進入那懵懂的年代,請隨時備好你的紙巾。NO1.
  • 回顧80年代經典的老電視劇:鄧小平訪美帶回首部美劇
    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舊事物與新生活摻雜糅合的特殊時代。「文革」剛結束,中國首次引進了國外電視連續劇《大西洋底來的人》。這部電視劇在電視中播出時,人們難抑驚奇之心。隨後又相繼引進了《血疑》、《姿三四郎》、《加裡森敢死隊》等,全新事物撲面而來,讓人們在小小的電視屏幕中,看到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 【記憶】這些70和80年代瞬間,是否勾起了你的記憶?
    如今的上海已是高樓聳立、人流不息的潮流時尚之都,然而對於上海和上海人來說,過去的那些艱苦但美好的記憶從來不曾從生活中真正離開過,曾經留下的精彩瞬間不僅是一段珍貴的記憶,同時也讓人感慨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
  • 90年代最經典的六部電視劇,看過三部的絕對算老了!
    90年代最經典的六部電視劇,看過三部的絕對算老了!其中趙雅芝分演白素貞和媚娘兩個角色,仙女的氣息再加上善良的心底和無尚的美貌,瞬間成了萬千觀眾心目中的女神。文/ 布衣《還珠格格》第一部於1998年上映,一經播出就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這部劇真可謂眾星雲集,趙薇、林心如、蘇有朋、張鐵林、範冰冰等聯合主演。
  • 《血疑》勾起滿滿年代回憶,幸子樂觀堅貞影響一代人,經典難忘!
    八十年代可謂是我國文化產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高光時刻,在這一時期,除了內地影視劇的空前繁榮之外,為了娛樂界的開疆拓土,也相繼從港臺和日本引入了部分經典影視劇,在當時黑白電視尚不普及的情況下,這些影視劇的播出,基本是萬人空巷之影響,空前博取了人們的眼球。
  • 80年代6部臺灣武俠劇:《神州俠侶》排第一,第三部為苗可秀主演
    80年代6部臺灣武俠劇:《神州俠侶》排第一,第三部為苗可秀主演上個世紀80年代是武俠劇「盛產」的一個時代,香港的TVB和ATV拍攝了大量優秀的港產武俠古裝劇,內地和臺灣也拍出了很多經典的武俠劇。雖然那個時候很多武俠劇不論是武裝、場景和特別都顯得十分簡陋樸素,但卻也成為了很多70後、80後門集記憶尤深的童年回憶。
  • 8090後迷上年代劇 360趨勢解讀《情滿四合院》
    《情滿四合院》,這部聽起來就很難讓人提起觀看欲的電視劇,近期卻狂攬不少追劇粉。劇情講述的故事,圍繞男主角「傻柱」展開,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記錄老北京四合院中跨越30年的冷暖人情、社會百態。據360趨勢顯示,《情滿四合院》自開播之日起,關注度一直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而80、90後網友對此劇最為關注。好劇慢熬人氣漸漲,80後至95前人群成關注主力在當下被流量劇佔據的影視圈中,《情滿四合院》可謂獨樹一幟。它拍攝完成於2014年,於2015年在地方電視臺播出,當時並未聲名遠揚。沒想到今年10月4日在北京衛視的重播,卻成就了這部不成名的「老劇」。
  • 7080後的記憶:6部80年代熱播電視劇,看過3部就說明你老了!
    80年代時髦的打扮那時候,誰家裡能買得起一臺黑白電視機,那可真算得上是絕對的土豪了。80年代看電視的場景今天,我們來回味一下七八十年最為經典的6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和一般的武俠劇不同的是,《射鵰英雄傳》是以人物統帥故事的方式去展現劇情。金庸武俠最大的特點就是貼近歷史,氣勢宏偉。
  • 當年萬人空巷的5部新加坡劇,最後一部真是神作了
    1、《蓮花爭霸》;現如今翻出重溫經典,經典果然還是經典——夾帶著明顯年代印記的人物出場旁白介紹,還有那個年代特有的化妝與造型「其實很耐看、很符合人物設定」將我又一次帶入了那個妙不可言的、與現實生活有著千絲萬縷聯繫、卻又那麼超然世外令人憧憬與嚮往的武俠世界。
  • 老照片老物件勾起知青難忘回憶
    一張老照片、一件老實物,勾起諸多回憶    本報記者黎兆齊攝  ■本報記者黎兆齊   今年6月9日是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第13個國際檔案日。  老照片老物件記錄歷史   在南寧市國家檔案館裡,「難忘歲月——南寧市知青檔案專題展」正式開展,不少知青代表參加並參觀專題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20世紀50至70年代黨中央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邊疆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一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