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現場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在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如何利用特色學科爭創「雙一流」?如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學校即將迎來60歲生日之際,10月16日,大河網聯合河南省政府門戶網站特邀河南中醫藥大學校長許二平做客大河網直播間,介紹學校站在新的起點上的發展目標。
談振興| 「28字」作綱領推動中醫藥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醫藥文化的傳承發展,明確提出「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
作為河南省唯一一所所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高等學府——河南中醫藥大學,肩負著振興中醫藥的重任。
「隨著一系列扶持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的相繼出臺,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許二平介紹,在中醫藥事業日新月異的今天,河南中醫藥大學在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方面的具體舉措,可以概括為四句話:擔使命,奮力前行;調結構,轉型發展;抓內涵,補齊短板;強特色,重點突破。
「在調整專業結構方面,優化專業布局,積極發展中醫兒科學、中醫骨傷科學、中醫康復學、中醫健康養生、臨床醫學、健康服務與管理等急需和新興專業。在調整學科結構方面,形成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以優勢特色學科建設為重點,做大做強中醫學和中藥學一級學科,使其躋身於國內一流學科行列……」對於這些舉措,許二平進行了詳細介紹。
談突破|力爭在下一輪進入「雙一流」
「全國有24所中醫藥院校,42所有中醫、中藥專業的大學,在去年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名單中,有6所中醫藥大學入圍一流學科,為我們樹立了標杆。」許二平說。
對於如何爭創「雙一流」?許二平表示,「雙一流」建設,既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目前,河南中醫藥大學擁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24個,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中醫學學科獲批省優勢特色學科,形成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級、校級重點學科統籌推進、重點建設的格局。
「通過創建,找出差距,整合資源、補齊短板,突出中醫藥學的特色,推動學科發展。」許二平表示:「力爭在下一輪中醫學學科、中藥學學科評估的過程中進入『雙一流』,為河南更出彩做出貢獻。」
談發展|服務地方經濟是一所大學的價值所在
對於即將迎來60歲生日的河南中醫藥大學,目前已為社會培養各類中醫藥人才10萬餘名,分布全國各地,其中有一大批名醫名家,如國醫大師李振華教授、張磊教授,全國名中醫和教學名師丁櫻教授、趙文霞教授、崔公讓、毛德西等。
「河南省縣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管理者,我校畢業生佔68%;在全省名中醫中,我校畢業生佔90%。」許二平說,作為一所大學,它存在的價值,就是要服務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談到下一步在這方面的舉措,許二平說,將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從三個方面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在人才培養上,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根據各地、各醫院的人才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培養能夠看病的醫生;在科技服務方面,通過合作,使科學研究更有針對性,促進科研的轉化,把科學技術真正變為生產力;在醫療服務方面,加強醫療體系建設,加強區域診療中心的建設,把河南中醫藥大學培養的人才、優秀的技術,傳承下去,帶動全省中醫藥事業實現很大的提升,服務全省人民,為人民的健康做貢獻。
談方向|八項提升 做到「國際知名、國內一流」
60年的崢嶸歲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河南中醫藥大學在「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如何做到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呢?
許二平說,國際知名度將通過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狠抓項目落實,全面提升學校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國內影響力的提升上,學校將圍繞著轉型發展、內涵建設、人才培養,全面提升育人質量、辦學水平、科研實力、師資水平、服務能力、辦學活力、國際影響力、師生福祉。
「通過『八項提升』凝聚廣大師生的人心 ,把大家團結起來為中醫藥大學建設做貢獻,從而提升學校的社會適應度,國際知名度,還有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度,更重要的要提升廣大人民,廣大網友,廣大群眾的認可度,還有學校的信譽度。」許二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