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鈺
中毒前的朱令
9日晚,神探李昌鈺博士接受記者採訪,發表了對如何偵破朱令案的看法。
李昌鈺說,一二十年未破的案件要偵破的話,「非常困難」,但如果有警方當時調查的案卷、原始物證,「可能有機會」。
李昌鈺說,在美國遇到這種情況,FBI等部門都會合作,提供原始資料。就算警方沒有繼續調查,受害人家屬或媒體也可向法官申請查看案卷。最近他剛偵破了一起40多年前的「冷案」,正是在當年的原始證據中找到新物證。
有著「華裔神探」美譽的李昌鈺博士,從事鑑識工作50多年,處理過8000多起案件,並曾參與調查「甘迺迪遇刺案」、「柯林頓性醜聞案」等重大歷史事件。
五招調查
第一要追查的是毒物來源。可以調查有無哪位教授在實驗中會用到這一劇毒,教授的學生中有誰能接觸到並與被害人有交集。
第二,可以根據血液中毒物的含量測定中毒的具體時間,看在那段時間誰和被害人在一起。李昌鈺稱之為「人工智慧」。他說:「這種投毒案件,通常接近的人才有機會。」
第三,追查投毒的途徑。可以在被害人的個人生活物品中尋找兇手的蛛絲馬跡。
第四,調查誰會有投毒動機。「大學生中毒,就要看看有沒有和人爭風吃醋、有沒有和誰有矛盾。」李昌鈺說,如果嫌疑人沒有電腦的話,還可以看看有沒有日記等記錄。
第五,可對嫌疑人測謊。(據《南方都市報》)
朱令律師申請公開案情
「這次機會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朱令律師申請公開案情
最高目標查獲真兇 其次目標知道真相
9日,朱令監護人授權代理律師李春光正式提出申請,要求公開北京市公安局「結辦」此案的事實材料依據等信息,對該案中「不予公開的相關涉密材料」的密級及保密期限予以公開。
「這次機會錯過了,就真的不會再有了。」李春光說,朱令家人對於此案的目標有三個:最高層次,希望能夠查獲真兇。朱令的父母最希望的,是查獲兇手。但這個也是最難實現的。第二個目標,是希望知道真相。即便找不到真兇,也應該知道真相。第三個目標,要有相應的主體對朱令受害承擔相應的責任。
他表示,就目前來看,第三個層面的目標,是最容易實現的。而他近期的目標,也是先行確定民事賠償主體。(據《南方都市報》)
三緘其口更易滋生矛盾
新華社評朱令等案
三緘其口更易滋生矛盾
朱令鉈中毒案、「安徽女青年墜樓死亡」,新華社9日發表評論點評這兩起熱點事件。
正如人們關注被投毒的清華大學學生朱令一樣,一名女青年突然墜樓實屬個案,但當相關猜測得不到權威解答、部分疑點得不到明確證實時,傳言就會擴散。撲朔迷離的細節、真假難辨的內幕,不僅會點燃公眾情緒,還會引發社會不安。正視群眾疑問,及時公開信息,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也是對政府公信力的維護。
信息傳播手段日益發達,給司法執法活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及時通報社會普遍關注的案件情況,化解公眾質疑,就能贏得更多支持和信任,掌握主動權。反之,漠視輿情,對群眾關注三緘其口,更容易滋生社會矛盾。
「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政府信息公開的速度和力度,直接關係輿論引導力、政府公信力。必須承認,政府信息公開尤其是司法執法信息公開的範圍、密度和廣度,與公眾期待相比仍有一定距離。
正義不但要實現,而且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定爭止紛。以公開促公正,以公開樹公信,打破舊有的辦案觀念,「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司法執法部門的責任。 (據新華社)